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是一个钢铁城市,有诗城美誉,唐代大诗人李白在马鞍山留下了许多诗篇。马鞍山是一座年轻的城市,1956年因钢建市,马鞍山原住居民的思想保守,安于现状,小农经济意识严重,年轻人不适应在马鞍山发展,因为仅仅依靠马钢,后续产业没有强劲动力,旅游产业,电子产业、互联网信息,物流行业非常弱小。

1、马鞍山的人口多少

马鞍山的人口有多少

数据显示,2019年末马鞍山全市常住人口236.1万人,比上年增加2.4万人,同比增长1.03%,比2010年马鞍山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时(已考虑区划调整因素)增加15.8万人年均增加1.8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77%。城镇人口占比近七成数据显示,201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36.1万人,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163.2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9.12%;居住在乡村的人口72.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0.88%。

同2018年相比,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镇化率)上升0.87个百分点,分县区来看,和县常住人口最多,为48.8万人,其后是当涂县48万人、花山区45.8万人、含山县39.9万人、雨山区34.3万人,博望区常住人口最少,为19.3万人。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120.0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0.81%;女性116.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9.19%,

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3.29。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数据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32.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3.77%;15—64岁人口162.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8.99%;65岁及以上人口40.7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7.24%,值得一提的是,与2018年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0.15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0.20个百分点,相当于每6个人中就有一个65岁及以上老人,表明我市人口老龄化程度正持续加深。

2、马鞍山城市现状怎么样?

马鞍山城市现状怎么样

马鞍山市是一座全国“明星”城市,马鞍山市自1956年建市以来,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全市人民的艰苦努力,马鞍山的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基本配套齐全,达到了全国领先水平,并充分因借“九峰环一湖,翠螺出大江”的自然地理条件,创造了“半城湖光半城山”的山水园林城市景观,彻底改变了人们对钢铁工业城市“傻、大、黑、粗”的认识,先后获得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的称号,并于2001年获得了联合国人居署颁发的“迪拜人居环境范例奖“,在国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2)马鞍山市在安徽省的地位和作用1)马鞍山市是安徽省工业经济发达的城市之一,在未来全省经济发展布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看,经过几十年不懈的努力,马鞍山市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01年全市GDP达到138.15亿元,人均GDP、在岗职工人均工资、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工业总产值等多项指标处于安徽省领先水平。

2)在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马鞍山市是地区中心城市,为国家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沪宁杭马芜铜城市带的一员,皖江地区和全省联系浦东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东部门户,3)马鞍山是皖江经济带的东部门户和中心城市之一。马鞍山市地处长江三角洲的边缘,紧临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南京,是安徽省提出的“呼应浦东,开发皖江”战略的第一站,马鞍山所处的区位优势及城市一有经济基础决定了马鞍山具有接受长江三角洲的经济辐射及传递辐射地地位,

马鞍山市作为安徽省重要的工业城市,现有的工业基础较好,应在继续做大做强钢铁工业的同时,抓住机遇,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培育出城市工业新的支柱,形成城市工业“数马奋进”的产业结构。(3)马鞍山市在南京都市圈的地位和作用南京都市圈是以南京为核心,以放射状通道为依托,吸引辐射周边城市与区域,并促进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协作,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区域。


文章TAG:马鞍山  客流量  人口  马鞍山客流量多少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