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院感染监测指标体系怎么

我理解的医院感染监测体系是指按照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开展的医院感染监测指标,如:医院感染患病率、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外科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率、重症监护室与中心静脉置管相关血液感染发生率、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发生率、导尿管相关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与血液透析相关血液感染发生率、多重耐药菌控制及抗菌药物使用病原菌送检率等。

医院感染监测指标体系怎么写

2,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根据病原体检查可明确致病病原体。 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1.无明显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3,医院感染微生物学标准及监测

医院环境污染细菌的监测的卫生学标准 (1)层流洁净手术室和层流洁净病房:空气中菌落数不超过10个CFU/ m3,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部不超过5个CFU/ m2,而且无致病菌检出为合格。 (2)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供应室洁净区:空气中菌落数不超过200个CFU/ m3,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部不超过5个CFU/cm2,而且无致病菌检出为合格。 (3)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急诊室、供应室的清洁区、各类普通病房、化验室:空气中菌落数不超过500个CFU/ m3,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部不超过10个CFU/cm2,而且无致病菌检出为合格。

医院感染微生物学标准及监测

4,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评制度

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会议制度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由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全体委员及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参加;遇到紧急情况随时召开会议;2.每位参加会议的人员必须签到,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的,须提前向委员会主任请假;3.出席人员不得少于委员会总人数的3/4;4.医院感染监控员会议每季度召开1次,由院感科主持,各科室感染监控员参加。5.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实行表决制,表决通过的决议经院长办公会通过后,相关科室遵照执行。6.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负责进行会议记录,会后由感管科负责编写会议纪要,并向有关部门通报
你的提问表达得很不明确,我的理解是关于医院感染过程中与质量考评相关的制度,对吗?你可以参考卫生部目前正在拟定的《综合医院评价标准》相关条文,应该对你有帮助,大概如下:【标准】医院感染指标监测是全院质量改进和患者安全的组成部分;监测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医院感染率及其变化趋势;根据医院感染风险、医院感染率及其变化趋势的信息改进诊疗流程;要将医院感染情况与其它医疗机构进行比较;定期向医疗机构的领导和医护人员通报医院感染的监测结果;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医院感染监测结果。【目的】通过医院感染监测信息及时发现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通过控制可控的危险因素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解读】医疗机构应建立科学、规范的医院感染监测指标体系,及时、畅通、便捷、有效的上报及反馈渠道,根据所监测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其变化趋势等信息,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与安全。医院感染监测指标应纳入机构内医疗质量管理指标体系。【评价要素】1.建立医院感染监测指标体系,按照《医院感染监测规范》(WS/T3122009)开展科学、规范的监测工作,有监测记录。2.有畅通的监测信息反馈渠道,定期(至少每季度)发布医院感染监测信息,有记录。3.各省市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应定期(每季度)发布本地区的医院感染监测信息,医疗机构应及时将本机构的监测结果与其比较,以达到持续改进。4.针对所监测的医院感染信息,持续改进诊疗流程和措施,举例说明。5.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上报医院感染监测信息。

5,手术室感染监测制度

《手术室工作制度、标准与无菌设计、防感染措施应用手册》 【册数】:全四卷 16开精装 【出版社】:中国知识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 【作者】:编委会 【价格】:定价:1180.00元 优惠价:550.00元 第一篇 手术室创新管理 第一章 手术室的综合管理与创新 第二章 洁净手术室创新管理 第三章 特殊手术室管理 第四章 手术室的质量标准与监控 第二篇 医院手术室感染管理控制规章剃度 第一章 医院手术室感染管理组织与职责制 度 第二章 医院手术室感染监测与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 第三章 手术室的规章制度 第四章 洁净手术室感染管理规章制度 第五章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责和规章制度 第六章 手术室护理技术操作规章制度 第七章 手术室总体设施及布局管理规范 第八章 手术室急救护理制度 第九章 手术布类、敷料、缝针、缝线及器械的分类管理制度 第十章 财产资源管理制度 第十一章 医疗废物的管理规章制度 第十二章 手术室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第十三章 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 第三篇 手术操作规范与感染防范 第一章 常用局部麻醉技术 第二章 手术标准化操作技术 第三章 几种基本操作技术及技巧 第四章 微创手术操作技术 第五章 常用美容整形手术 第四篇 医院手术室感染控制技术规范与消毒隔离措施应用 第一章 概论 第二章 医院感染的管理组织与监控 第三章 医院手术室感染控制规范 第四章 治疗和护理技术感染控制 第五章 手术室及其相关标准应用 第六章 手术室相关部门的医院感染控制 第七章 物理消毒灭菌方法 第八章 常用化学消毒剂的应用 第九章 物理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第十章 化学消毒剂浓度及消毒效果监测 第十一章 医院物品及环境消毒与灭菌 第十二章 医院物品及环境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第十三章 隔离设施与隔离技术 第五篇 手术配合与手术感染控制技术要点 第一章 普通外科手术配合 第二章 整形美容外科手术配合 第三章 器官移植的手术配合 第四章 胸外科手术配合 第五章 神经外科手术配合 第六章 心脏外科手术配合 第七章 泌尿外科手术配合 第八章 骨科手术配合 第九章 眼科手术配合 第十章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配合 第十一章 颌面外科手术配合 第十二章 妇产科手术配合 第十三章 微创外科手术配合 第十四章 显微镜外科手术配合 第十五章 烧伤手术配合 第六篇 医院手术室综合评价方法与评价规程 第一章 综合评价概论 第二章 综合评分法 第三章 综合指数法 第四章 层次分析法 第五章 主成分分析法与因子分析法 第六章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 第七章 聚类分析法 第八章 正交设计分析法 第九章 数据包络分析法 第十章 综合评价的其他方法
哪位朋友可以告诉我手术室感染管理中主任 护士长的职责吗?谢谢

文章TAG:医院  医院感染  感染  监测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