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马铃薯的生长过程

种子-发芽-开花-结果

求马铃薯的生长过程

2,土豆的生长过程的6个阶段

土豆的生长过程的6个阶段可分为休眠期、发芽期、幼苗期、发棵期、结薯期和成熟期6个时期。1、休眠期新收获的马铃薯块茎在适宜的条件下必须经过一定时期后才能发芽,这一时期为休眠期,这种现象为休眠。在生产上从茎叶衰败后收获时看作进入休眠期,休眠期长短从块茎成熟收获到芽眼开始萌发幼芽的天数计算。休眠期的长短由品种特性和贮藏的温度决定。2、发芽期从种薯解除休眠,芽眼处开始萌芽,直至幼苗出土为发芽期。3、幼苗期从出苗到第8叶或第6叶平展为幼苗期,也称团棵。4、发棵期主茎生长完成并开始侧生茎叶生长,从团棵到主茎形成封顶叶(第16叶或12叶展平)为发棵期。5、结薯期主茎生长完成并开始侧生茎叶生长,茎叶和块茎的干物质含量达到平衡时,便进入了以块茎生长为主的结薯期。6、成熟期当50%的植株茎叶枯黄时,便进入成熟期。此时马铃薯地上、地下部分均已停止生长。

土豆的生长过程的6个阶段

3,土豆种植的过程和味道营养

栽培技术 播种用块茎繁殖,把土豆按芽眼切成块状,垄播,3月份或9月份播种,平均温度超过25°C时,地下块茎停止膨胀。大概三个月左右就可以成熟了。注意事项适时早播:要适时早整地施肥播种,使土豆的整个生育期处于相对冷凉、气温较低的季节,使薯块形成和膨大避开高温时期。注意培土厚度一般培土厚度不低于12厘米。若播种时覆土厚度不足,出苗后随苗生长培土1~2次。覆土太薄,地温变化剧烈,匍匐茎易窜出地面。 田间管理土豆的植株分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上部分有地上茎、羽状复叶、花蕾和果实;地下部分有地下茎、根、匍匐茎和块茎。地上部分结果与否与品种和外界环境条件有关,同一品种在不同年份和同年份种植时间不同均会影响到是否开花结果。栽培马铃薯所获得的产品是地下所产生的块茎,块茎是由匍匐茎顶端膨大形成,它们具有地上茎的很多特性。匍匐茎、块茎和地上茎可以说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能够互相转化。 整地施肥土豆的施肥,一般是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重施基肥,早施追肥”为原则。因为有机肥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有利于培肥、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更有利于马铃薯块茎膨大和根系生长。马铃薯生长期间需要水肥最多的是开花期,而此时也正是气温升高、降雨增多的季节,同时也是有机肥逐渐熟化、腐解释放养分的阶段。此时,基肥中的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的转化效益不断扩大,满足了马铃薯生长期间对养分的需求,促进了植株生长发育。这就是重施基肥的目的。重施基肥的要点有二:一是在施肥中以优质有机肥为主;二是要坚持有机肥与三要素化肥配合施用,其中三要素化肥的用量应以全生育期用量的2/3作基肥,留下1/3作追肥。每667平方米产马铃薯1500-2000千克的基肥施用量是:优质有机肥2000-3500千克、尿素12千克、过磷酸钙20—30千克、草木灰150-200千克或氯化钾10~15千克。将上述肥料和有机肥均匀混在一起,作基肥施于10厘米以下的土层中,这样可以疏松薯块层,有利于马铃薯根系吸收。

土豆种植的过程和味道营养

4,土豆的生长过程

The growth process of potatoes:马铃薯的生长过程:1、dormancy period1、休眠期After harvesting, potato can not germinate for a long time in a suitable germinating environment. It belongs to physiological natural dormancy and is an adaptability to adverse environment.收获后,马铃薯在适宜的发芽环境中不能长时间发芽。它属于生理自然休眠,是对逆境的适应能力。Tuber dormancy begins at the tip of stolon and stops polar growth and tubers begin to expand. The length of dormancy is related to the storage of tubers, whether the seedlings can emerge in time after sowing, and therefore the yield.块茎休眠始于匍匐茎顶端,停止极性生长,块茎开始膨胀。休眠长度与块茎的贮藏量、播种后能否及时出苗、从而提高产量有关。The length of potato dormancy period is greatly affected by storage temperatur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26 degrees Celsius, the dormancy period varies from about one month to more than three months due to different varieties.贮藏温度对马铃薯休眠期的影响很大。在26摄氏度条件下,由于品种不同,休眠期从1个月左右到3个月以上。At temperatures of 0-4 degrees Celsius, potatoes can remain dormant for a long time. The dormancy process of potato is determined by the direction of enzyme activity and closely related to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在0~4摄氏度的温度下,马铃薯可以长期休眠。马铃薯的休眠过程是由酶活性的方向决定的,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2、germinating period2、萌芽期The growth of potato begins with the bud germination on the tuber. Only when the tuber is released from dormancy can the bud and seedling grow obviously. From germination to emergence, germination is the first stage of main stem growth.马铃薯的生长始于块茎上的芽萌发。只有当休眠解除块茎才能使芽和幼苗生长明显。从萌芽到萌芽,萌芽是主茎生长的第一阶段。The center of growth during germination is the elongation, rooting and stolonization of the buds. Nutrition and water are mainly supplied by seed potatoes in the order of stems, leaves and roots. The speed and quality of growth depend on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required for seed tuber and germination.芽的生长中心是芽的伸长、生根和匍匐。营养和水分主要由茎、叶和根的顺序提供。生长的速度和质量取决于种子块茎和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Growth time varies from one month to several months, depending on the dormancy characteristics, cultivation season and technical measures.根据休眠特性、栽培季节和技术措施,生长时间从一个月到几个月不等。3. seedling stage三、苗期From seedling emergence to the sixth or eighth leaf flattening, that is, the completion of a leaf order of growth, known as the "round tree", is the second growth of the main stem for potato seedling stage. The duration of seedling stage is relatively short, whether spring or autumn is only half a month.从出苗到第六或第八片叶子变平,即完成一片叶子的生长顺序,被称为“圆树”,是马铃薯苗期的第二主茎生长。苗期相对较短,春季或秋季仅半个月。4. beginning period4、开始期From the rosette to the twelfth or sixteenth leaves, the early-maturing varieties blossom in the first inflorescence; the late-maturing varieties blossom in the second inflorescence, which is the growth of the third segment of the main stem for about a month.从花环到第十二或十六叶,早熟品种在第一个花序中开花;晚熟品种在第二个花序中开花,这是主茎第三节生长约一个月。The main stem began to rise sharply during the growth period, accounting for about 50% of the total height; the main stem and leaves were all built, and the branches and leaves were expanded. The roots continue to expand and tubers expand to the size of pigeon eggs.主茎在生长期间开始急剧上升,占总高度的50%左右,主茎和叶全部建成,枝叶膨大。根继续扩大,块茎扩大到鸽子蛋的大小。There is a turning point of growth center in the growth stage, and the end of the turning point is to balance the ratio of stem and leaf dry matter to tuber dry matter.在生长阶段有一个生长中心的转折点,转折点的终点是平衡茎叶干物质与块茎干物质的比例。5. period of sweet potato5、甘薯期The tuber formation period.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growing season, the tuberous stem stage is the main stage of tuber growth. During this period, the growth of stem and leaf decreased gradually, and the basic leaves began to turn yellow and litter, and the organic nutrients in all parts of the plant were transported to the tuber continuously. The tuber enlarged rapidly, especially 10 days after flowering.块茎形成期。生长季结束后,块茎生长阶段是块茎生长的主要阶段。在此期间,茎、叶的生长逐渐减少,基本叶开始变黄、凋落,各部位的有机养分不断向块茎输送。块茎迅速膨大,特别是开花后10天。The length of the tuber period is governed by climatic conditions, disease and cultivar maturity, usually 30-50 days.块茎期的长度受气候条件、病害和品种成熟度的影响,通常为30-50天。扩展资料:土豆土豆的学名是马铃薯,拉丁名:Solanum tuberosum L“土豆”是通称,个别地区叫洋芋,英文为potato(其中potato的复数为potatoes),在法国,土豆被称为“地下苹果”。当代英国农学家霍克斯(P.M. Hawkes)在其《马铃薯的改良科学基础·历史》中说,马铃薯约十七世纪传入印度,引至中国还稍早些。从上文内容可以确定马铃薯引种至中土的时间并不晚于欧洲。日本的土豆是荷兰人于1598年带至长崎港,中国土豆的引种时间决不会迟于日本甚至欧洲的一些国家。马铃薯原产安第斯山区和智利沿海山地,当地印第安人将其作为主要食物。1536年由西班牙水手引种到欧洲,1565年马铃薯才引到英国爱尔兰,1785年被药剂师法尔孟契引入法国。它很长阶段都作为奇花异草观赏,甚至因为法国王后将其花朵戴在头上做装饰而使得当时的法国将其作为时髦高贵的象征。参考链接:百度百科-土豆

5,土豆的生长过程

>01 切块催芽。播种前20天,时间约在3月初开始催芽。土豆种切块时每种块至少有一芽眼。10~15块/斤为宜。切好后用小灰干拌或多菌灵粉剂1:200倍对水浸种进行杀菌消毒。待种块晾干后即开始苗床催芽,有两种方法:一是在室温15℃以上的屋角内用沙催芽,一层沙一层种块;二是在室外的通风朝阳处东西方向挖坑催芽,坑深25厘米左右,一层沙一层种块,3层为宜,然后加拱棚薄膜覆盖,夜间加盖草帘保温。以上两种方法在催芽期间要洒水1~2次,防止落干。当芽长到长0.5~1.0厘米时,开始播种。 >02 整地开沟。下种前看土地墒情,若墒情不好,可考虑灌沟造墒,造墒期间宜在下种前7~10天。土豆种植一般为双沟定植,开沟时可采用大行50厘米,小行40厘米。 >03 播种盖膜。春分到清明为最佳期,在此应该特别提出的是:脱毒土豆可提前早播,春分前播完,株距可控制在20厘米。播种前先用辛硫酸1:10000倍水顺沟喷洒,防止地下害虫。有机肥可直接撒如沟内或整地时撒入;化学肥可划入沟内或撒在种块之间(注意不能与种块直接接触)。播种时,种块置入沟内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种芽朝下,此法长出的土豆根长苗壮,土豆少但块大,但苗晚2~3天;另外方法是种芽朝上,此法长出的土豆根相对较短,土豆个小但多,且苗早2~3天。下种结束后从大行内两边取土将土豆沟及小行的空间盖好耧平,加微膜盖严压实。 >04 出苗放风及苗期管理。清明后,播种后20天左右,即有苗露土,此时可冲苗处将微膜抠破放风,以防蒸苗。待苗长到10厘米高时,将苗周围的膜用土压严,以保水压草。土豆生长的前期不宜浇水,待见花后再浇。若天旱无雨,可每隔10天浇水一次,一般浇2~3次水即可成熟,收获前10天停止浇水。苗期防蚜虫或蓟马等虫害。 >05 合理施肥。土豆喜施用农家肥,每666.7平方米以4000~5000斤为宜,同时适当施用化肥时要氮、磷、钾配合使用。土豆对钾需要量大,科学合理的氮、磷、钾投肥比例是1.85:1:2.1。土豆喜欢吸收铵态氮,对硫的吸收比较多。据实验,每增施1公斤硫酸钾肥,可增产土豆100~150公斤。

6,土豆生长过程

以北方为例,五月份左右播种,种子是上年收获的马铃薯,切成块状,每块保留一个芽眼。十天左右出芽,两三个月地下开始结小马铃薯,地上部分开花,中途要中耕除草两次,十月左右成熟收获. 马铃薯,又名洋芋、土豆、 山药蛋,是世界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仅次于稻、麦和玉米。在我国马铃薯的种植面积近年约4500万亩,居世界第一位。马铃薯在全国各省(市)均有栽培,尤其在北方冷凉地区和西南山区种植更广泛。四川是马铃薯栽培面积最大的省份,面积由20世纪50年代的200万亩发展到现在的450万亩(含春、秋两季,不包括重庆市),其大面积亩产一般在1000公斤左右。马铃薯营养全面,价值高,耐贮且贮存时间长,是农村人民改善食品结构,居民进行保健的好食品。近年来随着马铃薯加工业的发展和农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马铃薯间套、秋冬作和复种面积不断扩大,马铃薯业已成为四川省日益重要的粮、菜、饲料和加工原料等重要的作物。 第一节 马铃薯生长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一、 温度 马铃薯生长发育需要较冷凉的气候条件,因它原产南美洲安第斯山高山区,年平均气温5度-10度,最高平均气温24度左右。我国的西南山区、西北和北方一些地区,接近马铃薯原产地的气候条件。不过马铃薯栽种经过多年的人工选择,已有早、中晚熟期不同的品种类型,在多种气候条件下可以种植。但毕竟马铃薯植株和块茎在生物学上对温度的反应有其自然特性,所以,栽培马铃薯时,了解这些情况非常重要。 1、 植株对温度的反应 播种的马铃薯块茎在地面下10厘米深的土温达7度~8度,幼芽即可生长,10度~20度时幼芽茁壮成长并很快出土。播种早的马铃薯出苗后常遇到晚霜,一般气温降至-0.8度时幼苗即受冷害。气温降到-2度时幼苗受冻害,部分茎叶枯死、变黑,但在气温回升后还能从节部发出新的茎叶,继续生长。植株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1度左右,于42度高温下,茎叶停止生长,气温在-1.5时,茎部受冻害,-3度时茎叶全部枯死。开花最适温度为15度到17度,低于5度或高于38度则不开花。开花期到-0.5度低温则花朵受害,-1度使花朵致死。当然,因品种的抗寒性不同,对温度的反应也有差异。但在了解马铃薯植株生长与温度的关系后,对加强田间的管理,保证马铃薯获得高产,具有生要意义。 2、 块茎对温度的反应 马铃薯块茎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为17度到19度,温度低于2度和高于29度时,块茎停止生长。在生产实践中常遇到两种块茎生长反常现象。 第一种现象是播种 快茎上的幼芽变成了块茎,也称闷生薯或梦生薯。这种现象是由于播种前块茎贮藏条件不好,窖温偏高。窖温在4度以上,块茎休眠期过后即开始发芽。有的窖温在10度以上,块茎上芽子长得很长,把块茎生芽去掉后播种,块茎内养分向幼芽动转移时遇到低温,幼芽没有生长条件,所以又把养分贮藏起来形成了新的小块茎。如果播种时块茎不发芽或只是开始萌芽而不生长,待温度升高后才正常生长,这样就不会产生块茎。第二种现象是在块茎遇到长时间高温时即停止生长,待浇水降雨后土壤温度下降,块茎又开始生长,即二次生长。在这种条件下有的块茎像哑铃,有的像念珠状,出现多种畸形。当然,这种现象与品种是否耐高温有很大关系。对高温敏感的品种遇到干旱缺水,土壤温度升高时,二次生长块茎特别多,而耐高温品种可不出现或很少出现地面变成枝条,这就会严重影响产量或降低块茎品质。对这类品种要及时灌溉降低土温。 二、 水分 马铃薯生长过程中必须供给足够的水分才能获得高产。马铃薯的需水量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密切而复杂。特别是与马铃薯叶片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植株所处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施用的肥料种类与数量以及田间管理、种植的品种等,都有很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植株每制造1公斤干物质约消耗水708升。在壤土上种植马铃薯时,生产1公斤干物质最低需水666升,最高1068升,而在沙质土壤种植马铃薯的需水量1046~1228升。一般每亩生产2000公斤块茎,按地上部和地下部重量1:1和干物重20%计算,每亩需水量为280吨左右。马铃薯生长过程需水量最多的时期是孕蕾至花期,盛花期茎叶的生长量达到了最高峰。这段时间水分不足,会影响植株发育及产量。从开花到茎叶停止生长,这一段时间内城茎增长量最大,植株对水分需要量也很大,如果水分不足会妨碍养分向块茎中输送。 另一方面,马铃薯生长所需要的无机元素都必须溶解于水后,才能全部吸收。如果土壤中缺水,营养物质再多,植物也无法利用。同样,植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一刻也离不开水,如水分不足,仅影响养分的制造和运转,而且会造成茎叶萎蔫,块茎减产。所以,经常保持土壤有足够的水分是马铃薯高产的重要条件。通常土壤水分保持在60%-80%比较合适。土壤水分超过80%对植株生长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尤其是后期土壤水分过多或积水超过24小时,块茎易腐烂。积水超过30小时块茎大量腐烂,超过42小时后将全部烂掉。因此,在低洼地种植马铃薯要注意排水和实行高垄栽培。 三、 土壤 马铃薯对土壤适应的范围

7,求土豆和地瓜生长全过程

土豆的生长全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休眠期  马铃薯收获以后,放到适宜发芽的环境中而长时间不能发芽,属于生理性自然休眠,是一种对不良环境的适应性。块茎休眠始于匍匐茎尖端停止极性生长和块茎开始膨大的时刻。休眠期的长短关系到块茎的贮藏性,关系到播种后能否及时出苗,因而关系到产量的高低。马铃薯休眠期的长短受贮藏温度影响很大,在26摄氏度左右的条件下,因品种的不同,休眠期从1个月左右至3个月以上不等。在温度为0-4摄氏度的条件下,马铃薯可长期保持休眠。马铃薯的休眠过程,受酶的活动方向决定,与环境条件密切关联。  2.发芽期  马铃薯的生长从块茎上的芽萌发开始,块茎只有解除了休眠,才有芽和苗的明显生长。从芽萌生至出苗是发芽期,进行主茎第一段的生长。发芽期生长的中心在芽的伸长、发根和形成匍匐茎,营养和水分主要靠种薯,按茎叶和根的顺序供给。生长的速度和好坏,受制于种薯和发芽需要的环境条件。生长所占时间就因品种休眠特性、栽培季节和技术措施不同而长短不一,从1个月到几个月不等。  3.幼苗期  从出苗到第六叶或第八叶展平,即完成1个叶序的生长,称为“团棵”,是主茎第二段生长,为马铃薯的幼苗期。幼苗期经过的时间较短,不论春作或秋作只有短短半个月。  4.发棵期  从团棵到第十二或第十六叶展开,早熟品种以第一花序开花;晚熟品种以第二花序开花,为马铃薯的发棵期,为时1个月左右,是主茎第三段的生长。发棵期主茎开始急剧拔高,占总高度50%左右;主茎叶已全部建成,并有分枝及分枝叶的扩展。根系继续扩大,块茎膨大到鸽蛋大小,发棵期有个生长中心转折阶段,转折阶段的终点以茎叶干物质量与块茎干物质量之比达到平衡为标准。  5.结薯期  即块茎的形成期。发棵期完成后,便进入以块茎生长为主的结薯期。此期茎叶生长日益减少,基部叶片开始转黄和枯落,植株各部分的有机养分不断向块茎输送,块茎随之加快膨大,尤在开花期后10天膨大最快。结薯期的长短受制于气候条件、病害和品种熟性等,一般为30-50天。地瓜的中文学名叫番薯,其生长全过程如下:  春薯生长期为160-200天,夏薯约为110-120天,根据红春在大田的生长特点及其与气候条件的关系,大体分为三个生长时期:  (一)前期(从栽秧到封盆)。春薯约历时60-70天,夏薯40天左右。该期茎叶生长较慢,根系发展较快,是以生长纤维根为主的时期。  (二)中期(封盆到茎叶生长巅峰)。春薯约历时50天,夏薯约30天。该期块根膨大较慢,茎叶生长快,是以生长茎叶为主的时期。  (三)后期(从茎叶开始衰退到收获)。春薯在8月下旬以后,夏薯在9月上旬以后。该期是块根膨大的主要时期。
普通栽培种土豆由块茎繁殖生长 , 形态因品种而异。株高约 50~80 厘米。茎分地上茎和地下茎两部分。块茎圆、卵圆或长圆形。薯皮的颜色为白、黄、粉红、红或紫色;薯肉为白、淡黄或黄色。由种子长成的植株形成细长的主根和分枝的侧根;而由块茎繁殖的植株则无主根,只形成须根系。初生叶为单叶 ,全缘 。随植株的生长,逐渐形成羽状复叶。聚伞花序顶生,有白、淡蓝、紫和淡红等色。浆果。 马铃薯生长发育需要较冷凉的气候条件,因它原产南美洲安第斯山高山区,年平均气温5度-10度,最高平均气温24度左右。我国的西南山区、西北和北方一些地区,接近马铃薯原产地的气候条件。不过马铃薯栽种经过多年的人工选择,已有早、中晚熟期不同的品种类型,在多种气候条件下可以种植。但毕竟马铃薯植株和块茎在生物学上对温度的反应有其自然特性,所以,栽培马铃薯时,了解这些情况非常重要地瓜是一种藤栽植物,在育种时,将上年留下的地瓜,从地窖中取出。那地瓜经过长时间的储藏,由于水份的蒸发,那皮就象百岁老人的脸,皱皱巴巴的,有的还烂掉了一部分。就是这样极不起眼的烂地瓜,只要将它那烂掉的部分切去后,将其埋进土中,过不了一、二周,它就硬生生地长出一片绿绿的地瓜苗来。那藤苗一出土就是一个劲地疯长,不用多久有的地瓜藤能长到二、三米。将这长长的地瓜藤,剪下一段段约二十到二十五公分长的藤条,就成了一棵棵用以栽种的地瓜苗了。 地瓜栽种时,通常是在盛夏时节,一般的植物在此时栽种能活的不多,而它就是选在这样的时节,来显示自己生命的与众不同。在那样冒火的土地上,栽下它时,只要你给它浇上一碗水,它就能神奇地经受那烈日的狂暴。刚种下时,白天,烈日将它晒得软在地面上,但一到晚上,露水一下,它就顽固地挺直了它的腰杆。第二天又是精神百倍地昂着它那不屈的头。就这样十天半月后,它就能长出一片郁郁葱葱的地瓜藤来。它对自己的生长,从来就没有什么苛刻的要求,不管是黑土地、黄土地、沙土地,还是其它的什么土壤,它都能适应,都会成长。只要你在栽种前,给它上足底肥,那到你收获的时候,它一定会给你丰厚的回报。不但地瓜长的个头大,而且数量也多。就是你不给它施什么底肥,它也不会让你失望,虽然产量不高,但它一定不会使你绝收。多少总会给你一种收获的感觉。 地瓜种下后管理也不是太难,下过一场雨后你给它理顺一个薯藤,如果不理藤,那藤就会长出根须,一扎入地一样地给你长出小地瓜,不过那样就影响了最后的产量。再帮它松一下土。底肥如果上得足,中途就不必再施肥,底肥不足时就给它加一点粪,也就行了。接下来就是等着收获了。
这都不懂?笨

文章TAG:土豆  生长  过程  马铃薯  土豆生长过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