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安全文化是什么

安全文化就是企业的安全意识、安全目标、安全责任、安全素养、安全习惯、安全科技、安全设施、安全监管和各种安全规章制度的总和,其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保护人的健康,珍惜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并在企业的安全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激励、凝聚和规范作用。一句话,企业安全文化是全体职工安全素质和良好习惯的体现。

安全文化是什么

2,什么是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是一切涉及安全的文化。“人无远虑,必有近优。”安全是主体(个人、集团和国家)没有危险、未受威胁、没出事故、未被伤害的一种生存状态。安全是相对于有危险、受威胁、出事故和被伤害而言的。与安全相对应的是不安全状态。不安全状态分为两大层次:⑴面临危险、受到威胁,引起心理上的不安;⑵发生事故、受到伤害、造成客观上的损失。影响安全有两大客体因素:⑴自然因素⑵社会因素。
安全文化的概念最先由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于1986年针对核电站的安全问题提出。1991年出版的(insag-4)报告即《安全文化》给出了安全文化的定义: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文化是人类精神财富和物资财富的总称,安全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企业安全文化是为企业在生产、生活、生存活动提供安全生产的保证。

什么是安全文化

3,安全文化的分类

安全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别,但从其产生和发展的历程来看,安全文化的深层次内涵,仍属于“安全教养”、“安全修养”或“安全素质”的范畴。也就是说,安全文化主要是通过“文之教化”的作用,将人培养成具有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安全情感、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表现的人。倡导安全文化的目的是在现有的技术和管理条件下,使人类生活、工作地更加安全和健康。而安全和健康的实现离不开人们对安全健康的珍惜与重视,并使自己的一举一动,符合安全健康的行为规范要求。人们通过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安全文化的教养和熏陶,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素质,预防事故发生、保障生活质量,这就是被一部分人认为的安全文化的本质。
目前安全文化的定义有多种,归纳一些专家的论述,一般有广义说和狭义说两类。1.广义说安全文化“广义说”,即定义安全文化为:人类在生产生活的实践过程中,为保障身心健康安全而创造的一切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的总和。2.狭义说安全文化“狭义说”,即定义安全文化为:安全价值观与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其内涵主要强调精神层面。3.“广义说”与“狭义说”的共同定义3.1文化是观念、行为、物态的总和,安全文化既包括主观内涵,也包括客观存在;3.2安全文化强调人的安全素质,要提高人的安全素质就需要进行综合的系统管理;3.3安全文化是以具体的形式、制度和实体表现出来的,并具有层次性;3.4安全文化具有社会文化的属性和特点,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属于文化范畴;3.5安全文化最重要的领域是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文化,要发展和建设好安全文化,必须建设好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文化。 即:安全文化=安全价值观+安全态度+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习惯+文化氛围

安全文化的分类

4,安全文化建设活动有哪些

安全文化是以“珍爱生命,安全第一,遵纪守法,和谐共处”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是安全管理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安全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从文化建设入手,加强安全管理、呵护生命成长的重要举措。各地各校要把安全文化建设纳入教育发展和育人的全过程之中,贯穿于安全管理体系的各个环节,更加扎实有效地推进这项工作。 安全文化建设重在培育人、警示人、影响人。新时期在学校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教育进课堂活动,是建立健全安全机制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 通过教育教学、课堂渗透、开展活动等,对教育系统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教育进行整体规划,整合教育资源,用三到五年的时间,使教育效果达到“四个明显”:即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明显加强,教师职业素养明显提高,学校、家庭、社会育人环境明显优化,青少年安全教育体系明显形成。安全文化建设活动有哪些:(仅指在学校开展的情况下) 一是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二是利用录像、专家报告、领导讲座、图片展览、游戏、征文等形式,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集中宣传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宣传有关学校安全工作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在醒目处张贴宣传安全教育口号。既要以新鲜经验、先进典型作正面引导,也要结合教育系统事故查处,以案施教,进行警示教育,要通过集中培训、主题演讲、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形式强化法律法规的学习,掌握安全知识。聘请公安交警、消防官兵等方面专业人员给学生上安全知识课,进行安全事故自防、自保、自救和逃生演练。 三是坚持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每个学校开辟一块固定的以安全教育为主要内容的黑板报;以班为单位组织一次安全教育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学生观看一部安全教育片;致家长一封安全倡议书;利用综合实践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如通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研究性学习等形式,让学生自己去了解、去收集安全故事、安全新闻,直接体验身边人、身边事,使学生把安全认知内化为自身信念,外化为道德行为,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增强安全教育的实效性。 四是建立安全教育基地。安全教育基地是未成年人安全自护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各校要建立安全教育基地,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让他们掌握自救逃生的技能。根据学生年龄结构和心理变化,开设教育教学安全课程、交通安全课程、饮食安全课程、校产校舍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学生防水、防水、防盗、饮食安全知识,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自觉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杜绝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文章TAG:文化安全文化  安全  安全文化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