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洪安镇红光村何时搬迁

2018年11月20日至2018年12月15日。红光村“城中村”改造项目房屋协议置换在广大动迁居民们的大力支持配合下,目前该项目协议置换审计通过率已达85%以上,已满足启动生效条件,此基地已正式进入搬迁阶段。洪安镇红光村位于龙泉驿区北部,由原红光村与大包村整合而成,全村幅员面积6.95平方公里,耕地3906亩,辖18个村民小组,1713户,5227人。

洪安镇红光村何时搬迁

2,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秀水镇红光村是不是要搬迁

不是。红光村是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秀水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10724105207,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510724。邮政编码为622650,长途电话区号为0816,车牌号码为川B。红光村与金山村、石马村、金埝村、蟠龙村、长春村、水井村、龙泉村、朝阳村、牌坊村、桥楼村、天竺村、红桂村、新田村、南苑社区相邻。红光村附近有绵阳罗浮山、环湖碧荷园、幸福七里旅游景区、花城果乡旅游景区、红花源景区等旅游景点,有安县魔芋、安县魔芋、安洲包盐蛋、安州豆腐乳、安县白果等特产。

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秀水镇红光村是不是要搬迁

3,红光村的概况

红光村位于刁坊镇东西约2公里,东邻坭陂镇红卫村、南邻新光村,西邻陶光村和建兴村,北邻宁新镇洋里村。辖钟屋、邹屋、上吴屋、翻身楼、五更、石曲里、解放楼、人民大厦、光育、光裕、万胜、老朱屋、光利、英顺、英合、老吴屋、龙坑里等17个自然村。有朱、吴、钟、邹、曾、林、余、易、周等9个姓氏居住。全村有耕地面积800亩,其中水田720亩,旱田80亩,村民历来以种粮为主,据统计,全村16个合作社中,总户数400户,人口16000多人。龙坳里是全村的中心地,小学、村委会、老人会、卫生站、织布厂、供销合作社和多间商铺都聚集在那里,是老年人和青少年活动、村民购物的好去处。红光村1956——1958年为农业社,1958—1984年为红光大队,1984—1987为红光乡,1987年4月改为红光委员会,1999年4月依法由村民选举产生了第一届村委会至今年2008年4月已是第四届的村委选举了。

红光村的概况

4,有300多年生蚝养殖历史的村子是哪个

生蚝被誉为“海里的牛奶”。而事实上,这个也叫作牡蛎的食物,无论是法国大餐,还是街头烧烤,都能占据一席之地。经常会看到很多美食博主,拍摄吃生蚝的视频,法国贝隆生蚝、吉娜朵生蚝、澳洲悉尼岩蚝等等,不同的生长环境,造就了蚝千变万化的味道。目前,全世界共有200多个地区盛产不同口味、各具特色的生蚝。这其中,中国最好的蚝要数东南沿海。而广东最有名的生蚝,要数阳江市程村镇。今天,我就带你们去一个被誉为“中国蚝乡”的村子——程村镇红光村。红光村位于广东阳江的阳西县程村镇东南方六公里左右,毗邻洋边海畔,海岸线长2.5公里。阳江我介绍过,作为广东省的辖地级市,珠江口西岸都市城市,阳江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并且山海兼有,风光秀丽。只是之前我更多提到的是阳江的文化、阳江的风景,这一次,我想介绍阳江的美食。就在红光村,你可以吃一顿惊艳的全蚝宴。因为红光村位于黄什河、织篢河与南海交汇处,海水涨潮退潮时能够自然调节海水盐度,使蚝的营养价值及口感达到最佳,因而全村80%以上的村民从事养蚝业,养蚝总面积达4.3万亩。红光村养蚝已有近300年的历史,在漫长的时光里,蚝农们在多年养殖中不断总结经验,养出来的蚝肥美多汁、清甜可口。和其他地方不同,红光村的养蚝方式是采用胶丝绳粘蚝吊养。也就是将蚝苗取下,按照背靠背,用水泥将蚝苗粘在胶丝绳中,再放到一个个整齐的蚝棚中吊养。这种方式工序简单、操作方便,并且因为绳子的灵活性,增大和延长了蚝的摄食空间及摄食时间,养出来的蚝体大小均匀、产量极高。看到水面上的蚝棚了吗?一片一片,就像是棋盘格一样,蚝就是在这里长大的。除了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养殖方式,红光村蚝的品质之高也离不开一片红树林。红树林素有“海上森林”、“海岸卫士”“、海水淡化器”等美称,生长速度很慢,在净化海水,保护农田村庄以及维护人类生存环境,保持海洋生态平衡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红光村的红树林,为生蚝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和图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内删除

5,红光村的历史来源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没有红军,就没有我们红光村;没有红军,就没有我们撒拉人的幸福生活……”这是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查汗都斯乡红光村的群众常说的一句话。红光村,这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因为一座由红军修建的清真寺、因为一群人的努力,如今,发展成为一个广为人知的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军修建的清真寺  红光清真寺是全国唯一一座由红军修建的清真寺。据了解,在1939年至1946年间,军阀马步芳将400多名被俘红西路军战士当作苦力,押解到现在的循化县红光村,让他们沿黄河南岸伐木、垦荒、修路、建房等,其中,红光清真寺就是由红军设计、取材并修建的。  “红军们在建造该寺时,借烧刻砖瓦时,将红五星、镰刀、斧头、工字、领章等图案刻在了花砖之中。”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红光村党支部书记马乙四夫这样告诉记者。担任义务讲解员的他,也将红军故事告诉来这里的每一个人。“没有红军西路军就没有红光村,是红军开启了红光村的历史。”关于红光村的历史,关于红军西路军战士修建的红光清真寺,以及红军西路军红军小学和红军西路军纪念馆等红色历史遗迹,马乙四夫现场逐一讲解,总是饱含深情。  马乙四夫说,红军们在建造该寺时,虽被敌人严密监视,但他们坚信革命必胜,采取各种方式与敌进行了机智顽强的斗争,借烧刻砖瓦时,极为巧妙地将象征革命的图案刻在了花砖之中,至今仍在清真寺大殿屋脊上熠熠生辉。  1998年12月,省政府将该寺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该寺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进一步学习和传承红军西路军先辈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高贵品质,不断增强党员干部职工的理想信念,近年来,许多单位和部门组织全办党员干部赴循化县查汗都斯乡红光村参观学习,追寻红色记忆,接受红色传统教育。   西路红军纪念馆  西路红军纪念馆坐北向南,东西宽46.1米,南北深44米,占地面积2030平米,一九八七年由青海省海东行署拨款修建,院内栽种了十多株柏树,郁郁葱葱。  纪念馆大门为简易混凝土结构,瓷砖面门楼,安两扇铁栅门,大门门额上镶铜字“西路红军纪念馆”。进入大门,十米开外是西路红军纪念碑,水泥抹面,由四面出踏跺的圆形基座,方形碑身,尖顶置铁制红星组成,高十余米。碑身正面刻有“红军精神光照千秋”,落款青海省人民政府,东面刻有“魂系昆仑壮河山”,落款青海省军区,北面刻有“心不易豪气永存”,落款循化县县委,西面刻有“红军精神如黄河奔流英雄业绩与积石永存”,落款循化县人民政府。纪念碑后是高2.3米的简易的西路红军失散人员经历碑,正面刻有西路红军在河西走廊战役中失利被俘,在赞卜乎地区战俘集中营监管期间垦荒、伐木、修路、建房等苦役经过,遭受非人待遇,与敌斗争,坚贞不屈的碑文。  纪念馆后面是三间混凝土结构简单的陈列室,室内正面有24名西路红军战士流落循化晚年时的照片,从外表到气质他们已完全成为撒拉族老人。在当时黑暗时期,他们被善良的撒拉族群众接纳,招婿认亲,得以生存。这些人已陆续故去。左侧陈列着当时红军战士为群众制作的一对摇椅和一张单桌,摇椅的靠背档头上刻有一颗五角星。右侧是党旗、党的誓言,并有前国家领导人李先念题词“红军西路军战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和徐向前题词“西路军牺牲烈士的精神永垂史册”。  为了铭记红军与撒拉族群众的鱼水情深,2013年,红光村实施了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项目,着力打造红色文化旅游村。不仅对当时红军修建的22户农户土墙采取保护措施,还在建设村门、综合活动室及农户大门的过程中,将五星、党徽等红色文化图案和撒拉族民族特色的木雕花草融入大门及墙壁上,将红色文化和民族文化有机结合起来。红光村的党员群众在乡党委的带领下,自发组织筹款和申请专项资金等方式,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先后建立了红色文化长廊、五星广场、军民一家亲大型雕塑、红军博物馆、红色集镇等,形成五位一体的红色党性教育实践教学基地。如今,红光村被确定为海东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光清真寺被确定全国宗教界爱国主义基地。

文章TAG:红光村红光村  洪安镇  红光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