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最新的地质年代表中晚三叠世是什么时候

227-205Ma。

最新的地质年代表中晚三叠世是什么时候

2,晚三叠世早白垩世陆内挤压前渊盆地陆相沉积阶段

中三叠世末,受印支运动(Ⅰ幕)的影响,东祁连褶皱-断裂带向东逆冲造成基底拆离和盖层滑脱;晚三叠世,因继续受印支运动的影响,盆地与华北地台解体分离,在构造载荷作用下形成挤压前渊盆地,其中冲断叠覆带和深拗带狭窄,后缘隆起、浅拗及拗陷斜坡规模巨大(张渝昌等,1997)。晚三叠世延长期,鄂尔多斯湖盆具有面积大、水域广、深度浅、地形平坦和分割性较弱的特点(曾少华,1992),其四周因发育有伊盟隆起、晋西挠褶带、渭北隆起和西缘冲断带等古陆而具有充足的物源补给,形成一套含煤、生-储-盖层发育的陆源碎屑沉积建造,构成一个完整的河流→湖泊三角洲→湖沼相沉积演化旋回。在盆地西部,近古陆或古陆边缘地区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碎屑岩沉积,分布面积虽小但厚度巨大,西部沉积凹陷厚度可达3 000 m以上;盆地北部、东部和东南部则以三角洲的广泛发育为特征,北部沉积厚度小于1 000 m,中东部为1 100~1 400 m(图3-2)。从北部至东南部围绕湖盆边缘依次发育有盐池、定边、吴旗、志丹、安塞、延安、富县和黄陵等几个较大规模(面积为一千至数千平方公里)的湖泊三角洲(均呈向湖盆强烈推进的朵状或鸟足状三角洲),而富县研究区涉及其中的富县三角洲与黄陵三角洲的一部分。图3-2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等厚图延长组沉积之后,受印支运动(Ⅱ幕)及随后燕山运动(Ⅰ幕)的影响,全盆一度整体抬升遭受剥蚀。到早侏罗世早期,盆地转为沉降而形成填平补齐式的富县组河流相沉积;中晚期继续沉降形成延安组河流-湖泊三角洲沉积;中侏罗世,燕山运动(Ⅱ幕)又使盆地开始抬升,形成直罗组半干旱湖泊相与安定组干旱河流沉积;安定期后盆地发生了剧烈抬升运动,导致盆地普遍缺失晚侏罗世沉积。早白垩世初期,盆地东缘上升为山,南缘和西缘也再度上升,形成四周升起、封闭统一的盆地,导致早白垩世沉积范围明显缩小。在此期间,盆地地层、构造型式基本定型,内部形成6个主要构造单元(图3-1),并在单斜背景上叠加了一些轴线向西部天环一带收敛的近东西向延伸的小鼻隆;盆地西倾单斜基本成型,形成了现今盆地西深东浅、南低北高的地向斜;陕北斜坡渐具规模且占据盆地中部广大地区。

晚三叠世早白垩世陆内挤压前渊盆地陆相沉积阶段

3,三叠纪时期地球上有哪些生物地球的气候如何

始于距今2.5亿年至2.03亿年,延续了约5000万年爬行动物在三叠纪崛起,主要由槽齿类、恐龙类、似哺乳的爬行类组成海生爬行类在三叠纪首次出现,由于适应水中生活,其体形呈流线式,四肢也变成桨形的鳍;似哺乳爬行动物亦称兽孔类原始的哺乳动物最早见于晚三叠世,属始兽类裸子植物的苏铁、本内苏铁、尼尔桑、银杏及松柏类的植物自三叠纪起迅速发展起来气候  代表三叠纪的典型红色砂岩向我们表明,当时的气候比较温暖干燥,没有任何冰川的迹象,那时的地球两 三叠纪早期地球海陆分布图  极并没有陆地或覆冰。地球表面的地理分布决定了各地的气候,靠近海洋的地方自然是比较湿润而草木茂盛,但是由于陆地的面积十分广阔,使带湿气的海风无法进入内陆地区,大陆中部便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沙漠,所以陆地上的气候相当干燥,这进而使得较耐旱的蕨类品种及不过分依赖水繁殖的针叶树逐渐在这些地区取得了竞争优势。

三叠纪时期地球上有哪些生物地球的气候如何

4,晚三叠世盆地的结构与属性

晚三叠世内陆盆地的沉积边界远超出现今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残留的范围,北缘为阴山隆起;西南缘及南缘可达祁连-秦岭隆起北侧;向东可分布到晋豫冀地区,大致界线位于大同—五台—石家庄—邯郸—济宁一线,在该线以东以北地区,地势较高,以隆升剥蚀为主;其沉积西界与六盘山地区及以西的晚三叠世沉积区相通,因此可认为原型晚三叠世盆地,虽不能与包括早、中三叠世内的晚古生代大华北盆地相比,但它远远超出现今鄂尔多斯盆地范围(图1.2)。图1.2 晚三叠世延长组沉积等厚线图(据朱夏等,1990)1.等厚线(m); 2.断裂;3 .古陆;4.资料不清地区盆地的结构从整体来看,具有北高南低,沉积厚度北薄南厚,沉积物岩性北粗南细的特点;坳陷中心偏向南部,大致位于铜川—三门峡—济源—郑州一带。但是盆地结构也具复杂性一面,如在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残留厚度图上所见(图1.3),除具向东开口,北翼宽缓、南翼较陡的广阔的北西—南东向吴起—铜川坳陷结构外,盆地内东西分异也较明显,从西向东依次为:强烈沉降的平凉-石沟驿-汝箕沟近南北向大型沉降带,其中堆积粗粒碎屑沉积物,最厚达3000m以上;向东为狭窄的鄂托克前旗-盐池-环县-千阳南北向潜隆带,其上沉积厚度减薄为400m~600m左右;再向东则为安塞-铜川坳陷,沉积厚度达1100m以上,水深区域也是浊积岩广泛分布的地区。图13.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等厚线图(据石油地质志)(厚度等值线,m)根据盆地形成的构造背景或地球动力学过程、盆地的基底性质与盆地的结构等分析,晚三叠世盆地的构造属性即主要受控于古特提斯海的扩张向北、北东部的推挤,导致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会聚,最终秦岭海槽关闭、挤压造山所产生的逆冲作用形成前陆盆地特点外,又受到基底与基础层结构不均一差异沉降的明显影响,故在较大范围内形成总体近东西向以及坳陷轴偏南的带有差异性沉降特点的前陆盆地。按照孙肇才等(1990)表述,这类盆地形成处在东西构造域之间或处于东西部不同地球动力学背景的调节带上,兼受两个构造域影响,且在平面展布上具有活动翼、深坳带和稳定前陆斜坡的结构特点,说明这类盆地虽不如四川龙门山等前陆盆地典型标准,但也明显具前陆盆地的特点。

5,地球时代划分

1.太古宙(4600——2500百万年),以下单位略 分为 始太古代(4600——3600) 古太古代(3600——3200) 中太古代(3200——2800) 新太古代(2800——2500)太古宙以下各代均未进一步划分。2.元古宙(2500——540) 分为 古元古代(2500——1800) 中元古代(1800——1000) 新元古代(1000——540) 新元古代末期为震旦纪(650——540),震旦纪仅为国内使用。3.显生宙(540——0) 分为 早古生代(540——408) 分为 寒武纪(540——495),寒武纪分为三个世:早寒武世、中寒武世、晚寒武世 奥陶纪(495——438),奥陶纪分为三个世:早奥陶世、中奥陶世、晚奥陶世 志留纪(438——408),志留纪分为三个世:早志留世、中志留世、晚志留世 晚古生代(408——251) 分为 泥盆纪(408——355),泥盆纪分为三个世:早泥盆世、中泥盆世、晚泥盆世 石炭纪(355——295),石炭纪分为三个世:早石炭世、中石炭世、晚石炭世 二叠纪(295——251),二叠纪分为两个世:早二叠世、晚二叠世 中生代(251——65) 分为 三叠纪(251——203),三叠纪分为三个世:早三叠世、中三叠世、晚三叠世 侏罗纪(203——137),侏罗纪分为三个世:早侏罗世、中侏罗世、晚侏罗世 白垩纪(137——65),白垩纪分为两个世:早白垩世、晚白垩世 新生代(65——0) 分为 古近纪(65——24) 分为 古新世(65——58) 始新世(58——37) 渐新世(37——24) 新近纪(24——2.5) 分为 中新世(24——5) 上新世(5——2.5) 第四纪(2.5——0) 分为 更新世(2.5——0.01) 全新世(0.01——0)

6,晚三叠世沉积体系

晚三叠世地层为分布于索县-左贡凹陷和昌都凹陷的结扎群,是羌塘盆地东部中生代最底部的构造充填层序,沉积体系较复杂,发育规律性较强,自下而上由冲积扇体系、滨岸体系、缓坡碳酸盐体系组成。(一)卡尼期沉积体系1.冲积扇体系发育于东达村组下部,包括以下岩相(图3-7):块状颗粒支撑砾岩相 发布于东达村组底部,岩石呈灰色,砾状结构,块状构造。 南部和中部的砾石成分几乎全部为酉西岩组石榴钠长石英构造片岩和石英脉碎块,砾径大者1~2 m,小的4 mm,以3~7 cm者为主,次棱角—棱角状,无定向随机分布,含量60%~80%。靠近唐古拉山隆起带附近,砾石成分以片麻岩和石英脉碎块为主。基质为砂泥质,钙质胶结。岩石呈颗粒支撑结构,分选性极差,为扇根泥石流堆积(图版Ⅱ-1)。斜层理砂岩相 土黄色、灰色,砂状结构,砂质成分以岩屑为主,其次为长石,呈次棱角-次圆状,粒径0.1~1.5 mm,含量50%~68%。基质主要为泥,钙质胶结。岩石呈顶平低凹的透镜状分布于砾岩中,长轴0.75~2.5 m,与砾岩之间为冲刷侵蚀面接触,发育低角度斜层理,细层呈弧形弯曲,向下收敛。排除褶皱干扰后恢复的古流向由南向北。在砾岩中有多个这样的透镜体,其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即几乎沿着某一个斜面发育,该斜面大致代表了岩层的层面。这种砂岩为泥石流的扇面水道沉积。图3-7 东达村组与甲丕拉组沉积序列不明显平行层理中细粒砂岩相 以砂质为主,几乎不含砾石。 岩石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低,发育不明显平行层理及低角度冲洗层理,砂体与砾岩间呈冲刷充填构造,为扇中沉积。弱层状-块状白云质粉砂岩相 岩石呈块状-弱层状,粉砂质占65%~70%,成分为陆源长石、石英,次棱角状,颗粒边界不清晰。基质为粘土矿物,白云质胶结,为扇缘洪泛沉积。2.障滨海岸潮坪体系生屑泥晶灰岩相 位于东达村组中上部,岩石类型为深灰色生屑泥晶灰岩。 生屑主要为藻类碎片,少量菊石、腕足和双壳。藻体呈管壳形、长条形,圆形,大小0.2~5 mm,成分为粉晶方解石。生屑间充填有泥晶基质和少量次棱角状-次圆状粉砂质石英碎屑,为低能环境泥灰坪沉积。粉晶灰岩相 位于东达村组上部,岩性为暗灰色粉晶灰岩,岩石中发育龟裂纹(图版Ⅱ-2),干缩角砾状等暴露标志(图版Ⅱ-3),块状层理和泄水构造,米级旋回发育(图3-8),沉积序列为进积型,属障壁海岸潮坪沉积。图3-8 东达村组中上部沉积旋回(二)卡尼期-诺利期滨岸体系位于甲丕拉组下部,沉积韵律发育(图3-7),每个韵律的底部为短带状正粒序层理巨厚层复成分砾岩、含砾粗砂岩,在盆缘与东达村组以冲刷侵蚀面分隔,或不整合覆盖于晚古生代及其以前地层之上,为有障壁海岸前缘潮汐水道沉积;下部为大型槽型交错层理(图3-9)、波状、脉状层理、透镜状层理中细粒岩屑石英(长石)砂岩(图3-11),发育石膏层。碎屑磨圆度较高,沉积物分选性好,化石保存不佳,生物碎片较多,局部富集成层(图3-10),为后滨沉积;中下部为灰色、暗灰色泥质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互层夹深灰色油染中细粒石英砂岩和透镜状粉晶灰岩,发育水平层理、透镜状层理、脉状层理和波纹状层理(图版Ⅱ-4),为前滨沉积。在局部地段,顶部粉砂质泥岩有干缩角砾状构造(图版Ⅱ-5)、龟裂纹构造(图3-12),为潮上带沉积。甲丕拉组中上部由砂岩和粉砂岩组成,底侵构造和冲洗层理、水平层理和平行层理发育(图3-13),为炎热气候条件下广海滨岸沉积;上部逐渐过渡为底侵构造和冲洗层理发育的滨外相沉积(图3-14)。图3-9 甲丕拉组下部槽状交错层理(杂多县结多乡北)图3-10 甲丕拉组下部生物介壳层(杂多县结多乡北)图3-11 甲丕拉组下部沉积旋回图3-12 甲丕拉组中下部沉积旋回图3-13 甲丕拉组中上部沉积旋回图3-14 甲丕拉组顶部沉积旋回(三)诺利期沉积体系1.碳酸盐缓坡沉积体系诺利期较早的沉积为波里拉组,主要由灰岩夹细粒岩屑长石砂岩组成。生物繁盛,化石丰富,反映了缓坡沉积环境沉积。在聂荣县下秋卡乡赛陇通一带,波里拉组灰岩上部发育菊花状构造(图版Ⅱ-6),曾被认为是震积岩和海啸岩[104],说明在波里拉组沉积晚期,环境经历了由比较稳定的缓坡向灾难性和事件性崩塌-滑坡等斜坡环境过渡。2.广海滨岸沉积体系巴贡组由暗色中厚层变质长石石英砂岩与泥质粉砂岩、含煤泥(页)岩互层组成。该组既产双壳类、菊石,又产植物化石,砂岩分选和磨圆度好,成熟度高,构成泥砂坪混合堆积。石英砂岩底部与泥质粉砂岩、泥(页)岩接触处,前者被切割呈许多顺层理排列的砂球、砂枕(图版Ⅰ-5,Ⅰ-6)。球体直径(长轴) 0.15~2 m,内部呈块状。在泥质粉砂岩或泥岩表面发育典型的浪成波痕(图版Ⅰ-7),脊线舒缓波状,波峰尖锐,波谷宽缓圆滑,叠复状人字形沙纹构造。波痕之波长4.5~13.2 cm,波高1.6~4.6 cm,波痕指数(RI)为2.7~4.7,大多数集中在3~4 之间,对称指数(RSI)为1.0~1.4(表3-4)。表3-4 巴贡组波痕参数统计表 (长度单位:cm)另外,该组泥质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含有大量的煤线(层),泥岩本身也含有一定的炭质,为后滨海沼砂岭相。

7,记时间的如三叠纪等是怎么来的

日本首先将希腊文“Trias”译为三叠纪,我国地质界沿用了这一名称。此期形成的地层称为三叠系,代表符号为“T”。三叠纪分为早、中、晚三个世。 生物变革方面,陆生爬行动物比二叠纪有了明显的发展。古老类型的代表(如无孔亚纲和下孔亚纲)基本绝灭,新类型大量出现,并有一部分转移到海中生活。原始哺乳动物在三叠纪末期也出现了。由于陆地面积的扩大,淡水无脊椎动物发展很快,海生无脊椎动物的面貌也为之一新。菊石、双壳类、有孔虫成为划分与对比地层的重要门类,而筳及四射珊瑚则完全绝灭。 爬行动物在三叠纪崛起,主要由槽齿类、恐龙类、似哺乳的爬行类组成。典型的早期槽齿类表现出许多原始的特点,且仅限于三叠纪,其总体结构是后来主要的爬行动物以至于鸟类的祖先模式;恐龙类最早出现于晚三叠世,有两个主要类型:较古老的蜥臀类和较进化的鸟臀类。海生爬行类在三叠纪首次出现,由于适应水中生活,其体形呈流线式,四肢也变成桨形的鳍;似哺乳爬行动物亦称兽孔类,四肢向腹面移动,因此更适于陆地行走。 原始的哺乳动物最早见于晚三叠世,属始兽类,所见到的化石都是牙齿和颌骨的碎片。三叠纪时,晚二叠世幸存的齿菊石类大量繁盛起来,中、晚三叠世的大部分菊石有发达的纹饰,有许多科是三叠纪所特有的。菊石的迅速演化为划分和对比地层创造了极重要的条件。 双壳类也有明显变化,晚古生代的种类只有很少数继续存在,产生了许多新种类,并且数量相当繁多。尤其在晚三叠世,一些种属的结构类型变得复杂,个体也往往比较大。由于三叠纪的环境与古生代不同,非海相双壳类逐渐繁盛起来。 裸子植物的苏铁、本内苏铁、尼尔桑、银杏及松柏类自三叠纪起迅速发展起来。其中除本内苏铁目始于三叠纪外,其它各类植物均在晚古生代就开始有了发展,但并不占重要地位。二叠纪的干燥性气候延续到了早、中三叠世,到了中三叠世晚期植物才开始逐渐繁盛。晚三叠世时,裸子植物真正成了大陆植物的主要统治者。 标志三叠纪的典型的红色沙岩说明当时的气候比较温暖干燥,没有任何冰川的迹象。今天一般认为当时在两极没有陆地或覆冰。因为当时地球上只有一个大陆,因此当时的海岸线比今天要短得多,三叠纪时遗留下来的近海沉积比较少,只有在西欧比较丰富。因此三叠纪的分层主要是依靠暗礁地带的生物化石来分的。
三叠纪(Triassic period)是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的崛起)是中生代的第一个纪。它位于二叠纪(Permian)和侏罗纪(Jurassic)之间。 始于距今2.5亿年至2.03亿年,延续了约5000万年。海西运动以后,许多地槽转化为山系,陆地面积扩大,地台区产生了一些内陆盆地。这种新的古地理条件导致沉积相及生物界的变化。从三叠纪起,陆相沉积在世界各地,尤其在中国及亚洲其它地区都有大量分布。古气候方面,三叠纪初期继承了二叠纪末期干旱的特点;到中、晚期之后,气候向湿热过渡,由此出现了红色岩层含煤沉积、旱生性植物向湿热性植物发展的现象。植物地理区也同时发生了分异。 网址:http://baike.baidu.com/view/19832.html?wtp=tt
是根据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变化而得来的

8,三叠纪时期的动物有哪些种类

三叠纪时期的地球与现今的地球截然不同,只有一块大陆,这块大陆被称为泛古陆,大致位于现在非洲所在的位置。泛古陆分为北边的劳拉西亚古陆和南边的冈瓦纳古陆。劳拉西亚古陆包括今日的北美洲、欧洲和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冈瓦纳古陆则包括现在的非洲、大洋洲、南极洲、南美洲以及亚洲的印度等部分地区。不过到三叠纪中期,泛古陆开始出现分裂的前兆,在北美洲、欧洲中部和西部、非洲的西北部均出现了裂痕。三叠纪动物爬行动物在三叠纪崛起,主要由槽齿类、恐龙类、似哺乳的爬行类组成。典型的早期槽齿类表现出许多原始的特点,且仅限于三叠纪,其总体结构是后来主要的爬行动物或者鸟类的祖先模式。恐龙类最早出现于晚三叠纪,有两个主要类型:较古老的蜥臀类和较进化的鸟臀类。海生爬行类在三叠纪首次出现,由于适应水中生活,其体型呈流线式,四肢也变成桨形的鳍。似哺乳爬行动物亦称兽孔类,四肢向腹面移动,因此更适于陆地行走。原始的哺乳动物最早见于晚三叠纪,属始兽类,所见到的化石都是牙齿和颌骨的碎片。三叠纪时,晚二叠纪幸存的齿菊石类大量繁盛起来,中、晚三叠纪的大部分菊石有发达的纹饰,有许多科是三叠纪所特有的。双壳类也有明显变化,晚古生代的种类只有很少数继续存在,产生了许多新种类,并且数量相当繁多。尤其在晚三叠纪,一些种属的结构类型变得复杂,个体也往往比较大。由于三叠纪的环境与古生代不同,非海相双壳类逐渐繁盛起来。二叠纪的干燥性气候延续到了早、中三叠纪,到了中三叠纪晚期植物才开始逐渐繁盛。晚三叠纪时,裸子植物真正成了大陆植物的主要统治者。标志三叠纪的典型的红色砂岩说明当时的气候比较温暖干燥,没有任何冰川的迹象。三叠纪以一次灭绝事件结束,尤其对海洋生物来说它的摧毁惨重:牙形石灭绝,除鱼龙外所有的海生爬行动物都消失了。腕足动物、腹足动物和贝壳等无脊椎动物受到巨大冲击。这次灭绝事件并非在所有地方的摧残程度都一样,在有些地方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幸存的植物包括针叶类和苏铁。恐龙
爬行动物在三叠纪崛起,主要由槽齿类、恐龙类、似哺乳的爬行类组成。典型的早期槽齿类表现出许多原始的特点,且仅限于三叠纪,其总体结构是后来主要的爬行动物以至于鸟类的祖先模式;恐龙类最早出现于晚三叠世,有两个主要类型:较古老的蜥臀类和较进化的鸟臀类。海生爬行类在三叠纪首次出现,由于适应水中生活,其体形呈流线式,四肢也变成桨形的鳍;似哺乳爬行动物亦称兽孔类,四肢向腹面移动,因此更适于陆地行走。 原始的哺乳动物最早见于晚三叠世,属始兽类,所见到的化石都是牙齿和颌骨的碎片。三叠纪时,晚二叠世幸存的齿菊石类大量繁盛起来,中、晚三叠世的大部分菊石有发达的纹饰,有许多科是三叠纪所特有的。菊石的迅速演化为划分和对比地层创造了极重要的条件。 双壳类也有明显变化,晚古生代的种类只有很少数继续存在,产生了许多新种类,并且数量相当繁多。尤其在晚三叠世,一些种属的结构类型变得复杂,个体也往往比较大。由于三叠纪的环境与古生代不同,非海相双壳类逐渐繁盛起来。 裸子植物的苏铁、本内苏铁、尼尔桑、银杏及松柏类自三叠纪起迅速发展起来。其中除本内苏铁目始于三叠纪外,其它各类植物均在晚古生代就开始有了发展,但并不占重要地位。二叠纪的干燥性气候延续到了早、中三叠世,到了中三叠世晚期植物才开始逐渐繁盛。晚三叠世时,裸子植物真正成了大陆植物的主要统治者。

9,恐龙的演化

恐龙的进化 在古生物学的发展早期,原认为恐龙是古代爬行动物的一个自然类群,在爬行动物的分类中,用恐龙目来包括所有的恐龙。后来,随着各类恐龙化石的更多发现和对恐龙认识的深入,科学家发现,所谓恐龙实际上包括两类很不相同的古代爬行动物,这两类恐龙的亲缘关系,甚至还不如蜥蜴和蛇亲密。很可能,它俩分别从原始槽齿类那里起源后,分道扬镳,各奔前程。这样,在分类系统上,原来的恐龙目被两支恐龙——蜥龙目和鸟龙目所取代,“恐龙”则成为通俗名称了。按传统的观点,这两类恐龙是以骨盆构造不同来区分的。在鸟龙目的骨盆中,髂骨(也叫肠骨)前后大为伸张,耻骨有一大的前突延伸在髂骨下方。因此,从侧面看,这骨盆成四射型结构,即髂骨的前部、后部、前耻骨和紧挨一起向后延伸的坐骨和耻骨。这种坐骨和耻骨相接的排列方式很像鸟类的骨盆构造,所以鸟龙目有人也称鸟臀目。与此不同的,蜥龙目恐龙的骨盆是三射型的,即髂骨在上,不作前后伸展,耻骨在髂骨下方向下、向前延伸,坐骨则向下、向后延伸。这种骨盆构造,很像蜥蜴类的骨盆,所以蜥龙目有人也称蜥臀目(图29、30)。不过,近年研究,科学家们发现,两类恐龙的骨盆构造,并不是绝对“泾渭分明”的,有时有“交叉”,上述的分类标准,只是一种传统的看法而已。自然,除骨盆外,两类恐龙之间还有好些其它方面构造上的区别。最早的恐龙出现于距今约2亿2千万年前的中三叠世,化石还不很多。到距今2亿年前的晚三叠世,化石就多了,我国的禄丰龙、中国龙、芦沟龙、大地龙等都是这个时代的代表。前三者属蜥龙类,后者属鸟龙类。蜥龙类可分两大支,一支是虚骨龙类和肉食龙类,另一支是蜥脚类。虚骨龙类身体结构比较轻巧,骨骼中空,两脚行走,后肢强壮,前肢缩小,以小动物为食,芦沟龙、虚骨龙、似鸟龙等属此。肉食龙类为大型凶猛的恐龙,是恐龙中的残暴者,两脚行走,体重可达6—8吨,中国龙、永川龙、霸王龙等属此。它们以侏罗—白垩纪(距今2亿年到7千5百万年前)最为繁盛。与大多数恐龙一样,虚骨龙类和肉食龙类都在白垩纪末期(7千5百万年前)绝灭。蜥龙类的另一支是蜥脚类,它们以颈长、尾长、四脚行走,身躯庞大,以植物为食为特征。它们有的体长可达50—60米,体重30—50吨,是陆地上的最大动物,博物馆里最招徕观众的展品之一,侏罗纪最繁盛,我国的蜀龙、峨嵋龙、马门溪龙均属此。它们的最后代表也延续到白垩纪末期。恐龙的另一大类——鸟龙类分四支,即剑龙、甲龙、鸭嘴龙和角龙,全都吃植物。剑龙的最大特征是背上有两行三角形的骨板,尾部有4牧骨刺,这些都是它的防御武器。这类动物四脚行走,身长约7米左右,脑子特别小,藉肩、腰部膨大的神经结,补偿脑子指挥之不足。它们主要生活在侏罗纪(距今2亿年到1亿4千万年前),少数延续到白垩纪早期(距今1亿多年前)也绝灭了,是恐龙中最早绝灭的一支。我国的华阳龙、沱江龙、乌尔禾龙属此。甲龙顾名思义是装甲的恐龙,头部和身躯几乎全被坚硬的骨甲所包裹,活像一辆坦克车。尾端还有一块骨质棍槌,用以自卫。这类动物身长也7米左右,四脚行走,生活在侏罗纪到白垩纪,白垩纪末期最后绝灭。我国有天池龙、甲龙为代表。鸭嘴龙和禽龙等合称鸟脚类,为鸟龙类恐龙的一支。这类动物身体成半直立式,两脚行走,前肢小,后肢粗壮。禽龙是所有恐龙中最早被记述的代表,牙齿甚像现在鬣蜥的牙齿。鸭嘴龙我国有青岛龙、山东龙等为代表。前者头上有棘,身长约6米;后者平头,身长约15米。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下颌宽扁,状似鸭嘴。再是牙齿数目甚多,每边颌上大约有500枚,密集丛生,总数达2000枚,显然是用于磨研植物的。这类恐龙也绝灭于白垩纪末期。

文章TAG:晚三叠世  最新的地质年代表中晚三叠世是什么时候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