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桥的情结从网上获知,池州至枞阳的長江大桥开通了。池州长江大桥采用多项创新技术,大大提高了大桥的使用寿命,据池州长江公路大桥设计师、中铁大桥院集团副总经理张强介绍,大桥位于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九华山脚下,大桥在建筑造型设计上充分体现了当地文化和环境的需求,整体造型生动,实现了桥梁建筑与美学、人文的融合统一。
1、池州大桥有没有通车?
池州长江公路大桥筹建工作也在积极推进。随着皖南高速公路网的逐步完善,北京、山东、安徽等地与江西、湖南、福建、广东等南部省份间的长途过境跨江交通将由南京、九江转由我省通行,而我省的沿江高速与合铜黄高速在池州江口相连,因此,在池州江口建设长江公路大桥非常必要,拟修建的池州长江公路大桥,连接池州市贵池区江口与安庆市枞阳县桂家坝,设计车速100km/h,双向六车道,全桥长5300米,预算总投资超过2.6亿美元,目前已被列入国家发改委拟定的“十一五”长江干流桥梁(隧道)建设规划。
2、池州长江大桥六月底建成通车,枞阳前往池州将实现“直达”,你怎么看?
一座桥的情结从网上获知,池州至枞阳的長江大桥开通了,桥的诞生,垂直了江南与江北的距离,也垂直记忆深处那些零零碎碎的往事。渡口、柳堤、泥沙的路,以及走过的年华,一下子清晰起来,对岸是母亲的故乡。在那个名叫青山乡红叶岭的地方,承载过多少思念的泪水,只有母亲以及母亲的父母才知道母亲是六一年从江北远嫁来的,嫁到这个生养我的皖南小山村,
从此,在300里的路途中,两岸往往返返的脚步,诠释了什么是跋山涉水,什么是爱与亲情。母亲是独生女,出生时外婆已四十开外,中年得女,外婆归功自己求神拜佛的结果,是从西天求来的一朵云,这也是母亲名叫求云的来历。母亲自然成了明珠,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口中怕化了,十七、八岁还戴着银锁,还在上着学,到了二十岁,也就是国家号召大办工业的1958年,母亲摘下脖子上的银锁,报名参加招工去了。
父亲也是在这一年被招的工,所不同的是他从田里爬上来,泥糊着腿去的,那时候,池州、枞阳统属安庆地区,于是父母被招工单位集中一起,派到上海机床厂去学徒。学成之后,又一同分到在安庆机械厂当工人,姻缘际会,促成父母订了终身。经历三个饥饿的荒年,国家又召号大办农业,所有从农村招的工人,又一刀切地下放原地,就这样,母亲便又跟随父亲回到江南,做回农民了。
对于父母的婚姻,起初外公、外婆并不同意,想着就这么一个女儿,父亲家境贫苦不说,还隔山隔水离得那么远,叫哪个做父母的能够放心呢?父亲上门提亲时,被外婆连推带骂给轰了出来,父亲不走,沿着村口的塘埂转着圈,时而埋头闷坐,时而木立着望着水塘发呆。外公心慈,瞅见了便进屋骂外婆,你非得要搞出人命,既然求云愿意,将来吃苦的日子也是她自找的,
外婆这才哭着答应了。外公一语成谶,在往后的岁月里,母亲都是吃着苦过来的,只是再怎么吃苦,也都是硬扛着不说。即使不说,外公外婆却是知道的,母亲自幼娇生惯养,跟着父亲下放后,不适山里生活环境之外,还要上山砍柴,下地种禾。尤其是生下两个姐姐后,连吃饱都成问题,等到我出生时,外婆就把大姐带去江北了。那时,父亲虽有了工作,但每月28元,怎么也不够养家,
继后,母亲又生下两个弟弟,生活愈显艰难。受我们拖累,母亲更难得回娘家,母亲回不去,外公外婆就往山里跑。每一次来,外公都挑着满满的两箩筐,尽是吃穿用的,六、七十年代,交通还不发达,除了过江坐小轮的四、五水路,江岸两头的路程都是靠脚板。小轮早出晚归,一天两渡,红叶岭距离渡口30里,赶渡得比鸡还要起早,否则误了点,白跑一趟不说还得等一天。
而且江南江北的路也有区别,前者杂草丛生,到处散漫着石头,后者泥沙间揉,湿滑滑的,走着走着,这些石块和沙粒时不时就会钻进鞋里,硌得脚生疼。外公外婆从凌晨走到深夜,到家时,才发现脚底都是血泡,有一次,外公在用针挑血泡的时候,母亲躲一旁捂着嘴哭,在我上完小学时,渡口变成了码头,往来两岸的轮船增多了,通向山里的路也宽敞起来,并且路面上铺了柏油,时或有车辆驰过,包括公交车。
文章TAG:池州 通车 六月 长江大桥 大桥 池州六月底通车的大桥全长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