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屈原列传中所有活用

短,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毁谤。 (3)将军身披坚执锐。

求屈原列传中所有活用

2,急求屈原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特

臣语曰, 语,告诉,名作动可与不 不,通否宁许以负秦曲, 负,使动用法,使......承担。大王必欲急臣 急,使动用法召有司案图 案,同按诈详 详,佯,假装孰计议之 孰,熟,仔细
这个要自己懂才行啊

急求屈原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特

3,屈原列传一词多义

1.见闻 听说 出名2.妨害 毒害3.缀辑;撰写 连接 托付 嘱咐 4.痛恨 痛苦的5.夸大 讨伐 功绩 砍伐6.和 把……给 给
“而齐竟怒不救楚”中的“竟”是“最终”的意思。后一个“竟”是“竟然”的意思。上面的翻译错了!
这个···自己找本古汉语字典查呗

屈原列传一词多义

4,屈原列传中谗谄之蔽明也谗谄的特殊用法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其中“谗谄之蔽明也”这句是被动句。翻译: 屈原痛心怀王不能听信忠言,明辨是非,被谗言和谄媚之辞蒙蔽了聪明才智,让邪恶的小人危害公正的人,端方正直的君子则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忧愁苦闷,写下了《离骚》。 “谗谄”动词活用,作名词,“谗”翻译为“谗言”,“谄”翻译为“谄媚之辞”。
动(词)作名(词)
贤明的人

5,急需屈原列传的文言现象总结不要翻译

通假字 ①人穷则反本 (“反”通“返”) ②治国累世而不见者 (“见”通“现”) 词类活用 ①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上、下、中”都是名词作状语,表示时间。) ②其后楚日以削 (“日”是名词作状语,表时间:一天天地。) ③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短”,形容词用作动词:指出别人的错误,诋毁) ④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祖”,名词意动,“以……为祖先”即“效法”。) ⑤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内”、“外”,名词作状语:“在内”、“在外”) ⑥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泥”名词作动词,“出于淤泥”) ⑦明道德之广崇 (“明”形容词作动词,阐明) ⑧正道直行 (“正”“直”,形容词使动,“使……正”、“使……直”) 一词多义 【属】 ①屈平属草稿未定 (写) ②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一个接一个) 【伐】 ①平伐其功 (夸耀) ②大兴师伐秦 (讨伐、攻打) 【微】 ①其文约,其辞微 (含蓄)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没有) 文言句式 (1)被动句 ①方正之不容也 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③屈平既绌 ④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⑤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2)判断句 ①天者,人之始也 ②秦,虎狼之国,不可信 古今异义 ①人穷则反本 (“穷”:古义,处境困难;今义,贫穷) ②大兴师伐秦 (“师”:古义,军队;今义,老师) ③颜色憔悴 (“颜色”:古义,脸色;今义,色彩
通假字 ①人穷则反本 (“反”通“返”) ②治国累世而不见者 (“见”通“现”) 词类活用 ①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上、下、中”都是名词作状语,表示时间。) ②其后楚日以削 (“日”是名词作状语,表时间:一天天地。) ③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短”,形容词用作动词:指出别人的错误,诋毁) ④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祖”,名词意动,“以……为祖先”即“效法”。) ⑤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内”、“外”,名词作状语:“在内”、“在外”) ⑥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泥”名词作动词,“出于淤泥”) ⑦明道德之广崇 (“明”形容词作动词,阐明) ⑧正道直行 (“正”“直”,形容词使动,“使……正”、“使……直”) 一词多义 【属】 ①屈平属草稿未定 (写) ②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一个接一个) 【伐】 ①平伐其功 (夸耀) ②大兴师伐秦 (讨伐、攻打) 【微】 ①其文约,其辞微 (含蓄)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没有) 文言句式 (1)被动句 ①方正之不容也

6,屈原列传文言知识

1 . 通假字反 -- 返 离 --罹 见 --现 指-- 旨 濯 -- 浊绌 -- 黜 内 -- 纳 从-- 纵 质-- 贽 反 -- 返被 --披  常 -- 长 泥——涅 志——记2 . 重点文言实词释义属 屈平属草稿未定 动词,zhǔ,连缀,引申为写作。亡国破家相随属 动词,zhǔ,连接。属予作文以记之 通“嘱”,嘱托,动词。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动词,隶属,属于。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动词,掌管。有宁越……之属为之谋 名词,类,这些人。吾属今为之虏也 名词,用在人称后面,表复数。吾属,我们。神情与苏、黄不属 动词,类似。若属皆且为所虏 若属,你们这些人。伐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动词,耀,自夸。其后秦欲伐齐 动词,讨伐,进攻。口诛笔伐 动词,声讨。伐薪烧炭南山中 动词,砍伐。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 动词,战胜,打败。此五霸之伐也 名词,功业。疏 王怒而疏屈平 动词,疏远。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形容词,稀疏。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 动词,陈述,旧读 shù。论积贮疏 名词,奏章,古代大臣向君主上书言事的文体,旧读 shù。十三经注疏 名词,注解的一种,为“注”作注的文字,旧读 shù。离 “离骚”者,犹离忧也 后“离”为动词,通“罹”,遭受。又如《叔向贺贫》:“而离桓之罪。”约从离衡 动词,离散,分离。如有离违,宜别图之 动词,背离。多情自古伤离别 动词,分离,离别。本 父母者,人之本也 名词,根本。本末倒置 名词,本义:草木的根。今背本而趋末 名词,根本的、基础的东西或方面,此指农业。此之谓失其本心形容词,本来的。本在冀州之南 副词,本来。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名词,稿本,版本。今存其本不忍废 名词,稿本、底本。用芽者自从本说 代词,这、此。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量词,册。臣本布衣副词,本来 ( 是 ) ,原来 ( 是 ) 。一说,动词,出身于。抑本其成败之迹 动词,推究,考察。志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名词,志向,心意。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名词,意愿。博闻强志 动词,通“记”。一说,名词,记忆力。其志洁,其行廉 名词,志趣。聊斋志异 动词,记述。项脊轩志 名词,表一种记事的文体。一词多义指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名词,通“旨”,意旨,旨趣。指如削葱根 名词,手指。璧有瑕,请指示王 动词,指出。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动词,指向。哙遂入……头发上指动词,直立,竖起。指通豫南 副词,一直,直接。闻 博闻强志 名词,学识,见闻。忽闻门外虫鸣动词,听见。初闻涕泪满衣裳 ( cháng ) 动词,听说。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取。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动词,懂得,明白。况草野之无闻者欤 名词,声望,声名。无何,宰以卓异闻 动词,闻名。留 因留怀王以求割地动词,扣留。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 动词,停留。先生可留意矣动词,留心,关心。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 动词,保存,遗存。迁 顷襄王怒而迁之 动词,放逐,流放。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动词,调动官职,此指升迁。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动词,调动官职。左迁:贬官。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动词,变迁,变更。战、守、迁皆不及施 动词,迁移,迁都。父 渔父见而问之曰 名词,fǔ,古代对老年男子尊称。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名词,通“甫”,音fǔ,古代男子的美称,多附缀于名字后面。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名词, ( 叔 ) 父,父辈人。弹 新沐者必弹冠 动词,用手指轻轻弹击。莫辞更坐弹一曲动词,弹奏。而设法备贮弹药,则可也 名词,弓弹、炮弹、炸弹的总称。害 争宠而心害其能 动词,嫉妒。邪曲之害公也 动词使动用法,损害。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名词,祸害。3 . 词类活用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动词活用作名词,听觉,听力,亦指人的聪明智慧和判断力。谗谄之蔽明也 动词活用作名词,中伤别人的小人。邪曲之害公也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邪恶小人。方正之不容也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方正之人。明道德之广崇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阐明。蝉蜕于浊秽 蝉:名词作状语,像蝉那样……。浊秽: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污浊环境。厚币委质事楚 名词作状语,用厚币………泥而不滓 名词活用作动词,niè,生活在污泥里。其后楚日以削 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亡国破家相随属 动词使动用法,使……灭亡,使……破败。时秦昭王与楚婚 名词活用作动词,结为婚烟。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名词作状语,在朝内,在国外。身客死于秦 名词作状语,象客那样。一说,以客的身份。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说短处,诋毁。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动词使动用法,使……存,使……兴。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忠诚之士,贤能之人。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名词活用作动词,效法,模仿。一说为意动用法。4. 偏义复合词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 偏在“治”,一说“乱”反训作“治”,“治乱”连文同义 )古今异同词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古今同义:认为。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古义:欺诈的言论。今义:无理狡辩,动词。奈何绝秦欢 古义:怎么,为什么。今义:对付,处置,如“你奈何不了他”“无可奈 何”。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古义:返回 ( 楚国 ) 恢复 ( 国家 ) 。一说,反,覆转。今义:一遍又一遍;颠来倒去;重复的情况。颜色憔悴 古义:脸色。颜,颜面。色,气色。又如:暮去朝来颜色故。今义:物体光波通过视觉时所产生的印象。形容枯稿 古义:形,形体。容,容貌。又如《林黛玉进贾府》:“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今义:对人或事物的形状或性质加以描绘。而能与世推移 古义:变化。今义:移动。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古认:此处指言语举动适度得体。又如“常从容淡静”。一说,“从容”为举止行动之意。今义:不慌不忙,不急迫,镇定自若的样子。如成语“从容不迫”。5.句式特点A 判断句 “离骚”者,犹离忧也。B 省略句 遂绝 ( 于 ) 齐 ( 省略介词 )又因厚币 ( 赂 ) 用事者臣勒尚 ( 省谓语 )以 ( 之 ) 出号令 ( 省介词宾语 )C 被动句 方正不容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而自令见放为D 倒装句 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 介宾短语后置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 介宾短语后置 )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 ( 介宾短语后置 )明道德之广崇 ( 定语后置,一说,非定语后置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 定语后置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 介宾短语后置 )蝉蜕于污秽,以浮游于尘埃之外 ( 同上 )楚人即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 同上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 ( 否定句中代词“自”做宾语,前置,“自为 ( wéi ) ”与下文的“自佐”相对 )E 固定结构奈何绝秦欢 ( 表疑问,怎么。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 表反问,怎么……呢 ? )6.成语典故怀瑾握瑜 语出《楚辞?九音?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王逸注:“在衣为怀,在乎为握;瑾、瑜,美玉也。”比喻人具有纯洁优美的品德。博闻强志 语出本文。见识广博,记忆力强。又作“博闻强记”“博闻强识”,《礼记?典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随波逐流 语出本文。比喻无原则、无立场地与世相沉浮。弹冠振衣 语出本文。整洁衣冠。与世推移 语出《楚辞?渔父》。随着世道的变化而变化以合时宜

7,求报任安书节选廉颇蔺相如列传屈原列传信陵君窃

《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知识点 归纳如下:   ①可与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②臣愿奉璧西入秦。“奉”通“捧”,用手托。   ③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   ④如有司案图。“案”通“按”,察看。   ⑤设九宾礼于廷。“宾”通“傧”,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   ⑥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⑦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⑧请奉盆缶。“奉”通“捧”,托、举。   B.一词多义   负 ①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使 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   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   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引 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   ②左右欲引相如去(拉)   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这里引申为调转)   徒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   ②而蔺相如使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   幸 ①大王亦幸赦臣(幸好,侥幸)   ②而君幸于赵王(宠幸)   以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凭)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   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以,用来)   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因为)   C.古今异义(在此只列出古义)   ①拜为上卿(授予官职)   ②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忧虑,担心)   ③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向人敬酒或献礼)   ④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离开)(近亲及姻亲)   ⑤请指示王(指给……看)   ⑥于是相如前进缶(上前进献)   ⑦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扬言,到处说)   ⑧布衣之交(平民)   D.词类活用   a.名词作动词:   ①舍相如广成传舍(安置住宿)   ②左右欲刃相如(用刀杀)   ③乃使从者衣褐(穿)   b.名词作状语:   ①而相如庭斥之(通“廷”,在朝廷上)   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从小路)   c.使动用法:   ①完璧归赵(使……完整)   ②秦王恐其破璧(使……破碎)   ③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④毕礼而归之(使……回去)   d.意动用法:   ①且庸人尚羞之(以……为羞耻)   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以……为先;以……为后)   e.形容词作动词:   ①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尊重)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待)   E.特殊句式   a.判断句: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③我为赵将   b.被动句:   ①而君幸于赵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c.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何以知之   ②定语后置:求人可使报秦者   ③介宾短语后置:拜送书于廷
(一)通假字 1.其次诎体受辱。 诎,通“屈”,弯曲。 2.其次剔毛发。 剔,通“剃”,动词。 3.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箠,同“捶”,杖。 4.见狱吏则头枪地。 枪,通“抢”,撞击。 5.及以至是。 以,通“已” 6.及罪至罔加。 罔,通“网”,法网。 7.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底,通“抵” ,大抵,大都。 8思垂空文以自见。 见,通“现”,表现。 9.放失旧闻。 失,通“佚”,散乱的文献。 10.则仆偿前世之责。 责,通“债”,债务。 11.古者富贵而名摩灭。摩,通“磨”。 12.权倾五伯。伯, 通“霸”。 13.具于五刑。具,通“俱”。 14.曷足贵乎。曷,通“何”。 15.幽于圜墙之中。圜,通“圆”。 (二)词类活用 1.孙子膑脚:名词作动词,古代剔去膝盖骨的酷刑 2.以污辱先人:形容词作使动用法,使……受辱 3.倡优所畜: 名词作状语, 像乐师、优伶一样 4.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名词作状语, 用朱砂 5.故述往事,思来者: 动词作使动用法,使.……思考 6.请略陈固陋 :形容词作名词,固执鄙陋的意见 7.衣赭衣:名词作动词,穿上 8.流俗之所轻也: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9.幸勿为过:名词作动词,责怪,责备 (三)被动句 (1)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2)其次诎体受辱。 (四)省略句、判断句 (1)《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2)且西伯,伯也。 (五)状语后置句 (1)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2)权倾五伯,囚于请室。 (3)幽于圜墙之中 (六)宾语前置句 (1)若望仆不相师 (七)重点翻译句 . 1.《诗》三百篇,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诗经》共三百篇,大都是圣人贤士为抒发愤懑之情而写作的。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也就是想要探究自然和人间的关系,弄通由古至今的变化规律,自成一家之见解。 3.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即使被千刀万剐,我难道会后悔吗? 4.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 假如我受到法律的制裁被杀,就像在九头牛身上去掉一根牛毛,与杀死一只蝼蚁有什么区别呢? 5.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所以,在地上划圈为牢,气节之士势必不肯进去;用木头削成狱吏,气节之士也认为不可受它审讯,拿定主意在受辱之前自杀。 6.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我虽然怯弱,想苟活偷生,但也知道舍生就死,怎么会自甘沉溺于牢狱的侮辱之中呢? 7.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祗取辱耳。 时至今日,我即使想要修饰打扮,用美好的言辞为自己解脱也无济于事,一般人不会相信,只不过自取侮辱罢了。 (八)一词多义 1. 胜 (1)胜任。 能够承担或承受。 (2)不可胜记。 尽。 (3)百战百胜。 胜利。 (4)引人入胜。 优美的。 2.再 (1)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两次。 (2)青春不再。 再继续,再出现。 3.厥 (1)思厥先祖父。 他的。 (2)大放厥词。 他的。 (3)厥有《国语》。 于是,就,才。 4.焉 (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疑问代词,怎么。 (2)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语气词。 (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兼词,在那里。 5.非 (1)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错误,不对。 (2)无可厚非。 反对,责备。 (八)古今异义词 1.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古义:谦词,像牛马一样供人驱使的人。 今义:牛马走路。 2.意气勤勤恳恳。 古义:情意诚挚恳切。 今义:勤劳而踏实。 3.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 古义:两个词,夫为语气词。 今义:对已婚女人的称呼。 4.念父母,顾妻子。 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配偶。 5.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古义:形容词,不同寻常。 今义:表程度的副词,相当于“很”、“非常”。 6.下流多谤议。 古义:处于卑贱的地位。 今义:1.下游 2.行为不符合道德准则 (九)虚词 1. 以 (1)及以至是(通“已”) (2)仆以口语遇遭此祸(介词,因为) (3)退论书策以舒其愤(连词,来) (4)重为乡党所戮笑,以污辱先人(连词,以致) (5)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介词,用) (6)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连词,因而) 2.为 (1)为十表,本纪十二(动词,写成) (2)季布为朱家钳奴(动词,做了) (3)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动词,当作) (4)然此可为智者道(介词,给,替) (5)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介词,因为) (6)重为乡党所笑(介词,被) 3.且 (1)且勇者不必死节(连词,况且) (2)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副词,暂且,姑且) (3)且西伯,伯也(连词,再说) 4.于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介词,比) (2)幽于圜墙之中(介词,在) (3)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介词,被) (4)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介词,对) (5)无益于俗(介词,对) 5.乃 (1)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副词,却,竟然) (2)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副词,才) (3)然后是非乃定(副词,才) (4)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动词,是) 6.然 (1)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代词,这样) (2)然此可为智者道(连词,表示转折) (3)阙然久不报(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文章TAG:屈原列传词类活用屈原  屈原列传  词类活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