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上海经崇明到江苏启东造大桥或隧道吗有没有参考图加分

在崇明三岛总体规划中确定要造的,但是近期还没有实施.我不会贴图片,所以具体情况你可以到崇明县政府网上查一下.

上海经崇明到江苏启东造大桥或隧道吗有没有参考图加分

2,上海2035轨道交通规划没有到枫泾的地铁是不是就没有了

2035没有之后随着城市扩张还是会有的 当然也不一定如果2035规划地有变更也有机会的毕竟现在才2018以后的事谁又说的清楚呢
应该不是吧。

上海2035轨道交通规划没有到枫泾的地铁是不是就没有了

3,上海2035规划正式发布了吗

“上海2035”规划今天已经正式发布了。明确了上海至2035年并远景展望至2050年的总体目标、发展模式、空间格局、发展任务和主要举措。规划提出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构建上海大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构建由“主城区-新城-新市镇-乡村”组成的城乡体系和“一主、两轴、四翼;多廊、多核、多圈”的空间结构;完善由城市主中心(中央活动区)、城市副中心、地区中心和社区中心四个层次组成的公共活动中心体系:中央活动区包括小陆家嘴、外滩、人民广场、徐家汇等区域,16个城市副中心包括9个主城副中心、5个新城中心和金山滨海地区、崇明城桥地区的核心镇中心;形成城际线、市区线、局域线“三个1000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基本实现10万人以上新市镇轨道交通站点全覆盖;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社区公共服务设施15分钟步行可达覆盖率达到99%左右。至203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3%左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平方米以上;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25微克/立方米左右。

上海2035规划正式发布了吗

4,上海北外滩规划

上海市北外滩地区东起大连路、秦皇岛路、西至河南北路,南起黄浦江、苏州河,北邻周家嘴路,规划用地面积3.66平方公里。 按照上海市人民政府对黄浦江两岸地区,“百年大计、世纪精品”的要求,结合北外滩地区的优势和实际情况,从功能、结构、形态、环境多方面对北外滩地区进行全面调整,建设以航运为特色的,商贸办公发达,居住舒适、交通便捷、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的新兴城区。 根据现状和黄浦江两岸的规划,对北外滩地区的功能结构作了相应的调整,规划划分为5个功能区: 1、商住综合区(河南南路、吴淞路以东地区): 2、商务办公区(虹口港以西、吴淞路以东地区): 3、航运商贸区(虹口港以东、公平路以西、黄浦江以北、长治路以南地区) 4、提篮桥历史风貌及现代商业街区(公平路以东、大连路以西、黄浦江以北、唐山路以南地区) 5、高档居住区(周家嘴路以南、汉阳路以北、大连路以西、吴淞路以东的地区) 北外滩地区地块的开发强度由南至北逐渐递增,开发功能也由公共活动设施向办公、公寓、住宅过渡。 通过对地区道路的调整和梳理,规划形成的二横六纵干路为骨架辅以若干支路的方格网状道路网,建立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交通系统,沿江(东大名路?杨树浦路)布置有轨电车,届时共有3条市区地铁线(M线)通过北外滩地区。 规划保留黄浦江上现存的泰公路、其秦线等两条过江轮渡及轮渡站,今后根据客流要求逐步改进;向舒适化的水上巴士发展。 在该段黄浦江段规划两条越江车行隧道连接北外滩和浦东地区。 规划本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设计原则,建设合适居住和城市发展的都市绿化系统: 1、规划在国际客运中心北侧和海员医院西侧基地,设置总面积在21000平方米左右的大型集中绿地和广场。 2、在吴淞路与东长治路的交汇处,规划建设25000平方米的大面积绿地。 3、规划在下海庙和摩西教堂之间建设一块面积约为26000平方米的大型公共绿地。 4、在吴淞路西侧的商业居住综合区内,规划结合原有昆山花园设置了一处面积约4000平方米左右的城市公共绿地以及11000平方米左右的沿苏州河的滨河绿地。 北外滩地区是近代优秀建筑分布密集的区域,文化气息浓厚。 在建筑总体上要求现代、简洁、高科技为特色,在保护建筑集中的地区和提篮桥历史风貌及现代商业街区应体现传统建筑的特色和风格。 在黄浦江滨江部分,提篮桥历史风貌和现代商业街区的南侧基地内设置体现21世纪外滩风貌高达200米的上海之光摩天轮,形成该地区鲜明的城市形象,并促进地区文化娱乐设施的发展。 充分发挥北外滩地区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的特点,塑造以历史为背景、文化为主线的,新旧融合的城市环境和景观。http://project.zhulong.com/proj/detail5759.htm

文章TAG:上海市2035年规划图上海  上海市  2035年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