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求伤逝的全文 鲁迅

http://culture.163.com/editor/021230/021230_69076.html去看吧

求伤逝的全文 鲁迅

2,鲁迅的伤逝为什么叫伤逝

伤逝:悲伤地怀念去世的人。而鲁迅的这篇小说是以男主人公的口吻怀念已经去世的女主人公,所以为伤逝。
这是鲁迅唯一的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爱情、理想总会在现实的面前慢慢的枯萎,消逝。所以起名叫伤逝

鲁迅的伤逝为什么叫伤逝

3,关于鲁迅的伤逝 谢谢

--涓生的手记彷徨狂人日记我是我自己的”1925年10月,也就是20世纪20年代
(1)--涓生的手记(2)彷徨(3)狂人日记(4)我不记得了哦(5)20世纪二三时年代左右吧
(1)--涓生的手记(2)彷徨(3)狂人日记(4)"我是我自己的”(5)20世纪20年代
这句话的意思非就是对现实的不堪而不忍看下去,但是人要生活就得有个活法,对与对时政敏感的我只有选择装聋作哑了,无论从前往后受到多大的打击只当没那回事.其实这是正话反说,表达了强烈的对现实的不满.

关于鲁迅的伤逝 谢谢

4,鲁迅的伤逝

在那个时代的大背景里来理解,这篇文章是有针对性的,针对当时胡适的小说《娜拉》,在他的小说里主人公娜拉为爱情勇敢反抗了封建家庭,与男友私奔,从此就过上了幸福的日子。而鲁迅当时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对此文作过一次演讲,讲题就是《娜拉走后怎样》【 http://tieba.baidu.com/f?kz=85682810】,胡适的娜拉太理想了,照鲁迅看来,娜拉走出了封建小家庭但并没有走出这个封建大家庭,也就是整个封建社会,所以娜拉是结局不可能是胡适所描述的从此过上了幸福的日子。回到《伤逝》,其实也就是另一个版本的《娜拉》,结局全然是悲惨的,胡适写的爱情并没有放进时代的背景中去设想,去探索娜拉的命运,他写的爱情是一成不变的,直接抵达幸福,而鲁迅纠正了这一点,所以《伤逝》里的爱情是在时代背景里“时时更新,生长,创造”的。

5,关于鲁迅的伤逝

那是个黑暗的时代,从两人追逐幸福的路程来看,是幸福而含蓄的。但那终究是个人情冷漠,黑暗社会束缚爱情发芽的地域,怎样不滋生出感情的蜕变和无奈呢。 或许是种各奔前程,或许是种无奈至机,最终在生活的打压和社会的舆论中,这段感情终究走向了崩溃… 以前的子君死了,留给涓生无尽的思念和忏悔,最后他才发现是什么导致了这段感情的破灭——封建统治的黑暗社会,禁锢年轻人思想和自由恋爱的中华大地…这一切,无情地剥夺了涓生的自我,酿成了悲剧。 像最后一句那样,我要以说谎做为我的前导——它代表什么呢: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梦醒之后无路可走! 这就是伤逝所表达的最终感情!
史涓生和子君两人对家国的不同理解,最终导致爱情的粉碎和一生难解的遗憾 我觉得这是鲁迅的自我反思,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从小说结局来看鲁迅对自己走上革命这条路是有点遗憾的,毕竟失去了那么多的美好 但他还是会坚定地走下去,因为 痛也不痛,苦也不苦

6,关于鲁迅的伤逝

《伤逝》是鲁迅唯一的以青年的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小说。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是“五四”时代的青年们所热烈追求的生活理想,也是当时文学创作的热门题材。当时的这类作品,大多致力于描写青年男女冲破封建束缚、追求个性解放和恋爱自由的斗争过程,并往往以自主婚姻的实现作为结局。但鲁迅的《伤逝》却以悲剧收场,而且不是一般的恋爱悲剧,而是自由恋爱成功之后的婚恋悲剧。小说的主人公涓生和子君在相爱的过程中,尽管遇到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各种阻挠,但他们无所畏惧,毫不退缩,子君的态度尤其坚决。面对父亲和叔父的反对,她坚定地表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正是靠这种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态度,他们终于冲破重重阻碍而结合,实现了婚姻自主的理想。
《伤逝》是鲁迅唯一的爱情小说,涓生和子君是五四以后追求个性解放的知识青年。 楼主想要鲁迅笔下的子君对现代女性的启示 ,我觉得1、就是要坚持个性主义,还要把握住社会主流意识 2、门当户对是很重要的,不然两个人思想和一些行为上就会导致日后很重要的分歧 3、有主见,能在一定程度上自立 4、对婚姻或爱情要知道放弃,或许有很多理由要继续维持这样的关系,但是我想坚持人道主义和个性主义是两者不可兼得的,要保持良好的、理智的心态面对自己的状况,给自己留条后路

7,如何解读鲁迅的伤逝

《伤逝》是鲁迅惟一的爱情小说。它的思想内涵一方面在于探索妇女解放的道路。子君是受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知识女性。她以个性解放为思想武器,为自己的恋爱婚姻自由而奋斗,和涓生建立起小家庭。但是胜利的喜悦却是悲剧的起点。悲剧的社会根源是封建势力的压迫。封建势力视青年自由恋爱为丧风败俗,涓生的失业加速了涓生和子君感情的分裂。但子君及所信奉的个性解放思想的局限性,也是造成悲剧的思想根源。子君追求的只是恋爱婚姻自由,奋斗目标的实现,就把狭窄的小天地当做整个世界,把小家庭生活当做整个人生意义。这样,人的性格也就必然变得庸俗空虚,胆怯虚弱,爱情也因此褪色,这说明,离开了社会改革,妇女追求个人自由幸福,是很难实现的。另一方面也是对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道路的探求。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涓生的性格悲剧说明首要的是要比较清醒地认识现实,去掉唤醒,才能在严酷的现实中站稳脚跟,不失去“现在”,才可能有未来。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析《伤逝》: 一: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是“五四”以后青年所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伤逝》以独特角度,描写了涓生和子君的恋爱及其破灭过程。作者以一般作为追求目标的自主婚姻的完成的喜剧性结局,作为自己所揭示的一出社会悲剧的出发点。 二:小说从正面着力刻画的不是黑暗势力的破坏和迫害,而是作品主人公涓生和子君本身的思想弱点。从涓生和子君冲破阻力争得了自主婚姻,婚后社会迫害的继续存在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到最后这自主婚姻的破灭的整个过程。深刻地指出了在黑暗社会里,恋爱和婚姻问题不可能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的最终解决,不能仅靠着个性的解放。它只能是整个社会解放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作品采取“涓生手记”的形式,回顾从恋爱到感情破灭的一年的经历,以小说主人公的切身感受来抒发他曾有的热烈的爱情,深切的悲痛和愿入地狱的悔恨,具有很浓的抒情性。小说的细节描写也颇具匠心,油鸡和阿随的命运同子君感情变化的呼应,收到了以小见大的效果。

文章TAG:鲁迅的伤逝鲁迅  全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