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关于商品混凝土的强制要求

在城区强制使用商品砼是全国各大城市的共同要求。大概是2000年左右国家开始推广的,几年后在全国范围的大中城市普遍推广。后来成为主要城市的强行标准。因为这样做能够大大降低城市的污染,改善城市环境,而且砼的质量得到很大提高,其稳定性得到大大增强。 至于上海的文件名称和编号你可以到上海的定额管理站去查。
上海一年的混凝土用量在四千多万立方米。上海最大最有实力的建筑企业应该是上海建工集团,上海最高的两个楼都是上海建工施工的。

上海市关于商品混凝土的强制要求

2,求混凝土的质量检测标准

主要有以下几项: 1、和易性 :混凝土拌合物最重要的性能。它综合表示拌合物的稠度、流动性、可塑性、抗分层离析泌水的性能及易抹面性等。测定和表示拌合物和易性的方法和指标很多,中国主要采用截锥坍落筒测定的坍落度(毫米)及用维勃仪测定的维勃时间(秒),作为稠度的主要指标。 混凝土输送管 2、强度:混凝土硬化后的最重要的力学性能,是指混凝土抵抗压、拉、弯、剪等应力的能力。水灰比、水泥品种和用量、集料的品种和用量以及搅拌、成型、养护,都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按标准抗压强度(以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为标准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28天,按照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划分的强度等级,称为标号,分为C10、C15、C20、C25等。 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仅为其抗压强度的1/8~1/13。 提高混凝土抗拉、抗压强度的比值是混凝土改性的重要方面。 3、变形 :混凝土在荷载或温湿度作用下会产生变形,主要包括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收缩和温度变形等。混凝土在短期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变形主要用弹性模量表示。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应力不变,应变持续增加的现象为徐变,应变不变,应力持续减少的现象为松弛。由于水泥水化、水泥石的碳化和失水等原因产生的体积变形,称为收缩。 4、耐久性 :在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但在寒冷地区,特别是在水位变化的工程部位以及在饱水状态下受到频繁的冻融交替作用时,混凝土易于损坏。为此对混凝土要有一定的抗冻性要求。用于不透水的工程时,要求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渗性和耐蚀性。 主要技术性质 混凝土的性质包括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混凝土强度、变形及耐久性等。 和易性又称工作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一定的施工条件下,便于各种施工工序的操作,以保证获得均匀密实的混凝土的性能。和易性是一项综合技术指标,包括流动性(稠度)、粘聚性和保水性三个主要方面。 强度是混凝土硬化后的主要力学性能,反映混凝土抵抗荷载的量化能力。混凝土强度包括抗压、抗拉、抗剪、抗弯、抗折及握裹强度。其中以抗压强度最大,抗拉强度最小。 混凝土的变形包括非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荷载作用下的变形。非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有化学收缩、干湿变形及温度变形等。水泥用量过多,在混凝土的内部易产生化学收缩而引起微细裂缝。 混凝土耐久性是指混凝土在实际使用条件下抵抗各种破坏因素作用,长期保持强度和外观完整性的能力。包括混凝土的抗冻性、抗渗性、抗蚀性及抗碳化能力等。

求混凝土的质量检测标准

3,混凝土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有哪些

已经作废,铁道部文件 铁建设〔2010〕240号 关于印发高速铁路路基工程等9项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通知 各铁路局,各铁路公司(筹备组),投资公司: 现印发《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4-2010)、《高速铁路通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5-2010)、《高速铁路信号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6-2010)、《高速铁路电力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7-2010)、《高速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8-2010)等9项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铁道部原发《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7〕85号)、《高速铁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9〕218号)、《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充填层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9〕90号)、《客运专线铁路通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7〕251号)、《客运专线铁路信号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7〕213号)、《铁路CTCS-2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列控中心及列控车载设备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函〔2007〕715号)、《客运专线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6〕167号)、《关于修改〈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部分条文的通知》(铁建设〔2006〕169号)、《关于修订〈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局部条文的通知》(铁建设〔2006〕196号)、《关于印发混凝土分项工程原材料标准局部修订条文的通知》(铁建设〔2009〕152号)同时废止。另外,铁道部前发的有关标准中与本次发布的9项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如有相悖之处,以本次发布内容为准。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等9项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由铁道部建设管理司负责解释,由铁路工程技术标准所、中国铁道出版社组织出版发行。 二○一○年十二月八日 主题词: 基本建设 标准 通知 抄送:中铁工程、建筑公司,中铁通号集团,中建总公司,中交、中水电集团,安能建设总公司,新疆建设兵团建工集团,各设计院,铁五院,中铁设计咨询集团,上海城铁院,通号设计院,中铁电化院,北京通号院,各监理公司,铁科院,经规院,铁道出版社,鉴定、工管、信息中心,工程监督总站,部内政法、计划、财务、科技、安监司,运输局,信息办。 铁道部办公厅 2010年12月9日印发
混凝土工程应执行的规范、标准有哪些。  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2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0  3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  4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  5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  6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  7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  8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  9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 50496  10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  11 《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技术规范》gb/t 50733  12 《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  13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1596  14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  15 《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  16 《混凝土搅拌站(楼)》gb 10171  17 《预拌混凝土》gb/t 14902  18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 18046  19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 18736  20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钢渣粉》gb/t 20491  21 《混凝土膨胀剂》gb 23439  22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 10  23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  24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  25 《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  26 《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 169  27 《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 178  28 《海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jgj 206  29 《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 193  30 《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 221  31 《混凝土用粒化电炉磷渣粉》jg/t 317  32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jg/t 5094  33 《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jtj 270  34 《公路工程混凝土养护剂》jt/t 522  35 《混凝土防冻剂》jc 475

混凝土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有哪些

4,商品混凝土材料检测标准

一、计量1、原材料计量宜采用电子计量设备。计量设备的精度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搅拌站(楼)技术条件》GB 10172的有关规定,应具有法定计量部门签发的有效检定证书,并应定期校验。混凝土生产单位每月应自检一次;每一工作班开始前,应对计量设备进行零点校准。2、每盘混凝土原材料计量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原材料计量偏差应每班检查。二、计量1、原材料计量宜采用电子计量设备。计量设备的精度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搅拌站(楼)技术条件》GB 10172的有关规定,应具有法定计量部门签发的有效检定证书,并应定期校验。混凝土生产单位每月应自检一次;每一工作班开始前,应对计量设备进行零点校准。2、每盘混凝土原材料计量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原材料计量偏差应每班检查。扩展资料:特点1、环保性由于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设置在城市边缘地区,相对于施工现场搅拌的传统工艺减少了粉尘、噪音、污水等污染,改善了城市居民的工作和居住环境。随商品混凝土行业的发展和壮大,在工艺废渣和城市废弃物处理处置及综合利用方面逐步发挥更大的作用,减少环境恶化。2、质量稳定性由于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是一个专业性的混凝土生产企业,管理模式基本定型且比较单一,设备配置先进,不仅产量大、生产周期短,而且几率较为准确,搅拌较为均匀,生产工艺相对简洁、稳定,生产人员有比较丰富的经验。而且实现全天候生产,质量相对施工现场搅拌的混凝土更稳定可靠,提高了工程质量。 “商品混凝土”简单来讲,就是水泥、骨料、水和外加剂等,采用先进设备按照程序中预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凝土半成品。3、技术先进性商品混凝土的生产集中、规模大,便于管理,能实现建设工程结构设计的各种要求,有利于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应用,特别有利于散装水泥、混凝土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的推广应用,这是保证混凝土具有高性能化和多功能化得必有条件,同时能够有效的节约资源和能用。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商品混凝土
【1】商品混凝土检测方法:随机从同一运输车中抽取试样,应在卸料量的1/4~3/4中取样0.02m3以上,做塌落度检测并做标准养护与同条件养护试块。 【2】商品混凝土就是指用作商业用途,例如可出售、购买的混凝土。现建筑施工大部分均使用商品混凝土。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加或不加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 GB50119-2003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 JGJ28-86砂、石碱活性快速试验方法 CECS48:93混凝土碱含量限值标准 CECS53:9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00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GJ/T10-95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52-2006混凝土用水标准 JGJ63-2006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GBJ146-90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1-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92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87通用硅酸盐水泥 GB175-2007预拌混凝土 GB/T14902-2003混凝土外加剂 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GB/T8077-2000中热硅酸盐水泥 低热硅酸盐水泥 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 GB200-2003水泥细度检验方法 筛析法 GB/T1345-2005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T1346-2001通用水泥质量等级 JC/T452-2002水泥的命名、定义和术语 GB/T4131-1997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GB/T2419-2005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GB/T17671-1999水泥取样方法 GB12573-90混凝土外加剂定义、分类、命名与术语 GB/T8075-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GB/T18046-2008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T1596-2005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 GB/T18736-2002混凝土泵送剂 JC473-2001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GB/T176-2008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 CCES01-2004混凝土外加剂及相关标准汇编 砂浆、混凝土防水剂 JC474-1999地下连续墙结构设计规程 DBJ/T15-13-95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 CECS03:2007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程 DBJ15-19-2006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 GB/T50344-200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水工混凝土断裂试验规程 DL/T5332-2005自密实混凝土设计与施工指南 CCES02-2004基桩和地下连续墙钻芯检验技术规程 DBJ15-28-200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JGJ/T23-2001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 DL/T5151-2001钢纤维混凝土试验方法 CECS13:89轻骨料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12-2006
商品混凝土就是指用作商业用途,例如可出售、购买的混凝土。现建筑施工大部分均使用商品混凝土。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加或不加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一)原材料进场1、混凝土原材料进场时,供方应按规定批次向需方提供质量证明文件。质量证明文件应包括型式检验报告、出厂检验报告与合格证等,外加剂产品还应提供使用说明书。2、原材料进场后,应按规定进行进场检验。3、水泥应按不同品种和强度等级分批存储,并应采取防潮措施;出现结块的水泥不得用于混凝土工程;水泥出厂超过3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1个月),应进行复检,合格者方可使用。4、粗、细骨料堆场应有防尘和遮雨设施;粗、细骨料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不得混杂,不得混入杂物。5、矿物掺合料存储时,应有明显标记,不同矿物掺合料以及水泥不得混杂堆放,应防潮防雨,并应符合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矿物掺合料存储期超过3个月时,应进行复检,合格者方可使用。6、外加剂的送检样品应与工程大批量进货一致,并应按不同的供货单位、品种和牌号进行标识,单独存放;粉状外加剂应防止受潮结块,如有结块,应进行检验,合格者应经粉碎至全部通过600mm筛孔后方可使用;液态外加剂应贮存在密闭容器内,并应防晒和防冻,如有沉淀等异常现象,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二)计量1、原材料计量宜采用电子计量设备。计量设备的精度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搅拌站(楼)技术条件》GB 10172的有关规定,应具有法定计量部门签发的有效检定证书,并应定期校验。混凝土生产单位每月应自检一次;每一工作班开始前,应对计量设备进行零点校准。2、每盘混凝土原材料计量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原材料计量偏差应每班检查。各种原材料计量的允许偏差原材料种类计量允许偏差(按质量计)胶凝材料±2%粗、细骨料±3%拌合用水±1%外加剂±1%3、对于原材料计量,应根据粗、细骨料含水率的变化,及时调整粗、细骨料和拌合用水的称量。(三)搅拌1、混凝土搅拌机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搅拌机》GB/T 9142的规定。混凝土搅拌宜采用强制式搅拌机。2、原材料投料方式应满足混凝土搅拌技术要求和混凝土拌合物质量要求。3、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可按下表采用;当搅拌高强混凝土时,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采用自落式搅拌机时,搅拌时间宜延长30s。对于双卧轴强制式搅拌机,可在保证搅拌均匀的情况下适当缩短搅拌时间。混凝土搅拌时间应每班检查2次。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s)混凝土坍落度(mm)搅拌机机型搅拌机出料量(L)<250250~500>500≤40强制式6090120>40且<100强制式606090≥100强制式60注: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系指全部材料装入搅拌筒中起,到开始卸料止的时间;4、同一盘混凝土的搅拌匀质性应符合以下规定:(1)混凝土中砂浆密度两次测值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0.8%;(2)混凝土稠度两次测值的差值不应大于规定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允许偏差的绝对值。5、冬期生产施工搅拌混凝土时,宜优先采用加热水的方法提高拌合物温度,也可同时采用加热骨料的方法提高拌合物温度。应先投入骨料和热水进行搅拌,然后再投入胶凝材料等共同搅拌,水泥不应与热水直接接触。拌合用水和骨料的加热温度不得超过下表的规定。当骨料不加热时,拌合用水可加热到60℃以上。拌合用水和骨料的最高加热温度(℃)采用的水泥品种拌合用水骨料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60406、拌制混凝土必须严格执行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的有关要求。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应包括生产日期、工程名称、混凝土强度、坍落度、混凝土配合比编号、原材料的名称、品种、规格、配合比和每立方米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的实际用量等内容。7、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变化需要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调整时,也应有专人负责,并重新签发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或配合比调整记录。(四)运输1、在运输过程中,应控制混凝土不离析、不分层和组成成分不发生变化,并应控制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满足施工要求。2、当采用机动翻斗车运输混凝土时,道路应平整、避免颠簸。3、当采用搅拌罐车运送混凝土拌合物时,搅拌罐在冬期应有保温措施,夏季最高气温超过40℃时,应有隔热措施。4、当采用搅拌罐车运送混凝土拌合物时,卸料前应采用快档旋转搅拌罐不少于20s;因运距过远、交通或现场等问题造成坍落度损失较大而卸料困难时,可采用在混凝土拌合物中掺入适量减水剂并快档旋转搅拌罐的措施,减水剂掺量应有经试验确定的预案,但不得加水。5、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运输应能保证混凝土连续泵送,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JGJ/T 10的有关规定。6、混凝土拌合物从搅拌机卸出至施工现场接收的时间间隔不宜大于90min生产设备目前国内搅拌设备、混凝土运输车和泵送设备的技术水平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产设备已是商品混凝土企业的主力设备。混凝土性能强度,是混凝土的基本性能。我国商品混凝土强度等级以C30、C40为主;已有很多企业掌握了C50、C60等高强度混凝土生产技术,并已大量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包括本公司在内的一部分技术先进的企业已掌握了C80、C100等更高强度混凝土的制备和施工技术。我国商品混凝土行业在混凝土强度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坍落度,又称流动性或可塑性。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坍落度大有利于运输和泵送,对于保证混凝土质量和提高施工效率也具有重要意义。混凝土泵送高度是坍落度的重要体现,我国混凝土企业在上海金茂大厦的建造过程中创下了一次性泵送混凝土高度达382.5米的世界纪录,表明在坍落度控制上已达到很高水平[2] 。特殊性能,在特定使用环境和特定施工条件下要求混凝土具有一些特殊性能,常见的特殊性能混凝土包括:自密实混凝土、耐酸、碱防腐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抗渗混凝土、抗冻混凝土、高程泵送混凝土、早强混凝土、缓凝混凝土、耐热混凝土等。混凝土性能的改善和提高主要依靠调整原料配合比,包括使用掺合料、外加剂等。配合比是商品混凝土企业的核心技术。掺合料掺合料主要指粉煤灰、矿渣等,使用掺合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某些性能和降低水泥用量,如使用粉煤灰可以改善混凝土坍落度,使用磨细粉煤灰和磨细矿渣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等量或超量代替水泥,能够提高混凝土强度并显著减少水泥用量。国内技术先进企业已掌握大掺量生产技术和超细粉生产技术。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按功能可分为:改善流变性能、增加粘聚性、引气、消泡、改善耐久性等。外加剂品种包括减水剂、泵送剂、缓凝剂、防水剂等,其中使用量最大的是减水剂,减水剂可以提高混凝土强度、减少水、水泥用量以及大幅提高混凝土的流变性及可塑性。我国外加剂在种类、性能等方面与国外还有一定差距,以减水剂为例,我国以使用萘系减水剂为主,而国外已发展到以使用效果更好的聚羧酸减水剂为主。

文章TAG:上海  上海市  混凝土  检测  上海市混凝土检测标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