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浐河流经哪条川

浐河本就是“八水”或“八川”之一。这八水指的是渭、泾、沣、涝、潏、滈、浐、灞八条河流,它们在西安城四周穿流,均属黄河水系。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在著名的辞赋《上林赋》中写道“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描写了汉代上林苑的巨丽之美,以后就有了“八水绕长安”的描述。 八水之中,渭河汇入黄河,而其他七水原本各自直接汇入渭河。然而由于时代变迁,浐河成为了灞河的支流;滈河成为潏河的支流,潏河与沣河的交汇。

浐河流经哪条川

2,浐河的介绍

浐河,是灞河的最大一级支流。发源于秦岭北麓的蓝田县西南秦岭北坡汤峪乡,有汤峪河、岱峪河、库峪河三源组成,在出峪后约3.5公里处汇流称浐河向北流去;流经长安区,雁塔区,灞桥区和未央区,在西安浐灞生态区谭家乡广太庙广大门附近汇入灞河。浐河全长64公里,浐河全流域面积760平方公里。浐河是所谓的“八水绕长安”八水之一。在当地素有”玄灞素浐“之称。”玄灞“指与浐河相邻的灞河水深、且广,水色浑厚;”素浐“指浐河水清且浅。在浐河与灞河交界处的浐灞三角洲,于2007年曾举办过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

浐河的介绍

3,浐河怎么读音

音:xiáo hé   海河流域子牙河系滏阳河上游的一条支流。源出获鹿、井陉两县接壤的五峰山,经获鹿、栾城、赵县,入宁晋后与沙河(槐水、槐河)会合后入滏阳河。世界闻名的赵州桥横跨其上。  洨河为季节河,夏秋两季可行船航运。洨河的航运史一直延续到解放后,六十年代后上游水源逐渐减少,最终于七十年代断流。自七十年代后,石家庄市及周边工业及生活污水排入洨河,造成了洨河的严重污染。自2005年后,石家庄市开始对洨河上游的污染进行治理,并取得了部分成效。  洨河发源于鹿泉市五峰山的溪流,流经石家庄市的鹿泉市、栾城县、赵县、宁晋县, 全长85公里,最早的记载见于盛唐。这条洨河滋润着1600多平方公里的田畴沃野。  洨河沿岸的百姓为了出行方便,在宽绰的河流上架起了一座座风姿绰约的石桥洨河是海河流域子牙河系滏阳河上游的一条支流,全长62.3公里,为季节河。世界闻名的赵州桥横跨其上。发源于河北省鹿泉区上寨乡梁家庄的五峰山。最早的记载见于盛唐。

浐河怎么读音

4,浐河的干流概况

浐河,发源于陕西省蓝田县汤峪乡秦岭主脊北侧海拔2000米以上(有说月亮石沟紫云山),于西安城郊灞桥区(有说未央区赵村东 ,或说西安浐灞生态区谭家乡)注入灞河,全长63.5公里,流域面积760平方公里(一说全长66.4公里,流域面积752.8平方公里。 )。河源在蓝田县,为汤峪河,出山区汤峪口后,呈西北流向切穿白鹿原,入长安区。 长安区境内,于魏寨乡白庙村会流汤峪河、岱峪河后称浐河,流经魏寨、鸣犊、马兴、酒铺等乡镇后,于酒铺的赵家湾入西安市灞桥区。浐河在长安境内长16.25公里,流域面积236.3平方公里。 雁塔区境内,浐河为雁塔区与灞桥区界河,自长安县酒铺乡流入雁塔区境。由余王向北,经马腾空、月登阁、白杨寨、史家湾、田家湾诸村东部穿咸宁东路向北进入灞桥区十里铺乡境。流经雁塔区境长度7.5公里,南北平均比降1/351,集流面积19.2平方公里。 灞桥区境内,浐河由十里铺乡常家湾流入,在李家堡村出境,区境内河段长22公里,流域面积101.1平方公里。 在未央区境内,浐河经灞桥区李家堡村东进入区境,至赵村东汇入灞河,未央区段长3.83公里。浐河因受骊山隆起的影响,河道不断向西偏移,在未央区段内,西岸侵蚀切割了渭河二、三级阶地,多处形成陡崖,而相对应的东岸却形成广阔的浐灞河漫滩,浐河有丰富的沙石资源。

5,浐河具体发源于哪里

  最为权威的说法应该是:中国四大名玉,是指新疆的“和田玉”、陕西蓝田的“蓝田玉”、河南南阳的“独山玉”及辽宁岫岩的“岫玉”。  百度百科写得很明白。  中国四大名玉,是指新疆的“和田玉”、陕西蓝田的“蓝田玉”、河南南阳的“独山玉”及辽宁岫岩的“岫玉”。  和田玉  主要分布于新疆莎车--塔什库尔干、和田--于阗、且末县绵延1500公里的昆仑山脉北坡,共有9个产地。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阳 起石为主,并含有微量的透辉石、蛇纹石、石墨、磁铁等矿物质,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色泽,多数为单色玉,少数有杂色。玉质为半透明,抛光后呈脂状光泽,硬度在5.5度至6.5度之间。和田玉夹生在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的山岩中,经长期风化剥解为大小不等的碎块,崩落在山坡上,再经雨水冲刷流入河水中。待秋季河水干涸,在河床中采集的玉块称为籽玉,在岩层中开采的称山料。现已发现的用和田玉制作的时代最早的玉器,出自殷墟妇好墓。春秋 战国以后,和田玉逐渐成为主要玉材,均为采集籽料,至清代始开采山料。清代乾隆时期琢制的"大禹治水"玉山,青玉材重1.07万斤,即采自密勒塔山中。  和田玉的经济价值评定依据是,颜色与质地纯净度。其主要品种有:  1. 白玉:含透闪石95%以上,颜色洁白,质地纯净、细腻、光泽滋润,为和田玉中的优质品种。在汉代、宋代、清代几个制玉繁荣期,都极重视选材,优质白玉往往被精雕细刻为"重器"。  2.羊脂白玉:白玉中的上品,质地纯洁细腻含透闪石达99%,色白呈凝脂般含蓄光泽。同等重量的玉材,其经济价值几倍于白玉。汉代、宋代和清乾隆时期极其推崇羊脂白玉。  3.青白玉:质地与白玉无显著差别,仅玉色白中泛淡淡的青绿色,为和田玉中三级玉材,经济价值略次于白玉。  4.青玉:色呈淡青、青绿、灰白的均称青玉,其颜色匀净、质地细腻,含透闪石89%、阳起石6%,呈油脂状光泽,储量丰富,是历代制玉采集或开采的主要品种。  5.黄玉:基质为白玉,因长期受地表水中氧化铁渗滤在缝隙中形成黄色调。根据色度变化定名为:密蜡黄、栗色黄、秋葵黄、黄花黄、鸡蛋黄等。色度浓重的密蜡黄、栗色黄极罕见,其经济价值可抵羊脂白玉。在清代,由于黄玉为"皇"谐音,又极稀少,一度经济价值超过羊脂白玉。  6.糖玉:氧化铁渗入透闪石形成深浅不同的红色皮壳,深红色称"糖玉"、"虎皮玉",白色略带粉红的称"粉玉"。糖玉常与白玉或素玉构成双色玉料,可制作"俏色玉器"。以糖玉皮壳籽料掏腔制成鼻烟壶,称"金裹银"宜能增值。  7.墨玉:透闪石中夹石墨、磁铁成分即呈黑色。墨玉多为灰白或灰墨色玉中夹黑色斑纹,依形命名为"乌云片、淡墨光、金貂须、美人鬓等。黑色斑浓重密集的称纯漆墨,价值高于其它墨玉品种。墨玉呈蜡状光泽,因颜色不均不宜雕琢纹饰,多用以制成镶嵌金银丝的器皿。  8.碧玉:产于准噶尔玉矿,又称天山碧玉。呈灰绿、深绿、墨绿色,以颜色纯正的墨绿色为上品。夹有黑斑、黑点或玉筋的质量差一档。碧玉含透闪石85%以上,质地细腻,半透明,呈油脂光泽,为中档玉石。  蓝田玉  考古资料证明,蓝田玉是我国开发利用最早的玉种之一,迄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蓝田县位于西安市东南,县城距西安40公里。县境除东、南部为秦岭山区外,余为川原丘陵地带。绕流长安的八水中的灞河和浐河即发源于此,著名的白鹿塬便夹居于灞、浐之间。战国时期,秦置蓝田县,因为玉之美者曰蓝,县产美玉,故名蓝田。  蓝田玉初见于《汉书·地理志》,美玉产自“京北(今西安北)蓝田山”。其后,《后汉书·外戚传》、张衡《西京赋》、《广雅》、《水经注》和《元和郡县图志》等古书,都有蓝田产玉的记载。至明万历年间,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称:“所谓蓝田,即葱岭(昆仑山)出玉之别名,而后也误以为西安之蓝田也。”从此引起后世人的纷争,有的说蓝田根本不产玉,有的说即使产玉可能是莱玉(色绿似菜叶的玉石)。  蓝田玉有翠玉、墨玉、彩玉、汉白玉、黄玉,多为色彩分明的多色玉,色泽好,花纹奇。据近年勘测,蓝田玉储量达100万立方米以上,主要分布在玉川乡和红门寺乡。当地民间玉匠过去都是用人工采玉加工,近年来开始使用机械采石加工,生产出多种多样的装饰品和工艺品。如玉杯、玉砚、玉镯、健身球等。不少玉石品隐现出天然的山水图象,不失为物美价廉的工艺品。  蓝田玉经物理化验表明,其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钙、铁、钾、钠、锰、铜等多种微量元素。对人体有舒筋活血,养颜等功效,蓝田玉被视为保健玉。经常佩带玉器能使玉石中含有的微量元素通过皮肤吸入人体内,从而能平衡阴阳气血的失调,使人祛病保健益寿。  历代皇室和显贵都视蓝田玉为珍宝,秦始皇曾用蓝田玉做玉玺,杨贵妃的玉带也是蓝田玉。传说当年李隆基送给杨玉环的爱情信物就是蓝田玉 , 由于它的纹理结构像冰块撕裂一样 , 所以后来人们用杨玉环的小名芙蓉来命名 , 也叫“冰花芙蓉玉”。出水芙蓉 , 清爽亮丽 , 它象征着美好的爱情 , 特别适合年轻人和肤色白的人佩带。由于它的形成位于泉水眼部分 , 接受温泉水冲涮的次数特别多 , 所以可溶性的矿物质非多 , 用它泡水洗脸 , 对皮肤有很好的保养功效 , 可以杀菌消炎 , 美白肌肤 , 是唯一的一种养颜玉 , 它最大的特点是变色快所以深受 广大女孩的青睐!用蓝田玉制成的玉器翠色晶莹,神韵横生,有的如苍松翠柏,行云流水;有的似百鱼戏游;有的状如牡丹、连菊怒放、翠竹挺拔;有的如熊猫噬竹,猛虎啸谷;丹鹤飞翔,百鸟朝凤;有重墨泼洒;有的乳白如脂;有的绿如翡翠;有的淡黄似金。这些虚实相兼、神态各异的产品,使自然美中又增添了无限情趣,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其产品行销全国,远销欧美。蓝田玉及其工艺品已成为陕西地方的一个支柱产品,名誉中外。  独山玉  又称"南阳玉"或"南玉",产于南阳市城区北边的独山。也有简称为“独玉”的。为全国四大名玉之一。独山玉质坚韧微密,细腻柔润,光泽透明,色泽斑驳陆离。有绿、白、黄、紫、红、白6种色素77个色彩类型,是玉雕的一等原料。  早在6000年以前,古人已开采独山玉,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器中,有不少独山玉的制品。西汉时曾称独山为“玉山”。  独山玉由于色泽鲜艳、透明度好等优点,跻身我国“四大名玉”之列。高档独玉的翠绿色的品种,与缅甸翡翠相似,故有“南阳翡翠”之誉。一般独玉主要用于雕琢各种陈设件以及手镯、戒指、项链等饰物。  独山玉是一种多色玉石,按颜色可分为八个品种。  ① 绿独山玉:绿至翠绿色,半透明,质地细腻,近似翡翠,具有玻璃光泽。  ② 红独山玉:又称“芙蓉玉”。色呈浅红至红色,质地细腻,光泽好。  ③ 白独山玉:色呈白或灰白色,质地细腻,具有油脂般的光泽。其品种包括奶油白玉、透水白玉等。  ④ 紫独山玉:色呈暗紫色,透明度较差。  ⑤ 黄独山玉:色呈黄绿色。  ⑥ 黑独山玉:色如墨色,故又称“墨玉”。  ⑦ 青独山玉:色呈青绿色,透明度较差。  ⑧ 杂色独山玉:多种颜色混杂的独山玉。  独山玉以色正、透明度高、质地细腻和无杂质裂纹者为最佳。其中以芙蓉石、透水白玉、绿玉价值较高。此外,利用玉块不同颜色模仿自然制作的俏色玉雕获得好评。  独山玉雕,历史悠久,1959年在独山附近的黄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出产的玉铲,证明早在5000余年前先民们已认识和使用了独山玉。独山脚下"玉街寺"遗 址,为汉代雕刻玉器的地方。清《新修南阳县志》载:"故县北居民,多治玉为生。"旧中国,南阳玉雕已形成一大行业,城内有作坊80多家,多是后设作坊,前面开店,自雕自销。玉雕品主要有人物、花卉、鸟兽、山水、神像、炉熏、首饰等120多个品种。独玉雕品晶莹闪烁、玲珑剔透,为南阳著名特产。  岫岩玉  产于中国辽宁省岫岩,岫岩县是一个山清水秀、物产丰富、藏风聚气的风水宝地。经过千万年的自然演化,凝聚了千万年的日月山川之精华,从而蕴育产生了闻名于世的国宝珍品——岫岩玉。  岫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产量之大和用料之多,在"四大名玉"之中均占首位。但因其硬度低,在玉器被擦拭保洁的过程中,容易被磨损而使本来不强的光泽逐渐变暗淡,远不如翡翠玉器那样越擦越亮,故岫玉属低档玉料。而在制作大型玉雕座件和中小型摆件中,因对玉的硬度要求较低,所以仍是颇受欢迎的玉种。  大体分两类,一类是老玉(亦称河磨玉),其质地朴实、凝重、色泽深绿,是一种珍贵的璞玉。另一类是软玉,其质地坚实而温润,细腻而圆融,多呈绿色,而其中以纯白、金黄两种颜色是罕世之珍品。  岫玉大多以绿色的居多,所以,除了以上的作用外,对于命理五行喜木的人来说意义格外重大,如果在家里或办公室内摆放绿色的岫玉,或自身佩带,都会给本人带来好运,如果能够从心里喜欢它,从心灵里去接近它,长此以往,就会与美玉心息相通,命运从此将会改变。望采纳。

文章TAG:浐河河流  流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