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与广东一样有丁锦堂、宋鸿图、黄培松3人中武状元。山东是清朝出武状元较多的一个省份,清代有些状元的地址不详,有史可查的山东共有13位,但清朝山东武状元虽多,还不是第一,清代以直隶、山东、浙江等一带中武状元较多,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每个省区市都有能文能武的人,正因为他们都能文能武,使得各地都有特色的文化,特色的传统,都有名垂千古的伟人、名人、能人。

1、清朝有多少个武状元?在清朝考上武状元容易吗?有广东人考上吗?

清朝有多少个武状元在清朝考上武状元容易吗有广东人考上吗

清代考上武状元有多难?在清朝,考武状元的程序与考文状元差不多,同样要通过县试、府试、乡试、会试和殿试,才有机会成为武状元。武生的科考历程清朝重文轻武,武秀才考试比文秀才考试要晚,学政考完文秀才,定出名次,贴出榜单,才会考武秀才,考武秀才,先考外场,再考内场。外场考武艺,分为马射、步射和刀石三项,马射即马上射箭,步射即平地射箭,刀石就是耍大刀和提石锁。

三个科目全部及格,可以参加内场考试,内场即笔试,与文秀才们考诗赋、对策、八股文不同,武生们只需要默写一遍《武经》,默写要全对,字迹要规范。内外两场全部通过,即成武秀才,武秀才参加乡试的考试制度比院试更严,但基本规则是一样的,内外场所有科目全过,考官们还要排定名次,根据朝廷分给本省的武举指标,将排名靠后的考生淘汰掉,剩下的考生就是武举人。

乡试完了是会试,会试主考官一般由兵部侍郎担任。会试过后,还有复试,所有通过初试的考生,都要复试马射、步射和刀石,如果通过了初试,没通过复试,一样要被淘汰掉。过了复试,紧接着是殿试,此时皇帝会亲自到场观看,武科殿试一般不会再淘汰考生,只是为了给考生排定名次。清朝总共举行过100多次武进士考试,取中的武进士总共只有9000多名,平均每次取中不到100名,

不考实战考力气传说中的武状元,都要武功超群,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实际上,清廷对武状元的要求很低:第一,会骑马;第二,会射箭;第三,力气要大;第四,有基本的背诵和书写能力,至于会不会武术套路,有没有实战能力,并不做具体要求。外场考试永远都是一个个考生单独演练,从来不让他们两两搏斗,但即使不考实战,普通人也考不上武状元,因为没有那么大的力气。

以乾隆年间的武科会试为例,考生射箭,可以选八力、十力和十二力的弓,“力”将近10斤,八力即80斤,十力即100斤。考生搭弓射箭之前,先要拉满三次,如果你选的是十力弓,前两次拉满,第三次没拉满,立即淘汰。如果三次拉满,可以参加马射和步射,步射则需要站在距离箭靶50步开外的地方,连射六次,中靶两次以上算及格。

清代考生要用大关刀,有80斤、100斤、120斤三种,选一把大刀,完成“雪花盖顶”“前后刀花”等几个动作,可以及格。石锁项目更不用说,对体力的要求更高,300斤重的大石锁,先提到胸口,再左右翻转,一般人恐怕很难做到,武状元得从基层做起清朝选官制度还是比较苛刻的,不管文状元还是武状元都要从基层做起。朝廷通常会给武状元实习生“二等侍卫”的头衔,但不能马上去给皇帝当保镖,还要经过两三年的实习期,实习期间需要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基本的军事知识和带兵常识,

御前侍卫必须懂得格斗,所以武状元们在实习期间还要学习格斗术。顺治十二年(1655年),清廷规定新科武进士(包括武状元)要跟随侍卫学习格斗,顺治十七年(1660年),号称“满洲第勇士”的权臣鳌拜担任武进士总教习,亲自教导他们骑射功夫和行军布阵。学习期满,要参加考试,假如成绩不合格,只能卷铺盖回家候补,成绩合格的,可以当上真正的侍卫,或者被分配到军营里当千总、游击等官职。

此后如有战功,慢慢可以升迁到参将、副将、总兵、提督,清朝有多少武状元?哪里人最多?我国清朝250多年的武举考试中,据朱彭寿《旧典备征》统计,从顺治三年至光绪二十四年一共出了武状元109人。其中顺治朝7人,康熙朝有21人,雍正朝5人,乾隆朝有27名武状元,是中武状元最多的朝代,嘉庆朝12人,道光朝15人,咸丰朝5人,同治朝6人,光绪朝11人。


文章TAG:状元  个武  清朝  山东  山东武状元有多少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