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不太适合初学行书,建议学行书不要从米芾入手。“初学行书为什么不能从米芾开始,米芾(1051-1108),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如果你有了好的行书基础,初学米芾的行书,这跟我们刚刚学完楷书就步入行书,而选择的是米芾的行书,还是不一样的。
1、米芾行书代表作品有哪些?
中国书法史上有3个“疯子”:杨凝式、米芾、徐渭。但三人疯得又有所不同:徐渭是真疯,精神分裂了;杨凝式是装疯,以此避祸;米芾是卖傻,哗众取宠,《研山铭》另类的老米,无疑是非常聪明的,他善于“偷师”,从前人那儿这“偷”一点,那“偷”一点,最后竟然形成自己的特点:集古字。老米留下的作品很多,其中排在首位的,应当是被称作米芾”墨皇“的《珊瑚帖》,
此作是他得到名画、宝物后,狂喜挥笔写就,线条流畅跌宕,笔端神采飞扬,尤其是写到”珊瑚一枝“,难以抑制心中的喜悦,下笔力道加重,这几个字明显大出不少。这还不算完,还要画出珊瑚笔架的样子,书画浑然天成,应是他尽情宣泄的得意之作,《珊瑚帖》如果说《珊瑚帖》是他随意挥洒、“放笔一戏空”的佳作,那么,《蜀素帖》则是他收敛性情、认真而为的作品。
彼时,老米受朋友湖州郡守林希的邀请,前往太湖游玩,林希好酒好菜招待,再叫上三两美女相伴,把老米安置得舒舒服服。末了,林希拿出珍藏了20多年蜀素一卷,请老米挥毫泼墨,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软,再加上腿更软,于是,兴奋的老米哪敢怠慢,凝神深思,认真创作,于是产生了“天下第八行书”《蜀素帖》米芾的佳作太多,我认为此两件代表了他的不同风格。
2、学行书从米芾的行书入手,路子对不对?
米芾不太适合初学行书,建议学行书不要从米芾入手!米芾不是不可学,而是不适合初学行书人,我的建议是从赵孟頫的行楷学起,也可以从智永以及陆柬之的行书学起,学有所得之后再学习王羲之,然后,再学米芾。米芾不适合初学,因为其书法个性太过强,初学就学习米芾很容易步入歧途,而学赵孟頫,智永与陆柬之则不然,这三者的书法路子正,也容易入手一些,
学这三者之后,我推荐王羲之是因为学习三者后,你的书法理解与技法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再约王羲之就能把你的书法提高到另一个层次,当然没有人能在短时间理解得了王羲之的书法,但是,你有一定的王羲之书法基础后,你再学米芾就容易了。不是米芾的书法水平比王羲之高,而是米芾的书法无论如何都不能与王羲之比肩,但是,你有一定的王羲之基础后再学米芾,是一个捷径!,
3、初学行书,为什么不能从米芾开始?
“初学行书为什么不能从米芾开始?”谢谢您的邀请和提问。我觉得学习书法太多的禁忌,那是一种没有根据的说法,这个书法不能开始,那个书法不能初学等等,其实到底从哪个书法开始可以是初学,真的你不好确定,你的问题首先就否定了初学可以学米芾,但是,又没有说出为什么初学就不能学米芾。比如说,有的人说初学不能从欧阳询开始,有的说初学楷书不能从颜真卿开始,也有的说初学楷书不能学从赵孟頫开始等等,
我觉得这都是种种的,对于初学者的一种所谓的禁忌。所有的经典书法家的水平高低是在同一个高度上的,那么你说这个就高,那个不高,这也不对,你说这个容易,那个简单也不对呀?所有的书法家没有一个是容易学的,也没有一个是难到我们没法入门的,关键在于我们现代书法的科学教学系统还不够完善而已,我个人始终是这样认为的。
关于学习行书,有的说不能从《兰亭序》的墨迹开始,有的说不能从“圣教序”开始,现在你又说不能从米芾开始,我都不知道这些论点的基础到底是什么,我个人学习书法有很多错误的经历,这些错误不在于我学了哪一家的字帖,我个人现在总结我的学书经历来说,我的感受就是这样,因为我不懂得如何去掌握笔法,如何去入笔,如何去行笔,如何去收笔。
文章TAG:行书 米芾 入手 襄阳 襄阳米芾行书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