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人欲望”就是除恶、克己、修身,“守天理,灭人欲”属于心性的修炼,“存义,灭人欲”是朱理学的重要观点之一,人的欲望是佛教的三毒,这里的“人的欲望”是指人的基本需求之外的欲望,如色欲、情欲、贪婪等,世人评宋明理学出章时,很多人说“存天理,灭人欲”禁锢了人的自由等等。

 灭人欲是什么意思

1、 灭人欲是什么意思

“守天理,灭人欲”属于心性的修炼。“正义”是公共的、大善的、人性的善良。“人欲”是私人的、小恶的、自私的感情。“存义”就是存善,追求正义,走正道。“灭人欲望”就是除恶、克己、修身。简单来说,“存义”就是行善,“灭人 desire”就是作恶。朱的“存义,灭人欲”,通俗的理解就是防止个人欲望的过度膨胀,寻求维护社会、道德、政风、民风的和谐与美好。

存天理 灭人欲是谁提出来的

2、存天理 灭人欲是谁提出来的?

“存义,灭人欲”是朱理学的重要观点之一,人的欲望是佛教的三毒。世人评宋明理学出章时,很多人说“存天理,灭人欲”禁锢了人的自由等等。这里的“人的欲望”是指人的基本需求之外的欲望,如色欲、情欲、贪婪等。这些欲望应该被消除。实际上,理学认为人的基本需求和欲望,也就是人们通常理解的“人欲”,就是“正义”——在这里,人欲就是正义。通俗的说就是人的欲望要有个度。此外,王的大圣王阳明也向弟子提出了“存天理,容人欲”。其实圣贤的思想都是一脉相承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只不过王阳明是通过“致良知”来达到的。朱的哲学体系是以程颢兄弟的理论为基础,吸收周敦颐的太极学说、张载的性灵说以及佛道思想而形成的。这个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者说是“道”和“太极”

3、饱受后人断章取义之苦,“存天理, 灭人欲”的本意是什么?

“存义,灭人欲”是朱提出来的,原意是“饮食,义也;山珍海味很好吃。夫妻,正义也;三妻四妾,人欲,”但是,保持正义灭人直接就是人要填饱肚子,欲望就是不想吃轻饭。只有美食才能满足自己的欲望,人的一生还需要另一半才算完整,但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拥有三妻四妾是人的欲望,其实,朱的本意是好的,但经过解读,却成了朱对人们思想的禁锢。


文章TAG:灭人欲  灭人  存义  理学  观点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