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关于经济学类的大众读物有哪些

《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 《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日报》《经济日报》 《生活中的经济学》《每天学点经济学》

关于经济学类的大众读物有哪些

2,每天学点经济学1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

(以下内容,来自得到APP的付费课程《薛兆丰的经济学讲义》,学习之后,获益良多,特此分享)我们经常听说一种观点:经济学的分析非常有道理,逻辑非常自洽,听上去好像无懈可击,但是经济学分析的对象毕竟是完善的市场经济。每当我听到这种观点的时候,我就想跟持有这种观点的朋友推荐一篇文章,这篇文章非常著名,它名字叫做《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 The Economic Organisation of a P. O. W. Camp ),这篇文章的作者R. A. Radford 是一位经济学者,在二战时,被当作战俘投到德国人的战俘营里面去了。二战结束被放出来以后,他就写了这篇文章,详细描述了战俘营里面的各种经济现象、经济组织和有趣的事情,读起来令人印象非常深刻。战俘营肯定不是什么市场经济,但它里面发生的事情,人们所遵循的行为规律,跟外面的世界有多大差别呢?里面的世界是不是很独特呢?1. 有人的地方就有交易首先,作者说战俘营里面的市场行为,是迅速地发展起来的。最开始关到战俘营里面的人,他们一开始的时候可能是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支持的。但是他们马上就会发现,仅仅用爱心是不够的,必须发展起市场交易才能够互相帮助,也只有通过市场交易,才能够公平地得到他们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我们看看作者的原话:“ 事实上,一个战俘物质享受水平的显著提高,不是依靠自身攫取生活必需品的能力,而是通过商品和服务交换得以实现的。”这句话,听上去好像平淡无奇。他其实讲了一个很重要的道理,物质的总量哪怕不发生变化,只要人与人之间能够进行交易,幸福就能够无中生有地产生。在战俘营里,流传着一个很有意思的励志故事。有一位随军牧师,他手里拿着一罐奶酪和5根香烟,在战俘营里转了一圈。回来以后,他手里就凭空多了一袋食物,而他原来手里拿的那一罐奶酪和5根香烟一点没少。这位牧师可不是什么骗子,他是一位增加福利、创造幸福的商人,他手里拿着的那一袋食物,就是他创造幸福的证明。当然,战俘营里的交易,也有一个发展成熟的过程。比方说有两种不同的战俘营,一种叫中转营,中转营里面的战俘,都是关3-5天就转到别的地方去了。在这样的中转营里面有没有交易呢?也有交易,但是由于战俘只在里面暂时呆着,大家互相不太认识,所以发生的交易比较零星,而且成交价格也比较离散,差距比较大。同样一宗交易,在战俘营里的一头成交价是这样,到另外一头成交价可能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另外一种营叫固定营。固定营的犯人长期居住在里面,互相认识,交易频繁了,他们就发展起一些交易平台。他们有固定的地方进行交易,而且还会把成交价格写在公告板上。这时候交易价格的差距就会渐渐缩小,基本上,这些交易价格只反映了时间、品质的不同。而且战俘营里面不仅有商品的交易,还有劳动服务的市场,有人开始给别人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比方说洗衣服、熨衣服,甚至是画肖像等等。想想看,我们今天遇到一些贫困地区,说这些贫困地区没有发展起来,原因是因为缺乏投资、缺乏资金,这样的想法其实不太对。你看集中营里面哪有什么投资,哪有什么资金?但是,只要制度许可,只要人们有那么一点自由,人与人之间就开始服务,市场就会发展起来,经济也会发展起来。 2. 战俘营中的价格与价格波动有了市场就会有价格,有了价格就会有价格波动。比方说,在战俘营里面,他们的面包是红十字会提供的,一个礼拜两次,礼拜一和礼拜四早上每人发一份面包。拿了这面包以后,每个人保存着慢慢吃,反正就管三四天。这时候面包价格有没有变化?肯定有变化!什么时候价格最高?就是发面包之前的那一天晚上,也就是礼拜天、礼拜三的晚上,这时候大多数人都把面包吃光了,面包价格就达到了最高,比平时多一根香烟。这时候如果有人坚持在礼拜天、礼拜三的晚上不吃面包,他就肯定能赚到一根香烟,那天晚上他就一定有香烟抽。3. 战俘营里的货币有了交易就会产生对货币的需求。你会问战俘营里面哪会有什么货币啊?有的。那不是传统的货币,他们用香烟来做货币。有了货币,就有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他们用的是香烟,那是用好烟还是坏烟呢?用坏香烟,他们舍不得用那些机器造的烟来做交易。所以他们把烟拆了,重新包装,里面混上一些头发丝,卷得又比机器做的烟细一点,劣币驱逐良币。当然,如果他们卷的烟太细的话,别人也会拒绝接受。4. 战俘营里的通胀与通缩既然有了货币,那么会不会有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呢?也有。什么时候发生通货紧缩?每当营房周边发生空袭,炮弹就在营房边上爆炸的时候,人们就变得非常沮丧,觉得差一点就没命了,存那么多香烟干嘛?还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吧,他们就抽起香烟来了。他们抽的香烟可是货币,第二天早上,他们就发现整个营房都出现了通货紧缩,原来能卖的价格,现在到不了那个价格了。既然有通货紧缩,那么有没有通货膨胀?也有通货膨胀。有一天早上有谣言,传说红十字会要送一批香烟过来,香烟可是货币,送一批香烟过来,意味着货币流通量就会增加。这时候,所有物价都上涨了。一份糖浆,从来没卖过两根香烟,那天早上卖到4根香烟,其他好多商品也都涨价了。但是到了早上10点钟,消息被证实是假的,辟谣了。这时候所有的价格又下跌了。那天以后,糖浆再也没卖过两根香烟以上。回过头来看,经济学家就会说,当时那是泡沫,泡沫已经被吹破了。5. 战俘营里的跨境贸易你肯定想不到的是,在战俘营里面还有跨境贸易。你说战俘营里面怎么可能有跨境贸易,那不是有铁丝网吗?

每天学点经济学1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

3,有没有关于经济学的好书

有啊!最出名的就是那本《牛奶可乐经济学》,还有萨缪而森的《每天学点儿经济学》,建议先从简单的书看起,特别是西方的经济学书,很容易就能看懂,事例很多,也容易理解。

有没有关于经济学的好书

4,每天学点经济学33需求定律2

你好,今天我们继续讲需求第一定律。我们昨天说,需求第一定律的含义非常简单,就是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价格下跌,需求量上升。 1. 供应曲线 这时候,凡是学过解析几何的同学都能明白,你看着我给你准备的这个图:当价格很低的时候,需求量横坐标就很高;价格逐渐上升,需求量就逐渐减少;当价格上升到一定程度,需求量就萎缩成为零。 那你会问,如果价格再进一步上升,需求量是多少?这个图就跑到了第二象限,需求量是个负的了。 也就是说,当价格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需求量就是负的。负的需求量是什么意思?负的需求量,意思就是说需求变成了供给。所以你看图里面那条虚线,就是第二象限里面的虚线。其实,它就是一个供给,你把它镜像的折返回来,折到第一象限里面去,它其实就是一条供应曲线。 这话是什么意思呢?这话是说需求和供给没有黑白之分,它取决于市场价格。当一件商品的市场价格比较低的时候,你是个需求者,你要买入,你要消费;但是当这件商品的价格逐渐升高的时候,你对它的需求量就逐步减少;当这个产品的价格进一步上升,你就停止购买,停止消费;如果它的价格还在上升,你就从需求者变成了供给者。 2. 价格上升,需求者可变供给者 我给你举个例子。好几年前,我有一位经济学同行,在微博上发了这么一个帖子: “今天早晨从北京北五环仰山桥去河北廊坊开会,接连询问了9辆出租车,没有一辆车愿意去,一共70公里的路程,条件是一不打里程表,二要三百元钱,三要50%的回程空驶费,合计要450元钱;空驶费有这么算的吗?只好愤然取车自驾去了。” 我的这位经济学同行还发出感慨:“对于有些人来说,如果灵魂的表坏了,单靠提价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我看了他的帖子,就转发并做了一个评论。我说,你这个例子很生动,恰恰说明了价格的重要性。 第一,当价格提高到450块钱的时候,原来你是个需求者,现在变成了供给者。我可以想见,如果价格不仅仅是450块钱,是4600块钱的时候,你可能就不当经济学老师了,去当出租车司机了。 第二,如果连续九位司机都不肯接活,恰恰说明这条路线的定价系统出了问题,因为概率上你很难连续找到九个跟金钱过不去的傻瓜。出租车司机出来,他不就是要赚钱吗,他不就是要提供服务吗?他怎么会不干呢? 那我们可以断定恰恰是定价系统出了问题,而不是什么人的灵魂出了问题。 说起需求者随着价格的上升会变成供给者这一点,我还想起我当年到美国读书的时候,给我提供住房的就是一对年轻的夫妇,他们都是音乐家,刚买了房,但是他们自己不住,提供给外来的学生。那是为什么?那不就是因为价格比较高,他们宁愿牺牲自己的享受来为别人提供服务吗?3. “消费者剩余”最好叫“交易者剩余” 讲到需求曲线,我们还得讲另外一个重要的概念,叫“剩余”,或者叫“消费者剩余”。 你看这条需求曲线,曲线上任何一个点,都代表一个人对这件商品在这个单位上面的个人估值,也就是说,他愿意为了获得这个单位的服务所愿意付出的最大的代价,最多的其他商品。 但是你要知道,一个人对一件商品的个人估值,跟他为了得到这件商品所付出的代价之间有很大的差距。 比方说,在我的冰箱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食物,有冰激凌、水果、蔬菜,还有肉类,假设它们的总价是三百块钱。这时候忽然停电了,没有了电,里面的食物都会坏掉,三百块钱,眼看就会付诸东流了。这时候如果有人跟我说,他愿意给我提供电,那我愿意付多少钱呢? 1块钱我愿意付、2块也可以、10块、100块、200块,250块我都愿意付。因为冰箱里面的食物值300块钱,所以只要电价不高于300块钱,我都愿意支付。但实际上我们每天支付的电价是多少呢?大概就是一度电一块钱左右。 为了保住冰箱里的食物,你愿意花300块钱,但你实际上每天所付的电费也就是一两块钱。这一两块钱跟300块钱之间的差距叫剩余。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消费各种各样的商品所享受到的剩余是巨大的。 同样,生产者和商品的提供者,他们也享受很大的剩余。 你想想,发电厂卖给你一度电几毛钱,但实际上如果价格再低一点,他们也愿意卖,所以他们也享受了他们对电的个人估值和电的实际价格之间的差价,他们也享受了剩余。 这当中的剩余,到底应该归谁所有呢?我们通常的名字叫“消费者剩余”,这个名字容易产生误导,让人以为这当中的剩余是属于消费者的,而如果生产者占有了这个剩余,就不地道。 但实际上,我们知道,这个剩余也就是消费者的个人估值,和他们实际上付出的价格之间的差距,是消费者和生产者共同产生的。 没有消费者的估值,就不会有剩余;但是如果没有生产者生产和提供,那也不存在这个剩余。所以我们把它称之为“消费者剩余”是容易产生误导的。我的建议是把他们称之为“交易剩余”,只要有交易,买卖双方就都能够享受到无中生有的效用。 你还记得战俘营里面的励志故事吗?那位随军牧师手里面拿着一罐奶酪和5根香烟,在营房里面走一圈,达成了许多交易,他的商业活动所创造出来的剩余,最好不要叫“消费者剩余”,也不要叫“生产者剩余”,最好叫“交易剩余”。 交易剩余这个概念,在后面我们讲反垄断法的时候,讲价格歧视的时候,讲各种各样的营销策略的对错的时候,还会用上。 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继续介绍了需求第一定律的含义,那就是需求和供给之间没有绝对的区别。当价格比较低的时候,人们是需求者,当价格高到一定程度,人们就会从需求者变成供给者。第二,我们还讲了剩余的概念,我们说最好我们称剩余为交易剩余,而不是消费者剩余或者生产者剩余。 (以上内容来自薛兆丰的经济学讲义)

5,谈谈你对每日学点经济学的认识对你学习与生活的启示及建议

我是金融专业的学生,不可否认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了解一些经济知识,不仅是作为知识的储备,它在生活中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你的一些决策。经济学的一些观点和分析方法也会锻炼我们的思维。生活中的意义就更加明显的,经济学使你的资金支配更有利于实现最大效用。学经济学会让我们对生活中一些热点问题有不同的见解看法。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是经济学中的经典著作。

6,每天学点经济学读书笔记2000字

真辛苦
去这里看看 <a href="http://wenwen.soso.com/z/urlalertpage.e?sp=shttp%3a%2f%2fwenku.baidu.com%2fview%2f6ccbbb62caaedd3383c4d34b.html" target="_blank">http://wenku.baidu.com/view/6ccbbb62caaedd3383c4d34b.html</a>

7,最近想自学经济学 请大家为我推荐一本或几本好一点通俗易懂的经济学

如果趣味性为主,就买点什么牛奶可乐经济学之类的看着玩;如果还是要系统的了解经济学的内容,要了解它的知识点,需求和供给,产量与成本,市场结构等,始终还是需要买专业的经济学教材。曼昆之类的外国人的教材,或者国内的一些作家高鸿业、梁小民等编写的应该不错的。
教材:曼昆经济学原理(应该是最浅显易懂的经济学教材了,很有意思)相关扩展阅读:怪诞行为学买房子还是买股票一个经济学家给女儿的忠告卧底经济学最底层的10亿人兜售繁荣走出神话-中国不会改变世界的七个理由边际谋杀看不见的心:一部经济学罗曼史
1,《每天学点经济学》适合对经济学什么都不懂的,入门级的,通俗又易懂。2《货币战争》故事,历史与经济学的有效结合。知识较深,也通俗易懂。

8,有些什么经济学入门的书

向您推荐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分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属新古典凯恩斯学派,他把精髓融化了进去,语言通俗易懂,很适合自学。
建议你先买本经济学简史,很多著作废话很多,看完了也不知讲什么,先看看经济学简史了解经济学历史的发展、经济学派、他们的主张。然后再看看几本经典书籍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萨缪尔森《经济学》曼昆《经济学原理》弗里德曼的一些著作,然后再看看当前热门的经济类畅销书,《金融的逻辑》《推开金融之窗》《每天学点经济学》
如果是入门,你可以先看看 《 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的就行)、《经济学原理》(曼昆的比较好懂一些)、萨缪尔森《经济学》(这个有点难)在深一些,你就可以看看《资本论》《就业信息和货币通论》等等,学经济是不可能离开管理的,你也可以看些管理方面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

文章TAG:每天学点经济学  关于经济学类的大众读物有哪些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