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善导大师的法失传多少

从未失传:从宋到清,如宋代元照律师观经新疏,直到清代各种净土著作都引用善导大师劝念佛偈,善导大师教人临睡入观,唐善导和尚临终往生正念文,专杂二修等
这个问题我也在找的啊。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善导大师的法失传多少年

2,善导大师的宏愿门是怎么回事

为你奉上权威解释:  问:请师父开示,善导大师的宏愿门是怎么回事?现在学的人不少,弟子弄不大清楚。  答:善导大师是中国净土宗第二代祖师,他的著作有五部九卷。其中一部重要的著作就是《观经四贴书》。在《观经四贴书》谈到观经的宗旨的时候,就谈到释伽牟尼佛开显的往生净土的要门,所以有的人是说观经有开显了两门,一个是要门,一个是宏愿门。那么听过去好象像那么回事。但你仔细去看善导大师的意思啊,他并没有开两门,还就是一门。他这要门就是指这个散善的九品往生和净业三福。那么宏愿他没有讲宏愿,就是另外是别彰弥陀之宏愿,没有讲门的问题。他只是释伽牟尼佛开显往生净土的要门,经要、门就是通过,通过这样的一个途径,到达西方极乐世界的这么一个方法。那么无论是散善、九品往生,他都有阿弥陀佛宏愿的加持,啊,你不能把这个要门和宏愿门作为两个不搭界的东西,好象释伽牟尼法就讲了要门是一个自立的法门,然后宏愿门才是非常殊胜的、圆顿的这个法门。他不是这个意思。这个宏愿门,这个宏愿是什么意思?就象无量寿经,这个善导大师:曾如大经所说,五乘行人皆听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作强缘往生的。就是所有的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都是靠阿弥陀佛愿力加持往生的。那既然是、这是宏愿的本质内容,这种本质内容跟要门他是正好交融在一起的。你九品往生,无论是上品上生,还是下品下生,他都是凭着阿弥陀佛的愿力往生的,所以他也是宏愿所摄受的范围。是不是啊?不能把这个打成两截。现在很多谈善导大师思想的人,他就比较执着,包括这个“自力”和“他力”的问题。他一定要把他划得非常清楚,好象你靠通途法门就是自力,我这个念佛就是他力,那这有时候你是分不开的啊。
搜一下:善导大师的宏愿门是怎么回事

善导大师的宏愿门是怎么回事

3,传说善导大师就是阿弥陀佛化身请问这个传说的依据和出处

你也是阿弥陀佛的化身,大家都是阿弥陀佛的化身。佛陀不是讲过嘛:芸芸众生平等无二!
——阿弥陀佛化身善导大师亲口回答你一、阿弥陀佛化身的善导大师解释——第十八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最后「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是有特别的含义,善导大师说「五逆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所以下品下生者五逆谤法也可以往生。第十八愿共九句、三十六个字,前面七句的最后两句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就是阿弥陀佛救度我们的誓言,第十八愿这七句就是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契约。阿弥陀佛要救度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如果不能救度我们往生西方,他就不能成佛,如果不能救度我们,他发誓「不为救世之法王」。二、五逆加上谤法,能不能往生 大安法师——如果犯了五逆罪,也犯了诽谤佛法罪,如果临命终时还能够回转心忏悔,念佛往生,那么阿弥陀佛慈悲不舍任一众生,阿弥陀佛非常欢喜地接引他往生西方极东世界,这是从摄受门来说,所有众生只要忏悔念佛都能往生。并不是说我犯了五逆,也诽谤正法了,一旦我真的也能够忏悔,难道阿弥陀佛不要我吗?可以说阿弥陀佛绝对要你。三、临终念十声南无阿弥陀佛必定往生有的人福报没这么大,运气没这么好,他在临终快死了,在急救病房遇到善知识告诉他念南无阿弥陀佛,他念了十声、九声、八声,甚至只念五声、三声、两声、一声,甚至连一声都念不出口,听到有人教他念佛,他生起愿意往生的想法,他就往生极乐世界!这样通通叫做「乃至十念」。平时我们要各种方法让父母不反感敌对阿弥陀佛,这样他们临终,我们念阿弥陀佛,他们才会不生嗔心,生愿意往生的想法,于是他们就往生阿弥陀佛世界了。三、【加到回向文后】每天念完功课念一遍如下佛号,可以消除谤法罪大家把下面这几个佛号加到自己每天的功课或者回向文里面,每天念.南无善名称吉祥王如来南无法海胜慧游戏神通如来南无应正等觉宝莲华善住须弥山王如来南无宝莲华善能镇伏如来南无须弥山如来我们久远劫来,我想没有一个没有谤过法。佛不度我们这种最苦厄愚痴的,度谁呢。---------------- 下面是消除谤法罪佛号详细解说 -------------------------南无善名称吉祥王如来善名称吉祥王如来第三个大愿是: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为贪瞋痴之所缠逼。造无间罪及诸恶行。诽谤正法不修众善。当堕地狱受诸苦痛。若能至心称我名者。由是力故令无间罪及诸业障悉皆消灭。无有众生堕恶趣者常受人天殊胜安乐。乃至菩提南无法海胜慧游戏神通如来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造众恶业,不信三宝,随虚妄见,弃背正理,爱乐邪徒,谤毁佛经言非圣说,外道典籍恭敬受持,自作教人俱生迷惑,当堕地狱无有出期,设得为人生八难处,远离正道盲无慧目,如是之人若闻我名至心称念,由是力故,临命终时,正念现前解脱众难,常生中国受胜妙乐,乃至菩提。南无应正等觉宝莲华善住须弥山王如来宝莲华善住须弥山王如来身黄色,双手作定印而托须弥山。顶礼及诵持他的名号者,能灭除违犯师徒间之誓愿及谤师等罪业。南无宝莲华善能镇伏如来宝莲华善能镇伏如来身橙色,右手作施护印,左手作说法印。顶礼及诵持他的名号者,能灭除谤法之罪业。顶礼、供养、皈依南方戒光世界出有坏应供正等觉须弥山如来听到此如来名号者,甚至在梦中也不会诽谤圣者

传说善导大师就是阿弥陀佛化身请问这个传说的依据和出处

4,如何理解善导大师二行二业思想的真实内涵

二行二业者,正行、杂行,正定业、助业。语出善导大师《观经疏散善义上品上生章注》中。大师在注疏中,在论述完“就人立信”后“次就行立信者。一者正行,二者杂行。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一心专读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一心专注思想观察忆念彼国二报庄严。若礼,即一心专礼彼佛。若口称,即一心专称彼佛。若赞叹供养,即一心专赞叹供养彼佛。是名为正。又就此正中,复有二种。一者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除此正助二行已外,自余诸善悉名杂行。”(《观经四帖疏》)由于此二行二业的思想,与无量寿经三辈往生皆“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观经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弥陀经中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至若七日一心不乱,弥陀授手相迎的修行宗旨一脉相承,故已成为现在净业行人修习净土法门的不二指南。善导大师二行二业思想的理论依据,从天亲菩萨的《往生论》与道绰大师的《安乐集》中可以看出端倪。在《往生论》中,天亲菩萨将往生弥陀净土的修行方法立为五念门:“一者礼拜门(身业专礼阿弥陀佛,愿生彼国),二者赞叹门(口业赞叹阿弥陀佛名号光明智相),三者作愿门(心常作愿,毕竟往生彼国),四者观察门(智慧观察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功德),五者回向门(将自己功德回向众生,同生极乐国,成就大悲心)。”(《净土宗教程》释大安集述)两者相较,虽五念门中无读诵、称名二门,五正行中无作愿、回向二门,“但如果按身、口、意三业分类,则读诵、称名都是口业,可以合于赞叹门;作愿、回向都是意业,可以合于观察正行。所以五念门与五正行其实一致。”(《中国净土宗通史》)在道绰大师的《安乐集》中,大师将修行的方法分为“正学”与“兼学”,即主要修行方法与辅助修行方法。大师认为,在佛涅槃后的前两个五百年中,学定、学慧为正,称名念佛为兼;现在则是称名念佛为正,其他为兼,包括定学、慧学以及实相念佛、观想念佛等均为兼学。“又若去圣近,则前者修定、修慧是其正学,后者是兼。如去圣已远,则后者称名是正,前者是兼。何意然者?实由众生去圣遥远,机解浮浅暗钝故也。”(道绰大师《安乐集》卷上)由此可见,善导大师将称名念佛立为正定业的立场,与道绰大师将称名念佛立为正学的立场是完全一致的。
现代净业行人在实践大师二行二业思想的时候,常常面临如下的困惑:净业行人可否“杂修”?“杂修”是否就是“千人修行往生无一”?我们常看到净业行人之间或与其他宗派的佛友就此问题产生争论,净业行人说他宗行人又读他宗经典又是持咒又是学教,修杂了很难往生。近期还一种声音,以善导大师专修之名呼吁净业行人不要去杂修的道场参学,不要做放生、慈善等这些杂善,即使做了也不要回向,回向了就是杂修,就不能往生了云云。他宗行人也认为很多净业行人的知见太过偏执,好像是在专修,其实一天念不了几句佛,其他时间却在五欲六尘里打滚,还自以为不错。况且,从严格意义上讲,净土宗十三位祖师中杂修的占了绝大多数,这又如何解释呢?那么产生这种争执的原因在哪里?如何才能正确理解大师二行二业思想的真实内涵?  首先“舍专修杂,千时无一”的思想是如何提出的?  善导大师在《往生礼赞》中曾施设问答:诸佛同体,悲智无二,为何偏赞西方专劝礼念。大师首先正面回答,虽然诸佛悲智同体,然愿力不同,故因缘各异。弥陀以深重誓愿,以光明佛号摄化十方众生。“但使信心求念,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善导大师《往生礼赞》)“十即十生,百即百生”。(《往生礼赞》)之后话锋一转,“若欲舍专修杂者,百时稀有一二,千时稀有三五。……何以故?余比日自见闻:诸方道俗,解行不同,专杂有异。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

文章TAG:善导大师  大师  失传  多少  善导大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