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四一二大扫荡发生在什么地方哪一年了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爆发,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华大地,在革命遭遇挫折时有人畏惧有人逃避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 播放出错,请 刷新 尝试

四一二大扫荡发生在什么地方哪一年了

2,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时间和地点是什么

1927年4月12日,四一二政变地点是在上海。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在上海发动反对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的武装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及革命群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使中国大革命受到严重的摧残,标志着大革命的部分失败,是大革命从胜利走向失败的转折点。同时也宣告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失败。扩展资料四·一二事件对国民党的组织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清党前,国民党普通党员人数(不含军政和海外党员)约121万,其中有国民党员身份的共产党员不超过5万。清党一年后的1928年3月,国民党员人数为22万。1929年12月回升到27万,其中绝大多数党员还是是军队或高级党政机关的人员。这意味着清党行动清掉了国民党左派全部党员的一半多,国民党党务系统大换血。北伐前后各省建立的县、乡国民党基层组织,“清党后基本瓦解,恢复得十分缓慢”。到1933年,全国仅有17%的县建立有县党部,浙江省建立县党部的县份为69%。“只能在城市的上层可以看到,农村中是很难找到党的势力的微弱影响”;“不但在农民中很难找到国民党党员,并且在一切农民运动负责人员中,在地方自治工作人员中,在农村文化教育负责人员中,以及农村经济建设负责人员中,都不容易看到国民党党员的踪迹。”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时间和地点是什么

3,四一二大屠杀是哪年

四·一二事件(中国国民党方面称为“清党”[1],中国共产党称为“四·一二反革命政变”[2][3])是指发生于1927年4月12日中国国民党在蒋介石的率领之下是指对中国共产党党员及工会领袖进行拘捕及处决的事件。1923年孙中山认为苏联是中国革命最大的支持者。1924年1月,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李大钊等人的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改组国民党,提出联俄容共政策。大量共产党人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协助苏联掌控国民政府主导权,另组织部长谭平山、农民部长林伯渠等。并于广州市长洲岛成立黄埔军校,积极准备北伐。[编辑]反北伐统一与中山舰事件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汪精卫成为政治上的领袖,而黄埔军校校长蒋中正则掌握军权。1926年,中共在政治顾问鲍罗廷影响下,以:“党的力量在前,革命的武力在后”为理由,在国民革命军中发表北伐必败论,并于广州市区散发传单,反对北伐。6月,中共中央会议讨论北伐问题,并通过反对北伐统一的决议[4],英国外相也指出共产党反对北伐统一态度坚决。3月,蒋介石用武力平息中山舰事件,和苏联顾问鲍罗廷以及共产党之间产生龃龉。[编辑]苏共内斗1926年春季,苏联领导人加米涅夫、共产国际领导人季诺维也夫及其支持者组成新反对派,向托洛茨基倾斜,双方组成反对同盟(联合反对派)共同反对斯大林的中国政策。在相关争论当中,中国的北伐成为争论的热点。斯大林忽视了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选择了一条较为实际的政策。他告诉中国共产党停止煽动下层群众,遵守国民党的命令。与列宁一样,斯大林认为国民党资产阶级在中国可以打败西方帝国主义并完成革命。而托洛茨基则想让共产党继续正统的无产阶级革命并且反对国民党。斯大林在北伐当中资助了国民党[5]。在秘密谈话当中,斯大林反驳了托派的批评,认为蒋介石代表的右翼是中国唯一可以击败帝国主义的力量,不仅如此,蒋介石还可以从富有商人那里获得资金支持,因此可以像柠檬一样在被榨干用处之前利用他的军队[6][7]。[编辑]整理党务案1926年3月中山舰事件之后,国共关系陷入危机。陈独秀、鲍罗廷不得不对国民党右派妥协。5月15日至22日,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在广州召开,张静江、吴稚晖、孙科等提出了限制共产党的《整理党务案》。主要内容有: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在国民党中央、省、特别市党部中担任执行委员,其数额不得超过各该党部委员数额的三分之一;共产党员不得担任国民党中央各部部长;国民党员不得加入共产党;共产党须将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名单交国民党中央主席保存;共产党对参加国民党的共产党员的指示,须事先提交国共两党联席会议通过方能下达。--《整理党务决议案》7月,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蒋介石时任总司令。10月,中国共产党组织上海工人进行反对北洋军阀政府的武装起义失败。11月,北伐军已经控制了长江流域,国民政府决定迁都武汉,蒋介石则极力主张迁都他控制的南昌。11月22日第三国际在莫斯科召开第七次大会,布哈林批评中国共产党在土改方面不够坚决,要求中共在支持民族革命同时,着手解决土地问题。会后便采取土地革命与国民革命上的双重支持策略[8]。12月9日,国民政府迁至武汉。一个月后,南昌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议决,中央党部驻南昌。[编辑]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1927年2月21日,国民党武汉中央决定召开二届三中全会。蒋介石所在的南昌方面即相应召开会议。蒋介石手下陈果夫、陈立夫、温建刚等少壮派,在蒋的默许下做出决定,一面全力夺取其军力所及之各地的党政权力,一面加紧准备与武汉破裂的种种条件。其中关键一步,就是要从法理上取得北伐军所经过的各地的党权和政权。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随着这次南昌会议召开后,即相继发生了原本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占据优势的江西各地国民党部均被人捣毁的系列事件。身为共产党员的江西省总工会执行委员、赣州总工会委员长陈赞贤,亦于3月6日被蒋介石指挥的军队所枪杀。这股夺权的风潮,由江西,而安徽,而福建,而浙江,随着蒋介石指挥的军队向北向东推进,迅速扩展开来。[9]1927年3月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3月10日至17日)后,其执监委暨候补委员八十名中,共产党员约居三分之一,亲共之左派亦居三分之一,国民党中央党部各部部长暨其秘书,共产党员亦占一半以上,至此国民政府已由苏联顾问与共产党势力全权把持。[10][11]经会议增设劳工部、农政部以共产党员苏兆征、谭平山担任部长,共产党员林伯渠为军委秘书长。另组成武汉中华全国总工会以向忠发、刘少奇、李立三为首,组织武装卫队滥动私刑、杀害工贼。斯大林也派罗易到武汉协助鲍罗廷组织农工阶层展开土地革命,农民协会、土地委员会成为有武装权力的组织。2月19日北伐军白崇禧东路军占领杭州。2月22日共产党在上海发动第二次武装行动,再次失败。 鲍罗廷并在武汉成立了“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暨国民政府委员会临时联席会议”,凭借掌握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左派进而取得政治主导权,以“提高党权”、“反对军事独裁”、“打倒新军阀”为理由,于1927年3月10日,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统一党的领导机关决议案》,通过了“统一革命势力”、“统一党的领导机关案”等反蒋方案,随即在蒋中正北伐途中剥夺了蒋的主席职务,将其降为普通委员。[12]。蒋介石在南昌发表《告黄埔同学书》,表明不接受该决议。面对亲苏势力倒蒋,蒋中正决计和共产党断绝关系,于是同刚刚回国的汪精卫商讨发动清党工作,驱逐苏联顾问,同共产党决裂。汪精卫提出避免过激的解决办法,建议蒋介石亲自去武汉说服共产党,把国民政府和党部迁到南京。争夺上海1928年的上海外滩1927年起,在苏联的带领下,中国共产党发起一系列的排外运动,上海财阀虞洽卿和钱永铭到南昌亲访蒋介石,答应为蒋介石筹集军费,条件是要求蒋介石维持上海现状,反对赤化。3月20日晚,北伐军东路军进入龙华,完成对上海的包围。3月21日上海工人在国民党钮永建和共产党周恩来等领导下,发动第三次武装行动,占领了除租界以外的上海市区,并建立起一支2700人的工人纠察队。3月22日,北伐军东路军前敌总指挥白崇禧率军开进上海。主张反共清党的蔡元培3月24日,北伐军中路军攻下南京。入南京时,共产党员鲁涤平、程潜、贺耀组等人成功策动部份北伐军杀害、掠夺外侨。英、美、日领事的报告分别以大量事例证明抢劫领事馆的是由共产党所主导,蒋介石下令追查负责任者。英美军舰以此为理由炮击南京,遂形国际冲突,是为“南京事件”。蒋介石严电阻止事态扩大,静候政府以外交方式解决。在蔡元培、李烈钧等国民党元老举发“共党破坏革命,危害国本之逆谋”后,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决议通过“非常紧急处置案”。3月25日白崇禧说:工人旦有扰乱,驻军必将负责缴械。3月28日,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吴敬恒、蔡元培、张人杰、李煜瀛在上海提出护党救国案。3月29日中共请示苏联,强调准备抵抗。4月,白崇禧任淞沪卫戍司令,配合蒋介石在上海清党。蒋介石等国民党右派认为共产党人在国民党内部势力日益膨胀,“党中有党”,如不早日剪除今后会更难控制。再加上共产党人在北伐军攻克的地方实行“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还冲击了少数北伐军官家属 , 引起同湖南农村有联系的湘籍军官的不满,也是清党事件爆发的原因之一 [13]。[编辑]外国支持各国租界在蒋保证不以武力改变租界现状后答应提供援助。在北伐军北上过程中,长江流域约有上千名传教士逃离驻地,前往上海避难。1927年初,汉口英租界和九江英租界受到冲击并被国民政府收回,于是,上海的2个租界当局采取了空前的行动,以确保租界的安全。英国调动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在华军队,以保证上海公共租界不会像汉口和九江那样失去。法国方面也调集了一支部队,只是相当低调,未加声张。他们另有安排。2月26日,法国总领事那齐亚要求巴黎方面供应青帮领袖杜月笙武器弹药,不久,法租界巡捕房总捕头Captain Etienne Fiori为杜月笙和公共租界工部局总董费信惇在法租界华格臬路(Rue Wagner)的杜月笙公馆安排了一次秘密会见,费信惇同意杜月笙的武装力量可以穿过公共租界,前往位于闸北的左派基地,采取行动。杜月笙的青帮在劳工中也拥有庞大的实力。[编辑]经过清党主力淞沪卫戍司令白崇禧1927年3月28日,蔡元培在上海主持召开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会议,吴稚晖提出发动“护党救国”运动。4月2日,中央监察委员会会议召开全体会议,参加者包括蔡元培、蒋介石、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李济深、张静江、吴稚晖、李石曾等人,在上海会议中提出检举“共产党连结容纳于国民党之共产党员,同有谋叛证据”,吴稚晖呈文控告共产党且谴责鲍罗廷,阴谋使中国变成苏联殖民地。广州政治分会主席李济深首先发言赞同。会议订立“清党原则”及组“清党委员会”,进行反共清党准备工作。清党前夕被杜月笙杀死的上海中共领导汪寿华4月1日,汪精卫穿越西伯利亚再转苏联邮轮,从欧洲赶回上海。蒋介石、吴稚晖、蔡元培等向汪投诉中共问题。汪精卫又与陈独秀会晤,陈书面答复汪精卫,并要求他签字,于4月5日以《国共两党领袖汪兆铭、陈独秀的联合宣言》在报上发表,强调国共团结。武汉中央联席会议则命蒋介石未得政府命令前,不得发表外交意见,改任第一集团军总司令,以冯玉祥为第二集团军总司令,解除了他的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职务。4月6日,汪精卫离开上海赴武汉。帮派负责人黄金荣助蒋清党清党中被处死刑的上海中共负责人赵世炎帮派负责人杜月笙助蒋清党4月5日,蒋介石让使青帮、洪门大佬黄金荣、张啸林、杜月笙等出面,组织右派团体中华共进会和上海工界联合会,以对抗上海总工会。与此同时,4月6日,蒋介石派军乐队把亲题“共同奋斗”的锦旗,送给上海总工会工人纠察队,以起到麻痹作用。造成紧张局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鲍罗廷也秘密策动郭松龄将军反对张作霖。张蒋两人1926年秋天就开始秘密接触,两人分别派唐生智和杨宇霆作为代表,展开秘密会晤,达成了共同驱逐共产国际势力的协议,因此“南京事件”后不到两周,张作霖在4月6日得到了公使团的同意,派遣中国军警突袭北京的苏联大使馆、远东银行、中东铁路办公处,逮捕了躲藏在其中多时的58名中国人,包括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还查获并向外界公开了共产国际发来的大量指示、训令、颠覆材料(与冯玉祥的合作颠覆文件、红枪会及煽动农民的纪录、中共文件等,“苏联阴谋文证汇编”),证实苏联全面指挥了颠覆中国政府的运动。苏联与中国共产党则强烈谴责国民党粗暴侵犯苏联使馆尊严,并称此事件乃“帝国主义的挑拨”,中国政府已沦为帝国主义者的工具。4月19日,苏联召回北京驻华代办及大使馆职员[14][15]。4月9日,蒋介石命令成立“淞沪戒严司令部”,由白崇禧、周凤歧分任正副司令,并颁发“战时戒严条例”12条。同日,中央监察委员邓泽如、吴稚辉、黄绍竑、张静江、陈果夫等联名发表《护党救国通电》(即“青电”),指责武汉国民政府的“容共”政策。4月11日,蒋介石密令各省“一致实行清党”。杜月笙当晚于自己家中杀死同为青帮成员的中共领导人汪寿华。4月12日凌晨,受蒋介石指挥的中华共进会和上海工界联合会的帮派分子从上海租界冲出,向上海总工会纠察队的驻地闸北、南市、浦东、吴淞等处,发起攻击。之后蒋介石下令淞沪戒严司令部所属国民革命军第26军借口“工人内讧”对工人纠察队强行缴械,造成三百余人伤亡。4月13日,上海总工会召开工人大会,声讨蒋介石。会后,十万多工人、学生到宝山路国民党26军第二师周风歧司令部请愿。士兵向人群扫射,当场打死100多人,伤者不计其数,即宝山路血案。接着,蒋介石下令解散上海特别市临时政府、上海总工会,和一切共产党组织,搜捕共产党员及支持者,逮捕千余人,并将首要人员当场杀害。至15日,有三百余人死亡,五百余人被捕,五千多人失踪。七月,上海中共党组织负责人陈延年、赵世炎等遇害。大开杀戒之后,蒋介石公开宣布清党。4月17日,他与一批右派国民党中央委员在南京召开政治会议,发布清党通电,并发出秘字一号命令,通缉共产党的首要分子197人:首要为鲍罗廷、陈独秀,其次为林祖涵(即林伯渠)、瞿秋白、毛泽东、恽代英、周恩来、刘少奇、张国焘、彭湃、邓颖超、蔡和森、方志敏等人。一些非共产党的左派人士,如沈雁冰、柳亚子、邓演达、章伯钧等,也在通缉之列。[13]之后其他地方也陆续开始实施清党。4月14日,李济深主持广州陆海空将领开会议决“清共”,第二天,广州全城大搜捕。在厦门、福州、宁波、南京、杭州、长沙(马日事变)等地,大力缉捕、杀害中共党员。在北京,4月28日,李大钊等人因密谋推翻北洋军阀,亦被逮捕并执行绞刑。事变之后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后也清党,在武汉联合发动了讨蒋运动。4月20日,共产党发表宣言:“蒋介石业已变为国民革命公开的敌人”,号召人民群众“推翻新军阀”、“打倒军事专政”。4月22日,武汉国民政府由汪精卫领衔,孙科、邓演达、宋庆龄、张发奎、吴玉章、毛泽东、恽代英等联名发布通电,斥责蒋的分裂行为。这就形成了“宁汉对立”的局面。[13][编辑]后果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了国民政府,和亲共的武汉汪精卫政权对立,是为“宁汉分裂”。5月21日,湖南的汪精卫政权下属的一些反共军队发动马日事变。6月5日第三国际代表罗易(Roy)转发电报给汪精卫,要求其增加共产党对武汉政权的掌控,并处分反革命派,扩大农工武装运动。7月,国民党左派领袖汪精卫再度知悉斯大林指示苏联顾问鲍罗廷欲分化国民政府以助中国共产党武力夺取武汉政府权力之策略后宣布“和平分共”,遂决定取缔共产党言论,又通过“取缔共产议案”,罢黜鲍罗廷及其他苏联顾问。8月1日共产党以“南昌起义”进行全面摊牌。武汉国民党右派在8月开始清党,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合作全面破裂。蒋介石通过此事成为了被国民党内右派的多数派支持,成了最高领袖,国民党左派遭到排斥或者镇压。国民党右派认为共产党破坏北伐统一,清党使扫除军阀统一全国的事业严重破坏,延缓了成功的时间。蒋虽然不久由于北伐军在徐州失利而下野,但很快重掌大权,完成北伐,开始了在中国数十年的统治。四·一二事件对国民党的组织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清党前,国民党普通党员人数(不含军政和海外党员)约65万,其中有国民党员身份的共产党员不超过5万。清党一年后的1928年3月,国民党员人数为22万。1929年12月回升到27万,其中绝大多数党员还是是军队或高级党政机关的人员。这意味着清党行动清掉了国民党左派全部党员的一半多,国民党党务系统大换血。北伐前后各省建立的县、乡国民党基层组织,“清党后基本瓦解,恢复得十分缓慢”。到1933年,全国仅有17%的县建立有县党部,浙江省建立县党部的县份为69%。“只能在城市的上层可以看到,农村中是很难找到党的势力的微弱影响”;“不但在农民中很难找到国民党党员,并且在一切农民运动负责人员中,在地方自治工作人员中,在农村文化教育负责人员中,以及农村经济建设负责人员中,都不容易看到国民党党员的踪迹。”[16]四·一二事件使共产党的发展严重受挫。共产党认为,这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失败。四·一二事件之后,共产党内坚持和国民党妥协的早期领导人陈独秀等人被认为右倾投降主义被撤职。陈独秀被认为一味退让,甚至要求工人纠察队向国民党上缴武器,造成共产党对蒋介石的武力清党毫无准备[17]。中国共产党从此走向武装革命夺取中国政权的道路,共产党联合极少数国民党左派在南昌发动南昌起义,开始了组建共产党军队,开展武装革命,直到夺取中国的政权。帮助蒋介石发动四·一二事件的杜月笙则事业顺利发展。中国抗日战争结束后一度持此功谋求上海市长一职未遂。1949年在国共内战中,国民政府失败退往台湾之际,杜月笙担心自己当年参与四·一二事件的经历令共产党不会放过他,便逃到香港。[编辑]部分被枪决的共产党员汪寿华(1901年月日-1927年4月11日)(一说4月12日)肖楚女(1893年-1927年4月22日)熊雄(1892年-1927年5月中旬)陈延年(1898年-1927年7月4日)(陈独秀次子)赵世炎(1901年-1927年7月19日)夏明翰(1900年-1928年3月20日)郭亮(1901年12月3日-1928年3月28日)罗亦农(1901年-1928年4月21日)向警予(女)(1895年9月4日-1928年2月28日)陈乔年(1902年-1928年6月6日)周文雍(1905年8月-1928年2月6日)(与陈铁军在广州红花岗刑场上举行婚礼)陈铁军(女)(1904年-1928年2月6日)(与周文雍在广州红花岗刑场上举行婚礼)郑复他1904~1928)许白昊(1899年-1928年6月6日)

四一二大屠杀是哪年


文章TAG:四一二事件四一二  四一二事件  一二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