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酒文化,而山东酒文化独具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气质。山东酒文化,是齐鲁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孔孟礼仪的延续,除了酒量大,山东丰富的酒文化也让人印象深刻,山东归来不喝酒,不只因为山东人酒量好,更多的是山东酒文化的博大精深,座次有讲究,喝酒有规矩,劝酒有套路。

1、山东有哪些酒文化?

山东有哪些酒文化

山东人到底有多能喝?据说,白酒行业对山东有这样一个估算:山东人一年能喝掉价值200亿元的白酒,消费量达400万吨。平均下来,每人每年要喝掉40升白酒,除了酒量大,山东丰富的酒文化也让人印象深刻。座次有讲究,喝酒有规矩,劝酒有套路,1、喝酒规矩多。山东毕竟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做人做事有一套规矩,喝酒吃饭同样有一套规矩,

在酒桌上,有着“只有山东人吃不完的菜,没有山东人喝不完的酒”的说法!2、酒桌座位有讲究。山东人的酒桌最讲究礼仪,酒宴上是要排位子,论辈份,讲资历,一个人是什么身份,有多重要,就看他在酒桌上坐什么位置了,“主陪靠权力,副陪靠酒力”这句话道出了山东酒桌的玄机!3、敬酒规矩多。山东酒桌,敬酒也有规矩,主人要先敬酒,敬过三杯后,副陪敬两杯。

2、你如何看待山东的酒文化?

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与众聚饮,独自小酌,无酒不欢;婚丧嫁娶,践行接风,更是无酒不成席。酒是社交的工具,更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酒文化,而山东酒文化独具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气质。好客山东,孔孟之乡,山东人善饮,注重酒场礼仪,更讲究酒局的规矩。入座分主宾,各司其职;饮酒序长幼,敬罚有据,

在酒场上,每一个山东人都是斗酒学士。山东酒文化,是齐鲁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孔孟礼仪的延续,我是江苏徐州人,和山东省挨着,浅谈一下个人对山东酒文化的一些见解。一,好山好水出好酒:山东自古就是出产好酒的地方,有着悠久的制酒历史,“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酒仙李白诗中的兰陵美酒就产自山东,是中国古代顶级门阀兰陵萧氏的家酿,

此外,现在的景芝酒、孔府酒等,也是驰名中外。二,酒量同海量:山东人善饮,酒量好,《水浒传》里的梁山好汉大碗喝酒,大快朵颐,算是山东人酒量的真实写照。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山东人性情豪爽,酒风亦豪爽。三,酒后守礼:《论语》中曾提到山东人酒后:“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其意为:在举行乡饮酒礼后,要等拄拐杖的老年人走出去后,自己再出去。

今天所说的山东人淳朴热情,其实表达的就是山东人自古以来的优良酒德,四,嘉肴美馔:山东人的好客,不只因为酒喝的多,更多的是山东人待客的菜品丰盛。鲁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首,春秋时期的易牙,更是中国第一个私人饭馆经营者,是奠定了中式烹调技法基础的人,得惠于此,山东人也是中国最早享用宫廷美食的人。美肴必配佳酿,古今皆是如此,

五,雅客咸集:山东酒文化最出名的就是劝酒词了,当然不会像范伟在电影《手机》说的:“俺河南穷,好不容易买点酒,自己舍不得喝,得一杯一杯端给客人喝!”战国时期,齐国创建的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官办高等学府。名仕聚集,则百家争鸣,自然而然,山东人的劝酒功力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了。据说中国劝酒开山人,就是山东人诸葛恪,酒量绝等,口才一流,

山东归来不喝酒,不只因为山东人酒量好,更多的是山东酒文化的博大精深。附:《三国志》:又一日,大宴官僚,孙权命恪把盏,巡至张昭面前,昭不饮,曰:“此非养老之礼也。”权谓恪曰:“汝能强子布饮乎?”恪领命,乃谓昭曰:“昔姜尚父年九十,秉旄仗钺,未尝言老,今临阵之日,先生在后;饮酒之日,先生在前:何谓不养老也?”昭无言可答,只得强饮。

3、山东是个酒文化特别浓的省份,过年走亲戚怎么才能避免喝多?有什么好办法?


文章TAG:山东  文化  山东有多少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