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宝宝的健康知识

水痘? 就是大人也长得那种? 破了的地方擦点碘伏就行了 好的地方别管 让他自己干掉

宝宝的健康知识

2,幼儿健康知识

宝宝会叫爸爸妈妈之类的就不要着急,做家长的要有耐心,慢慢教,多和宝宝说说话,听听儿歌之类的
需要大人不断的引导 ,而且语言种类不要过多 !!
你的宝宝发育迟缓,耐心地多等一段时间宝宝就会开口说话了。

幼儿健康知识

3,儿童健康知识

宝宝从4个月到1岁长牙齿是正常的,只要是不缺钙.我家宝宝是四个多月就长牙齿,可是跟他同一天出生的宝宝却是1岁的时候长牙齿的,你不用担心,你可以带宝宝大医院去检查一下,如果不缺钙就不用担心.不过到九个多月的宝宝了,你可以给他补钙,可以和奶粉放在一起喝的,还可以给宝宝吃鱼肝油,多让宝宝晒太阳,促进钙质的吸收.

儿童健康知识

4,宝宝的健康知识有哪些

宝宝早期以嘴为中心,所以玩具要不易入口。早期教育培养观察,认识,想象,判断等能力,让宝宝在游戏,生活中去感知,适应。避免填鸭式的知识教育,系统化教育 宝宝一定要注意增强免疫力,体质增强了抵御病毒的能力就提高了。多吃点兆力康蛋白质粉,就特别好。 一般要掌握婴幼儿的健康知识包括: 1、婴幼儿的生理特点和保健要点; 2、婴幼儿的心理特点和保健知识; 3、婴幼儿的常见病、多发病常识; 4、婴幼儿传染病防治知识。

5,幼儿健康教育小常识

1、生活卫生制度的教育:如起床、洗漱、喂奶、大小便、睡眠、活动与锻炼方面的要求及注意事项;2、饮食和营养卫生教育:如饮食不过量、饭菜多样化、按时进餐、不喝生水等;3、一般卫生知识教育:如保护眼睛、牙齿、耳朵,纠正不良的习惯等;4、预防意外伤害的教育:如不玩水、不乱玩弄电器、不放烟花爆竹、不在公路上玩耍等;5、美育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如培养小孩健康的审美情趣,做到形体美、行为美、语言美。
一、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 1、生活卫生教育。 主要目的是帮助幼儿获得日常生活中必须的卫生知识,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幼儿逐步学习以健康的方式来生活。 2、安全教育。 主要是帮助幼儿获得和掌握日程生活中最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是幼儿逐步懂得爱护自己和他人,不断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身体锻炼。 利用体育器械或自然物进行身体锻炼,全面协调地发展幼儿的体能,增强幼儿体质,提高幼儿适应自然的能力;培养幼儿勇敢,不怕困难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4、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幼儿自身的心理强度,提高幼儿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包括:情绪情感的教育;良好个性的培养。 二、选择适宜的教育方式和途径。 《纲要》要求“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需要,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主的尝试。” 1、适宜的教育方法。 (1)幼儿的亲身感知体验。 (2)练习一些生活技能、健康行为,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 2、多样化的教育形式。 (1)有机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幼儿健康教育就是生活教育,应当在盥洗、进餐、清洁、睡眠、游戏等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渗透健康教育理念,实施健康教育策略。例如,在洗手时让幼儿了解讲卫生的重要性;在户外活动荡秋千、滑滑梯时,了解保护自己的运动方法。 (2)有机融合在各领域教育中。例如:如在绘画时,学习正确的坐姿、执笔姿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涂色、画画等;在语言活动中培养幼儿大胆表现自己,发展幼儿人际交往能力.

6,儿童健康知识

一、小儿各年龄分期特点与保健: (一)、胎儿期: 特点:胎儿期分胚胎阶段与胎儿阶段。受孕后的前8周为胚胎阶段,此期是机体各器官原基分化的关键时期。易受各种不良因素影响,导致胎儿器官的分化异常或畸形。受精卵形成8周以后到出生为胎儿阶段,以组织器官的迅速生长和功能渐趋成熟为其特点。 保健重点: 1、预防先天性畸形及遗传疾病:预防孕母感染;避免辐射;避免化学物质接触;慎用药物;避免近亲结婚;积极治疗内科慢性疾病。 2、防止早产、减少低体重儿出生、加强营养。 3、重视产前检查及产前诊断。 (二)、新生儿期: 从胎儿娩出结扎脐带开始,至生后28天。 特点:适应宫外新环境;经历解剖生理学巨大变化;全身各系统功能从不成熟转到初适和巩固。 保健重点: 1、保暖:室温应保持22-24度,湿度以55%为宜 2、新生儿访视:对新生儿,28天内应访视4次(3、7、14、28天)。 3、新生儿筛查。 (三)、围生期: 自妊娠第28周至生后7天为围生期。这一时期从胎儿晚期经娩出过程至新生儿早期,经受十分巨大的变化,是生命遭受最大危险的时期。 特点:各种感染的发生率及死亡率高。 保健重点:预防产时感染;孕妇应慎用药物(如催产素等)。 (四)、婴儿期: 出生后到满1周岁之前为婴儿期。 特点: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时期,1周岁时体重可达出生时的3倍,身高是出生时的1.5倍,头围在一年内增加10-12cm。因此,婴儿所需能量与营养素相对较高而功能发育尚不健全,若喂养不慎,就易发生腹泻、消化不良、贫血、佝偻病等。中枢神经发育迅速,条件反射不断形成,而大脑皮质功能还未成熟,不耐高热及其他毒素。易发惊厥;免疫功能低下,由母体传递的免疫力逐渐消失,自身免疫尚未发育成熟,容易患传染病及感染性疾病。 保健重点: 1、合理喂养。 2、定期健康检查、加强体格锻炼。 3、促进感知运动的发育。 4、预防接种。 (五)、幼儿期: 1周岁后到满3周岁前为幼儿期。 特点:体格生长速度减慢,呈稳步增长态势,体重稳定在每年增长2kg左右,身高每年增长5-7cm左右;淋巴组织开始加快发育,活动范围渐广,接触事物增多。神经心理发育迅速;语言思维能力增强。此期儿童好奇心强、好模仿、但识别危险能力尚不足,易发生外伤、烫伤、食物药物中毒。饮食从乳汁转向饭菜,乳牙依次出齐,但咀嚼能力、胃肠消化仍未健全,易发生消化不良,同时有吃零食、挑食、出现厌食、食欲不振、贫血、体格发育偏离等。 保健重点:食物要易消化品种多样化,营养科学搭配;定期体检;抓好早期教育;预防意外事故。 (六)、学龄前期: 3周岁后(第四年)到入学前(6-7岁)为学龄前期。 特点:生长发育变慢,动作和语言能力均逐步提高,能踊跃,步登楼梯,又能唱歌画图,神经心理发育迅速,精神动作,共济运动发育接近协调。语言、思维、想象力日渐成熟。好奇多问、富探索性,多言、多动。活动范围大,兴趣增多。易出现饮食无规律、吃零食过多、影响营养摄入与吸收。易患贫血、营养不良、龋齿。 保健重点: 1、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不养成边吃边玩的坏习惯; 2、定期健康检查,每半年到一年检查一次,并做记录; 3、加强学前教育; 4、积极预防各种疾病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文章TAG:幼儿  幼儿健康  健康  健康教育  幼儿健康教育内容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