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编制一般是经过事业单位人员考试或者单位直接去高校校招进入法院工作。在法院工作除了正式公务员编制的中央政法干警以外,还有地方事业编制、地方公益性岗位、劳务派遣人员、外包机构人员,从最近几年开始,法检不在增加事业编,并且逐年消化,意味着随着事业编人员的退休,基层法院将没有事业编人员。

1、法院事业编有前途吗?

法院事业编有前途吗

体制内的工作没有说什么一定好过什么的的,比如强势部门的事业编和弱势部门公务员,有很多情况要考虑。体制内主要考虑两方面,政治前途和福利待遇,首先看政治前途,公检法、监察委和司法行政机关的公务员多数在这几个单位内部流动,普通人一进去就一辈子,最多在这几个单位之间流动,丛政治前途来说都可以,监察是常委单位空间最大,检察院部分职能划归监察委后有点弱化,仍和法院一个水平吧,司法局最弱些。

二是待遇(公务员),改革后法检员额法官检察官待遇是普通同级别公务员待遇的三倍,这个待遇放在一线城市也可以了,没入员额的法检人员走行政和警察序列,比普通公务员高一点五倍到两倍之间,司法局、政法委比普通公务员高一千多。这是面上的待遇,具体到不同地区的公检法司等待遇又不一样。南方沿海城市这些单位比海关还高,

具体到事业编,题主说后面的平台是法院,一般是信息中心一类的,在同等机关里已经是比较好的了,信息中心的还是走专业技术比较好,早点评职称是正道。高级职称相当于副处或者稍低些,如果题主有政治抱负,一是可以继续考试,主要是单位要同意才行。二是可以走调任的道,担任机关副科级实职,直接进入公务员队伍,综合来看,法院事业比同类事业已经好了,待遇上单位福利跟公务员一样,想走技术可以走职称,想进入公务员队伍可以考试和调任,相对来说选择还是不错的。

2、法院劳务派遣的人员是事业编制吗?待遇好吗?

不是事业编制,待遇一般不好,法院都有什么编制人员?在法院工作除了正式公务员编制的中央政法干警以外,还有地方事业编制、地方公益性岗位、劳务派遣人员、外包机构人员。其中公务员编制是必须经过公务员考试或者选调考试进入法院工作,事业编制一般是经过事业单位人员考试或者单位直接去高校校招进入法院工作。地方公益性岗位是经过当地政府组织的公益性岗位考试进入法院工作,

劳务派遣人员,是应法院的需求,劳务派遣公司招录的人员,派遣到法院工作。外包机构人员是法院向第三方机构购买服务,第三方机构派驻法院承担服务性工作的人员,比如物业人员,劳务派遣人员在法院你的地位通俗地说,公益性岗位属于法院的临时工。因为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都有编制,俗称的铁饭碗,而公益性岗位是不固定的饭碗,一般称为临时工,

而劳务派遣人员,除了在法院工作以外,其劳动关系并不在法院,所以连临时工也不是。本质上,其与劳务派遣单位存在劳动关系,而不与法院存在劳动关系,法院可以随时跟劳务派遣单位解约,从而使劳务派遣人员下岗。劳务派遣人员除非去参加公益性岗位考试,否则也不可能转为公益性岗位人员,更不可能转为事业编制人员,劳务派遣人员一般工资待遇很低法院之所以让很多劳务派遣人员进入法院工作,除了法院工作繁重,编制不够的原因以外,还有一个重要考虑因素是劳务派遣人员相对好管理。

3、法院的书记员这个岗位是没有编制的吧,具体待遇怎么样?

从笔者所在的地区来看,法院的书记员有四类,待遇也各有不同,有编制的书记员,分为两类。第一类,公务员编制书记员,司法考试从2002年开始后,法院已经在编的部分正式干警因为没有通过司法考试,无法任法官,就转成了书记员。这类书记员的待遇和现在的法官助理差不多,如重庆的五级法官助理,年收入在10万左右,级别越高,会随之增加一些。

第二类,事业编制书记员,因为历史原因,部分基层法院还存在事业编人员。从最近几年开始,法检不在增加事业编,并且逐年消化,意味着随着事业编人员的退休,基层法院将没有事业编人员,这类人员的待遇和最低级的书记员差不多,上升空间不大,只是待遇由财政统一保障,比较稳定,有退休待遇,没有编制的书记员,也分为两类,第一,和法院直接签订合同的书记员。


文章TAG:法院  事业  编有  湖北省  前途  湖北省法院事业编制怎么样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