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开始,三门峡市在古陕州城遗址上兴建了三门峡风景区。今三门峡所处的地方都成为关内,部分区域成与为京畿之地,属于国家政治核心区域,三门峡人都成了关内人,有的成为“京城”人,算了城里人了,抗日战争爆发后,为抵御日军进犯,便于开展游击战争,从1938年9月开始,不到60天时间,陕州城墙被拆扒。
1、灵宝的函谷关,古时候是来保护陕州古城的吗?你怎么看?
函谷关给我们的印象是保护关中之地的,特别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是保护秦国的,秦国当时据有函谷关,有能力时就出关去和山东六国争霸,国力相对弱小时就闭关自守,秦国能统一六国的因素很多,但有拥有函谷关天险是个很重要的因素,后来也有人建议项羽定都关中,项羽不听还将人烹杀,刘邦后来据关中守函谷关,和霸王争天下,最后战而胜之,取得四百年之基业!。
2、三门峡市为何原称陕州?
一直以来我只是简单了解,不想今天上午刚好看到你需要的陕州很多鲜为人知的史实,从这些史料发现陕州城果真了不得!如今陕州区,以前陕县,更早陕州城哦这个得从修建陕(州)城这件事开始说起,修建陕(州)城与函谷关迁移有关。2130年前,函关谷要迁移到新安县,在原函谷关附近设立弘农郡,领11县,
今三门峡所处的地方都成为关内,部分区域成与为京畿之地,属于国家政治核心区域,三门峡人都成了关内人,有的成为“京城”人,算了城里人了。没有函谷关,安全咋保障?函谷关移到新安县,战略意义失去,天下无关可守!怎么办?建陕(州)城!陕(州)城当时就处于全国东西交通的唯一大通道上,成为东来西往的必经之地,
茅津渡口又是南来北往的重要通道。更要紧的是,东西交通的唯一大道这里形成了一个急转弯,南边陕塬向北延伸而形成山脊(在今周公岛至召公岛所形成的虢山一线),虽然不高,但却无法通路。而东、西、北三个方向却是滔滔黄河,壁立千仞,似乎又是一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格局。在这地方建一座城,战争年代能起到“关隘”作用,
陕(州)城的建立从史料上看,西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撤函谷关,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建陕州城,距今2130年。陕(州)城建成后,历朝历代皇帝都非常重视,战乱被毁,战后屡修。和平年代,陕(州)城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郡、州、县治都集中在这个城内,从皇帝高官到商客黎民都要在此停留。
同时陕(州)城对黄河漕运也起到保障作用,历史上,陕(州)城城内商户林立,城外漕运船只旌天蔽日。陕州城的衰败历史上陕(州)城遭受两次强地震(1555年、1815年)和一次战争(明末李自成与清军激战)重创,城墙、城楼、城内建筑均遭到严重破坏,但多被及时整修,抗日战争爆发后,为抵御日军进犯,便于开展游击战争,从1938年9月开始,不到60天时间,陕州城墙被拆扒。
解放后的陕州1957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三门峡市属地级市,后由于各种原因降为县级市,1957年,陕州城被划入三门峡水库淹没区,居民搬迁,城内建筑陆续被拆除。1985年开始,三门峡市在古陕州城遗址上兴建了三门峡风景区,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三门峡市重新升为地级市。
文章TAG:陕州 古城 古时候 三门峡 保护 三门峡怎么改陕州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