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怎么

简介: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创建于1958年,是国内最早成立的以防治高血压和预防卒中为主要任务的专业性研究机构。著名的医学专家邝安坤教授是研究所的创始人。1992年研究所与瑞金医院高血压科实现所科合一。注册资本:1036万人民币
郑州市城北路7号.即城北路与紫荆路交叉口向东200米.这家医院的中医水平很高.以治疗高血压病著称.所以也叫高血压病医院.

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怎么样

2,不符合中国高血压现状的是

我国高血压诊断标准引发各界高度关注。11月15日,第一财经记者独家采访了我国著名高血压专家、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所长、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继光教授,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无论从学术论据还是经济效益来看,130/80mmHg的标准都没有任何讨论的必要性,因为这不只是一个学术问题。”他强调,高血压诊断标准下调不仅不适合我国的国情,而且反而可能会对血压非高危者导致严重的健康危害。王继光也是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就是由中国高血压联盟发起的高血压防治指南。11月13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联合发布了另一部《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下称“《临床实践指南》)引起业内热议,该指南对我国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和药物治疗标准等方面作出两方面的重要改变:其一是将我国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由血压≥140/90mmHg下调至≥130/80mmHg;其二是对血压130-139mmHg/80-89mmHg范围合并0-2个心血管危险因素者,生活方式干预3-6个月后血压仍不达标的,立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

不符合中国高血压现状的是

3,帮看看心电图急

我无法解读你的心电图,但依诊断来看的话,你有窦性心律不齐的问题,这是心脏病前期都会出现的问题,你的身体应该是偏胖或经常使用偏油性的食物,应该患有高血压 左室肥厚一般都是 以往我们认为,左心室肥厚仅仅是心脏对高血压、瓣膜病或心肌梗死收缩或舒张负荷过重而产生的代偿性或适应性改变,但现在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证明,左心室肥厚能显著增加心血管意外时间的发生,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恶性心律失常、猝死的发生率。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左心室肥厚,早期预防和治疗,以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质量。 高血压是左心室肥厚的主要原因,其次是慢性、长期的心肌缺血,此外某些环境因素、饮食、遗传因素,如去甲肾上腺素、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的神经体液因子活性过强,都可以促进左心室肥厚的发生、发展。 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能够诊断左心室肥厚。 左心室肥厚时心肌细胞肥大,细胞外基质增多,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纤维化增加,容易导致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研究显示,伴有左心室肥厚的高血压病人 10年死亡率为对照组的 10倍,如不及时治疗,会影响预后。 左心室肥厚经过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是可以逆转的,逆转左心室肥厚效应最强的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其次为钙通道阻滞剂、 B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在临床上,逆转左心室肥厚比单纯控制血压还要重要。 不过患了左心室肥厚不必太紧张,目前医药学的发展使难以控制的高血压非常少见了,抗左心室肥厚的药物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不仅能有效控制高血压,也能有效防止左心室肥厚的发生和发展。 最近瑞典哥德堡大学的泼森医生提出治疗高血压病的最新方案,即钙离子拮抗剂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该两药合用对合并左室肥大的高血压是有益的。 因钙拮抗剂通过对钙离子内流的调节,在松弛血管降低血压的同时,可使心肌肥厚因子活性下降,促使肥厚的心肌逆转;而且尚能扩张冠状血管,增加肾血流量,松弛到支气管,对老年高血压尤为相宜。上海高血压研究所龚兰生所长主持的一项科研表明,老年高血压长期服用钙拮抗剂硝苯啶,可使左心室肥厚逆转率达68%,并使中风的发生率降低57%,且不会引起血脂代谢紊乱。第二代钙拮抗剂尼群地平早期可预防高血压性心肌肥厚,晚期对已肥厚的心肌也有较好逆转作用。 β阻滞剂如美多心安也能显著缩小左心室体积,使左室肥厚明显减轻。一份研究资料显示连服7年美多心安治疗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异常与异常的肾功能可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硝苯啶与美多心安联用,前者反射性的增快心率可被后者减慢心率所抵消。 此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巯甲丙脯酸、依那普利及α(,1)受体阻滞剂哌唑嗪、降压灵对减轻或逆转左心室肥厚也有效。须注意的是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噻等及肼苯哒嗪虽可降压,但会加重左室肥大,可乐宁也无逆转心肌肥厚的作用。由于体育锻炼及气功可降低交感神经的张力,对逆转心肌肥厚也有益。 长期服用过复方降压片(利血平、双肼苯哒嗪、双克等)、常药降压片(可乐宁、双肼苯哒嗪、双克)、复方罗而麻片(胍乙啶、肼苯哒嗪、双克、罗布麻等),虽血压有一定程度降低,但上述复方降压诸药均含有不利或加重左心室肥厚的利尿剂、肼苯哒嗪等,显然对逆转心肌肥厚不利。

帮看看心电图急

4,媒体评高血压诊断标准之争

11月13日,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制订的《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发布,将中国成人的高血压诊断界值由≥140/90mmHg下调至≥130/80mmHg。消息一出,立即冲上热搜。一夜之间,很多人忽然成了高血压。然而,针对热度不减的讨论,昨晚,国家卫健委出面回应。“健康中国”发布消息称,国家对于高血压等疾病诊断标准的制发有规范程序要求。也就是说,国家没有对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进行调整。这两天,围绕高血压诊断标准的讨论十分热烈,各路专家有的支持,也有的明确表示反对。 媒体评高血压诊断标准之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我一起看看吧。 红星深度|130/80还是140/90?2亿人“被高血压”背后的“正常高值”之争 图据东方IC 红星新闻记者 胡伊文 吴阳 北京报道 编辑 邱添 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微信公众号,11月13日,《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发布。《指南》推荐将我国成人高血压的诊断界值由≥140/90mmHg下调为≥130/80 mmHg。该《指南》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联合制订。相关消息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广泛关注。 11月15日,国家卫健委则发布消息称,目前国家未对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进行调整。由专业机构、行业学协会、个人等自行发布的指南、共识等,为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作为国家疾病诊断标准。 红星新闻记者发现,目前,《指南》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的网络预发表链接已经失效。上述微信公众号消息指出,《指南》将于11月24日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2年11期正式发表。 标准改变影响几何?《指南》表示,全国调查数据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中,SBP(收缩压)130~139 mmHg和/或DBP(舒张压)80~89 mmHg的人群占比达23.2%,预计总人数近2.43亿,且该血压范围人群主要为18~54岁的中青年。《指南》还表示,根据最新国际指南推荐的降压药物治疗启动标准,在我国35岁及以上成人中,SBP130~139 mmHg和/或DBP80~89 mmHg的人群有22.7%需要进行降压药物治疗,预计总人数为3990万。 福建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教授、主任医师陈慧了解过这份《指南》制定的情况,在《指南》发布后,她也曾与《指南》发起人和首席专家、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教授蔡军交流过。她向红星新闻记者表示,《指南》制定的初衷是好的,但临床《指南》修改牵扯面广,国家卫健委做出回应很有必要。有研究显示,强化降压对人体有好处,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有好处,所以希望关注正常高值的群体。 但是,陈慧认为,修改高血压标准稍微激进了一点,可能会在执行过程中走样,导致服药人数翻倍,增加个人和国家医保负担。她认为,应该回归到对正常高值人群加强生活方式干预。 诊断标准的分歧 国际上早有不同声音 国家卫健委指出,关于高血压诊断标准,2005年、2010年、2017年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宣传教育要点、防治指南、临床路径等均明确: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非同日3次血压超过140/90mmHg。 据第一财经:目前,未参加前述《指南》制订的中国高血压联盟、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分会、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国家卫健委高血压诊疗研究重点实验室、上海高血压研究所已经联合向国家卫健委提交声明,阐述相关立场,并给出相关建议。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2010年发布的防治指南为《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该指南的最新版为2018年修订,作者为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高血压联盟(中国)、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分会、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两版均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北京高血压联盟研究所所长、世界高血压联盟前主席刘力生领衔。 从国内外相关指南来说,世界卫生组织1977年提出≥160/95mmHg的标准,1997年改为≥140/90mmHg,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并沿用至今。 2017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高血压指南率先将高血压诊断标准降低到≥130/80 mmHg。但是跟进这一标准的机构和学协会极少。美国糖尿病学会就一直坚持≥140/90 mmHg的诊断标准。2018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欧洲高血压学会(ESH)的高血压管理指南、2020年国际高血压学会(ISH)的《国际高血压实践指南》均维持≥140/90mmHg的诊断标准。 2022年5月,中国台湾心脏病学会和台湾高血压学会联合发表的《2022年台湾高血压指南》,把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下调至130/80mmHg。中国台北荣民总医院教授江晨恩教授曾在一场对此的两岸学术研讨会上指出,随着相关的研究不断深入,国际上在设定高血压方面也出现了差异,不同学术组织在降压目标有所不同,大体分为积极降压、传统降压以及消极降压三派。 《指南》制订组专家、河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郭艺芳则在个人微信公众号发文表示,不同学者之间、不同学术机构之间存在不同的学术观点是很正常的事情。这次标准下调,正方或反方都有理由与依据,但其出发点与根本动机却是一致的,就是更好的管控血压,最大程度地降低高血压对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危害。 血压处于130-139/80-89 mmHg者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人群。郭艺芳认为,《指南》引起的争议,让普通民众关注自己的血压健康,关心自己可能是病人,就是件好事。“如果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去自觉主动的少吃多动减体重、戒烟限酒少吃盐、生活规律少熬夜、精神放松足睡眠。” 正常高值的定义 血压不是单一、不变的数值 不过,并不是低于诊断标准就代表血压正常。国际上普遍把正常血压定义为 国际上一般只推荐对于SBP130~139mmHg的高危者启动降压药物治疗。而《指南》的另一重大调整在于,推荐对血压130-139mmHg/80-89mmHg范围合并0-2个心血管危险因素者,生活方式干预3-6个月后血压仍不达标的,立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 陈慧解释,人的血压本身就不是一个单一、不变的数值。目前使用的140/90mmHg,也是人群调查的结果。这个数值适用于大多数人,但对于一些个体来说,达到了也未必就可以真正确诊为高血压。 陈慧认为,医生首先要加强130/80mmHg到140/90mmHg之间这类正常高值人群的教育,通过生活方式干预,看是否可以逆转,过去的指南也强调这一点。 “任何一级高血压,首先是非药物治疗,健康生活方式不能达标再考虑药物治疗,这是高血压治疗的一个原则。但如果这个指南中130/80mmHg成为标准,药企就会借此宣扬高于该标准的人都来服药。这会导致服药人数会大批增加,个人和国家医保都承受压力。”陈慧说。 标准调整的争议 不仅考虑临床研究,还要考虑国情 对于标准下调的依据,《指南》推荐意见说明引用多项国内外研究表示,基于观察性研究证据,危害存在;基于临床试验证据,干预有效。但是随即学界发出了不同的声音。 北京高血压联盟研究所所长、世界高血压联盟前主席刘力生近期表示,没有高质量的证据指出,血压在130~139mmHg/80~89mmHg范围内,药物治疗会取得明显收益。 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教授王继光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也指出,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没有任何一项发表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证实,对血压130-139/80-89mmHg的非高危患者进行药物降压可以取得获益,也没有研究证实对这部分人进行药物治疗的安全性。王继光表示,高血压诊断标准下调不仅不适合我国的国情,而且反而可能会对血压非高危者导致严重的健康危害。 对于美国ACC/AHA2017高血压指南的调整,国际上也一直争议不断。例如,《英国医学杂志》(BMJ)2018年刊发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与美国耶鲁大学合作研究认为,若使用美国高血压指南新定义,中美卫生系统都将不堪重负,难以为继。 陈慧解释,美国将高血压指南中的标准降低到130/80mmHg,主要是因为美国有大量肥胖人群,影响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已经很难控制。为了更好使血压达标,减少心脑肾并发症,美国的高血压标准低于其他国家。同时这与美国的医疗资源相对更好也有关系。但是,这个标准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显得过于激进,绝大多数国家都在使用140/90mmHg的标准。 从成本效益来看,发布会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教授赵冬介绍,血压水平在130~139 mmHg和/或80~89 mmHg的人群多为中青年,下调诊断标准体现了防线前移、加强初始预防的理念,否则我们将错过减少高血压导致的心血管疾病和其他疾病危害的关键时机。针对血压130~139/80~89mmHg人群开展生活方式干预以及非药物治疗无效时启动降压药物治疗就是减少高血压不良后果的重要窗口期。高血压诊断标准的下调虽然可能造成前期用于治疗费用的增加(基于目前国家医保和药品集中采购政策,这种增加是完全在可负担范围之内的),但长期看来未来用于严重并发症治疗的高额费用有望大幅度下降,总体是符合成本效益的。 记者暂未注意到《指南》给出卫生经济学评估证据的依据文章或具体测算过程。 陈慧说,中国与美国国情不同,中国的肥胖人群没有美国那么多,正常高值人群可以采用非药物治疗。同时中国的医疗资源相对不足,医保负担能力有限。“临床《指南》的制定不仅要考虑临床研究,还要考虑到国情,比如国家医疗的承受能力,国民的健康水平等。” 药企股价一度大涨 背后是否有利益推动? 一份医学指南的制订需要邀请各方面、各科室的专家。根据《指南》全文,指南制订工作组成员除了心血管领域的临床医师、专家,还包括肾脏病科、内分泌科、泌尿外科、血管外科、精神心理科、流行病学、护理学、临床药学、卫生经济学等领域专家以及患者代表。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外审组专家有4名政策制定者。 《指南》发起人蔡军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称,高血压诊断界值的下调经50位全国心血管领域顶级专家一致投票通过。据经济观察网,指南制订委员会一位核心成员也表示,“绝大部分专家投票都是很支持的”。 红星新闻记者从相关人士处获悉,这份《指南》发布前后,在国内心血管领域举行过相关讨论和座谈。 11月14日星期一股市开盘,华海药业、人福医药、润都股份等高血压药物板块企业股价应声大幅上涨。对此,有网友提出药企利益推动的质疑。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资金来源方面,《指南》表示制订所需资金来源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与控制局项目(T2021-ZC02)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项目(2021-I2M-1-007)。资金主要用于支付劳务、资料、差旅和会务费用,指南推荐意见未受资助影响。 利益冲突方面,《指南》表示,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经济观察网采访的上述指南制订委员会核心成员也表示,《指南》用的全部是自有项目的科研经费,“没有拿过药企一分钱”。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高血压诊断标准陷入争议,管理好血压有多重要? 11月13日,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制订的《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发布,将中国成人的高血压诊断界值由≥140/90mmHg下调至≥130/80mmHg。消息一出,立即冲上热搜。一夜之间,很多人忽然成了高血压。 然而,针对热度不减的讨论,昨晚,国家卫健委出面回应。“健康中国”发布消息称,国家对于高血压等疾病诊断标准的制发有规范程序要求。由专业机构、行业学协会、个人等自行发布的指南、共识等,为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作为国家疾病诊断标准。也就是说,国家没有对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进行调整。 高血压标准之争 这两天,围绕高血压诊断标准的讨论十分热烈,各路专家有的支持,也有的明确表示反对。根据《医师报》报道,中国高血压联盟原主席刘力生教授表示,在130-139/80-89 mmHg中低危心血管风险成年人群中,降压药物治疗不仅不能有效降低心血管风险,反而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此外,采用130/80 mmHg作为高血压的诊断切点,将不可避免地对我国社会和医疗保障体系带来重大冲击。 11月15日,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所长王继光教授也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高血压诊断标准下调不仅不适合中国的国情,而且反而可能会对血压非高危者导致严重的健康危害。 昨天,国家卫健委的文章说,2005年、2010年、2017年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宣传教育要点、防治指南、临床路径等均明确: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非同日3次血压超过140/90mmHg。 上海市胸科医院心内科主任何奔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按照SBP≥140 mmHg和/或DBP≥90 mmHg的诊断标准,2012至2015年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者人数约为 2.45亿。如此庞大的基数,但我国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51.6%、45.8% 和16.8%,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 而根据全国调查数据,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中,130-139/80-89 mmHg的人群预计总人数近2.45亿。如果调整高血压诊断界值,高血压病人的数量几乎翻了一倍。患者人数的急剧增加将不可避免地对我国社会和医疗保障体系带来重大影响。 何奔教授认为,高血压治疗的目标就是降低它带来的临床后果。而血压是连续曲线,血压增高的程度与并发症呈正相关。而高血压高危人群是指明确诊断的高血压病史伴10年心血管风险,包括脑出血、缺血性卒中、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肾衰等临床合并症,经评估风险超过10%。因此,对于血压合适控制的强调是再怎么都不过分的。但要找到合适的“切点”;就是既不左也不右,这是很难的,所站的立场不一样,就会产生争论。从临床医生的角度,经常会看到病人有严重高血压自己根本不知道,治疗率、控制率也很低,服药依从性很差等问题,这让我们需要更加重视高血压防控。 77岁患者蒋先生,高血压病史10年,目前血压为180/106mmHg,伴高血脂、糖尿病。冠脉造影冠状动脉轻度狭窄,心脏超声提示:左心房明显扩大,室间隔增厚,左心室收缩功能明显减退,左室射血分数为45%。何奔说,该患者长期高血压,控制欠佳,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也发生改变,且伴有高血脂,糖尿病,属于心血管高危患者。何奔叮嘱患者低盐饮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注意休息,同时给予药物治疗。“像这样的高血压患者,在血压控制欠佳时,还需要调整治疗方案,通过多药联合治疗并改善心衰;同时,降糖降脂也需要跟上。”何奔说,这样的高危患者在家也要每天自测及监测血压,定期复诊,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预防并发症发生。 改指南会产生什么影响? 何奔教授认为,高血压的防治,最重要的就是关口前移,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有效减缓疾病的进展,减少心、脑、肾等临床并发症的发生。 上海市胸科医院心内科高血压与康复亚专科主任邵琴也表示,参照指南,更多人可能会开始尽早关注自己的血压,尽早发现高血压,及时就诊,早期加强管理,以防疾病的进展。而医生也会更关注此部分患者,是否存在其他危险因素,以便早期干预。 当然,对于血压130-139/80-89mmHg的患者,也就是本次指南修订中的“有争议人群”,此部分人群如没有明确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可先进行3~6个月的生活方式干预,而不是马上就吃降压药。 患者小刘23岁,总是头晕胸闷,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尤其明显。由于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均未发现异常,而诊室血压为138/88mmHg。通过询问病史,医生发现该小伙因工作压力大,近几个月经常通宵熬夜,且夜间暴饮暴食,并经常失眠,也无运动习惯。虽然按照现行诊断标准,小刘还不是“高血压患者”,但他的症状已经为他的健康敲响了警钟,医生叮嘱其先改善生活方式,调整压力,注意休息,清淡饮食,适当运动,包括每次30~60分钟的中等或高强度有氧运动,每周5~7天;每周2~3次抗阻训练等。3个月后复查,小刘的血压降至121/74mmHg,头晕胸闷症状得到很大改善。 期待更多人关注自身血压 随着新版高血压指南的更新,这两天来医院咨询的患者也相应增多。更有不少市民在电商平台下单,购买了血压计,正式开始关注全家人的血压。 患者小王恰好血压处于130/80mmHg,但是没什么不舒服,他不知是否要吃药。邵琴说,这类患者应充分评估,是否伴有临床合并症,是否有超过3个心血管危险因素等。如果评判下来是非高危患者,可从生活方式干预入手。“其实,无论是低危或高危患者,所有高血压患者均应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如饮食、运动、减压、减重、戒烟限酒等;对于高危患者,建议立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而对于非高危患者,可先进行3~6个月的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好时可考虑启动降压药物治疗。”邵琴说。 总之,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是遏制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的核心策略之一。何奔教授坦言,国内高血压患者中,老年人群体仍是主角,医生会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和临床经验,给予患者最适合的干预方案。从另一个角度讲,借此机会,可呼吁更多人群引起重视,更早地关注自己的血压,通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把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下去,这才是医生患者都希望看到的结局。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

5,帮看看心电图

570,如果是女性。如果男性,就是正常心电图。 其他值都正常,可诊断为左室高电压RV5+SV1 电压 3
各数字都正常
我无法解读你的心电图,但依诊断来看的话,你有窦性心律不齐的问题,这是心脏病前期都会出现的问题,你的身体应该是偏胖或经常使用偏油性的食物,应该患有高血压 左室肥厚一般都是 以往我们认为,左心室肥厚仅仅是心脏对高血压、瓣膜病或心肌梗死收缩或舒张负荷过重而产生的代偿性或适应性改变,但现在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证明,左心室肥厚能显著增加心血管意外时间的发生,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恶性心律失常、猝死的发生率。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左心室肥厚,早期预防和治疗,以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质量。 高血压是左心室肥厚的主要原因,其次是慢性、长期的心肌缺血,此外某些环境因素、饮食、遗传因素,如去甲肾上腺素、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的神经体液因子活性过强,都可以促进左心室肥厚的发生、发展。 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能够诊断左心室肥厚。 左心室肥厚时心肌细胞肥大,细胞外基质增多,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纤维化增加,容易导致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研究显示,伴有左心室肥厚的高血压病人 10年死亡率为对照组的 10倍,如不及时治疗,会影响预后。 左心室肥厚经过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是可以逆转的,逆转左心室肥厚效应最强的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其次为钙通道阻滞剂、 b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在临床上,逆转左心室肥厚比单纯控制血压还要重要。 不过患了左心室肥厚不必太紧张,目前医药学的发展使难以控制的高血压非常少见了,抗左心室肥厚的药物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不仅能有效控制高血压,也能有效防止左心室肥厚的发生和发展。 最近瑞典哥德堡大学的泼森医生提出治疗高血压病的最新方案,即钙离子拮抗剂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该两药合用对合并左室肥大的高血压是有益的。 因钙拮抗剂通过对钙离子内流的调节,在松弛血管降低血压的同时,可使心肌肥厚因子活性下降,促使肥厚的心肌逆转;而且尚能扩张冠状血管,增加肾血流量,松弛到支气管,对老年高血压尤为相宜。上海高血压研究所龚兰生所长主持的一项科研表明,老年高血压长期服用钙拮抗剂硝苯啶,可使左心室肥厚逆转率达68%,并使中风的发生率降低57%,且不会引起血脂代谢紊乱。第二代钙拮抗剂尼群地平早期可预防高血压性心肌肥厚,晚期对已肥厚的心肌也有较好逆转作用。 β阻滞剂如美多心安也能显著缩小左心室体积,使左室肥厚明显减轻。一份研究资料显示连服7年美多心安治疗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异常与异常的肾功能可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硝苯啶与美多心安联用,前者反射性的增快心率可被后者减慢心率所抵消。 此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巯甲丙脯酸、依那普利及α(,1)受体阻滞剂哌唑嗪、降压灵对减轻或逆转左心室肥厚也有效。须注意的是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噻等及肼苯哒嗪虽可降压,但会加重左室肥大,可乐宁也无逆转心肌肥厚的作用。由于体育锻炼及气功可降低交感神经的张力,对逆转心肌肥厚也有益。 长期服用过复方降压片(利血平、双肼苯哒嗪、双克等)、常药降压片(可乐宁、双肼苯哒嗪、双克)、复方罗而麻片(胍乙啶、肼苯哒嗪、双克、罗布麻等),虽血压有一定程度降低,但上述复方降压诸药均含有不利或加重左心室肥厚的利尿剂、肼苯哒嗪等,显然对逆转心肌肥厚不利。

6,高血压的健康教育与计划

误区:高血压患者“进补”增强免疫功能。 郭教授说,有一些平时血压基本正常的患者,血压突然异常升高,询问后得知,患者为了“补”身体服过几支野山参,停服后血压立即正常。她提醒患者千万不要随意服用野山参、白参等,以免发生危险。她又说:“西洋参虽然不同于野山参等,是一味适合中年人平补的药物,但高血压患者也必须在血压平稳之后才可少量服用。” 采访结束时,郭教授再次强调:“高血压患者最好的补药是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坚持服用降压药,每天坚持锻炼身体。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精神焕发,血压、血脂下降,健康长寿。” 以下是全文: 对高血压的错误认识 专家指出,降压药是最好的“保健品” 专家小传 郭冀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高血压科主任医师、教授,现任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主任、中国健康教育协会高血压健康教育(上海)中心主任、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及首席专家等职。 ●出诊时间 星期一下午 到瑞金医院高血压科病房采访郭冀珍教授时,她正忙着为一位患者做检查。患者向她咨询服用什么保健品可以增强抵抗力时,郭教授很干脆地回答:“不要吃保健品,也不要进补,对高血压患者来说,降压药就是最好的保健品。” 郭教授告诉记者,高血压患者中一半左右是胖子,而肥胖人群中有一半是高血压。控制高血压的首要问题应该是减肥,体重减少1公斤,血压就能下降约1毫米汞柱。此外,还有不少患者因为对一些问题认识模糊而走入了误区。 误区1:血压不能降得太低,太低会有危险。 郭教授说,高血压患者的理想血压是低于120/80毫米汞柱,这是国际统一标准。一项对近100万高血压患者的调查发现,当血压在115/75毫米汞柱以上,每增加20/10毫米汞柱,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相应增加1倍。 只有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应当注意血压不要降得过低:老年单纯性收缩压升高,发生过中风、冠心病、心肌梗死的患者。 误区2:年龄大了,血压高一些不要紧。 随着年龄的增长,收缩压必然会升高。然而,许多老年人认为自己血压高一些不必治疗。其实,老年人的血压正常标准应该和年轻人一样。而且,老年人血压升高后发生中风和其他心血管意外的危险性实际上高于同一血压水平的中年人。统计显示,对老年高血压的有效降压治疗会使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20%至50%。 误区3:深海鱼油、卵磷脂能使高血压患者血管软化。 不少患者不按医嘱服药控制血压,而是天天吃深海鱼油、卵磷脂等,认为这样就可将硬化的血管变软,这是错误的。 鱼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血中脂质水平,抑制血小板聚集,对心脏病患者有益。但这还没有得到证实,然而可以确定的是,吃鱼油对预防冠状动脉再狭窄绝对无效。相反,大量服用鱼油后,可出现出血倾向、肝功能异常,以及恶心、呕吐、腹泻等。 卵磷脂是从大豆、蛋黄等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副产品,它对高血压患者的血管没有什么特别的有益作用。 误区4:高血压患者“进补”增强免疫功能。 郭教授说,有一些平时血压基本正常的患者,血压突然异常升高,询问后得知,患者为了“补”身体服过几支野山参,停服后血压立即正常。她提醒患者千万不要随意服用野山参、白参等,以免发生危险。她又说:“西洋参虽然不同于野山参等,是一味适合中年人平补的药物,但高血压患者也必须在血压平稳之后才可少量服用。” 采访结束时,郭教授再次强调:“高血压患者最好的补药是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坚持服用降压药,每天坚持锻炼身体。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精神焕发,血压、血脂下降,健康长寿。”参考资料: http://www.gmw.cn/content/2005-10/12/content_315583.htm

文章TAG:上海  上海市  高血压  血压  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所长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