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老辈人这样叫开了,小辈的也跟着叫了,不含任何歧视,凡是说普通话都说捞。为什么广东人身体差,就是对湿热的理解上有误区,外省尤其是北方小孩都没有热气的说法,人家长得高大威猛,首先要明确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你跟广东广西人说你喝凉茶,他会觉得你亲切,但是如果你说你喝的是王老吉或者加多宝的凉茶饮料,大概他们都会翻上一个大大的白眼吧。
1、在广东的外来朋友最接受不了广东人说的哪句话?
我是老广州了,这里实话实说:改革开放之前,广州也有外省人,不过少。也叫外省人捞仔,捞头,捞婆,捞妹,因为老辈人这样叫开了,小辈的也跟着叫了,不含任何歧视,凡是说普通话都说捞。外省人被这样叫他也不觉得歧视,叫他的时候也是很爽快的应一声,就像一个外号,因为那个年代没有什么歧视不歧视的,阶级兄弟感情也很好,邻里感情也很好。
改革开放之后大量拥进广东的外省人,除了自食其力做工厂的,其他基本上是做啄地的,做劏死牛的(这些工种自己脑补),鱼龙混杂,这时候“捞”字有了质的改变,老实说开始有歧视意味了,北姑、捞头都是歧视代名词。广州语言真的是博大精深,一句话里多种含义,是一个包容、实在的好地方,你是一个好人,有素质的人,无论你来自何方,就算叫你一声捞仔,捞妹,也只是一种区分来自何处的昵称,并没有任何歧视含义,因为是你的人品让人无法歧视;如果你人品太差,恶习满身,广州人就习惯说捞仔捞妹就这样,这时候赤裸裸的歧视就出来了,把一个人的缺点归纳到一个群种,在他们眼里这些外来群种就是这种习性。
2、为什么有些广东人会怕热气?
广东人的身体素质都不好,我们以前不懂,现在是明白了。为什么广东人身体差,就是对湿热的理解上有误区,为什么我这么说,因为小区现在的群体多了全国人士。外省尤其是北方小孩都没有热气的说法,人家长得高大威猛,广东人经常湿热面黄肌瘦。我自己通过年复一年的跑步征服了湿热,只要体质上去了,湿热就没有了,还学了吃辣椒,也不湿热了。
3、广东人最喜欢凉茶和老火汤,特别热的时候,有效果吗?
上火是中医的理论,西医一直没有明确支持,上火有着更深层次的意思,也就是上火的一些广义的症状,比如胃火可以有胃疼、大便干等症状,肺火可以有咯血、咳嗽、黄痰等症状,肝火会有一些烦躁、失眠等。火分虚火和实火,正常人体的阴阳平衡,阴正常而阳过亢为实火,由于阴不足而相对显得阳过亢,称为虚火。中医通过对病情轻重的辨析,总结出风、热、火、毒学说,来描述疾病由表及里的过度,从而来指导临床诊治,
其中表明热多化火,火盛成毒的道理。那么说到去火,相信不管是南是北,应该都有自己的去火理论,吃苦瓜也好,喝菊花茶也好,包括题主所提到的,广东人喝凉茶去火,首先要明确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你跟广东广西人说你喝凉茶,他会觉得你亲切,但是如果你说你喝的是王老吉或者加多宝的凉茶饮料,大概他们都会翻上一个大大的白眼吧!王老吉和两广本地人喝的凉茶可不是一回事。
非华南地区,人们很难接受凉茶那种苦涩的滋味,于是为了打开市场,现在的凉茶饮料里大多加了大量白糖,这种只是饮料,降火效果有限,而且如果你是因为去上火的痘痘,那么大量的白糖只会让你长更多的痘痘。从中医角度来说,苦涩的凉茶的确有清热解火之功效,一直都是作为一种中医汤药在华南地区广泛流传,所以结论就是,肯定有效果,但是并不是去牙疼去痘痘等所谓“上火”病症的特效药,试试无妨,但是如果真有病了,还是早点去医院就医比较好。
认识到的川黔人好象没有上火观点,每日非辣椒不行,体感不适,多认为肠胃消化不好,继续辣椒,直到有症状,顶不住无法干工,就找西医给西药或打吊针。从未见过用青草药或中药调理的,2005年8月,我代管一小厂,某天晚饭后,厂里工人小刘突然捂着肚闯入我办事房间,铁青着脸说:“肚子痛。\
4、广东人上火喝凉茶,外省人上火时是怎么做的,谢谢?
文章TAG:热气 广东 人会怕 广东人说热气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