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似飞鸿踏雪泥”到过河南光山县的静居寺,写下了《游净居寺》;到过河南的息县,写下了《过新息留示乡人任师中》;在河南叶县写下《双凫观在叶县》、《昆阳城赋》;在河南汝州龙兴寺写下《子由新修汝州龙兴寺吴画壁》;在河南汝南县写下《记汝南桧柏》;在河南信阳品信阳茶,评浉河水;最后,苏东坡死后安葬在河南郏县。
1、苏轼为何葬在河南郏县?
苏轼一生,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家在西南的他,去过西北的凤翔,到过东北的密州,北方的定州,东南方的徐州、杭州、扬州、苏州、湖州,还曾希望定居常州,结果偏偏选择葬在名不见经传的汝州郏县,这是为何呢?难道,仅仅因为郏县有类似苏轼故乡的“小峨眉山”?据苏辙的叙述,苏轼选择葬在“嵩山下”,并未明指郏县。而苏轼葬于郏县,除了它位于嵩山脚下,风景绝美,境内有山类似故乡峨眉山之小峨眉山,
苏辙在《再祭亡兄端明文》中说,苏轼本希望葬于眉山父亲苏洵墓旁,只因山长水远,没法归葬故乡。而郏县境内有“小峨眉山”,葬在这里,仿佛葬在故乡,这种说法,挺文艺,不过,更深层的原因显然不在此。更深的原因是郏县特殊的地理位置,苏轼研究《周易》,著有《东坡易传》,他知嵩山一带,风水甚好,所谓“土厚水深”,如葬于此,子孙定会繁盛,
故而,选择葬在嵩山之下。嵩山一带,最好的一带,多半被赵宋皇族,王公贵族占据了,郏县风水尚佳,低调但不失为宝地,故而成了苏轼兄弟意中的长眠之所。之所以选择郏县,而不选择郑州和许昌等,很大原因在于郏县与京城汴京特殊的距离,郏县距离汴京不远,子孙在此蕃息,距离政治文化中心较近,能够方便获取生存发展的资源。这是苏轼兄弟不愿归葬四川的最大原因,
【2013年初访郏县三苏园时所拍照片】郏县距离汴京又不是特别近,中间隔着许昌,这使得郏县又比较安全。徽宗崇宁党禁时,苏家子弟被禁止到京畿四辅之地,如果选在郑州和许昌,一旦政治迫害继续,苏家子弟将又要流离失所了,苏轼身后,新党依旧把持朝政,但对苏辙等人并未继续进行残酷的打击。因此,苏辙闲居郏县与汴京之间的颍昌府(即今许昌),
2、苏轼在徐州做过官,为什么向宋仁宗建议分割徐州?
苏轼在徐州为官,深知徐州地区人民的性格,苏轼评价徐州少年皆“胆绝过人”,同时苏轼熟读史书,发现这一带从秦到宋,每次不出事则已,一出事往往意味着王朝统治的结束,不信你看历史,几乎每个朝代这个地区都有想当皇帝的人,成王败寇,但是架不住不怕死的上啊,因而犬牙交错的行政规划有利于王朝统治,自宋代以后,古徐州势力范围只有清末短暂统一过三年,其余皆被犬牙分治,这一举措无疑是极为有效的。
3、苏轼的一生都去过哪里?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苏轼在政治上是一个失败者,这就注定了他在仕途上的宦海沉浮,他的一生概括起来是这样的:三分之一的时间在朝廷做官,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地方做官,三分之一的时间在贬谪、流放的路上。他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但绝不是今天的背包客们怀揣梦想的游历旅程,那是一个古代文人官员坎坷辗转的辛酸足迹,苏轼一生经历了仁宗、短暂的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位皇帝,一直都浮沉在党争之中,逝世于徽宗继位的第二年。
苏轼二十一岁时,与弟弟苏辙跟着父亲苏洵走出四川,到当时的京城汴京(今开封)参加科举考试,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兄弟两参加了朝廷举行的“制科”考试,兄弟俩连名并中。特别是苏轼,获得了大宋王朝开国以来的百年第一名的殊荣,当时苏轼只有二十五六岁,授官大理评事、凤翔府签判。苏轼在凤翔就任三年,做了许多让老百姓称颂的好事,如积极赈济灾民,
东坡还修改了“衙前之役”,推行仁政,减免积欠。策划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城内湖东湖,扩建了“饮凤池”以利于城市排涝防旱,治平三年(1066)苏洵病逝,苏轼与弟弟苏辙扶柩还乡守孝三年,三年之后苏轼还朝,这一年王安石的改革变法开始了,史称“熙宁变法”,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苏轼并非反对变法改革,他只是反对王安石的疾风暴雨般的改革变法方式。
文章TAG:苏轼 做过 徐州 河南 苏轼在河南哪里做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