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辽代墓分布在哪个地区

分布在华北﹑内蒙古和东北各地

辽代墓分布在哪个地区

2,吐尔基山辽墓的简介

吐尔基山辽墓,是一座未被盗掘的千年古墓。墓葬位于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吐尔基山东南麓的山坡上,南距山水吐尔基山水库行政村约1公里,西南面有吐尔基山红领巾水库,西北有哲里木盟采石矿。历史上科尔沁左翼后旗地属辽代乌州,《辽史·地理志》称“本乌丸之地,东胡之种也。辽北大王拨剌占为牧,建城,后官收。”墓葬偶然发现于吐尔基山采石矿的采石过程中。时代:辽发掘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吐尔基山辽墓的简介

3,宣化辽墓群怎么样

宣化下八里辽代壁画墓群,离宣化古城仅四公里,公交车直接坐到村里之后,打听打听就能找到地方了。这里有10余座辽金时期的张氏家族墓,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和精美壁画,非常有历史、文化、考古等价值!对这方面感兴趣的人肯定会喜欢这里的。负责看守这里的大爷人特别好,还一直跟我们讲解。墓里头超级阴凉,适合天气热的时候去……
前倒是开放,最重要的是免费,辽墓里面的很多文物都在那里。建议你去宣化博物馆看看,不过没有什么人去,院子里很荒凉都是草,就几个墓门票还要50。博物馆在宣化宾馆对面(原教育局旧址,而且还有关于辽墓的详细介绍,也是察哈尔省会办公旧址)。带上身份证,下午四点多就关门

宣化辽墓群怎么样

4,龙岗子辽陵究竟在什么地方

龙岗子辽陵位于北镇古城西北六公里的富屯乡龙岗子村 融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于一体 是游人寻古探幽 参观游览的绝佳去处.龙岗子辽墓群简介:在北镇市区西北5公里处。医巫闾山从古代起就是幽州的镇山。隋代封四大镇山,以此为北镇。唐代为五镇之一。南北绵亘45公里,周围约120公里。主峰望海山海拔867米,在东北三大名山中最负盛名。辽、金以来,在山上修筑了很多建筑物,皆废。现存建筑多为清代所重建,著名的风景区在观音阁一带。并有碑碣和摩崖题字甚多。山中有辽东丹王读书处“望海堂”和他死后埋葬的显陵,辽景宗的乾陵,以及辽世宗和天祚帝的陵墓等,龙岗一带还有陪葬墓冢。
支持一下感觉挺不错的

5,辽代古墓有什么特点

史料及近年来的考古发现表明,契丹人的葬俗最开始是天葬。后来契丹民族文化与汉文化日渐结合,契丹人才有筑墓入殓的葬俗,实行火葬及土葬。辽代墓葬分墓道、两个耳室、主墓室等几部分。主墓室分为圆形、圆顶穹庐式.墓葬中一般都绘有壁画,通常壁画都是写实风格,反映墓主人生前的生活状况。
辽代墓葬 辽代墓分主室和耳室、主室内设木构“小帐”,内有石棺。有的用柏木枋构成八角形迭涩式顶大型木椁,内绘壁画,墓内还有木床、木桌等家具。葬服多保留有游牧民族特点。 (共81字) [引用信息]北京市文物研究所 编.中国古代建筑辞典.北京:中国书店.1992.第316页.参考资料: http://gongjushu.cnki.net
都是金银玉器,还有游牧民族与汉族不同的是他们墓里有一些代表游牧特征的物品,例如皮革水囊,即使贵族墓也有这种东西,表示自己不忘本,但贵族墓的水囊大多数是陶瓷的,陶瓷水囊只代表象征意义,只有墓里有,他们战斗时是不会携带陶瓷水囊的。

6,辽代古墓群在哪

2003年7月4日清晨7时30分,沉睡地下千年之久的3座辽代古墓被考古队员扫去浮土,市民瞩目的墓中秘密终于要揭开面纱。在12个小时的紧张工作后,3座古墓中的石棺重见天日。加上此前半个月内发现的两座古墓,一个保存完好的辽代古墓群全部出土,向市民展示了一幅生动的辽代风土民俗画卷。   5座古墓大同小异   新出土的3座古墓与此前的两座在外观、建筑材料和砌筑方法上基本一致。同是立方体结构,用青砖砌成,每座古墓上都有几块青砖印有清晰的掌印,除了被盗的一座,其余的4座均有坡顶,里面埋有石棺。5座古墓同为平民墓葬,没有发现文字记载,可以确定是辽代百姓自发形成的墓葬群。5座古墓的尺寸略有区别,前日出土的3座中有一座明显大于其它古墓。据考古队员测量,东西长130—133厘米,南北长133—138厘米,残高75—80厘米。   5个石棺各有千秋   昨日出土的3个石棺与第一个石棺的造型明显不同,尺寸也都超出。第一次出土的石棺顶部有脊,六角各伏一个兽头,学名为“四阿顶”。新出土的3个石棺则是平顶,呈五面体形状,学名为“录顶”。这两个棺顶均为辽代民宅流行的建筑结构。其中一座被盗的古墓中只残留一个石棺顶,也是“录顶”。据一位资深考古队员介绍,“四阿顶”石棺结构复杂,雕刻精细,所以造价也较高。“录顶”石棺尺寸差异明显,最小的一个石棺体积还不到另外两个的一半。昨日下午,8名彪形大汉竟然连续3次都未能搬动最大的石棺,据称,该石棺重量在500公斤以上,而最小的石棺只有100多公斤。    “录顶”石棺呈不规则的长方体形状,一端粗一端细,在墓穴中全部为东西走向,细的一端朝东。据沈阳市考古研究所钻探队队长刘涣民介绍,石棺与木棺形状一致,细的一端为头,粗的一端为尾,头东尾西。
在朝阳和赤峰

7,辽代的墓的特征什么

辽墓按地域可分为两个区域。北区包括长城两侧及长城以北地区;南区包括北京市和河北省的长城以南、易水和白沟河以北地区及山西省北部。北区以契丹族墓葬为多,大致分作三期。早期为辽景宗以前,这时以方形墓为主,流行斜坡墓道,常随葬成组的实用马具和兵器,有高鸡冠耳或矮身横梁式的鸡冠壶。壁画多在墓门外侧和耳室、甬道内,内容为人物肖像及男女侍者。棺外常雕刻或描绘四神图像或游牧图等。多大型多室贵族墓。典型墓例有赤峰大营子的辽驸马墓。中期包括圣宗、兴宗两朝。以圆型墓为主,有少量方形墓,流行阶梯墓道。随葬的马具开始明器化(见明器),有扁身环梁和双穿的鸡冠壶。贵族墓中出现在尸体上罩金、银、铜丝网络和面具的葬俗。壁画一般在墓道、耳室和前室中。一些墓中出现仿木构砖雕和门窗、家具砖雕。棺壁绘游牧景色。较多出现中小型墓为本期一个特点。典型墓例有圣宗永庆陵(见辽庆陵)和辽陈国公主墓。晚期从道宗朝到辽亡。大量流行多角形墓,并存方形小墓、圆形墓和少量画像石墓。本期出现明显汉化迹象,随葬品中马具和兵器基本消失,鸡冠壶也渐次消失;大量流行三彩器和从南方输入的影青瓷器。墓内各室均有彩画,多伎乐、宴饮场面,以及山石花鸟和孝行图。多火葬墓,用石棺盛放骨灰,有的在棺外刻梵文经咒。墓中仿木构砖雕流行。典型墓例有道宗永福陵和内蒙古察右前旗豪欠营子辽墓。 南区以汉人墓为主,既缺少契丹族墓特色,也与北宋墓不同,带有不少唐墓遗风。多圆形和方形墓。以1054年为界分为两期:前期大型墓居多,以彩绘壁画为主要装饰,一般是简单的人物故事画。后期以小型火葬墓为多,砖雕装饰增加,常表现家居生活和出行场面,布局颇有规律。
辽代墓葬﹐具有契丹族的特色。墓室除方形的以外﹐还流行圆形的。一般多为单室墓﹐但身份较高的贵族墓也有设前後两室的。赤峰的辽驸马墓和北京的齐王赵德钧墓﹐都有前﹑中﹑後3室﹐并多设耳室﹐显示了“多室”的特点。墓室内有时有简单的仿木建筑的结构﹐并施彩画。葬具除木棺外﹐盛行石棺。有的墓在石棺内绘毡帐住地和放牧的情形﹐反映了契丹族的游牧生活。辽代晚期开始出现平面呈八角形或六角形的墓室。这个时期受北宋墓的影响较多。特别是汉人的墓﹐有的在仿木结构的砖室中饰砖雕的桌椅﹐有的则在壁画中绘“开芳宴”和孝悌故事图等﹐与北宋墓相似。   辽代贵族墓中的随葬品﹐除了金银器﹑陶瓷器及铁器等各种生活用具以外﹐以大量的马具﹑盔甲﹑各种武器以及金属面具和铜丝手足套等物为特点。陶瓷器中的鸡冠壶﹐亦为辽墓中所特有(见彩图 白釉鸡冠壶 显示图片)。到了中期﹐马具和兵器逐渐减少﹐鸡冠壶的形态亦由皮囊状演变为提梁式的圈足器。晚期辽墓一般已不用兵器随葬﹐马具也大为简化﹐而鸡冠壶则告消失。大约从早期的後半开始﹐辽墓中往往有汉文或契丹文的石墓志﹐形状与唐宋的相似。

文章TAG:辽墓辽墓  辽代  分布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