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今年GDP

今年的GDP我预计在30万亿左右 前三季度是21万亿多点 第1季度是增长6.1% 第2季度是7.9% 第3季度是8.9% 所以今年家上第四季度的肯定在30万亿左右

中国今年GDP

2,今年我国生产总值第几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6日在此间公开表示,今年中国经济的最大亮点是GDP增幅达11.5%,总量在去年2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基础上突破23万亿元大关,首次超过德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跻身世界第三。他并指出,中国财政收入稳步增长,每月财政同比增收1千亿元,财政收入规模有望超过5万亿元。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到9月底为止,中国GDP已达16.6万亿人民币,合约2.2万亿美元。按国家统计局预估的今年GDP11.5%的增速,今年的GDP总量将达23万亿人民币,合约3.1万亿美元。德国去年的GDP规模为2.9万亿美元,按照国家统计局发言人李晓超此前所说的「大约德国现在的经济增长也就是2.5%」为基准,德国今年GDP规模将低于3万亿美元。不过,由于今年欧元兑美元升值了约7%,德国GDP可能由此将调整到约3.1万亿美元,中国料仅以微小差距超过德国

今年我国生产总值第几

3,GDP指数

GDP是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意为国内生产总值,指的是一国(或地区)一年以内在其境内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GDP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要问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生活水平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自然就是要计算这个国家(或地区)所取得的产品与服务的数量。为了使我们能够把所有的产品与服务的数量用一个数字来表达,经济学家想到了各种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这一数字。因为所有的商品或服务都有价格,可以用价格来叠加。比如说,一杯饮料是5元钱,理一次发是10元钱,等等。不过,同一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会变化。比如,一台21英寸彩电的市价,两年前也许是3000元,现在可能只要1500元。如果单从货币数量来看是减少了一半,但从实物的效果来看,仍然还是一台21英寸彩电。所以,我们在利用商品的价格来计算其数量的变化时,还必须考虑到价格变化的因素即物价变化水平,并做出相应的调整。按照这个原理,如果我们要比较一个人今年的经济生活水平相对去年的变化情况,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计算出他去年全年收入多少(假定为2万元),然后,计算他今年全年收入是多少(比如是2.4万元),再计算出今年物价水平比去年变化了多少(假定上涨了5%)。这样剩下的就是简单的算术问题了:今年的2.4万元,扣除物价因素的话,相当于去年的2.29万元(2.4÷1.05),再以这一数字除以去年的2万元,就可以知道此人实际的生活水平,今年比去年是提高了14.5%。将同样的计算方法运用到计算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生活水平上,就可以得出GDP数字。我国是从1985年开始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在具体的核算过程中,基本上是按国际通行的核算原则,即对各种类型资料来源进行加工计算得出的。主要资料来源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统计资料、国务院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等;第二部分是行政管理资料,包括财政决算资料、工商管理资料等;第三部分是会计决算资料,包括银行、保险、航空运输、铁路运输、邮电通信系统的会计决算资料等。近年来,统计资料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是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和为避免中间层次干扰的超级汇总法来获得的。可能有读者会问,我国不同时期发布的同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往往是不一样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GDP的计算需要经过以下三个过程:初步估计过程、初步核实过程和最终核实过程。在初步估计过程中,某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是在次年的年初,依据统计快报进行初步估计得出的。统计快报比较及时,但范围不全,准确性不很强。初步估计数一般于次年2月底发表。其次是在次年第二季度,利用统计年报数据对国内生产总值数据重新进行核实。年报比快报统计范围全,准确度也高,采用这类资料计算得到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是初步核实数。但工作并没有就此结束。因为核算除了大量统计资料外,还要利用诸如财政决算资料、会计决算资料等大量其他资料,这些资料一般来得比较晚,大约在第二年10月左右才能得到,所以在第二年年底的时候,根据这些资料再做一次核实,叫最终核实。最终核实数在隔一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上发布。三次数据发布后,如果发现新的更准确的资料来源,或者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发生变化,为了保持历史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还需要对历史数据进行调整。正因为如此,才会出现GDP数字的不断变化。GDP统计本身也有一定的缺陷和偏差,主要表现在:使GDP增长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正面因素,即社会的进步,科技发展,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使GDP增长;二是为消除负面影响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也可以促进GDP的增加。例如不清洁生产造成环境污染、水土流失,而治理环境污染的生产活动又形成新的GDP。GDP没有将正面的建设性和负面的破坏性活动区别开来,忽略了自然资源方面出现的稀缺,而这已经危及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需维持的生产力水平。GDP也没有明确考虑主要由污染而导致的环境质量下降,以及随之而来的对人类健康和财富的影响,甚至把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利用作为生产的增加来加以核算。为克服这种种弊端,才有学者提倡以“绿色GDP”作为更为全面的经济指标来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希望采纳
这是《2010国家统计年鉴》里的解释: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价值量指标,其价值的变化受价格变化和物量变化两大因素影响。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是把按当期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换算成按某个固定期(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从而使两个不同时期的价值进行比较时,能够剔除价格变化的影响,以反映物量变化,反映生产活动成果的实际变动。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就是根据两个时期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计算得到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业的价格结构也会不断发生变化,为了更好的反映这种变化对于经济的影响,计算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需要每隔若干年调整一次基期。我国自开始核算国内生产总值以来,共有1952年、1957年、1970年、1980年、1990年、2000年、2005年7个不变价基期,目前的基期是2005年。也就是说,2006年的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是按照2005年价格计算的。
统计年鉴上的GDP指数有两种,一种是以1978年为基期计算的(即价格水平)国内生产总值,一种是以上年为基期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但GDP指数与实际GDP是同幅度变化的,只不过第一种指数时将197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看做100,然后通过计算所得的实际GDP同比例折算为GDP指数。而第二种时将上一年的GDP看做100,然后通过这种价格水平计算的实际GDP折算为GDP指数。另外,第二种GDP指数减去100,就是当年的GDP增长率第一种则是前一年除以后一年的指数才是当年GDP增长率希望有所帮助,当初也被困扰了很久,看了好几天年鉴才悟出来的,呵呵,好运!

GDP指数


文章TAG:2021年中国gdp2021年  年中国  中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