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盛,熊逸的春秋大义自序里有这样一段话孙盛阳秋存异本互联网上
来源:整理 编辑:好学习 2023-08-07 07:24:19
本文目录一览
1,熊逸的春秋大义自序里有这样一段话孙盛阳秋存异本互联网上
孙盛是一个人的名字,是一个史官。阳秋指的是孙盛的《晋阳秋》。异本的意思是不同的版本。后面一句好理解的。可能因疲惫,造成的,你在观察两天,早晨起来在观察下,
2,榆次古代名人
晋中之窗提醒您:其中有战国著名剑客盖聂,三国时魏国名将郝昭,两晋名著文坛的孙楚、孙绰,著名史学家孙盛、王溥,五代后汉高祖刘知远、皇后李三娘,明清时直臣循吏寇(天叙)侍郎、周(鈇)御史、褚(鈇)尚书、桑(芸)布政使,还有被誉为中国陆军第一人的湖北提督张彪等榆次古代名人【盖聂】战国末期著名剑客【郝昭】三国时魏国名将【孙楚】西晋诗人【孙绰】东晋玄言诗人、书法家【孙盛】东晋著名史学家【田志超】隋末唐初著名禅师【刘知远】五代后汉开国皇帝【李三娘】后汉高祖刘知远的皇后【王溥】五代至宋初史学家【寇天叙】明代直臣循吏【周鈇】明代御史【褚鈇】明代尚书【桑芸】清代布政使
3,褚遂良和孙盛性格有什么不同
褚遂良,不但是唐太宗时期的重臣,还是初唐四大书家之一。根据记载,凌烟阁的阁名就是由他亲笔所题,《唐人书评》把他的字誉为“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 无论是刻在洛阳龙门石窟宾阳洞内的《伊阙佛龛碑》,还是刻于陕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下石碑上的《雁塔圣教序》,都是名动天下的传世书法。甚至据说在清乾隆皇帝所收藏的八本《兰亭序》摹本中,至少有两件是归于褚遂良名下的。 那么这样一位伟大的书法家,来到唐太宗身边之后,很快展示了他的学识,唐太宗本身就是个书法家,对书法有狂热的爱好,尤其爱二王的书法。于是在全天下重金征集王羲之等人的作品,结果很多人争相进献,这些书法作品真伪莫辨,而褚遂良却可以丝毫不错地鉴别出王羲之书法的真伪,使得没有人再敢将赝品送来邀功,从此唐太宗格外欣赏和信任褚遂良。
4,孙盛殷浩清谈忘食文言文翻译
孙盛,字安国,太原中都人。祖楚,冯翊太守。父恂,颍川太守。恂在郡遇贼,被害。盛年十岁,避难渡江。及长,博学,善言名理。于时殷浩擅名一时,与抗论者,惟盛而已。盛尝诣浩谈论,对食,奋掷麈尾①,毛悉落饭中,食冷而复暖者数四,至暮忘餐,理竟不定。盛又著医卜及《易象妙于见形论》,浩等竟无以难之,由是遂知名。译文孙盛字安国,是太原府中都人。祖父孙楚担任过冯翊太守。父亲孙恂担任过颍川太守。孙恂在郡里任职时遇到贼人,被杀害了。孙盛十岁时,度过长江以躲避灾难。等到长大时,广泛学习,善于言辞,明辨事理。当时殷浩的名声冠绝一时,能够和他对等辩论的,只有孙盛罢了。孙盛曾经拜访殷浩和他谈论,相对饮食,挥舞麈尾,兽毛都落在了饭中,食物冷了再加热,反复多次,到了傍晚忘了吃饭,玄理最终也不能确定。孙盛有写作了医卜的文章和《易象妙于见形论》,殷浩等人最终也没有办法对它提出诘责,因此名声大振。
5,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该句的解释应当是:“宁愿是我对不起人,不要别人对不起我”,表达的是自己可能错杀人之后的自责。历史出处:根据《魏书》的说法,曹操杀人系于被劫之后,这种杀人是属于防卫过当。《杂记》所说操夜杀人,乃是怕别人杀害自己,所以先下手为强,这还可以说是“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行为。但曹操过后,很快就感到“凄怆”,说明是误杀,并非曹操本性。而且“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之语,只见于此书,其他二书均未言及。可见此话是不可靠的。这是孙盛最早套用司马昭的“宁我负卿,不可使卿负我”,栽赃嫁祸变成曹操的“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则演义成“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并通过让陈宫目击的角度表达对曹操品性的怀疑。事实上,史书并未记载陈宫与曹操一起同行。宁愿我辜负别人,也不能让别人辜负我。这话应该是出自曹操“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一般都会以为是宁肯我对不起别人,也不要别人对不起我我也是昨天查资料才知道的资料来源:http://baike.baidu.com/view/952704.htm?fr=ala0_1_1正解为:宁:难道 负:辜负;毋:没有。难道我对不起别人,没有人对不起我?是一个英雄自责的反问句。出自孙盛《杂记》曰: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 到了《三国演义》中,就成了“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易中天读xiu,说的是《三国演义》中的这一句。“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该句的解释应当是:“宁愿是我对不起人,不要别人对不起我”,表达的是自己可能错杀人之后的自责。历史出处:根据《魏书》的说法,曹操杀人系于被劫之后,这种杀人是属于防卫过当。《杂记》所说操夜杀人,乃是怕别人杀害自己,所以先下手为强,这还可以说是“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行为。但曹操过后,很快就感到“凄怆”,说明是误杀,并非曹操本性。而且“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之语,只见于此书,其他二书均未言及。可见此话是不可靠的。这是孙盛最早套用司马昭的“宁我负卿,不可使卿负我”,栽赃嫁祸变成曹操的“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则演义成“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并通过让陈宫目击的角度表达对曹操品性的怀疑。事实上,史书并未记载陈宫与曹操一起同行。宁:难道 负:辜负;毋:没有。难道我对不起别人,没有人对不起我?是一个英雄自责的反问句。
6,孙盛是干什么的
著名的东晋史学家孙盛(约302--374年),字安国,晋代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人。孙盛出身仕宦家庭,祖父孙楚曾为冯翊太守,父亲孙恂曾任颖川太守。他从小便受着良好的文化教育。成年之后,曾任多种官职,最高至长沙太守、秘书监加给事中。 孙盛一生著述颇丰,多为史籍。见于记载的有《魏氏春秋》二十卷,《晋阳秋》三十二卷,《文集》十卷。可惜,《魏氏春秋》和《晋阳秋》早已亡佚。今天我们能见到的部分佚文,分别留存在《弘明集》、《广弘明集》、《全晋文》、《三国志》裴松之注和《世说新语》等书中。 孙盛作史有董狐遗风,极重史德。据载,他著的《晋阳秋》“词直理正,咸称良史”。孙盛曾为东晋征西大将军桓温帐下参军,受到桓温青睐。他对桓温第三次北伐前燕时,在枋头的败绩,如实记载于《晋阳秋》中。桓温得知此事大怒,遂对孙盛的儿子说:“枋头诚为失利,何至乃如尊君所说?若此史遂行,自是关君门户事。”以杀身灭族相威胁。当时的桓温,执持东晋朝政,内外大权,结于一身。孙盛诸子闻讯大惧,皆哭泣跪拜于地,请父亲删改。那知孙盛拒不屈服于桓温淫威,坚持按实书史。不退半步。仅此一斑,足见孙盛史德。 孙盛一生酷爱读书,博学多闻,反对神鬼迷信,尤长于辩论。他对汉董仲舒以来盛行的符瑞迷信,极为反感。曾著书斥孙权说:“盛闻国将兴,听于民;国将亡,听于神。权年老志衰,伪设符命,求福妖邪,将亡之兆,不亦显乎!”又斥赵达说“《吴史》书达知东南当有王气,故轻举济江”,实际上是自欺欺人的愚蠢行为,怎么能说他“能逆睹天道,而审帝王之符瑞哉?”从这两段评论,可以看见孙盛反对迷信鬼神的无神论观点。同时他还深刻地指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迷信鬼神之佑,不信民众之力,乃是一种败亡的征兆。 在魏晋盛极一时的名理派中,孙盛是其佼佼者之一。从论述事由的条理严谨,论证清晰,能言善辩来看,他与西晋以来的裴顾、郭象、向秀、嵇康、王弼、何晏等人一样,都具有一定的论辩逻辑知识。当时擅名一时的殷浩,“为风流谈论者所宗”,谈言善辩无出其右者。但是,与孙盛在一起论辩事理时,亦颇感吃力,难占上风。在《晋书·孙盛传》以及《世说新语》中都载,有一次殷浩与孙盛辩论,饭冷复热四次,从天明一直辩到月出,也没有将孙盛难倒。 孙盛正是靠着这种实事求是的品德,据理力争的性格,不畏强霸的胆识,以及不信神鬼,注重人力的哲学观点,才成为垂于青史的著名史学家的。
文章TAG:
孙盛 熊逸 春秋 春秋大义 孙盛
大家都在看
-
汕头抗过敏性鼻炎哪里能看,过敏性鼻炎老了会怎么样
2022-07-14
-
深圳女生工资多少,深圳的工资一般都是多少
2022-07-14
-
广州名士手表怎么样,名士手表属于什么档次的手表
2022-07-15
-
青岛涌入多少韩国人,大量韩国人涌入青岛
2022-07-15
-
深圳路边摊炒粉多少钱一斤,路边摊炒面调料配方
2022-07-15
-
浙江退休工资比上海差多少,北京的退休工资是多少呢
2022-07-15
-
浙江复工有多少了,浙江省开始复工了
2022-07-15
-
广州东升印象怎么样,在你印象里广州人是怎么样的
2022-07-15
-
广州哪里适合开饭馆,广州哪个城中村适合做餐饮
2022-07-15
-
聊城现在猪仔价格多少元,现在猪仔的价格是多少
2022-07-16
-
广东广西边海岸在哪里,广东和广西有哪些海滩好玩
2022-07-16
-
广州私立学校小学多少钱一年,在广州上私立小学要多少学费
2022-07-16
-
浙江上虞彩礼多少万,民富大省浙江的彩礼很高吗
2022-07-16
-
天冷啦 广东火锅怎么做,冬天怎样做火锅好吃
2022-07-16
-
临沂哪里可以做拉皮手术多少钱,拉皮手术一般多少钱呢
2022-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