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是什么级别的奖

你这个要走派出所途径了 要婚后10年,还要其他条件。上海人事局夫妻分居走不了了,因为在上海缴过社保金了。夫妻分居要求在外地工作,在外地交社保。
省部级科技奖励!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是什么级别的奖

2,陈万涛的获奖情况

1. 口腔癌基因表达谱和诊治靶点基因的基础和临床,2012年度(第十一届)上海医学科技奖二等奖,陈万涛(第1完成人)2.口腔黏膜上皮细胞体外癌变模型的建立及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研究,2014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成果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陈万涛(第7完成人)3. 口腔颌面部鳞癌诊断和治疗靶点的基础与临床应用, 2014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成果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陈万涛(第1完成人)4. 口腔颌面部癌靶向生物治疗和化疗的基础及临床研究,2006年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陈万涛(第1完成人).5.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与口腔粘膜癌变的相关性研究, 2005年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陈万涛(第7完成人).6. 口腔鳞癌顺铂耐药相关基因表达谱鉴定及靶向CCND1/cLAP1/XIAP的增敏效果, 2014中华口腔医学会科技三等奖, 陈万涛(第2完成人)

陈万涛的获奖情况

3,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怎么翻译阿

The National Science & Technology Award Nominat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目前,社科基金项目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及各地不同级别的社科基金项目之分。严格来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应该算是省部级的。 希望能够帮到您!

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怎么翻译阿

4,顾诵芬王大中个人简介

顾诵芬王大中个人简介   顾诵芬王大中个人简介,今天上午,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召开,共评选出275个项目。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顾诵芬院士,王大中院士。顾诵芬王大中个人简介。   顾诵芬王大中个人简介1   11月3日上午,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顾诵芬院士和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记者了解到,自1999年科技奖励制度改革以来,共有吴文俊、袁隆平等35位科学家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这两位摘得至高荣誉的科学家,究竟有着怎样的精彩人生?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顾诵芬,1930年2月出生,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研究员。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顾诵芬始终致力于推动中国航空科技事业的发展。他组织攻克了一系列航空关键核心技术,主持建立了我国飞机设计体系,主持研制的型号开创了我国歼击机从无到有的历史,牵引并推动我国航空工业体系建设,培养了大批院士、专家等领军人才,极大地支撑了我国航空武器装备型号研制。   他是新中国航空科技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也是我国飞机气动力设计的奠基人。他主持了歼教1、初教6、歼8、歼8Ⅱ飞机气动布局设计,奠定了我国亚音速飞机和超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的基石,推动了我国气动力研究、设计基础手段建设发展。   他还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了大飞机专项、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等多项发展建议,从航空武器装备体系发展层面提出了新一代战斗机、直升机等多项武器装备发展建议,从前瞻性颠覆性技术方面提出了军事人工智能、突防型轰炸机等一些技术群的发展建议,围绕航空强国等战略提出多项发展建议,均已被采纳并付诸实践,为新中国航空工业70年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王大中,1935年2月出生,清华大学教授、原校长,国际著名核能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大中具有深厚的为国为民情怀,矢志建堆报国。他在先进核能技术研发领域耕耘数十年,主持研究、设计、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5MW壳式一体化低温核供热试验堆和世界上第一座具有固有安全特征的10MW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实验堆,并大力推动以上两种先进反应堆技术的应用。   他领导清华大学核能研究团队以提高核能安全性为主要学术理念,成功走出了一条以固有安全为主要特征的先进核能技术的发展之路。   值得关注的是,担任清华大学校长期间,王大中和领导班子一起带领广大师生员工,积极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道路,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顾诵芬王大中个人简介2   今天上午,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召开。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75个项目(人选、组织),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顾诵芬院士,王大中院士。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4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57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技合作奖8人、1个组织。2020年授奖总数比2019年减少33项(人)。   虽然全国提名数量日益增多,授奖数量却日趋减少,但是上海获奖的 “硬实力”明显提升。2020年度,上海在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三大奖”上,分别拔得头筹——牵头获得4项一等奖,占全国的17.39%。这是2000年以来,上海牵头获得国家一等奖数量最多的一年,也是上海首次在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三大奖”高等奖项中实现“金奖齐放”。   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代表着我国基础研究的最高水平,用于表彰重大科学发现成果,一直秉持宁缺毋滥,因此时有空缺。2000年至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仅授予13项成果,且有九年出现空缺。复旦大学赵东元主持完成的`“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的创制和应用”摘得2020年度自然科学一等奖,这是我国对基础研究成果的最高肯定,也是上海时隔十八年再获此殊荣。国家技术发明奖方面,上海团队牵头完成的专用项目获得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高场磁共振医学影像设备自主研制与产业化”和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水稻遗传资源的创制保护和研究利用”金榜题名。   此外,2020年度上海还有8项基础研究成果跻身国家自然科学奖,占全国自然科学奖总数的19.57%。这是自2014年以来,上海占全国自然科学奖的比例首次超过科技进步奖。数字变化的背后,是上海多年来营造良好科研环境和加大基础研究支持力度的不变初心,是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原创能力的不断提升,是前瞻性和理论性高质量成果的不解涌现。与此同时,上海获奖成果涉及领域覆盖了全国近半数的学科评审组,在化学、数学、生物学、材料科学、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轻工纺织、材料与冶金、计算机与自动控制、工程建设、农业等领域百花齐放。通过不断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上海在众多个学科领域的深厚研究积累和综合科技实力,已经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成了多层面、系统性的战略支撑。

5,信威怎么样啊

楼主说的信威是北京信威通信公司吗?我有朋友在这个公司,据说福利待遇都还不错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11月,目前公司注册资本2.14亿元人民币,公司价值100亿元人民币。15年来一直致力于自主知识产权的SCDMA无线通信技术和McWiLL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公司总部及研发中心位于北京,生产基地设在重庆,深圳设有研发分部。信威公司是国家首批创新型试点企业之一,是“无线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无线接入技术分实验室承建单位。通过公司的不懈努力,使得中国的无线宽带通信技术走在了世界前列。 McWiLL技术曾获2008年信息部重大技术发明奖,并得到“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重大专项和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的重点扶持,2009年经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成为我国通信行业标准,并经国际电联(ITU)批准成为宽带无线接入国际标准。McWiLL在国内多个行业市场占有率名列第一,并成功在海外18个国家获得商用。
最佳答案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从事无线通信领域最前沿、最核心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安装和售后服务,是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无线通信产业发展的驱动者。公司成立于1995年11月,2000年完成股份制改造。公司总部及研发中心设在北京;控股子公司重庆信威是国家级高科技产业化重点示范单位,拥有保证大规模现代化制造能力的产业园和健全的质量管理体制;深圳研究所在产品产业化研究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公司拥有员工1650人,研发人员近半数拥有硕士以上学历,平均年龄28岁。 公司成立伊始就承担了国家“九五”科技重点攻关项目scdma无线用户环路系统的研制工作;2001年2月荣获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3年9月“scdma综合无线接入系统”通过信息产业部生产定型鉴定;2003年12月“scdma综合无线接入系统”荣获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005年又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信威公司的scdma技术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td-scdma的知识产权核心组成部分。 公司凭借强大的研发及产业化实力,把世界领先的"智能天线、同步码分多址、空中接口信令及软件无线电"等技术优势,转化为用户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以全系列的基站、基站控制器、本地移动控制中心、手机、无线桌面电话、塔放、网管等设备,提供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scdma无线通信整体解决方案,使运营商以较低成本迅速形成市场规模,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1800m scdma无线市话通信系统(大灵通)已大规模应用于公众通信网,满足人口密集的城镇通信需要;400m scdma 无线农话通信系统被国家唯一推荐为“村通工程”无线接入技术手段,将在电信普遍服务中广泛使用;基于多载波scdma技术的mcwill宽带无线接入解决方案,成为适宜运营商和市场需求实际的成熟选择;此外,scdma将发挥本土自主技术优势,在对安全保密具有极高要求的数字集群等特殊通信领域扮演无法替代的角色。 发起人包括信威、大唐电信、普天凌云、上海贝尔阿尔卡特、tcl、夏新、创维、振华、康佳、海信、金鹏、联想在内的scdma产业联盟已经正式成立,信威公司将推动scdma技术成为无线通信相关领域的主流标准之一,探索我国通过自主技百度地图

6,有什么上海科学发展事例吗急需拜托

1.上海科学家率国际小组拍摄到高分辨率“射电照片” 在我们生活的银河系中心位置,藏匿着一个人肉眼无法看见的“超级黑洞”:它的直径与地球相当,质量却至少是太阳的40万倍。它“吞噬”周围的所有物质,连光也无法逃逸出去。利用国际最先进的地面望远镜阵列,上海科学家领导的一个国际小组成功拍摄到了迄今为止最接近该黑洞的“射电照片”。 今天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刊登了这一重大成果,并专门配发了评论。主持此项工作的中科院上海天文台沈志强研究员说,这是现有观测条件下,确认银河系中心存在该“超级黑洞”的最令人信服的证据。这个黑洞位于人马座方向,距地球约26000光年。 据悉,早在上世纪30年代,天文学家就从理论上预言了黑洞存在,但由于它本身不发光,因此,如何从观测上证实黑洞成为现代天体物理学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近几年来,包括“哈勃”等空间和地面大型望远镜已经遴选出许多“候选黑洞”,其中离我们最近的银河系人马座目标是各国天文学家竞相研究的热点。 从1997年开始,利用位于北半球10个射电望远镜组成的阵列,沈志强领导的国际小组展开大量观测,并用新方法不断提高观测精度。在5年中,无线电波的“视线”一步步接近该黑洞,最终获得了世界上第一张3.5毫米波长的高分辨率图像。 “这是人类第一次看到距离黑洞中心如此近的区域,确实令人兴奋”,沈志强说。通过观测,科学家们发现,这个“超级黑洞”不仅质量极大、体积极小,且密度也十分惊人,比现有的“候选黑洞”密度要大10000亿倍以上。 2.甘为航船当罗盘——访上海科技情报所情报咨询部主任肖沪卫 田忌之所以能在赛马中赢得齐王,除了运用统筹方法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他重视情报的作用。如果事先不知道彼此三等马的实力对比情况,统筹方法也就无从谈起。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事例,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情报咨询部主任肖沪卫把情报的重要性展示出来。 “自主创新,情报先行”,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提出把企业推向了自主创新的市场主体地位,同时也给科技情报工作吹响了冲锋号角。 肖沪卫说,情报就相当于人的耳目、航船的罗盘。引进不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必要条件,而情报却是设备和技术引进的必要条件。鉴于此,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明确把“情报的汇聚、梳理、活化、开发、传播和利用”作为自己的发展理念,并积极采取措施确保这一理念的实施。 1995年,情报所与上海图书馆合并,成为国内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省市级图书情报联合体,有效地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链式服务”。 过去,由于人们对情报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造成了大量资源的重复和浪费。据统计,我国科研课题重复率达40%%,而另60%%中部分重复又在20%%以上。 肖沪卫认为,从经济角度看,研究是高价的,成果是昂贵的,而情报则是廉价的,如果一项科技成果的研究费用为1,发展推广费用为10,生产费用就高达100,而情报费用只是0.5。排名世界500强的美国公司中,企业经营利润中35%是由情报工作创造的。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充分利用专利情报可缩短60%的科研周期,节约40%的科研经费。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吴孟超院士每年委托上海情报所完成数百篇论文的引文检索服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情报机构自身要先做好本领域内的情报工作,肖沪卫非常关注国际、国内同行的发展动向。2005年参加过首届中日科技信息交流会之后,他撰写了《情报制胜:日本发展的法宝》、《日本数据库发展动向及其借鉴研究》等文章,认为我国应加快情报的发展与利用,不断加强公益性数据库建设,鼓励建立“失败”数据库。他还曾亲自率团到广东省、深圳市等情报所进行调研,认为上海情报所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对外服务范围,从宏观上规划情报事业的建设,同时加强情报业干部队伍建设。 互联网的发展给信息储存、制造和传播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也给情报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着“信息很多、有用的很少;数据很多、可信的不多”的互联网技术信息,如何有效利用海量信息,剔除虚假信息,成为继“信息贫乏时渴求信息”之后的另一种困惑和需求,这就凸显了科技情报工作的必要和重要。 上海情报所的应付办法是通过创造、提炼、汇聚,把有用的情报源提供给广大用户,通过培训、指导、示范,把情报检索和分析技巧传授给用户。建立情报平台,遵循“眼睛向外”、“诚信表达”、“信息浓度”等原则,在坚持“内容为王”的前提下,明确“网上是窗口,网下是服务”的理念,以产业、情报两个纬度实现支撑,重点强化先进制造、生命科学、资源环境三个产业(学科)方面的内容建设,取得了较好反响。 对于情报工作而言,公开是基础,不公开是特例。长期以来,上海科学技术情报所十分重视情报的科普工作,肖沪卫更是乐此不疲。他不但为北京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轻工业研究所等院校讲课,而且深入上海家化集团、上海华谊集团、焦化集团等大型企业举办专题讲座,提供涵盖文献检索、专利战略、竞争情报、技术预见、市场调查等内容的三维立体培训。 他还将自己的一些研究成果以word形式在个人网页上予以公开,欢迎别人转载利用。他的著作《走进前沿技术》在国内首次以独特的研究视角对电子书、虚拟现实世界等新技术发展趋势加以考察,刚一出版即被抢购一空,并获2002年读者最喜爱的20本书提名,华东师范大学生最喜爱的30本书排列第5位。 肖沪卫认为,情报工作、数据库建设不应该总以项目的形式出现。一个项目总会有终结,但情报工作和数据库建设永远不会结束,需要不断补充,不断发展。对此,肖沪卫和他的员工们有着清醒的认识,“为公众、企事业单位和决策机关充当好耳目和罗盘”。为情报工作持续奋斗,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

文章TAG:上海  上海市  提名  国家  上海市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  是什么级别的奖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