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黑格比是什么

2008年第14号台风“黑格比”

黑格比是什么

2,2020台风会经过丹东吗

应该不会,根据中国气象台风实时位置图,如下图,可以看出台风马上要登陆朝鲜了。图1图2图3从图3中可以看出台风黑格比属热带低压,中心风力已经减弱到7级了,这几天可能会有短时的雷雨大风,但是问题不大!

2020台风会经过丹东吗

3,台风黑格比几时消失

27号左右消失
不一定 一般的6-12小时 红色级别的3-6小时

台风黑格比几时消失

4,今年9号台风美莎克要去什么地方

结合美国联合预警中心的情况,初步预计是要北上,并且在8月底之前进入到我国东海地区,同时非常接近于江浙沪地区,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考虑是否登陆的其问题,完全是“掌握在副热带高压”的手中。而副热带高压的波动在如今非常的大,这就是各大气象局的一个难点,但是大多数机构如今是支持这个台风从江浙沪地区路过,但是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这个台风的风圈几乎已经完全覆盖了江浙沪地带,所以影响必然存在。同时按照数据来看,巅峰预计已经达到110KTS,相当于是55m/s左右的风速,所以大概率会发展成为今年的第1个超强台风,8号台风最初预计也是,不过由于转变,结果北上太快,所以没有增强到15级,相对来说影响也少了很多。不过这个9号台风美莎克的潜力更大了,发展的区域更加有利于它的发展,而按照较长的路线来看,预计进入我国都东海之后,会往韩国方向发展并且登陆,最终穿过日本海靠近我国东北。扩展资料:今年第9号台风 “美莎克”即将生成今年第8号台风 “巴威”已于8月27日20时停编,但是目前在菲律宾东北洋面上有热带低压(7级,15米/秒)已经生成,今早8时距离菲律宾马尼拉东偏北方向约1110公里,热带低压将回旋少动,强度逐渐加强。中央气象台预计今晚至明天它将加强为今年第9号台风“美莎克”。经历了破纪录的7月空台后,进入8月,3号台风森拉克、4号台风黑格比、6号台风米克拉、7号台风海高斯、8号台风巴威……台风成串来,每周都有台风来“打卡”带来风雨影响,而且除了“森拉克”和“巴威”,其余台风都先后登陆了我国。预计,未来10天西北太平洋面还将有2个左右台风生成。8月底至9月初,海上将继续“热闹”。参考资料来源:舜网-台风实时路径发布系统:今年第九号台风美莎克即将生成

5,黑格比现在吹到哪了

到广西玉林了。
到我们这里来了 今晚登陆广西
广西
广西

6,台风路径实时云图来了哪些地方需要警惕极端暴雨

中国台湾东南洋面热带低压已经在8月1日晚提升为现在第4号台风“黑格比”(强热带风暴级),台风核心坐落于浙江苍南东南方约950千米的洋面上,北纬度21.3度、经度126.9度, 8级(18米/秒),998百帕。如果把上边两张图比较一下,2个台风的形成与途径有意想不到的类似,都形成于中国台湾东南海洋面上,仅仅利奇马更靠南,偏东一些,从生成时间看来,也较为符合,利奇马台风8月4日形成,而今日的黑格比是昨天晚上8月1日形成,时间相差并不大。从形成自然环境较为,利奇马形成的前几天,有”范斯高“台风与它相伴,与它合照。而今日黑格比有森拉克做伴,同场争相,所以说“黑格尔”极有可能是“利奇马”的翻板,正是如此得话,这一“黑格比”不同寻常。上年大家都领引了“利奇马”的厉害,狂扫东部沿海浙江省、江苏省、山东省、辽宁省等四省,给山东省产生的降雨量相当于9600个大明湖,导致的损害达到157亿人民币。尽管说黑格比台风与利奇马台风的部位,与附近台风的关联相距并不大,但要让黑格比发展为台风利奇马还有一些艰难,从现阶段发展态势看来,黑格比台风比利奇马部位要靠北一些,偏一些。我们知道中国台湾~泰国东面是一望无际的中国太平洋,这儿水蒸气资源比较丰富,动能极大,那时候利奇马台风形成的层面是16.7N,比黑格比低了近5个纬度位置,这会让形成以后的利奇马在往北挪动情况下,不断给它填补水蒸气和动能,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它发展为强台风。利奇马自打问世生效日,就决定了它非凡,核心标准气压较低,风力比较大,二天以后就逐渐提升,云团巨大,构造紧致,台风眼尤其清楚,说明这儿热对流十分充沛,往北挪动情况下并没有遭受一切摩擦阻力,在中国太平洋洋面上随意纵横驰骋,一路持续消化吸收深海里的高温高湿,核心风速做到17级,最终发展趋势变成强台风登录。

7,黑格比是什么

黑格比是一次强台风
今年第14号强热带风暴“黑格比”在西太平洋生成,据目前的气象资料分析,“黑格比”未来强度将逐渐加强,有可能在23日进入南海北部海面。
是一阵强台风
台风
是强热带台风
前几天刚刮的台风

8,台风尤特的历次登陆

2001年太平洋热带风暴2001年6月30日,台风尤特在雅蒲岛以南约340公里处形成,后增强为台风后掠过吕宋北部,为菲律宾带来297.2万美元损失,并导致144人死亡。其风暴圈因异常广阔,所以在掠过吕宋北部时也为台湾南部做成轻微的损失。由于尤特只是在吕宋北部海岸一带掠过,并未有直接的登陆,所以尤特进入南海之初,其强度﹑暴风圈和风眼的结构一直维持成熟的形态,并一直平稳向西北方向移动。但是,尤特在登陆前已减弱为强热带风暴,并在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官方公布只是说明于“汕尾市一带”)登陆,之后尤特转为向西移动,并继续减弱,其广阔风眼更先后掠过惠州﹑东莞广州﹑佛山和肇庆,最后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一带消散。台风尤特由汕尾登陆至广西消散这一段时间中,维持了40多小时,打破了1979年台风荷贝所维持的30多小时的记录。 2006年太平洋热带气旋2006年12月2日,一个对流区被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发现在楚克东南方。虽然对流在几小时后减少,但3天后再次活跃起来,12月6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为它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12月7日早上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和日本气象厅报告有一个热带低气压经已形成。不久,这个热带低气压进入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的专责范围内,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为它命名为Seniang。该热带低气压在这天增强,日本气象厅在晚上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命名为尤特。12月8日,日本气象厅将尤特升格为强烈热带风暴,随着尤特继续增强,日本气象厅于翌日早上再升格为一台风,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和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皆是如此。增强后不久,尤特在该日下午登陆菲律宾萨马岛和民都洛岛。在穿越菲律宾后,尤特采取相近于11月台风飞燕的路径,先向西北移动,再移向南海北部。但受到副热带高压脊的影响,尤特的移动速度开始减慢。受到风切变上升和干燥空气环境的共同影响,尤特在海南岛及西沙群岛附近逐渐减弱。日本气象厅于12月13日将其降格为一强烈热带风暴,再在同日较后时间降格为一热带风暴,最后于翌日降格为一热带低气压并发出最后报告。 2013年太平洋超强台风2013年8月8日,一个热带扰动在关岛西南部海面上形成。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给予扰动编号96W。下午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在24小时内形成为热带气旋的机会给予“LOW”的评级。下午8时,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晚上9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发展机率升级为“MEDIUM”。8月9日凌晨12时半,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凌晨2时,日本气象厅对其发布烈风警报。凌晨5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并给予编号11W。香港天文台在凌晨4时45分表示“一个低压区正为菲律宾以东海域带来不稳定天气,并在早上7时45分表示“菲律宾以东海域气压颇低,一个热带低气压似乎在形成中”,最后在下午4时正把该低压区升格为热带低气压。8月10日凌晨3时05分,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尤特。此后尤特爆发增强,于短短半日之内由热带低气压,连升三级成为台风。凌晨3时45分,香港天文台把尤特升格为热带风暴。上午5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上午11时45分,日本气象厅及香港天文台同时把尤特升级为强热带风暴。下午2时50分,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台风。下午3时45分,香港天文台把尤特升格为台风。下午5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一级台风。下午1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二级台风。8月11日,尤特增强趋势一度放缓,但接近中午开始再度急剧增强。上午1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三级台风。上午11时45分,香港天文台把尤特升格为强台风。下午5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四级台风。晚上8时半,香港天文台把尤特升格为超强台风。8月12日上午3时,尤特在菲律宾奥罗拉省卡西古兰沿海登陆。尤特穿越吕宋,期间强度减弱。凌晨4时45分,香港天文台把尤特降格为强台风。上午1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二级台风,已有23名渔民失踪。中央气象台8月13日10时发布台风红色预警,台风“尤特”于8月13日上午08时加强成为强台风,预计8月14日白天在广东阳江到海南琼海一带沿海登陆。8月15日晚上8时31分,梧州气象台解除台风蓝色预警信号,同时,记者从梧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了解到,当晚8时,台风“尤特”已经离开梧州,向贺州昭平方向移动,并由热带风暴减弱为热带低压,期间梧州市未发生重大灾情。8月15日,梧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继2008年台风“黑格比”之后,台风“尤特”对梧州影响最大。为此,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珠江水利委员会均派出工作组进驻岑溪、藤县,指挥监督防风救灾工作。  据广西水利信息网提供的台风实时路径图,8月15日上午5时,热带风暴“尤特”进入梧州境内的岑溪西部地区,并以每小时10公里的时速向北方向移动,此时最大风力为8级。至8月15日上午11时,“尤特”跨过黄华河、浔江,到达藤县西部后继续北移。至当天下午2时,“尤特”跨过西江,移动速度为每小时10公里,向苍梧县境内移动。当晚8时,“尤特”离开梧州,向贺州昭平方向移动。  据梧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表示,截至8月15日中午12时,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为542公顷,受灾人口9190人,全市倒塌房屋20间,直接经济损失372万元,损坏灌溉设施40处,冲毁塘坝2处,损坏堤防1处。  至8月17日,“尤特”台风给粤北山区带来的密集的降雨已持续4天,多处地段降雨量高达200毫米。在稠密雨水侵袭下,粤北山区乐昌至坪石段多处反复出现泥石流,造成线路间歇性中断。17晚,在广州火车站列车全部停运前,为确保行车安全,铁路部门曾安排广州站北上列车在5个泥石流影响地点限速运行,但是由于限速点较多、泥石流影响有一定的反复性,严重影响了列车运行正常秩序。针对列车大面积晚点和停运,广铁集团迅速启用春运模式,全面启动了应急预案。

9,搜查台风黑格比的有关信息

中新网9月24日电 据中国天气网消息,中央气象台24日10时发布台风橙色警报:今年第14号台风“黑格比”(HAGUPIT)今天上午在广东廉江市减弱为台风 黑格比已减弱为台风 上午10时台风中心位于广东省廉江市,就是北纬21.5度,东经110.3度,最大风力有13级(40米/秒)。 预计,“黑格比”将以每小时25公里左右的速度继续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即将于今天中午前后进入广西东南部,强度逐渐减弱。 受“黑格比”的影响,今天中午到明天中午,南海西北部、琼州海峡、北部湾、广东西南部、海南、广西南部将有7-10级大风,部分海域或地区阵风有11-14级;广东西南部、广西南部、海南西部和北部有暴雨到大暴雨,其中,广西沿海的局部地区有特大暴雨。

10,年国家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服务

5.8.1 技术准备5.8.1.1 工作情况2008 年度国家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服务在 5 月 1 日至 9 月 30 日开展,每日一次。由于汶川地震和台风活动以及强降雨影响,2008 年加强并延续了预警预报值班。5月 13 日以后针对地震灾区加密了预报频次,由每日 1 次增加为 2 ~ 3 次,增加了 60 次。预警预报期也从 9 月 30 日延续到 10 月 4 日( 台风“海高斯”登陆) ,11 月 5 日又增加了 1次,增加了 6 天。2008 年预警预报值班共 159 天,制作预警预报产品 213 份。在中央电视台发布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 94 次( 其中 4 级 93 次,5 级 1 次) ,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布 94 次,在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上发布 176 次( 3 级以上) ,在国土资源部政府网上发布 94 次。由于汶川地震区山坡岩土体更加松散破碎、余震不断、强降雨天气频繁出现的情况,加强了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工作。主要是加密了预报频次,适度提高了地质灾害预报等级。制作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产品的频次从每日 1 次增加到每日 3 次,分别在中央电视台早晨 7 点、中午 12 点和晚上 7 点 30 分气象节目发布,并在中央电视台多个频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随气象节目一起滚动播出,同时在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上实时发布。警示当地居民和抢险救灾人员注意防范地震余震和降雨引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警示临时居住帐篷和救灾场所的百姓要避开山体斜坡、河流沟口等易发地质灾害的部位,提醒沿山路行驶的车辆和行人要注意山体滑坡、崩塌落石和泥石流。适当增加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的频次的工作流程为: 国家气象中心提出,经与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会商后联合发布。西太平洋洋面生成( 强) 热带风暴后,若预测可能影响中国大陆,国家气象中心提前告知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以便针对东南沿海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做好前期准备工作。5.8.1.2 预警产品计算( 1) 集成了两代预警模型为了便于新旧预警模型并行使用、相互校验,提高预警预报计算结果的精确性,新的预警预报系统软件中将第一代预警模型( 临界雨量模型) 、第二代预警模型( 显式统计预警模型) 集成在同一系统中( 图 5.35) 。第一代预警模型( 临界雨量模型) : 基于雨量站点的地质灾害预报,预警计算在雨量站点上完成,在雨量站点上生成不同等级的预警等级点。第二代预警模型( 显式统计预警模型) : 以剖分的网格( 10km ×10km) 为单位,在每个预警网格上计算预警产品值。图 5.35 两代预警模型集成使用( 2) 可采用分步式计算与一站式计算两种计算方式分布式计算主要是分为: 气象数据自动导入-预报产品计算两步进行,便于预警产品计算之前先完成下载雨量、数据导入、数据分布查看等操作( 图 5.36) 。一站式计算: 将数据导入、产品计算从头到尾一步完成,便于日常预警值班的方便快捷。图 5.36 分步式计算与一站式计算两种计算方式5.8.1.3 数据管理( 1) 雨量数据自动下载当气象部门将前期实况雨量和次日的预报雨量上传到 FTP 地址上后,无论是一站式计算,还是分布式计算方式,预报员使用预警软件时第一步就是直接从 FTP 上下载数据,下载完毕后自动提示,并直接导入软件系统参加计算。中国地质灾害区域预警方法与应用( 2) 数据自动备份根据日常工作需求,软件实现在计算完成后,完成原始雨量数据的自动备份、预警产品结果的自动备份( 图 5.37) 。图 5.37 数据自动备份原始雨量数据备份到目录“D: \2008rain\0701\”Copy ftp: / /129.179.10.68 / c-cma / a-forecast /0701 / 整个文件夹。预警产品结果数据备份到目录“D: \2008results\0701\”Copy “data \ publish \ ”下的 3 个文件:gt080701.doc; gt080701.txt; 080701.bmp; 080701.jpg;Copy “data \ result \ ”下的 3 个文件 080701.w l; 080701.w p;Copy “data \ station \080701.w t”5.8.1.4 数据查询数据查询功能中,除地质背景环境条件查询( 图 5.38,首先在图层管理栏内打开要查询的地质环境条件数据,然后使用“查看属性”来查看相应的地质环境条件) 外,本次软件改进中主要增加了较强大的雨量数据的查询功能。雨量查询功能主要是基于雨量站点的原始查询、统计查询以及数据导出等功能。通过右键点击“站点查询”,即可得到各雨量站点的信息,主要包括: 实况雨量、累计雨量、14 时雨量、条件查询 4 个选项卡。图 5.38 地质背景环境条件查询实况雨量: 查询结果是所选雨量站点的逐日 24h 雨量值( 图 5.39) 。累计雨量查询结果是所选雨量站点的逐日累计雨量,系统设计为累计 7d 的雨量。图 5.39 雨量查询窗口14 时雨量: 查询结果是当前日期 8 时至 14 时的 6h 实况雨量、经过计算得到的当前日期 14 时至昨日 14 时的实况雨量。条件查询: 主要是一些较复杂的定制查询功能和查询结果导出功能。可以通过选择站号、站名、起始日期、终止日期,进行不同时间段各个雨量站点的累计雨量查询( 图5.40) 。图 5.40 条件查询5.8.1.5 预警产品修正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产品自动完成后,预报员可根据经验或会商结果对预警产品进行修正。关于预警产品修正依据方面,增加了分省易发区图; 产品背景数据补充县界、县名以及地貌简图。( 1) 增加了分省( 区、市) 易发区图( 图 5.41)图 5.41 分省( 区、市) 易发区图( 2) 修正了产品背景数据( 图 5.42,图 5.43)图 5.42 中国地貌底图图 5.43 预警区县界县名5.8.1.6 软件界面与显示软件界面作了进一步的完善; 图层显示标准化等,如不同雨量用不同的颜色大小进行标记; 不同预警等级的颜色也给出相应的颜色显示标准。( 1) 软件界面从每日预警值班的角度,进一步完善和简化了预警软件界面,图层控制管理窗口使用更加清晰方便( 图 5.44) 。图 5.44 完善后的软件界面( 2) 图层显示标准化不同雨量用不同的颜色大小进行标记。关于当日 8 点、14 点雨量显示的相关约定根据雨量大小( 子图号均为 34) ( 图 5.45) :图 5.45 8 点实况雨量显示标准化≥250mm: 深红色( 253) ,RGB 为 151 31 23; 子图宽度和高度均为 60;100 ~ 250mm: 粉红色( 183) ,RG B 为 255 0 191; 子图宽度和高度均为 50;50 ~ 100mm: 蓝色( 5) ,RG B 为 0 0 255; 子图宽度和高度均为 40;25 ~ 50mm: 浅蓝色( 19) ,RG B 为 135 135 255; 子图宽度和高度均为 30;10 ~ 25mm: 绿色( 90) ,RG B 为 0 175 0; 子图宽度和高度均为 20;< 10mm: 浅绿色( 7) ,RG B 为 0 255 0; 子图宽度和高度均为 10。( 3) 预警等级颜色标准化( RGB,图 5.46)图 5.46 预警等级颜色标准化5.8.1.7 矢量化网上发布将发布的预警产品格式改为矢量化格式,从而实现预警产品查询的方便快捷和精确定位( 可直接查询到县级行政区域) ( 图 5.47) 。根据需要可实现雨量数据的实时显示与查询; 同时,能够满足每日多次预警产品的发布需求。图 5.47 改进的矢量化网上发布及放大后效果5.8.2 5 级地质灾害警报区2008 年汛期,共发布了 1 次 5 级预警预报信息。我们对这次预报的地质灾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5.8.2.1 5 级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情况2008 年 7 月 20 日下午,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收到中国气象局的天气预报: 未来 24 小时( 7 月 20 日 20: 00 ~7 月 21 日 20: 00) 甘肃南部、四川中部和北部、陕西西南局部、宁夏南部局部等地震影响区,以及吉林东南部、辽宁东部有暴雨( 50mm) 。其中甘肃南部局部、四川中部局部和北部局部,以及吉林东南局部有大暴雨( 100mm) 。针对气象局降雨预报和预测暴雨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经过与被预警区省级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技术单位和气象局会商,我们发布了如下预警预报信息: 今日 20: 00 至明日 20:00,甘肃南部、四川中部和北部、陕西西南局部、宁夏南部局部等地震影响区,以及吉林东南部、辽宁东部局部发生地质灾害可能性较大( 3 级) 。其中,甘肃南部局部、四川中部局部和北部局部等地震重灾区发生地质灾害可能性大或很大( 4 ~5 级) ( 图 5.48) 。图 5.48 7 月 20 日降雨预报等值线和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区域5.8.2.2 地质灾害发生情况与地质环境条件根据四川、甘肃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获得反馈信息,7 月 20 日晚至 7 月 22 日期间,四川省东南部发生较大地质灾害 47 处; 甘肃省南部发生较大地质灾害 8 处。四川省 7 月 20 ~22 日发生的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四川省东部和中南部。在地质环境分区上分别属于盆地东华蓥山平行岭谷地质环境区和峨眉山高中山地质环境区。盆地东华蓥山平行岭谷地质环境区: 以剥蚀构造地形为主,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山高谷深,岭谷相间,山岭海拔 700 ~1700m,间以石灰岩槽状谷地或山间小盆地,山间盆地一般海拔 300 ~500m,相对高差 100m 左右。地形坡度 30° ~35°,背斜山地区较陡。侏罗系分布最广( 达 80%以上) 。地层岩性为泥岩、砂质泥岩、岩屑长石砂岩、粉砂岩不等厚互层组成软硬相间的岩体主要组合。构造呈北东—北北东走向,由一系列平行的狭长不对称箱状背斜组成,断裂少见。区域地壳属间歇性面状抬升,地壳活动较强。区域最大地震震级为 5.75 级,地震基本烈度为Ⅵ-Ⅶ。峨眉山高中山地质环境区: 以高中山地貌为主,地势由北向南渐增,海拔 1000 ~3700m,切割深度 500 ~1000m,地形坡度15° ~40°,山坡上缓下陡,山顶圆缓,沟谷狭窄。地层包括下古生界的碳酸盐岩、变质岩,以及中生界的砂岩、泥岩和火山喷发的玄武岩等。软硬相间的岩体组合,类型较多,岩层较破碎。构造以南北向的褶皱、断裂为主,兼有北东向、北西向断裂切割,地层错落,岩层破碎,地壳活动较强,地震烈度为Ⅷ度。滑坡、崩塌、泥石流较发育。甘肃省发生的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陇南山地。该地区属西秦岭山地,地势西高东低,海拔 2500 ~4500m,地形强烈切割,水文网发育,相对高差 1000 ~2000m,属中高山地形。岩土体类型以变质岩岩组、碳酸盐岩岩组为主,碎屑岩类和黄土零星分布。年平均降雨量一般为600mm,7 ~ 9 月 3 个月降雨量占全年的 65% ,多暴雨。植被覆盖率达 30% ~ 46% 。属于滑坡、泥石流中等-高-极高发育地区。5.8.2.3 预警预报效果分析7 月 20 日对甘肃南部局部、四川中部局部和北部局部等地震重灾区发布了 4 ~ 5 级的地质灾害预警预报。7 月 21 ~22 日,地质灾害大量发生,实际发生区在四川东南部和甘肃南部。甘肃南部和中部局部的预报是准确的,四川北部没有报准的原因是实际降雨发生了偏移。20 日预报的暴雨中心是南部局部、四川中部局部和北部局部等地震重灾区,而实际暴雨中心却落在了四川东南部和甘肃南部以及陕西西南部( 图 5.49) 。5.8.3 2008 年预警预报效果分析本章选取 2008 年 7 月和 8 月的预报情况进行分析。5.8.3.1 成功预报情况分析实际计算时,如果当日仅有 1 个预报区,则按 1 个区计算; 如果有多个预报区,则按实际预报区个数计算,3 级、4 级和 5 级区共同参与计算。采用第 3 章 3.7 节建立的计算公式,计算出 2008 年 7,8 月预报准确率( 表 5.11) 。图 5.49 7 月 21 日预报降雨、实际降雨与地质灾害点分布对比表 5.11 2008 年 7,8 月预报准确率表 5.11 列出 7 月共发布 93 个预报区,有 30 个准确预报区,平均预报准确率为32.26% 。8 月共发布 64 个预报区,有 14 个准确预报区,平均预报准确率为 21.88% 。每日预报准确率的变化从 0 ~100%均有,显示地质灾害发生的准确情况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同时与降雨量的情况有一定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造成预报准确率较低。遇到大范围强降雨出现时,预报准确率会有所提高。5.8.3.2 空报情况分析实际计算时,如果当日仅有 1 个空报区,则按 1 个区计算; 如果有多个空报区,则按实际个数计算,三级、四级和五级区共同参与计算。空报率和准确率之和为 1。采用第 3 章 3.7建立的计算公式,计算出 2008 年 7,8 月空报率( 表 5.12) 。表 5.12 2008 年 7,8 月空报率根据表 5.12 空报率的计算结果,7 月的平均空报率为 67.74%,8 月的平均空报率为78.12% ,空报率较大,主要是因为预报降雨与实际降雨偏差较大所致。表 5.13 2008 年 7,8 月漏报率2008 年 7 月 20 日预报降雨和实际降雨情况可以看出,两个预报 100mm 的地区,其中一个降雨量不到10mm,另一个区中最大降雨量仅为40mm,降雨中心完全偏离预报区域,且降雨中心最大降雨量为 73mm,与预报 100mm 相差 27mm( 图 5.50) 。图 5.50 7 月 20 日预报雨量与实际雨量对比图5.8.3.3 漏报情况分析采用第 3 章 3.7 建立的计算公式,计算出 2008 年 7,8 月漏报率( 表 5.13) 。根据表 5.13 显示的计算结果,7 月的平均漏报率为 66.87% ,8 月的平均漏报率为86.54% ,漏报率较大,主要是因为地质灾害预报是针对比较大的云团或台风等强对流天气引起的地质灾害的预报准确率较高,而对于局地暴雨等天气情况引发的地质灾害预测较低。5.8.4 暴雨日数与地质灾害将汛期( 5 ~9 月) 全国暴雨日数与地质灾害点分布叠加( 图 5.51) 。显示暴雨日数较大的地区集中分布在广东南部、广西南部、湖北东部等地。图 5.52 暴雨日数分段与单位面积地质灾害点统计,灾害点密度较大的区域集中在暴雨日数在 3 ~5 日之间,而在暴雨日数 >10 日的区域地质灾害点密度并不是最大的,即总体上,暴雨日数分布与地质灾害点密度分布对应关系不好。图 5.51 2008 年 5 ~9 月全国暴雨日数与地质灾害点分布( 台湾省专题资料暂缺)图 5.52 2008 年 5 ~9 月全国暴雨日数分段与单位面积地质灾害点统计5.8.5 强降水过程引发地质灾害分析2008 年汛期( 5 ~ 9 月) 全国共有 8 次强降水过程,在地质灾害多发区引发了大量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1) 2008 年 5 月 25 ~31 日强降水过程2008 年 5 月 25 ~ 31 日,华南大部,特别是广西、贵州、广东局部发生一次强降水过程,过程降水量达 50 ~200mm。在全国多个省份引发了 365 处重大地质灾害。其中: 湖南 206处,广西 32 处,贵州 17 处等( 图 5.53) 。图 5.53 2008 年 5 月 25 ~31 日强降水过程与地质灾害点分布( 台湾省专题资料暂缺)从图5.54降水量分段与单位面积灾害点个数统计来看,过程降水量在50~200mm范围内,地质灾害点密度均较大,特别是过程降水量大于200mm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广西东北部、广东中北局部地区,地质灾害点分布更为集中,密度达7.4处/100km2;过程降水量为150~200mm的区域,覆盖了贵州、广西两省(区)交界地区,密度也较大,达2.8处/100km2。从全国统计来看,5月25~31日88.8%的地质灾害点位于累积雨量50~100mm范围内,全国地质灾害点主要是由本次强降水过程引发的。图5.54 2008年5月25~31日降水量分段与单位面积地质灾害点统计(2)2008年6月6~19日强降水过程2008年6月6~19日,在我国的华南大部,特别是广东、广西、江西等地持续出现强降水过程,过程降水量达200~800mm。全国多个省份596处灾害点。其中:江西147处,广西126处,湖南88处,广东55处,浙江33处,云南23处等(图5.55)。图5.55 2008年6月6日~19日强降水过程与地质灾害点分布(台湾省专题资料暂缺)从图5.56降水量分段与单位面积灾害点个数统计来看,过程降水量在200~800mm范围内,地质灾害点分布最多,占全国灾害点总数的70.5%。过程降水量大于800mm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广东的东南局部,为地质灾害不易发地区,没有灾害点出现;过程降水量400~800mm的区域基本覆盖了广东、广西、江西、浙江、安徽等省(区)的山地(地质灾害高发区),地质灾害分布最为广泛,地质灾害点密度为4.6~6.4处/100km2;过程降水量200~400mm的区域覆盖了云南、重庆、湖南等地,地质灾害分布广泛,灾害点密度为6.4处/100km2。可见,本次大范围地质灾害的发生主要受到此次强降水过程的控制。图5.56 2008年6月6~19日降水量分段与单位面积地质灾害点统计(3)2008年7月6~10日强降水过程2008年7月6~10日,华南大部、贵州东部、江南中西部、江汉东部、江淮西部、黄淮中东部、吉林北部等地出现了贯穿南北的强降水过程,全国多个省份共76处重大灾害点,其中:广东13处,湖北13处,安徽9处,广西2处等。从图5.57降水量分段与单位面积灾害点个数统计来看,随着过程降水量增大,地质灾害点密度明显呈现增多趋势,特别是过程降水量介于100~300mm的区域,地质灾害分布点密度为0.8处/100km2;过程降水量大于300mm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广东的东南局部,为地质灾害不易发地区,没有灾害点出现;过程降水量在0~100mm范围内,也有大量灾害点分布。可见,此次强降水过程分布广泛,除降水中心灾害点个数较多外,在其他降水范围内仍有很多灾害点分布。图5.57 2008年7月6~10日降水量分段与单位面积地质灾害点统计(4)2008年7月20~24日强降水过程2008年7月20~24日,四川盆地、黄淮、江淮等地普降暴雨到大暴雨,过程雨量50~200mm。在多处引发了大量地质灾害,其中四川50处,湖北29处,湖南26处,陕西7处,重庆6处,贵州6处等。从图5.58降水量分段与单位面积灾害点个数统计来看,灾害点密度最大的区域过程降水量主要介于100~150mm之间,主要分布在四川、湖北、湖南等地质灾害多发区,而在过程降水量更大(>200mm)的区域,灾害点密度反倒相对较小,主要是因为这部分区域主要位于山东、河南、湖北等省份的地质灾害低易发区。可见山区或者说地质灾害多发区的灾害发生,主要受到强降水过程的控制,也即只有强降水过程落在地质灾害多发区时,地质灾害才会大量发生。(5)2008年7月31日至8月2日强降水过程2008年7月31日至8月2日,安徽、江苏局地出现强降水过程,累计降雨量50~200mm,局地250~530mm。最大降雨中心位于安徽的东北局部(>300mm),无灾害点发生;次级降雨中心位于安徽南部,为灾害多发区,引发灾害10处。图5.58 2008年7月20~24日降水量分段与单位面积地质灾害点统计从图5.59降水量分段与单位面积灾害点个数统计来看,也反映了这一特点,灾害点主要分布在过程降水量100~300mm的区域。在10~100mm覆盖的其他区域,有一些灾害点零星分布。图5.59 2008年7月31日至8月2日降水量分段与单位面积地质灾害点统计(6)2008年8月13~17日强降水过程2008年8月13~17日,长江中上游、江淮地区等地大部分地区出现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降雨量普遍在50mm以上,湖北南部和东部、湖南西北部、河南东南部、安徽西部等地有100~200mm,部分地区超过200mm。在湖北、湖南、重庆等地引发大量灾害。其中湖南27处,湖北14处,四川12处,贵州6处,陕西3处,重庆2处。从图5.60降水量分段与单位面积灾害点个数统计来看,灾害点密度最大的区域主要集中落于降水量大于200mm的区域,因为该区域位于湖南西北局部地区,降水强度的大幅度集中[24h降水量湖南桑植(164.4mm)、通道(113.4mm)、平江(108.0mm)破历史同期记录],引发了大量的群发地质灾害。(7)2008年8月28~29日强降水过程2008年8月28~29日,湖北、安徽、重庆等地两天累计雨量一般有50~250mm。在湖北引发了7处,重庆引发了4处地质灾害。从图5.61降水量分段与单位面积灾害点个数统计来看,灾害点主要集中分布在过程降水量大于50mm的区域,该区域主要位于湖北、湖南北部、重庆大部两日累积雨量基本都达到暴雨级别,降雨强度大,地质灾害频发。图5.60 2008年8月13~17日降水量分段与单位面积地质灾害点统计图5.61 2008年8月28~29日降水量分段与单位面积地质灾害点统计(8)2008年9月22~27日强降水过程2008年9月22~27日,四川省9个县(市)降了大暴雨;北川县连续5d出现暴雨;彭山和新都2个县(市)日降水量突破9月历史极值。地震灾区部分地方道路中断,山体滑坡和泥石流频发,重大灾害点达40处(图5.62)。地质灾害点密度最大区域位于100~200mm降水量区域,其次为50~100mm区域。从图5.63降水量分段与单位面积灾害点个数统计来看,灾害点主要集中分布在过程降水量100~200mm的区域,主要位于四川西部南北延伸地带。5.8.6 台风暴雨引发地质灾害分析2008年汛期(5~9月)全国共有6次台风登陆我国大陆,带来了丰富强降水,对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起到了一定的引发作用。(1)热带风暴“风神”(6月25~29日)6号热带风暴“风神”6月25日清晨在深圳登陆。受其影响,广东、福建、广西、江西、湖南等地降大到暴雨,在广东、江西、浙江、广西等省(区)引发了大量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从不同降水量分段的灾害点密度来看,过程降水量在50~400mm之间时,灾害点分布较多,特别是100~200mm、300~400mm过程降水量时,灾害点密度分别达到了1.2处/100km2和1.6处/100km2。而降水量大于400mm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广东东南沿海局部地区,灾害少发(图5.64)。本时段的地质灾害点主要是由于台风带来的集中降水引发的。图5.62 2008年9月22~27日强降水过程与地质灾害点分布(台湾省专题资料暂缺)图5.63 2008年9月22~27日降水量分段与单位面积地质灾害点统计图5.64 热带风暴“风神”(6月25~29日)诱发灾害点分布统计(2)热带风暴“海鸥”(7月19~20日)7号热带风暴“海鸥”7月15日下午在菲律宾以东海面上生成。17日在台湾省宜兰县登陆,18日在福建省霞浦县再次登陆。受其影响,福建、广东、浙江、江西等地相继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在广东、福建两省引发了7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小型灾害(图5.65)。图5.65 热带风暴“海鸥”(7月19~20日)诱发灾害点分布统计本次降水过程具有降水面积相对集中的特点,过程降水量大于50mm的区域面积较小,灾害点集中分布在过程降水量100~150mm的局部区域。(3)热带风暴“凤凰”(7月28日至8月2日)第8号热带风暴“凤凰”于7月25日下午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28日早晨在台湾省花莲登陆,同日22时在福建省福清市再次登陆,登陆时为台风强度(中心附近风力12级)。受其影响,浙江东南部、福建中北部等地普降大到暴雨,部分地区大暴雨或特大暴雨;长江口、福建、浙江等地出现8~10级大风,局部达14级。在安徽、福建、广东、江西等省份引发了35处群发型地质灾害。过程降水量大于300mm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安徽东部与江苏交界地区,属地质灾害不易发区,无灾害点分布。而过程降水量在100~300mm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安徽南部等地质灾害多发区,降水集中,地质背景环境条件脆弱,地质灾害大量发生(图5.66)。图5.66 热带风暴“凤凰”(7月28日至8月2日)诱发灾害点分布统计(4)强热带风暴“北冕”(8月7~9日)强热带风暴“北冕”8月6日傍晚在广东省阳西县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0级;并于7日下午在广西东兴市沿海再次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受其影响,华南大部以及云南普降大到暴雨,局部降大暴雨或特大暴雨,过程最大降水量超过400mm。引发130处地质灾害,其中:四川50处,湖北29处,湖南26处,陕西7处,重庆6处,贵州6处等。从过程降水量分段的灾害点密度来看,降水量大于200mm的区域分布在广西南部的局部区域,地质灾害低发。而降水量50~100mm的区域分布在云南东部、广西中部、广东中部等灾害多发区,灾害点密度达1.4处/100km2(图5.67)。图5.67 强热带风暴“北冕”(8月7~9日)诱发灾害点分布统计(5)强台风“森拉克”(9月14~16日)强台风“森拉克”于9月14日凌晨在台湾省宜兰县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15级(48m/s)。“森拉克”具有发展快、强度强,移动慢、路径异常,正面袭击台湾,影响台湾和东海时间长等特点,降水集中在福建东北沿海、浙江东南沿海局部,无典型的台风引发灾害报告(图5.68)。图5.68 强台风“森拉克”(9月14~16日)诱发灾害点分布统计(6)强台风“黑格比”(9月23~27日)强台风“黑格比”于9月24日晨在广东省电白县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最大风力达到15级(48m/s)。“黑格比”带来的强降水过程与强热带风暴“北冕”相似,地质灾害点密度最大的区域过程降水量介于100~200mm之间,在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引发了大量地质灾害(图5.69)。图5.69 强台风“黑格比”(9月23~27日)诱发灾害点分布统计5.8.7 第一代与第二代区域预警系统应用对比以2007年7~8月和2008年7~8月空间预报准确率核算,前者约为40%,后者约为27%,但后者预警面积仅为前者的四分之一,大大减少了预警区域,等于减少了防灾相应成本。采用两套系统以2008年5月1~15日实际预警情况开展了对比分析(表5.14)。表5.14 2008年汛期第一代与第二代区域预警系统应用对比结论是,第二代预警系统在继承第一代系统临界雨量判别优势的基础上,突出反映了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在预警准确度、精细度等多个方面有较大改进。

11,台风黑格比

“黑格比”未来强度将有所加强,并以20公里左右的时速向西到西北方向移动,移向巴士海峡,将于23日早晨前后进入南海北部海面,后移速加快,并于24日凌晨到傍晚登陆广东沿海地区。
南方网讯据广州气象台的消息,今年第14号强台风“黑格比”已于今日早晨6时45分在茂名市电白县陈村镇沿海地区登陆,登陆时中心气压950百帕,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48米每秒(15级,相当于173公里/小时),最大阵风65米/秒(相当于17级)。   广州气象台今日8点发布的强台风“黑格比”的路径图 .   据广东省气象台发布的最新信息,上午8时,其中心位于北纬21点5度、东经110点9度,也就是在电白县小良镇境内,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达到45米每秒的风速,最低气压955百帕,8级大风范围半径约300公里。   综合最新气象监测资料分析,至24日06时止,受“黑格比”影响,我省珠江口及其以西的海面和沿海地区普遍出现9~12级的大风,阵风14~16级,近海普遍出现巨浪狂涛;其中下川岛24日02时测到平均风力45.2米/秒(相当于14级),上川岛同时录得最大阵风52米/秒(相当于16级),电白博贺镇24日4时测得目前最大阵风58米/秒(相当于17级),电白林头镇最大阵风51.3米/秒(相当于16级);受台风外围雨带影响,阳江、江门、中山、珠海、及汕尾、揭阳、惠州沿海已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其中台山四九镇已录得154毫米的大暴雨降水。   预计,“黑格比”未来继续以25公里左右的时速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受“黑格比”影响,我省中西部海面和沿海地区的风力仍将维持8~11级,阵风13级,东部海面的风力减弱到6级以下;24日,珠江三角洲南部和粤西地区将有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25日全省雨势减弱

12,台风黑格比的有关信息

2008年第14号台风“黑格比”9月22日下午加强为强台风,将于当夜到23日早晨进入南海东部海面,24日将登陆粤西,23日至25日我省海洋和陆地将遭受严重的风雨天气,气象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应及早做好“黑格比”的防御准备工作。这是今天下午海南省气象台向媒体发布的最新台风消息。 据监测显示,台风“黑格比”具有强度加强快、移速快的特点。9月19日夜间,“黑格比”在菲律宾东部洋面加强为热带风暴,编号为0814。20日上午其加强为强热带风暴,21日下午再加强为台风,今天下午又继续加强为强台风。今天下午2时,中心位于北纬19.4度,东经122.2度,也就是在台湾省恒春市东南方大约33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中心最大风力14级,风速达45米每秒,7级大风范围半径400公里,10级大风范围半径120公里。 省气象台预计,未来一天内,这个台风中心将以20—25公里的时速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于22日半夜到23日早晨进入南海东北部海面,强度继续加强,将严重影响我省海区和陆地。 气象专家指出,0814号台风“黑格比”未来的移动路径与8月上旬影响我省的0809号强热带风暴“北冕”相似。随着“黑格比”移入南海东北部海面,24日将登陆粤西,本省海洋和陆地将遭受严重的风雨天气。建议相关部门应及早做好“黑格比”的防御准备工作;进出岛的人员、车辆要及时进行调整时间;海上作业及航行的船只要及时回港避风。特别是“黑格比”将给本岛带来充沛的雨水,有利于水库蓄水,各地水库可利用这次过程及时蓄水,同时注意做好水库的安全管理。 海洋方面,9月23日起南海东北部海面风力可达10—12级,北部湾海面和本岛四周海面的风力将自东向西逐渐加大到8—10级,阵风11级,其中“黑格比”中心经过的附近海面风力13-14级。 陆地方面,9月23日夜间至25日,我省陆地将有一次明显的降水过程,南部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余地区有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另外,本岛北半部和南半部沿海陆地将分别伴有8—10级和6—8级大风。
对于“黑格比”有没可能会在靠近广东的时候突然转向比较偏北的方向移动?也就是由西北偏西转向西北偏北方向移动,这个问题,我想不会了,因为第14号强台风“黑格比”今天清晨6点45分在广东省电白县陈村镇海面登陆。上午10时台风中心经过我的家乡广东省廉江市,就是北纬21.5度,东经110.3度,最大风力有13级(40米/秒)。中午前后进入广西东南部,强度逐渐减弱,以每小时25公里左右的速度继续向西偏北方向移动。根据新闻资料:今天中午到明天中午,南海西北部、琼州海峡、北部湾、广东西南部、海南、广西南部将有7-10级大风,部分海域或地区阵风有11-14级;广东西南部、广西南部、海南西部和北部有暴雨到大暴雨,其中,广西沿海的局部地区有特大暴雨。
逐渐消失了
19日20时,0814号热带风暴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命名为“Hagupit”(黑格比,菲律宾语,鞭打的意思),并于20日下午加强为强热带风暴。

文章TAG:黑格比实时黑格比  实时  是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