本文目录一览

1,宋军第二次伐辽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次在雍熙年间:经过几年的军事准备,986年,宋太宗再次北进伐辽。图谋收复幽云。宋军兵分三路,进展神速,屡屡获胜。辽朝调兵遣将,组织反击,在涿州西南四十里的歧沟关,辽军大败北宋东路主力军。宋太宗得悉东路主力军惨败消息,急令全线撤军。在撤退过程中,宋军又惨败于飞狐口和狼牙村,先前收复之地得而复失。史称“雍熙北伐”的收复行动,又以宋军的溃败而告终。这是宋辽之间规模最大的也是北宋最后的一次伐辽复地军事行动。 

宋军第二次伐辽的原因是什么

2,失败的雍熙北伐是如何影响到整个大宋历史的

公元936年,石敬瑭为求得契丹的支持,承诺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后者。自此,燕云十六州一直被契丹牢牢控制着,成为了中国古代中原封建王朝君主心中的一根刺。公元960年,身为后周殿前都点检的赵匡胤以军事政变的方式夺取了后周皇帝柴宗训的江山,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北宋帝国。在巩固了北宋根基之后,宋太宗于雍熙年间起大军北伐辽国,尝试夺回燕云十六州,是为雍熙北伐事件。可惜的是,这次北伐并未取得任何成果,最终以北宋的完败而告终。上图——割让燕云十六州的石敬瑭一、北宋军力遭到重创,基本落入被动局面之中公元986年,也就是雍熙三年,宋太宗派遣三支部队从三个方向向辽国进攻,由此拉开了雍熙北伐的序幕。起初宋军连战连捷,士气高昂。得知前线捷报的宋太宗喜出望外,认为收复燕云十六州指日可待。或许在宋太宗的心中,还曾经在这一时期萌生过彻底消灭辽国的念头。但事实证明,宋太宗对形势的估计过于乐观了。上图——执意发动北伐的宋太宗没过多久,宋廷就收到了主将曹彬递送来的求援信。曹彬称自己及所率的宋军主力部队已经被辽军切断了补给线,粮草也已经基本消耗殆尽。宋太宗连忙下令曹彬军后撤静待补给,但曹彬求胜心切仍向辽军发起进攻,结果遭遇大败。不久之后,曹彬战败的影响就波及了整个战局,其余两路宋军也纷纷遭到重创。宋太宗见状只得放弃北伐,雍熙北伐最终以北宋帝国的完败而告终。实际上从曹彬战败之日开始,宋军就已经基本落入了被动局面之中。而反观宋太宗的战略,并不能挑出什么毛病来。既然后勤补给线已经被辽军所切断,那么后撤等待补给送达自然是上佳之选。而曹彬的冒进,直接导致宋太宗全盘战略的崩坏,也让宋军北伐稳扎稳打的战术彻底失效。可以说,曹彬应当为雍熙北伐失败的首要负责人。同时雍熙北伐的失败,不仅让宋军的军力受到了重创,且先前北伐所取得的成果也顿时化为乌有。这也就意味着,宋廷自北伐开始之日起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全部都打了水漂。宋廷想要再度发动北伐战争,仍需耗费较长的时间储备国力。上图——北宋开国元勋曹彬二、北宋不得已全面转入战略防御在雍熙北伐因曹彬一路军的失败而牵一发动全身之际,北宋的军事战略就发生了剧烈的变动。不但放弃了先前的进攻计划,甚至转向全面防御,目的就是坚守那些在雍熙北伐前期所攻占的城池,尽最大努力守护战果。对此,《续资治通鉴长编》中曾经有过相关记载:···上始闻曹彬等军败,乃诏诸将领兵分屯于边召彬及崔彦进、米信入朝,田重进率全军驻定州,潘美还代州···上图——雍熙北伐示意图但是问题在于,北伐的三路宋军主力士气已经崩溃。不仅将帅对这场战争未来的前景持以悲观态度,就连普通士兵也已经失去了斗志,根本无法作为守城之兵来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宋军不断丢失城池,悲观的情绪在军中进一步蔓延,这便进一步削弱了宋军的士气和战斗力。在宋军不断丢失城池之时,宋廷的战略方针应当是在不断变化的。也就是说,每丢失一座城池,宋廷对于战局未来的走向和可能发生的最为严重的后果都会进行一次重新的评估。这也就意味着,当掌握在宋军手中的城池越来越少时,宋廷将不得不考虑辽军是否会全面攻入宋朝境内。至此,宋廷不仅完全丧失了战场主动权,甚至还要面对可能出现的亡国风险,局面已经恶化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上图——北宋疆域示意图三、北宋调整对外政策,尝试与辽国修复关系在这场北伐战役结束后,宋太宗不得不重新对当时的东亚格局和北宋帝国的国力重新进行一次分析和评估。考虑再三,宋太宗决定放弃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计划。从这一刻开始,北宋的对外政策发生了改变,即从先前的"与辽作战"变更为"与辽谋和"。对此,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的黄纯艳教授在《雍熙战争与东北亚政治格局的演变》一文中曾经提到过如下内容:···宋朝在战后逐步放弃了收复幽云的战略计划,其对东北亚各势力的政策发生了巨大转变。 面对辽朝在东北亚的咄咄攻势,宋朝采取了退避的态度。毋庸置疑的是,此时的辽国因击退了宋军从而占据了绝对优势。并凭借这种优势,不断向宋廷施加压力,意图在战后夺取更多的利益并打压北宋帝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影响力。面对辽国这一举动,宋廷一直采取消极抵抗的政策,即不与辽国发生正面冲突,足可见此时的宋廷已经完全修改了对外政策,只注重自保。上图——燕云十六州地理位置示意图四、结语通过上述分析及论述我们不难发现,雍熙北伐的失败其实对于北宋军力的打击仅仅是次要影响而已。而因该事件而引发的连锁反应的重要性,却远超军事上的失败。更重要的是,雍熙北伐失败所产生的连锁反应不仅仅只影响到了宋太宗一朝,直到北宋灭亡之前仍存有一定的影响。此战结束后,宋廷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采取了消极抵抗辽国的对外政策。面对辽国的"咄咄逼人",宋廷大多采取避其锋芒,只图自保的方案。这直接导致北宋在与辽国的关系上一直处于被动局面,且地位越来越低。随着时间的推移,辽国已经完全掌握了辽宋关系中的主动权,并逐渐转向战略进攻。由此,便引发了公元1004年的辽国南征事件。在这场战争中,北宋帝国又以消极态度签订了宋辽和约,是为澶渊之盟。至此宋辽关系才逐渐稳定下来,但北宋在宋辽关系中的劣势却并未因此而出现任何改善。

失败的雍熙北伐是如何影响到整个大宋历史的

3,雍熙一词的具体含义

雍熙 :yōnɡ xī 1.谓和乐升平。
雍熙(元年:984年—末年:987年)是宋太宗的第二个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四年。 雍熙 : yōnɡ xī 1.谓和乐升平。
你好!雍熙(元年:984年—末年:987年)是宋太宗的第二个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四年。雍熙年间最大的事件是宋太宗决定收复北部16州而发动的雍熙北伐,但是这场战役以北伐军败北告终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吗~~

雍熙一词的具体含义

4,宋太宗赵光义如何输掉宋辽之间的命运之战从此宋朝被

北宋太宗赵光义的最后一次北伐决定了宋辽之间的强弱,史称“雍熙北伐”。应该说,在此之前,宋辽算得上是旗鼓相当,宋太宗赵光义的第一次伐辽虽然在高梁河之战大败,但辽国随后的几次南征也是败多胜少,难以从宋朝方面占得便宜。也就是说,谁也吃不掉谁。这一形势在太宗第二次北伐即雍熙北伐后发生变化。雍熙北伐失败之后,宋朝再也不敢北伐,什么“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宏伟愿望也不敢再提,宋朝开始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辽强宋弱的形势在这一战之后彻底奠定。
不难看

5,宋朝自北宋建国直到南宋灭亡有哪些北伐努力

岳飞和南宋中兴四将北伐 宗泽还有当时义军北伐 还有韩侂胄“开禧北伐 李显忠和邹宏渊北伐 北宋雍熙北伐 隆兴北伐 希望您能采纳 如有疑问欢迎继续追问谢谢
收复幽云十六州的北伐宋朝收复幽云十六州的北伐,太祖皇帝平了南方,太宗皇帝发动了北伐.刚开始一度胜利,但是打到战争后期,宋朝却连连大败,还损失了一些名将,比如杨业.此后宋朝一直议和.去清理西边的西夏 到了南宋,宗泽发动过北伐,但是当时的朝廷太昏庸,太软弱无能,宗泽的北伐依然是失败,他眼见北伐无望,对着大军三呼过河.便死与军中 南宋最著名的北伐应该是岳飞的北伐,岳飞的事迹太多,也就不多说.此后南宋一直在防御.都没有主动出击.苟延残喘了100多年,终被蒙古灭亡
杨家将抗辽,岳飞抗金。

文章TAG:雍熙北伐雍熙北伐  北伐  宋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