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儿厌食什么是小儿厌食

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主要是3~6岁)较长期食欲减退或食欲缺乏为主的症状。它是一种症状,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小儿厌食症又称消化功能紊乱,在小儿时期很常见,主要的症状有呕吐、食欲不振、腹泻、便秘、腹胀、腹痛和便血等。这些症状不仅反映消化道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且常出现在其他系统的疾病时,尤其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障碍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时。因此必须详细询问有关病史,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其原发疾病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小儿厌食的原因包括微量元素缺乏、贫血、饮食习惯不良等,应注意开导教育孩子,养成按时进餐的习惯,少吃零食,不要让孩子看电视过多或玩电子游戏等,以防影响食欲。

小儿厌食什么是小儿厌食

2,小孩子厌食

你好, 孩子的吃饭问题经常是最令家长烦恼的事。一般来说,厌食是指小朋友较长时期的食欲不振或是食量减少,甚至是讨厌进食的一种脾胃病症,是目前小朋友常见的病症之一,常见于1-6岁儿童。 对于小儿厌食症的判断,应注意以下几点: 1.食欲减退,厌食症状持续2个月以上,食量明显减少。 2.排除其它疾病如慢性腹泻、肝炎、肾炎等慢性疾病引起的食欲低下。 3.与积滞、夏天气候炎热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加以区别。 小儿厌食 体质分3型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功能失调就会影响水榖的受纳和运化,而造成厌食。常见的小儿厌食可分为三种类型: 1.脸色暗淡、身体瘦弱型 这种孩子通常脸色较无光彩、形体偏瘦,舌苔白,不爱吃东西或食而无味,如果多食后有会恶心、呕吐、脘腹作胀的情形。治法以调脾助运为目标。可使用麦芽、神曲、山楂、砂仁等中药开胃健脾,再配合枳实、陈皮等帮助理气健脾,若有胀气的情形增加莱菔子、木香、香附、厚朴消除胀气。 2.口干多饮、皮肤干燥型 这类孩子通常口干、喝水多,但不爱吃饭,舌苔多见光红,舌质偏红,皮肤干燥、缺乏润泽,大便多干结。治法以养胃育阴为目标,可用白芍、乌梅、沙参、玉竹、天花粉、山药等,取酸甘化阴之法,清而不滋,养胃生津。 3.精神差、易腹泻型 这类孩子通常精神较差,面色萎黄,形体瘦弱,除厌食、拒食外,若进食稍多或进较难消化食物,则大便挟有残渣,或大便不成形,容易出汗,舌质淡,舌苔薄白。治法以健脾益气为目标,常以参苓白术散来加减。 减少零食 增进胃口 吃饭时应避免看电视,改听柔和轻松的音乐以增加用餐的情绪,并避免吃过多的零食。小朋友若在用餐以外的时间吃过多零食或偏食,只喜欢快餐、冰淇淋、可乐等食物,暴饮暴食,增加肠胃的负担,正餐就会吃不下,也容易损伤脾胃。此外,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胃肠的蠕动、帮助消化,都可以帮助增进小食欲。 首先,菜色尽量多样化。尽量让菜色有不同的变化,训练孩子习惯各种不同的菜肴口感、味道,顺便教导相关知识。如此既不会让孩子饿着,又有助于开展食欲。 话说回来,如果不方便准备多样菜,或孩子连一样都不吃,那么可以考虑适度让孩子挨饿一下。挨饿让孩子身体不舒服,适时教导孩子不吃东西或挑食的坏处。也可以在孩子吃完饭后量身高、体重,让孩子产生成就感,进一步享受用餐的快乐。 严格控制零食,只吃正餐。养成定期运动的习惯,有助于增进食欲。把吃饭当成游戏,先吃完的孩子可以得到奖品。跟孩子讲故事,把每盘菜的故事讲得趣味横生,甚至把肚子拟人化,让孩子帮助肚子吃到食物。 此外,不论孩子这餐吃多吃少,都予以鼓励,才能让孩子愿意主动用餐,轻松的气氛也能促进消化、吸收。若孩子有足够的能力,让他自己决定饭量;有时候让孩子DIY,吃自己包的饭团、水饺、三明治,一方面培养孩子自主、自律的精神,二方面可以增加生活乐趣。 其实,家长大可不必担心孩子会饿着;很多家长会不自觉地希望孩子吃下超过他所能负荷的饭量,喂食优先选择高蛋白含量的食物,有助于长肌肉,也可以用适量的综合维他命,均衡营养。只要让孩子又吃了虽不饱但不会太快饿的分量,就可以去进行他的学习或游戏。 毕竟,吃东西维持生命是人的本能,不需学习就可以发展得很好。等孩子长大,通常这个问题就会自然不药而愈了。

小孩子厌食


文章TAG:小儿厌食小儿  小儿厌食  厌食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