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东陂腊味的生产工艺

东陂腊味工艺特点是采用自然风干,对自然环境的温度、湿度、风力及生产周期有一定要求。腊肉:1、选料:精选肥瘦层次分明的五花肉,切条。2、盐腌:在肉条中加入食盐,搅拌均匀,腌3h~4h,用40℃~45℃的温水浸洗干净后沥干。3、配料:选白糖、白酒等辅料。4、腌制:在肉条中加入辅料,搅拌均匀,腌3h。5、晾晒风干:串绳挂竿,晾晒3天~4天,再移入阴棚风吹6天~7天即可包装入库。腊肠:1、选料:精选猪后腿肉,肥瘦分开。2、切丁:肥肉用手工切成约5mm见方的肉丁,瘦肉用手工切片后入切肉机切成约5mm见方的肉丁。3、糖腌:肥肉丁用40℃~45℃的温水洗干净后沥干,放白糖腌2h。4、配料;将肥瘦肉丁混合,加入食盐、白酒辅料,搅拌均匀。5、灌制:用灌肠机将馅料灌入肠衣,打节系绳,针刺排气,冲洗。6、晾晒风干:挂竿,晾晒3天~4天,再移入阴棚风吹6天~7天即可包装入库。腊鸭:1、选料:取180日龄至200日龄,体重达2kg至2.5kg的麻鸭宰杀。2、宰杀:颈部宰杀放血,用70℃水浸烫、拔毛,用冷水清洗。3、开膛、清洗鸭翅、鸭下巴、鸭脚切除,由胸部开膛,清除内脏,洗净。4、盐腌:用食盐在鸭坯内外涂擦,腌6h,用40℃~45℃的温水浸洗干净后沥干。5、定形:用竹片撑开鸭坯定形,鸭鼻穿绳以备晾晒。6、晾晒风干:挂竿,晾晒3天~4天,再移入阴棚风吹6天~7天即可包装入库。

东陂腊味的生产工艺

2,请问连州有什么特产

一、东陂腊味东陂腊味,广东省连州市东陂镇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东陂腊味有三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因产于东陂镇而得名。东陂腊味包括腊肉、腊肠、腊鸭、腊狗四个主要品种,它是把鲜活禽畜,经过选料、腌制、风干等程序加工而成。二、星子红葱星子红葱,广东省连州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星子红葱具有粒大色艳、鲜辣香浓等特征,产于无公害农产品的天然地带,在2004年和2005年分别通过了广东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和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成为广东省红葱生产与出口的基地。三、连州溪黄草连州溪黄草,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连州溪黄草是一种非常有特色的中药材产品,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散瘀等功效,对防治急性肝炎、急性胆囊炎等病症有奇特疗效。2007年9月,连州溪黄草正式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四、连州菜心秋冬季节,连州市昼夜温差大的特殊气候,使种植出来的菜心,比其它地区菜心更清甜、更细嫩、更爽口汁多,多年来远近驰名。经霜打后的菜心,味道更是爽甜,是珠三角各大酒店的抢手货。连州菜心因此闻名,与广州增城菜心齐名。五、沙坊粉沙坊粉是广东连州地方传统名产,属于粤菜系。苍郁的大龙山孕育了清冽甘甜的大龙河。沙坊村的历史很长,上溯到五代楚王马希范时代(907—960)。村中农户以精制颜色洁白、粉质细腻、久煮不糊、入口爽滑的切粉而扬名,连州人叫它“沙坊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陂腊味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星子红葱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连州溪黄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连州菜心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沙坊粉

请问连州有什么特产

3,清远自驾之旅游洞河奇观连州地下河品清远美食东陂腊味宴

提到连州,相信很多朋友第一时间会想到著名的连州地下河,因为它不仅是连州的 旅游 名片,也是清远唯一的国家AAAAA级 旅游 景区,拥有“洞河仙境”、“洞河奇观”的美誉,它虽然只是一个溶洞,却又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溶洞,因为它洞中有洞、洞中有河、洞中有桥、洞中有瀑,非常的神奇,所以大家提到连州时第一时间想到这个了不起的地下河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连州之美却绝不仅仅有地下河,它本身就是一个 历史 极为悠久,文化尤其厚重的千年古郡, 历史 上素为兵家必争之地,刘禹锡、韩愈、岳飞、伏波将军等都曾在此留下过足迹,先后从连州走出过138位进士,有的还官至宰相,位极人臣。还流传着著名的兄弟(陈铨、陈铸)同时金榜题名、公孙三代(唐元、唐静、唐炎)分别登第等科举佳话。而且连州在近代还曾五次当过广东的省会,所以它在 历史 上的地位极高,甚至比它的上级城市——清远的 历史 地位还要高。 悠久的 历史 、厚生的文化,也催生了各种各样的特产,比如连州白茶、蜜糖、蜜枣、黄精、东陂腊乳狗、瑶安冬菇、连州花肠、酿田螺、东陂水角、黄茅粽、 酸辣豆角等,都是在全国叫得上号的连州特产。在这些众的特产中,东陂的腊味是极其有名的,而且给我们留下的印象也是最深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在清远自驾的过程中,路过连州的东陂镇时,几乎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掠晒着大量的腊味,而且我们多次品尝过,的确非常好吃。 东陂腊肉现在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东陂所在的地理特征是属河床谷地,位于两山两水之间。其中东塘河,是从峡谷中钻出来的,缓缓地流到东陂镇,也把习习的山风带到镇子上。秋冬时节,干燥的冷风从南风坳吹来,与两条河散发的水蒸气糅合在一起,正好让晾在天棚上的腊味徐徐凉爽,慢慢阴干。 东陂镇由于特定的风力、温度、湿度,才形成了东陂腊味独特的风味。因此,东陂腊味又有“风干腊味”之称,更有“天时地利厚赐”之说。另外,由于采用风干工艺,只能利用秋冬季的天然气候条件生产,生产时间约为每年的寒露节至小寒节之间,属季节性生产,超出此时间范围生产的腊味也没有风干腊味的特色。生产时间与生产地域是两个必备条件,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生产风干腊味的自然条件。 东陂腊味的种类很丰富,不仅有我们常见的腊肉、腊肠,还有腊鸡、腊鱼、腊鸭、腊排……等,而且这些肉也是有讲究的猪肉的品种是长白猪,属瘦肉型猪,蛋白质含量较高;鸡、鸭等均为当地土生品种,且采用自然放养方式,肉质较好;所喂饲料包括当地的野菜、稻谷糠或放养中自由觅食,适当补给以花生麸等精饲料和矿物质。 据当地朋友介绍,东陂的腊味制作 历史 极为悠久,向上可追溯至明代。相传在明朝年间,有两位来自东莞的移民迁居于此,带来传统的腊肉制作技术,他们结合东陂镇的特殊环境,对农家饲养的禽畜进行腊制加工,甚得方圆几十里村民的欢迎。 到了清朝的乾隆年间,东陂人生活富庶,六畜兴旺,当时的猪肉除正常屠宰销售外常有剩余。一次偶然的机会,当地有一个村民把剩余的猪肉用食盐铺撒面上,次日又将用盐腌制了一夜的猪肉用绳吊挂起来,时值冬至,连日大雪,无法出门,那户人家便将腌制的猪肉取下煮食,却发现味道不同一般,咸香可口。从此,用盐腌制猪肉成腊味的工艺便流传开来。 鉴于东陂腊味的特点,2006年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东陂腊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而当地政府也于2007年正式启动了专业镇标准化示范点试点工作。在镇区内建立内容涵盖涉及产品的生产、加工、管理等方面的标准体系,标准覆盖率达到99%。统一技术门槛,建立公平公正的技术平台,促进东陂腊味产品优化升级,由小作坊生产逐渐走向企业化、标准化发展。 现在东陂腊味不仅成了连州的著名特产,同时也是清远的 美食 名片,几乎在每个清远餐厅都可以吃到东陂腊味,不过最为正宗的还是要到连州市东陂镇本地才能吃到。 近日,渝帆在参加清远一个 旅游 活动的时候,参观了著名的连州地下河,也在地下河所在的连州东陂镇品尝了正宗的东陂腊味宴,包括腊肠、腊肉、腊鸡、腊排做成的各种佳肴,比如腊味拼盘、腊肉米饭、腊猪脚萝卜汤、腊味炒菜心(连州菜心是连州的另一著名地产品牌)、腊味芋头煲、腊鸡等,这些腊味色泽暗红,肥肉呈半透明的白色或浅黄色,腊香浓郁,甜咸适中,香嫩爽口,回味悠长,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清远自驾之旅游洞河奇观连州地下河品清远美食东陂腊味宴


文章TAG:东陂  腊味  生产  生产工艺  东陂腊味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