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扬州府、徐州府、淮安府的面积更大,人口更多,经济更发达,发展更统一。扬州、淮安从此没落,甚至说一落千丈,11年,扬州府废,随后南通独立,扬州十日后,整个城市荒芜了数年,商业引导人口流向,金钱诱导人才潮流,扬州府清代的扬州府是一个巨无霸存在,坐领三州七县,地域涵盖今天的扬州市、泰州市、南通市、盐城东台市、上海崇明县、安徽天长市等地。

1、扬州十日后,清初扬州人口是如何恢复的?

扬州十日后,清初扬州人口是如何恢复的

哈哈哈,许多人没有很好阅读历史。扬州十日后,整个城市荒芜了数年,到康熙年间,全国的政治稳定,经济渐渐繁华。扬州这个漕运重镇,盐税之城,经济顺应复苏大潮,很快就恢复了生机,商业引导人口流向,金钱诱导人才潮流。这就象今天的上海和深圳一样,当时的全国有资产的大佬,纷纷到扬州经商,置地购房,开市兴业。在清初年间,有个二三十年稳定发展,扬州立马从死城跃进成全国经济发达的大都市

2、清朝十大城市中的扬州、徐州、淮安,为何感觉现在衰落了?

在不顺应时代的潮流下,都会被时代所抛弃。三座城市都曾经是中国知名城市,全国大府,它们有两个共同特征。第一,都是地处江苏的北部,却代表两种不同的文化,淮安和扬州同属一个文化圈—淮扬文化,徐州地处四省交界处,是南北交汇之地,整体属于中原文化。第二,它们都共同拥有一座纽带—黄金水道京杭大运河,只不过,扬州、淮安都是运河名城,徐州以金戈铁马著称。

至于昔日繁荣,落寞,小编认为,主要有以下四大原因:1、运河经济的崩溃2、黄河夺淮的水患3、改革开放的落寞4、行政区域的分割一、运河经济的崩溃从隋炀帝开通京杭大运河后,运河经济沿线催生一批繁荣的都市、城镇。那繁荣的四大都市富甲天下,被称为是“四大运河之都”,其中扬州府、淮安府赫然在列,以运河为主的漕运成为了国家的重心。

明清时期,在淮安设了漕运总督,扬州成为了八大商贸都会,妥妥的一线城市,由于漕运是国家重要的经济制度,让扬州府、淮安府形成了重要的依赖产业,产业结构变得不合理,城市也就没有了创新能力。一旦运河经济崩溃,首当其冲地便是这些严重依赖运河发展的城市,迅速衰落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看一下明朝各省规定的漕粮份额,这能直观的反映地区的财政收入。

其中,扬州府97000担、淮安府104000担,徐州府48000担,三府相当于整个湖广行省的总数,湖广:250000石,唐、宋、元、明、清历代均重视漕运,为此,疏通了南粮北调所需的网道,建立了漕运仓储制度。然而,大运河的维修成本也十分高昂,经济效益并不比海运要好,到了清代咸丰五年(1855)黄河改道,运河浅梗,河运日益困难,随商品经济发展,漕运已非必需,于1901年彻底退出了舞台。

自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进入海洋时代,海运成为了国家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扬州、淮安从此没落,甚至说一落千丈。但是,徐州不同,依靠其重要的军事、交通位置,搭上了国家新建的铁路顺风车,尤其是当时最重要的津浦和陇海两条国家经济命脉线,直到今天,徐州是南上北下的交通枢纽,繁忙的京沪线给予徐州复兴的底气。运河经济衰退,1908年建设津浦铁路,1912年建成,1968年京沪铁路开通,

1913年,北洋政府开始建设陇海铁路,采用分段通车。一直到1953年的新中国,1800公里长的陇海铁路才正式全线通车,但鲜为人知的是,本来淮安、扬州也有望能在运河经济崩溃之前,建造铁路复兴。光绪六年(1880年),台湾巡抚刘铭传上书建议修建北京—山东—江苏清江铁路(今天的淮安),随后左宗棠、曾纪泽等也提议,结果遭到顽固派的阻挠,石沉大海,

1896年,江苏官员上书建议修建天津—山东德州—江苏镇江府(其路线经过淮安府、扬州府),因为德国不允许铁路过山东,又与其他铁路出现利益冲突,结果津镇铁路告吹,改成了大致今天的京沪线(折道河南、安徽)。如今,铁路成为国家的重点基建项目,京沪线不堪负重,急需第二条通道来缓解运输压力,网传的京沪二线竟然与100多年前江苏规划惊人的相似。


文章TAG:扬州  清朝  十大  人口  城市  清朝时扬州多少人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