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红旗渠20世纪60年代安阳的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的工程,历时近十年才基本完工,被人称之为“人工天河”。三是司母戊大方鼎那是读初一的时候,《中国历史》课本上介绍了司母戊大方鼎,是从安阳的殷墟里挖出来的,是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青铜器。
安阳目前己经没有了人气,所说的人气是四面八方而来的人气。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每天到安阳来的外地人口最少也在几干人,赶上周六节日前能超过万人,为什么有那么多外地人来安阳?因为安阳那时是予北真正的中心,人们需要到这里来买卖物质,也是到城里来转转看看,这人气满满的把个南北大街人山人海,这几年,安阳成了一座死无生气的孤市,去老火车站看看,上下车的人都是几个安阳人,再也没有了人山人海的场面,就算高铁站也是没几个人上车下车。
为什么?因为周边的,外地的人们不需要到这里来购物进城了,人家家乡比你发达了,所以就没了吸引力了,新城都一样,老城破旧无生气,这就需要拿出让人来的名片,名片就是七大古都,古都,古都,哪里是古都,老城就是古都,打造古都帝王之都才能吸引外人过来,帝都以哈为标志,当然除了城外的殷虚外,而重头戏应是古城中的高阁寺,因为所有帝都的标志就是高阁宫搂,不是帝都是没有的,高阁寺是货真价实的帝王宫阁。
2、目前安阳营商环境怎么样?
不怎么样,2019年安阳市全市生产总值2229.3亿元,比上年增长2.7%,其中,一产增加值198亿元,下降2.3%;二产增加值998.4亿元,增长1.5%;三产增加值1032.9亿元,增长5.4%。三次产业结构为8.9:44.8:46.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4.1亿元,增长6.5%;税收收入121.4亿元,增长3.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4.3亿元,增长8.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47元,增长8%;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916.5亿元,增长8%;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672亿元,增长14.2%。
2019年安阳市全市生产总值2229.3亿元,比上年增长2.7%,这个增长速度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属于比较低的水平,经济增长十分乏力。放眼望去,安阳市铁西被安钢、安彩等企业占据,安彩已经垂死挣扎,而因为有安钢的存在,几乎成了一块硬伤,铁西已经很少有人去,几乎成了一座废城,甚至殷墟的长远发展都会因之受到影响。
3、如何评价安阳这个地方?
作为一个外地人,又从未过到安阳的人来评价安阳,对一些细枝末节肯定无法谈起,主要是通过一张张亮丽名片来了解,安阳给我印象最深刻,最先并不是现在所称的中国七大古都、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殷墟与甲骨文、《周易》的发源地等,这些很古老的历史名片。而是从连环画和小说中了解到的三件大事,一是岳母刺字记得小时候看连环画系列作品时,看到连环画中有一个相州汤阴县,这是一个出英雄的地方,就不知道这个地方在哪里,看连环画时还是读小学,但这个名字和岳母刺在岳飞背上刺上的“精忠报国”的画面铭刻在心。
后来读初中了,连环画这种小人书已不能满足我了,要看小说才过瘾,记得当时为了买小说,我和三哥到很远的山上砍了一天杂木棒卖给供销社,买了一本《说岳全传》《杨家将全传》,记得是刘兰芳的评书,通俗易懂。三哥喜欢杨家将,先看《杨家将全传》,我喜欢岳飞,先从《说岳全传》,到了初中就不是小学了,一切都是懵懵懂懂,初中有了资料可查,就是我们的课本《中国地理》和《中国地图册》。
经过查找才知道相州汤阴县原来在河南安阳地区(当年的地级行政),相州是哪里就不知道了,那是古称,与现在的地名不一定对得上号,二是红旗渠20世纪60年代安阳的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的工程,历时近十年才基本完工,被人称之为“人工天河”。读小学时,我有一本连环画,名字就叫《红旗渠》,那时的小伙伴们都喜欢有打仗故事的连环画,至少也是抓特务的,因此,我当年买这本连环画时,还被小伙伴们嘲笑过,意思是买了一本“不好看”的书。
文章TAG:安阳 铁西 发展 河南 安阳铁西发展的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