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火车和地铁有什么区别

火车可看到外面的世界,可以去你想去的地方,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而地铁不可以。
火车是运用于长途运输,而地铁是属于城市内部的交通工具

火车和地铁有什么区别

2,地铁与火车有什么区别

地铁一火车最大的区别就是行驶区域不同地铁,一般都在城市内行驶,而火车的路线就长了一般都跨省是另一方面地铁每一站地相隔。只见都比较拘谨,而活着就不痛了,跑起来,有时候一两个钟头,都不停车,我认为这两点是最明显的。

地铁与火车有什么区别

3,地铁与火车有什么不同呀

没什么不同,就是地铁线路比较短
火车也有动车组的电力机车和地铁列车接触网电压不同 一个是2.75KV 一个是1500V或750V还有就是界限不同,火车不能开进地铁站台、隧道,否则会撞
最直观的就是一个在地上 一个在地下 从主要功能来说 火车是长距离的运输 地铁是短途的从产生条件来说 火车偏重于大宗货物的运输 地铁是因为在人口拥挤 交通紧张的地点而方便人们出行所产生简单的说就是这样了
http://wenwen.sogou.com/z/q660617185.htm在这里噢

地铁与火车有什么不同呀

4,地铁和火车的区别

地铁与火车都为轨道交通的一种,但其本质上存在着很大的区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种类不同地铁为城市轨道交通工具;火车为干线轨道交通工具。二,行驶范围不同地铁的运行是为满足城市与城郊人口出行,行驶范围小,里程短;火车除部分观光用途的短程外,通常跨越的地区多,里程长,可达上千公里。三,行驶空间不同地铁的运行主要是为缓解城市地面公共交通压力,通常在城市地下隧道行驶,在城外则采用地面与高架;火车则除穿越隧道与高架外多数时间在地面轨道上行驶。四,运营时间不同地铁的运营时间通常从早晨到深夜,为满足城市人口出行服务,发车时间为循环滚动发班;火车的运营时间为全天侯固定班次发车。

5,火车和地铁到底有什么不同

  地铁普遍采用的是整体无砟道床,铁轨被直接焊在道床上,连接处用鱼尾板扣好,轨重一般不超过30KG/M。   而目前中国的国铁采用的多为路砟道床加混凝土路枕或木质路枕,轨重可高达60KG/M。    无枕木铁道是城市轨道交通的主流趋势,但是它只适合较轻的车厢。对于我国客货混跑的国铁干线并不适用,因为它承受不住货车的重量。   1、现在的地铁线路的设计思路基本上是市区内走地下,市区外走地面或者高架,这主要是从建设成本上考虑,并没有一定之规。   2、地铁轨距和国铁火车轨距是相同的,至少在中国是这样(其他大多数国家也是一样,个别国家不同),都是1435mm。动力上地铁因为通风问题都是电力动车组,而火车则是电力内燃并用。控制方式基本相同。

6,地铁和火车的区别

行驶范围不同:地铁里程几十公里,城市内行驶,范围小;火车里程成百上千公里,城市间行驶,范围广。服务定位不同:地铁服务的是本区域城市居民出行;火车服务的客户主要是一些不赶时间的乘客。速度不同:地铁在45-100km/h;火车在120-160km/h。 1、行驶范围不同:地铁里程几十公里,城市内行驶,范围小;火车里程成百上千公里,城市间行驶,范围广。 2、服务定位不同:地铁服务的是本区域城市居民出行;火车服务的客户主要是一些不赶时间的乘客。 3、速度不同:地铁在45-100km/h;火车在120-160km/h。 4、价格不同:地铁站间距离短,价格便宜;火车为T字头和K字头,票价适中。

7,火车和地铁的区别

1、现在的地铁线路的设计思路基本上是市区内走地下,市区外走地面或者高架,这主要是从建设成本上考虑,并没有一定之规。2、地铁轨距和国铁火车轨距是相同的,至少在中国是这样(其他大多数国家也是一样,个别国家不同),都是1435mm。动力上地铁因为通风问题都是电力动车组,而火车则是电力内燃并用。控制方式基本相同。3、基本同意。4、地铁单列载客量可不比火车小多少——简单的计算,北京地铁6节编组,高峰时间按每节250人计算,这就是1500人;火车现在开行的Z字头全列软卧,全列也不过500人。
火车是远程的,地铁也只是在一个城市里,特别多人去的区域里互相连接
地铁是用电的
火车是在地上的,地铁是在地下的
一样

8,地铁是火车吗

地铁像火车,都是在轨道上行驶。(如图)地下铁道,简称地铁,亦简称为地下铁,狭义上专指在地下运行为主的城市铁路系统或捷运系统;但广义上,由于许多此类的系统为了配合修筑的环境,可能也会有地面化的路段存在,因此通常涵盖了都会地区各种地下与地面上的高密度交通运输系统。地铁组成构件有:1、隧道大小设计。很多地下铁路行走的隧道,都比在主要干线上的为小;所以一般而言地下铁路的列车体积一般比较小。有时隧道甚至能影响列车的形状设计,例如伦敦地铁的部分列车便是。2、动力设备。大部分的城市轨道系统都是使用动力分布式(即动车组列车),而不使用动力集中式。如果使用动力集中式,经常会用推拉运作。3、系统设备。部分较为先进的系统已开始引入列车自动操作系统。伦敦、巴黎、新加坡、广州、中国台湾和香港等地车长都毋需控制列车。更先进的轨道交通系统能够做到无人操控。4、车辆拼成。最初的城市轨道系统车辆是木制的,後来改为钢制以减少一旦发生火灾造成的危险。自1953年开通的多伦多的地下铁路,车辆开始再改良为铝制,有效减少维修成本和重量。

9,火车跟地铁有什么区别

1.地铁走地下,火车走地上;2.地铁只载客,火车还载货物邮件;3.地铁车厢只有一种布局,火车有硬座、硬卧、软座、软卧等多种布局;4.地铁只有轻型机车,火车还重型机车;5.地铁由电力驱动,火车有蒸汽、内燃、电力等多种类型;
地铁和高铁的区别你知道吗?
火车是省际,区际,铁地铁是轻轨,两个档次,高铁
你好,火车是连接两个不同城市之间的交通工具,地铁只在某个城市内部运营(偶尔有跨市的,但很少)。请采纳。
1 运输区别。地铁以客运为主,几乎没有货运,而干线火车有货运和客运。2 外表区别。地铁的车总体来说有点方,而干线列车却不一样,各式各样。有的地铁车车头有个门,可以相通驾驶室。当然,并不只是地铁车外观如此,日本干线电车全部是这个样。3 轨道区别。有的是通电轨道,有的是普通轨道。普通火车轨道都一样。4 一个在地面上,一个在地下。当然也有地铁会高架。

10,高铁地铁动车火车的区别是什么

有句话说得好。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高铁,地铁,动车(城际铁路),火车最重要的区别就是: 1. 速度 不一样。高铁(动车,地铁)和火车最明显的区别就是高铁速度快,平稳,每节车厢都有自己的电力系统。加速是每个车厢一起加速,一起减速(众人拾柴火焰高),所以跑起来又快又稳。车头只是一个中央枢纽作用。而火车就全靠车头带。 2. 服务定位 不一样。火车服务的客户主要是一些不赶时间的人,农民工返乡。票价比较便宜。高铁动车服务的是要求速度,商务人士。地铁服务的是本区域城市居民出行。3.高铁首字母G(350),动车D(200-250),火车有K(122km),Z(160),T(142),C(200),A等等。 交通工具的多元化让人民的出行得到极大的方便。出行选择多元化。 朝发夕至不是梦。千里江陵一日还已成现实。 中国大陆作为近代化较晚的地区,这些 科技 类名词经常出现定义混乱,口语和书面语和术语含义严重剥离,同词异意的问题,在这个轨道交通领域尤为突出!国内的标准有些时候根本就是错的,因为定义方法错误产生了严重二义性,因此有必要的话,我会把定义分开地区解释。 高铁:高速铁道的简称,营业线路最初诞生于日本,但由于日本的高速铁道一定是新建线路(新干线一词的根本由来),所以日本定义只定义了新建线路:线路大部分区间都满足最高行车速度200以上的线路。注意是以上,不含不超过200的情形。而欧(欧盟)美(UIC),则区分既有线改造和新建专线。改造的200以上,新建的250以上,至于区间的大部分等限制条件和日本都是基本一样的。我国高铁是最后起来的,所以标准较高,只定义新线250以上这一组,同样要求正线大部分都必须达速。所以根据定义,温勇事故当时线路确实不属于高铁(最高250以内),并且网上一些人胡扯的新干线按中国定义不属于高铁也属于造谣(因为整备新干线法案管辖线路最高速度限制为260,大于250,不属于该法案管辖的限速在285-320,更高,只有上越一条现在确实不满足)。总的来说,概括地说,大部分区间满足最高250以上持续运营的新线肯定是高铁。 地铁:这个词在汉语就存在二义性,其实在国铁大铁路角度,地铁指的是地方铁道比如集通线等,而大家熟悉的一般是地下铁道的简称,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一部分……国际比较通行的定义,无论欧美日,包括我国港澳台都通行的定义是:服务于城市内部或中短距离都市圈内通勤运输的,路权专有不具备和道路交通混行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其核心要素是必须专有路权不具备混行能力。而轻轨则是具备混行能力不要求一定路权专有。我国(不含港澳台),这里定义很奇葩,是用断面单向单位时间运力定义,一万到三万是轻轨,三万以上是地铁。但这个定义是错误的,因为地铁毕竟是列车根据编组不同运力就不同,这个定义会让同一个系统一会儿是地铁一会儿是轻轨!最典型的笑话就是北京八通和13号线!开通初期c车三辆编组,断面运力两万五,属于轻轨,过几年客流大了,改6辆准b车,断面运力达到四万六,又成地铁了但是系统啥都没变啊……所以国标定义根本就是错的、建议大家都按国际通行概念来记忆和区分地铁(轻轨)。当然服务于距地,限制于都市圈内这个大家都一样,如果变成广域运输的话,就相当于汉语里的火车了。 动车:这是一个典型的口语严重背离学术定义的例子,口语里指的是国铁开行的d字头列车,但实际上动车组列车指的是单元化设计的列车。动车组按照动力单元位置和分配可以分为动力集中动车组和动力分散动车组,按照速递等级可分为常速(120以内),准高速(120-250)和高速动车组(250以上)这是车辆类别定义,和运输组织和用途根本无关。当然国外还有货运动车组,路用检修类的动车组等等。目前来说,高铁一定要用动车组,所以看到机车车辆那就肯定不是高铁范畴,但机车车辆可以达到准高速范畴!现代的地铁一定是动力分散动车组,因为地铁需要高加速,不是动力集中配置可以达到的。此外,根据燃料不同还有内燃电力的区别,早年确实有过蒸汽动车组。内燃动力分散动车组加减速性能(和爬坡性能)也不一定比电力的差,比如日本很多新性能内燃动车组加减速性能大大好于地铁。如果线路有坡度大于千分之40的连续陡坡,并且线路不设置揽胜和齿轨以及直线电机等非粘着驱动的话,就是传统靠钢轮钢轨爬坡的话,一定是动力分散动车组。因为大量的动轴可以极大削弱粘着需求,例如日本的箱根登山铁道,千分之80坡度,采用动力分散动车组上下山无需揽胜齿车或直线电机,就这么运营了快一百年…… 火车:最早是从蒸汽时代而来,外燃机时代能见着火,于是叫火车。现在基本上汉语中是长距离广域运输的代名词。也就是国铁线路,服务于广域运输的车次都属于口语里的火车,伴随高铁的诞生,有时候会刻意分开来说。你怎么来的?我坐火车(高铁)来的。当然这都是口语用于,并不属于术语范畴。 谢谢邀请:火车是总称, 你说的这些都在火车范围内。高铁:高速铁路,时速大于250公里的轨道交通运输车辆。动车:电力牵引,时速大于200公里的轨道交通运输车辆。地铁:地下、半地下、地面、高架组成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火车:泛指蒸汽、内燃机、电力牵引的时速小于200公里的轨道运输车辆。 在国内,主要以字母加数字的是普速列车(时速 120公里内), 前面带K(快速)、T(特快) 、Z (直达特快)的是快速列车(时速150公里以上 ),前面带C(城际) 、D(动车)、G(高铁)的是动车。由于动车每节车厢都 自带动力系统 ,所以每小时速度能在250公里以上 。 高铁、地铁、动车组、火车,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就是“列车”!或者传统意义的火车! 这里面再细分两类,高铁、动车组、地铁这些都是“动车组”,都是动力均衡分配,取消了机车牵引;牵引机车:而传统的牵引火车,还是靠机车推动或者拖动,牵引机车根据动力不同,又分为: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等。 速度并不是区别这些不同列车的关键因素。地铁作为动车组也可以跑得很慢,电气化牵引机车又可以跑得很快,时速超过200公里达到传统高铁速度标准的牵引机车早就出现了。 还有就是高铁和动车组本来就是一回事,跑快一些在高速客运专线上跑就是高铁,跑慢一些即使在中速客运专线跑,也不好意思按照高铁标准收费回答一 动车,火车,列车,高铁,轻轨,和谐号的区别高铁 : (国际铁道联盟)的定义,运营时速在200km/h以上的客运铁路,就叫高铁。轻轨 : 轻轨是指轨道重量在45kg每米以下的线路。轨道有重量,越重的轨道承重能力越好,但是对地面的冲击也越大。轻轨因为轨道重量轻而得名,并不需要限定它是跑的什么车。只不过现代轻轨跑的多数是轻量化的载客动车组。动车 : 动车则是自身带有动力,并可借助自身动力在轨道上行驶和载重的铁道车辆。不需限定速度和运行方式。所以按照这个定义。一般的高铁所用的列车,城市里的轻轨和地铁。甚至包括铁道工务段拉材料和工具的轨道车。都是动车 。火车包括列车, 火车分 货车火车,客运火车(列车)。列车一般指的是客车,火车是泛指,包括客车和货车。回答二 火车分为:G开头的高铁,D开头的动车,K开头的普快等,他们只是运行速度不同,而轻轨是像地铁这类的轨道城市交通。 地铁(轻轨)服务于城市居民出行 动车(D)200-250KM/H 高铁(G)300-350km/h 初期开行动车为200-250km/h 指的是路和车,动车是动车车型,高铁是铁路线路类型。 火车:普速,快速(K),特快(T),直达(Z), 旅游 专列(Y),临时列车(A,L),通勤车。 城际列车:(C)是城际之间开行的动车组列车。 普快:速度在80-120km/h之间 高速动车组:速度在200-400km/h 火 车跑得快,全用车头带,动车跑的速度快,全用电带起来,高铁和地铁,两种车速度差不多,因为 火车是烧煤炭的,它们三种车都不用烧煤炭啊!区别就在这里面,各有各的风采,它们三种车是整体长度,火车厢有货车,有拉煤炭车厢 ,有挂沟沟住车厢,还能摘下来,火 车头还可以自己跑,车厢放下来,它们三种车都是客车组吧!车厢车头都不能摘下来,是这样吗?我说不知是对还错,请谅解,谢老师们的邀请!谢谢朋友们!阅读。请见谅。大家早上好。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三者的区别。 关于高铁和动车有什么区别?首先呢,高铁是个大系统,包括高铁线路、动车组、供电系统、信号系统、调度系统。但是在人们日常的使用中,多数把高铁用来指线路,动车则是指动车组车辆。所以从技术上来说,高铁是路,动车是车。二者不相干。 但是在人们日常的使用中,又经常用高铁来代替G字头的列车,动车来代替D字头的列车。于是,人们就会说,我乘坐的是高铁,不是动车;你乘坐的是动车,不是高铁。是不是很晕。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铁路旅客列车的分类吧。 对不同的客流和不同的线路设备条件需开行不同等级的列车。目前,我国现行铁路列车运行图将旅客列车分为动车组列车、特快旅客列车(含直达特快旅客列车)、快速旅客列车和普通旅客列车(含普通旅客快车和普通旅客慢车)。旅客列车,根据其运行速度、运行范围、设备配置、列车等级及作业特征等基本条件的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高速动车组旅客列车,也就是G字头列车。高速动车组旅客列车指运行于时速250公里及以上,在客运专线上运行的动车组列车,列车开行最高速度达到250公里/小时至350公里/小时。2.城际动车组旅客列车,也就是C字头列车。城际动车组旅客列车指在城际客运专线上运行,以“公交化”模式组织的短途旅客列车,列车开行最高速达到250公里/小时至300公里/小时。同行情况下,G字头列车与C字头列车,在使用的车辆上,在运行速度上都是一样的。见闻君,实际做这种区分意义不大。 3.动车组旅客列车,也就是D字头列车。动车组旅客列车最初是指运行于既有铁路线的动车组列车,列车开行最高速度达到200公里/小时,车型相对旧。2011年高铁降速后执行G字头列车与D字头列车套跑,D字头列车也开始在新建线路上运营,运营速度一般在时速200公里左右。 4.地铁是铁路运输的一种形式,指在地下运行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以城市内交通运输为主,时速相对高铁和动车较慢,即“地下铁道”或“地下铁”,许多此类系统为了配合修筑的环境,并考量建造及营运成本,可能会在城市中心以外地区转成地面或高架路段。地铁是涵盖了城市地区各种地下与地上的路权专有、高密度、高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Metro),中国台湾地铁称之为“捷运”(Rapid transit)。其次,我们来看看为什么有的只有白天发车,有的可以全天发车? 白天发车的是时速在250 /h及以上的高速铁路动车组和地铁,因为这两者在白天的运行过程中车次比较紧密,线路维护单位无法上线对线路进行维护,所以只能在夜间停运一段时间给线路维护单位,使线路各系统拥有检查,保养,整修的时间。高铁的线路维护时间一般为0:30到4:30四个小时,地铁一般为22:30到5:00。 全天运行的一般为既有线动车组,时速在200 /h及以下,由于速度相对较慢,运行车次相对较疏,所以维护单位可以在白天运行中的空隙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维修,

11,地铁与火车有什么区别

--------------------------------------------------------------------------------其实说真的地铁和通常说的火车没有什么大的区别,甚至可以说地铁也是火车的一种而已。如果非要说他们之间的区别,最大的区别应该在于:1地铁是为了满足某一特大城市的交通需求压力而且在地面交通已经无法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完全在地下开挖的铁路。2地铁的动力系统和钢轨轨距与普通的火车不同,一般要小于地面上的火车,操纵方式也不同。3普通火车主要用与中长途旅行,现在主要有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两种动力牵引方式,地铁一般是电力动车组。4地铁单趟载客量和长度不及火车,但是班次密集,可实现公交化运作,火车单趟载客量大,比地铁长,运行时间长,距离远。
楼上兄弟回答有问题! 1、现在的地铁线路的设计思路基本上是市区内走地下,市区外走地面或者高架,这主要是从建设成本上考虑,并没有一定之规。 2、地铁轨距和国铁火车轨距是相同的,至少在中国是这样(其他大多数国家也是一样,个别国家不同),都是1435mm。动力上地铁因为通风问题都是电力动车组,而火车则是电力内燃并用。控制方式基本相同。 3、基本同意。 4、地铁单列载客量可不比火车小多少——简单的计算,北京地铁6节编组,高峰时间按每节250人计算,这就是1500人;火车现在开行的z字头全列软卧,全列也不过500人。

12,地铁跟火车有什么关系

现在有许多城市有多个火车站,乘客在中转过程中经常遇到在同一个城市的这个火车站前往另一个火车站,有地铁的城市中的地铁就为这些乘客提供了方便。如成都的地铁就为来往于成都站与成都东站的旅客创造了条件。因此也可以说,地铁也是铁路交通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铁”、“轻轨”莫混淆 城市轨道交通中线路和车辆具备和公路汽车以及非机动车混行能力的系统称为轻轨,不具备的称为地铁,这是uic的明确定义的简单表述。地铁说白了和普通长途铁路技术上是一致的,只是服务重点不同,轻轨由于需要具备混行特点(适应小曲线=车体窄,适应路面交通和无闭塞行车=高加减速车体轻便,适应路面乘降=低地板或者低入口),所以导致一般输送能力较低,但绝对不是输送力低可以作为轻轨定义——因此国内很多流传的定义都是错的。 总之轻轨就是有轨电车或者现代有轨电车,导轨胶轮等属于新型轨道交通特性和钢轨钢轮车相差较远,常常也不列为轻轨范畴。 编辑本段地铁和轻轨的区别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可分为地铁、轻轨两种制式。对于两者的区别,有人认为,地面下的轨道交通叫地铁,反之就是轻轨;也有人认为,钢轨轻的就是轻轨,重的就是地铁。这两种划分方式都是不科学的。那么地铁和轻轨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呢? 其实,无论是轻轨还是地铁,都可以建在地下、地面或高架桥上;虽然地铁的轨重一般要大于轻轨,但为了增强轨道的稳定性,减少养护和维修的工作量,增大回流断面和减少杂散电流,地铁和轻轨都趋向选用重型钢轨。划分两者的依据应是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的大小。地铁能适应的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为3-6万人次,轻轨能适应的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为1-3万人次。由此设计的地铁和轻轨,它们的区别首先表现在地铁的轴重普遍大于13吨,而轻轨要小于13吨,其次,一般情况下,地铁的平面曲线半径不小于300米,而轻轨一般在100米到200米之间,另外,地铁每列车的编组数也要多于轻轨,车辆定员亦多。 从运输能力、车辆设计以及建设投资等方面来看,轻轨与地铁均有所差别。其实归根结底的区别,或者说本质的区别还是运量,地铁线在高峰小时内,其单向运输能力分别达到3万至7万人次,而轻轨的运力为0.6万至2万人次。运量的大小决定了编组数(地铁列车编组可达4-10节,轻轨列车编组为2-4节),决定了车辆,决定了轴重,决定了站台长度(很重要,牵涉到预留用地,而土地对城市而言就是钱,地下车站的直接牵涉到造价,因此客流预测很重要)。 套用我们教材上写的:“地铁实际上已经成为历史名词,如今的地铁已经不局限于运行线在地下隧道中的这种形式,而是泛指高峰小时单向运输能力在3万至7万人的大容量轨道交通系统。运行线路多样化,地下、地面、高架三者有机结合。而事实上在国外一些城市中,地铁已经改名,比如纽约、旧金山、香港等地,已经称之为大容量铁路交通 (mass transit rail)或者快速交通系统 (rapid transit system)。这种轨道交通系统通常的建造规律是在市中心为隧道线,市区以外为地面或高架线(厦门拟建的轻轨也是采用这种形式,但是就是差别在运量上,所以还是要称为轻轨)。” 此外,对于地铁和轻轨,从车辆上的认识还有一种误区,是认为:地铁车辆是采用第三轨供电而轻轨是采用接触网。其实,现在供电方式已经不能成为区别的标志,现在新建的很多地铁车辆也都采用了接触网,毕竟这种方式从安全性等各个方面都有第三轨不可比拟的优势。 (距观察,上海市所有轨道交通全部使用的是接触网供电。) 编辑本段列车 拼音 lièchē 英语字典 train 目前所行使的先进列车,大多数是凭借电力启动的电气列车。列车由铁道火车开始,历经多年时间,方演变成为今天最安全、最迅速的交通工具之一。 按规定的编挂条件、重量和长度将铁路车辆编成的车列,并配有牵引机车和乘务人员,以及列车标志。列车按功能分为运送旅客的旅客列车、运输货物的货物列车和客货兼运的客货混合列车,以及为军用和抢救用的特定功能的列车。旅客列车分为特别快车、快车和普通客车。货物列车分为始发直达列车、直达列车、区段列车、摘挂列车等数种。列车按列车运行图运行,在图中规定了列车占用区间的次序,列车在每一车站的到、发时间和通过时间,在区间运行时分,在车站停站时分,以及列车的重量与长度等。为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改善司乘人员的劳动条件和节约劳力,以及实现运营管理水平,力求使列车运行达到自动化。主要包括列车可自动停车、列车自动控制和列车自动操纵等。随着铁路运输技术的发展,列车运行自动化的内容与水平也不断增多和提高。

文章TAG:地铁火车地铁  火车  有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