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荀子的名言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公生明,偏生暗。
民如水,君如舟,水可载舟,也可覆舟。

荀子的名言

2,荀子名言名句有哪些

1、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2、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荀子)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4、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5、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荀子)6、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7、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8、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荀子)9、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10、学不可以已。(荀子)1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12、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1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14、公生明,偏生暗;端悫生通,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惑。(荀子)15、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16、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17、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荀子名言名句有哪些

3,荀子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1、思索以通之。  2、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臣不至。  3、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   4、圣可积而致,途之人可以为禹。——《荀子·性恶》   5、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 —— 荀子名言6、凡斗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   7、笃志而体,君子也。   8、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9、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   10、不足于行者,说过;不足于信者,诚信。   11、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12、尊严而惮,可以为师。   13、良医之门多病人。——《荀子·法行》   14、长幼有序。——《荀子·君子篇》   15、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荀子·成相》
荀子主张法后王所谓的“法后王”,译成现代文就是“效法后来的王”,与之相对的提法是“法先王”,意思是效法古代的王。有必要补充介绍一下“先王”和“后王”的所指。先王,字面意思是先前的王,古代的王,(这里的古代,是比荀子更古的古代,并不是我们现在的古代。),实际上是指西周以前的贤明君主,主要是指天子;相对地,后王,就是指后来的王,近代的王,实际上是指东周以后历代的贤明君主,更多的是指各国通过变法取得成功的各诸侯国君。因此,“法先王”和“法后王”是两种相对立的主张。荀子主张“法后王”,在当时是很符合实际情况的主张,而且主张“法先王”的先王的事迹,由于年代久远,是带有很大的主观性的,而后王的事迹在近代,其事迹和成就都是比较客观的,因此具有比先王的事迹更大的参考价值。最重要的是,荀子所处的时代,正是战国后期,是新兴地主阶级全面取代旧奴隶贵族的时代,荀子所法的“后王”,都是那些取得成功的新兴地主的代表人物,由此可见荀子的政治立场,在当时是进步的。而荀子的“法后王”的主张,其实是为地主阶级全面取代奴隶贵族制造理论依据。 礼,古代的提法里的“礼”与现代的“礼”的意思和内容是很不相同的,在古文里讨论政治的文章中“礼”更多的是指“制度”的意思。有必要指出的是,“礼”所指的制度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制度也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古代的“礼”主要是指尊卑等级的划分,以及各等级的义务和权利的,主要是建立在伦理和道德的基础之上的;而我们今天所说的制度,是指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下,公民的义务和权利构成,国家事务的运作机制,以及国家权力机关的产生等等一系列内容,是建立在宪法和一系列专门法律的基础上的。 法,指律法。之所以用“律法”的提法,而不用“法律”的提法,主要是为了区别古代的法和现代法的不同之处。古代“法”,比我们今天所提的“法律”的概念和内容上要狭窄得多,古代的法,仅仅是规定了各种罪行以及相应的刑罚,充其量也就相当于我们现代的刑法;而我们今天所提的法律,是一个更加宽广的概念,内容上也要丰富得多。 术,指手段,权术。这是一种运用机谋算计,暗地里使用的手段。权力斗争和收买人心的行动中,使用的手段都可称为“术”。所以,“术”是一种在“礼”和“法”这些明的游戏规则之外的一种暗的游戏规则。不仅在古代,现代的政治中,也常可以感受到“术”的存在,并且现代的“术”和古代的“术”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利用的条件不同罢了。“术”的产生是有其深刻的根源的。用马克思的观点,“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来理解是非常合适不过的了。因为矛盾不可调和,那么制度,法律这些明的工具也就有其局限性,必须借助一些暗的东西来补充,那就是“术”。

荀子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文章TAG:荀子名言荀子  名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