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国定都杭州是实实在在的,但可惜的是,它并不是一个朝代。唐朝中后期的时候,杭州已成为东南重镇,甚至有“江南列郡,余杭为大”的说法,而这也成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偏暗东南,定都在杭州的重要原因,定都不多,历史却很悠久尽管杭州在历史上只做过两次都城,而且还都不是大一统王朝,从“都”这个角度来说的话杭州的过去并不算辉煌,可杭州的确非常得“古”。

1、有哪些朝代定都杭州的?

有哪些朝代定都杭州的

很遗憾,一个都没有。君王长期驻跸于杭州,仅见于钱氏吴越国、赵氏南宋,吴越国只是十国之一,还够不上是一个朝代;宋朝法理上的都城是开封,杭州的名分只是行在。公元907年,钱鏐建立吴越政权,占据两浙一十三州,定都杭州,因为地域狭小,三面为强敌包围,不得不奉北方王朝为正朔。北方先后经历梁、唐、晋、汉、周五代及后来的宋室,

老钱家无一例外地接受其册封,并尊其为正统。靠着这样的策略,吴越政权存在72年,相比其他短命的政权来说,已经算是一份不错的成绩了,吴越国定都杭州是实实在在的,但可惜的是,它并不是一个朝代。就连钱镠的谥号“武肃王”都是后唐朝廷给的,北宋覆灭之后,赵构于1127年在南京应天府(河南商丘)继位,当时的情形,中原腹地也守不住呀。

两年之后金兵突袭扬州,于是赵构仓皇窜至杭州,将其作为行宫,并改称其为临安府,用“临安”二字足以说明其地位了吧。直到绍兴8年(1138年),才承认了临安的地位,但法理上的都城仍然是开封,临安的官方称呼是“行在”。这一地位一直延续到1279年崖山海战才算结束,这个词在汉语里的意思:1.天子所在之地;2.特指天子巡幸之地;3.走路的动态表达。

无论哪种意思来看,杭州都不能称之为南宋正式的都城,宋朝时期,实行多京制:东京开封府(河南开封)、西京河南府(河南洛阳)、北京大名府(河北大名)、南京应天府(河南商丘)。临安的地位在四京之下,确实很难将其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都城,毕竟涉及法理道统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杭州在这点上来看,还是比较悲催的。第一次建都的,是个地方小政权,很难称之为一个朝代的都城;第二次建都的,就连天子本人,也不愿给它一个正式的名分,

2、“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为何很少有王朝定都于苏州和杭州?

我是苏州人,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网上有许多人从不同的角度讲述苏杭为啥很少有王朝定都的原因,都非常有道理,在这里我也不在赘述,今天我换个角度来聊聊这个问题,首先,要肯定的一点是苏杭是可以被定都的,历史上苏州是春秋时期吴国的都城,杭州是南宋的都城。历史典故也很多,负面新闻也都多,但翻开厚重的历史书,你会更接近历史真相,历史上这两个时期的苏杭是真的强大。

吴国(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473年),存在于长江下游地区的姬姓诸侯国,也叫勾吴、工吴、攻吾、大吴、天吴、皇吴,吴国国境位于今江苏、安徽两省长江以南部分以及环太湖浙江北部,太湖流域是吴国的核心。是春秋中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在吴王阖闾、夫差时达到鼎盛,吴国鼎盛时灭亡淮夷、徐夷、州来、巢、钟离、钟吾、邗等一众东夷之国和楚国属国而疆域大为扩张,成为东南霸主。

南宋(1127-1279),经济鼎盛时期工农业生产总值占世界的9%到12%,比现在的欧美强哥还厉害,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发达、文化高度繁荣、科技进步的一个重要朝代,1,耕地总面积。688-700万顷,今天的6亿亩,今天是18亿的红线。亩产312斤,一直到1950年代还是这样。2,粮食总产量,孝宗时1400亿斤。

南宋人口七八千万,人均2000斤,是1980年代的2-3倍。3,农业劳动生产,1980人均生产3100斤,4,手工业发展,印刷业,造船业,纺织业。所以苏杭自古以来都是经济强大的城市,是相当适合做为国都的,那么又是什么原因最后大部分朝代没有定都苏杭呢?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1.文化因素,由于地域的原因,苏杭属于同一语系,吴越文化一直保留到如今,是自成一体的文化体系,而整个中国还是以中原文化为主,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自然苏杭被选定都城的概率低多了。


文章TAG:苏杭  天堂  朝代  下有  杭州  杭州有多少朝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