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历十五年读后感是什么

读后感:《万历十五年》,书名在很久以前就知道了,作者也久闻其名,只是在内心一直怯于去读它,因为始终觉得它是一本史书,给人一种厚重感,一翻书序就谈及财政制度方面,令人不禁生畏。公元1587年,在中国为明代万历十五年,丁亥年明史的卷轴渐渐在眼前展开直到前些天才下定决心打开这本尘封已久的书籍,细细读来,才发现它并非我以为的那样艰深晦涩。看不多时,我发现《万历十五年》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奇书,带给人以震撼的感觉,并非是因为作者写明朝史写得非常生动,而是因为作者的视野非常广,摆脱了普通历史书枯燥无味的感觉。故事涉及荒怠朝政的万历、被清算的前任首辅张居正、调和文官阴阳的现任首辅申时行、古代模范官僚海瑞、孤独的将领戚继光、自相冲突的哲学家李贽。九岁登基而早熟的万历皇帝懈怠了皇帝这份工作,宁可躲在宫中看宦官掷银游戏,也不愿上朝面对百官议政。张居正励精图治,仍无法挽回王朝走向衰败的现实,海瑞一身正气,却在官场处处碰壁无法立足,戚继光抗击倭寇立下大功,申时行深谙官场之道,也未能带给明帝国任何起色。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是什么

2,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对《万历十五年》的期待已久,可以追溯到大学时代。时间流逝,无声无息,一晃毕业已十年之多。 这种希冀源自大学时代接触到的一位博士,当是时,自认为读书不少,成绩不错,“小得意”“小清高”总是有的。我相信,那个时期,很多女孩都是如此。岂料,博士提问到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的时候,自己就傻了眼。去图书馆找过几次,未果。临近毕业,其他诸事颇多,就渐遗忘。工作以后,碌碌无为,读书寥寥。 偶尔的日子,会百度一下,黄仁宇以及《万历十五年》的简介及评价,更惭愧于自己的无知。谢冕谈到此书说启发了他心中中国百年文学史的构想,眼光颇高的王小波严肃又不失幽默的评价“旧的好书总比新的烂书好”,玩世不恭的王朔竟然也是《万历十五年》的拥趸,易中天等人也极力的推荐《万历十五年》。 2011年10月,终有机会一睹她的风采,在自己最早的一批购书计划中,第一本就是三联出版社的《万历十五年》。看再版次数,从1997年5月三联出版社第一次出版后,几乎每年都要再版,甚至一年会有几次再版,到2010年已经再版了29次。 初读《万历十五年》,首先被吸引的是它精妙的结构,习惯了编年体体例历史教材的我,耳目一新。他取一个特别的年份(1587年)作为横截面,然后串起所有的事情;用人物的传记式章节,展现一幅历史的画卷。再者就是对人物的采用了多元化视角,人不再是忠、奸、善、恶单纯一色,而是更接近人的本性,更接近历史的真实。结构的精妙使我惊叹于黄仁宇纵横捭阖史料的能力;人物的多元化视角,使我认识到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生活,很多人事绝不是表面所呈现的摸样。 “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在这样的著作主旨下,黄仁宇记录了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 第一位悲剧性的人物就是活着的祖宗——万历皇帝! 一直认为,皇帝位及至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是最高权力的象征,是大权独揽;是无法企及的身份;是金口玉言、一言九鼎的代名词;是花团锦簇;总想,皇帝可能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而且万历黄帝是有名的“懒”皇帝,御宇40多年,有20多年都是消极怠政。记得讲《五人墓碑记》这篇课文的时候,东林党人与阉党之间的激烈残酷的争斗,也“慷慨激昂”的追溯到万历皇帝的怠政。 但是这本书中黄仁宇凭借他对历史的参透,多角度人性化的描述,颠覆了自己头脑中对万历皇帝的固有的肤浅印象。 万历少小聪慧,早熟。5岁能读书,“声音发自丹田、深沉有力,并有余音袅袅”;他勤奋学习,每一天都要练习书法,默记经史,“如果背书如银瓶泄水,老师张居正就会颂扬天子的圣明,如果背的结结巴巴或者读出别字,张先生会拿出严师的身份加以质问,使他无地自容”。他进步突出,10岁就能写径尺以上的大字。他勤政,熟悉各种礼仪制度,祭天地、祀祖庙、庆元旦、赏端阳等各种繁重的仪式,同时频繁的更换不同的礼服,从而保持皇帝的威严,皇家的体面。可想而知,皇帝身份,使他少了普通人家的亲情友情,少了孩提时代应有的天真烂漫,生于帝王之家,登上皇帝之位,注定了他孤独寂寞的命运。 自从写出了径尺以上的大字,他就不能再练书法。因为“圣明君主以德行治理天下,艺术的精湛,对苍生并无补益。”他要节约,他要勤政,他对张居正视若父亲,对其绝对的信任和倚重;即使要给自己的母亲修葺装潢她所居住的宫室,母亲的感谢不能用亲切爱怜的口吻加以表达,而是请学士写成一篇文章,赞赏皇帝的纯孝,在他下跪时逐句诵读,母子间的天性交流也不能真诚自然流露!因为皇帝是礼仪的象征,是表率,不能有自己私心的一丝流露。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不想成为木偶,毕竟他是一个有血有肉且聪慧的人,故太师的溘然长逝,使他觉得终于有了自由之权,他要反抗!一夜之间突然发现,自己视若父亲的张居正却有了另一副面孔。他满口节俭,私生活却极其奢侈,他作为皇帝没有钱赏赐宫女,张居正却积聚了珠玉玩好和书画名迹,蓄养了很多绝色佳人。他认识到了“人”的阴阳两面,不甘心自己的身边站着一名“摄政”,对老师流着眼泪鞭尸之后,万历皇帝开始了自己的励精图治,他要实现自己的凌云壮志。很快他就发现,世间已无张居正,他仍然束缚重重。 前有张居正不让他习字,后就有申时行不让他练兵。他可以把他不喜欢的官员革职查办,但是很难升迁提拔他所喜欢的官员,以致没有一个人可以成为他的心腹。他对大臣们的奏折作出决断,可以超出法律的规定,但是却没有制定法律的力量;他不也能改造制度以避免冲突的发生,而且他裁夺的权威因他被臣下视为晏安怠惰而日益减弱;他不能统率兵将,在平日也没有整顿军队的可能;他很难跨出宫门一步,自然更不用谈离开京城巡视各省。他越想励精图治,后果却是官僚的更加腐化和法令的更加松懈;人事的任免,他没有决定权。贵为天子,却步步维艰,无法做一件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他遇到了真正理解自己的女子—郑贵妃,黄仁宇说“热恋并不等于独占皇帝的枕席,…郑氏之所以能赢得万岁的欢心,并不是具有闭月羞花的容貌,而是由于聪明机警、意志坚决,喜欢读书,因而符合皇帝感情上的需要”。只有这个女人,理解他作为皇帝的孤独与无助甚至敢在他面前直接说出来,“她看透了他虽然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但在实质上却既柔且弱,也没有人给他同情和保障。即使是他的母亲,也常常有意无意地把他看成一具执行任务的机械,而忽视了他毕竟是一个有血有肉、既会冲动又会感伤的人”。她可以和他一起阅读作品,讨论人生,她是他的红颜知己。在皇宫大院紫禁城内,皇帝和娘娘曾经俪影双双,在西内的寺院拜谒神佛,有时还一起作佛前的祈祷。 他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一份爱情,他想用皇帝的权威来捍卫自己的感情,他想废长立幼,但是传统道德的力量是如此的巨大,文官集团前赴后继的阻挠,长期接受的教育,让他心里的愿望难于实现而且无法明言,同时又缺乏可以密商的智囊人物,心中的寂寞如荒草一般蔓延生长。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3,万历十五年读后感800字

导语:《万历十五年》告诉我们,大历史观,需要我们跳出当前的视野局限,把目光放到更加广阔的时代背景中去了解历史,正视现实,开创未来。的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万历十五年》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800字范文【1】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虽然家人早早都买了放在书柜里,但我一直没有读进去,小说不像小说,历史不像历史,直到在工作中遇到麻烦,才把它认真研读一番,虽然还未读完,但却受到很大启发。 这个中华帝国就像一个庞大的笨重的机器,不管对错,每个人都要安分于自己的角色。就连这个金字塔的塔尖--皇帝也不例外。万历皇帝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从自己儿子中选择太子,不能亲自操练兵马,甚至不能游历自己统治的山河,皇帝离开京城不到百十里--视察定陵竟然会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以致1585年以后的万历(时年21岁)三十多年没有走出紫禁城一步。官员们所需要的是一个象征,权威,而不是血肉之躯的人。“寓至善于无形,保持感性和个性的真空。”身为天子的万历,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不过是权力集团斗争的一枚棋子。在这个权力集团中,四书推崇的圣贤之道,不过是官员们顶在头上的一块遮羞布,而真正运作的却是大大小小的个人、集团利益。 作者认为,封建王朝以道德代替法制,是一切问题的症结。写作本书的目的,也重在说明这一看法。作者在书中末段指出:“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作者一语点出明朝晚期的症结所在,这正是大明王朝乃至所有的封建王朝晚期需要改革的地方。制度已然极为落后,财政与官僚组织松散,导致国家实力空虚,而微薄的薪水又导致文官阳为道德,阴为私利,实际主导国家的文官集团都处在此种阴阳冲突之中不能自拔,任何企图的改变都遭到了强烈的攻击和反对。皇帝、首辅张居正和申时行、文官海瑞、武官戚继光、思想家李贽从个人的角度面对混乱的现状希望有所突破和改变,或者凭借道德的力量恢复平衡,但种种努力在对抗现实的庞大群体时都显得无可奈何和无能为力。因为他们既然无法改变制度,就无法避免的遭到来安于此制度的文官的攻击,所以即使是小的改良也无法推行,小心谨慎地保持平衡也不可能,国家此时的衰落已不可避免,唯一的问题只是时间而已。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800字范文【2】 有些结局是一旦开始就已经注定的。 比如生命开始的那一刹那,就注定了它会消亡,至于无迹。 对于生命我们可以改变很多,却绝改变不了它的终点。 仿佛一列火车,无论途中停靠了几站,无论途中绕过多少远路,它都无法停止、不向那终点前行,或是改变轨道。 一个帝国的命运也即如此。 朱元璋打下了大明江山,定下一系列制度;随后朱棣又凭着他过人的胆识和强硬的手腕将帝国根基巩固。 至此,帝国的统治者可以做的就已经尽了。 一列火车初速度已定,接下来就只有在那条摩擦力永远大于零的铁轨上靠着惯性行驶,直到速度被消耗殆尽、列车停下的那日――那一天,帝国也走到了尽头、那注定倾覆的命运的尽头。 纵使后朝统治者如何励精图治,他们能做的也不过是减小一点摩擦力,却终不能消去那摩擦力。 因而在某种意义上,对于一个帝国唯有前期一两个统治者才是重要的,尔后的统治者所作的一切都是徒劳无益。 因而万历的消极怠工对敌过得硬想也可以近似于零了。 因而张居正凭着他天才的能力辅佐万历以期完成明朝中兴大业也可忽略不记了。因为这些都只是徒劳。 那么对万历来说,张居正的出现有什么意义呢? 让万历经历一个偶像的`破灭。 曾经深受万历敬重的张居正,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 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满口“清廉”、“节俭”,自己生活却奢侈无度;满口“谦恭”,回趟老家却也派场十足。 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不过是心口不一、严于律己宽于律人的小人。 也许他对帝国唯一有意义的影响便是是帝国的一位统治者对“道德”的彻底失望。 万历于是意识到,每个人都有私欲,每个人都有阴阳两面,每个人都有双重道德。 他不再相信真有所谓“无私”的人。 他开始厌倦文官们满口的“仁义道德”。 他失掉了评判道德的标准。 不幸的万历,过早的从张居正那里体味到这些,在他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形成的敏感时期体味到这些,那刻骨的痛心和彻底的绝望,与多年后的立储事件(国本之争)一起,将他对文官的信任和他励精图治的雄心壮志消磨殆尽,将他永远的锁在了深宫内院。 成夜萧和,败也萧和。 万历就这样被他最敬重、也是他这一生中唯一敬重过的,张居正,毁了。 《万历十五年》是个悲剧。 凡书中提到的人物,所有人物,没有一个可以大团圆结局。 他们或身败,或名裂,或身败且名裂。这是一个无可挽回的悲剧。 因为书中所有人物都是那个江河日下的制度的牺牲品,那个注定倾覆的帝国的牺牲品。 所有试图与命运――自己的,或是帝国的――对抗的人、努力,都被帝国注定的结局所湮没,所吞噬,无一幸免。 有些结局是一旦开始就已经注定的。 如洪水猛兽这注定的结局可以吞噬一切挡道者,甚至让道者。 于是于历史长河中,这些人,君或是臣,激起一层涟漪,那无奈绝望的涟漪啊,留给后世一声叹息,然后,消逝无影。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800字范文【3】 记得上大学时“国学”兴盛,有一次在图书馆无意中翻到《万历十五年》时就被它深深吸引。作者借万历十五年这发生的看似琐碎的事情作为线索展开叙述,全面展示了明代万历年间从皇帝到官员国家暗藏的症结,显示了在落后的制度里无论怎样的个人,身处何等位置,做出怎样的努力,无论是他个人,还是他所想改变和摆脱的社会环境,都被沉重的制度牢牢禁锢着,让个人成为了这制度的牺牲品。个人已无法做出任何改变,这制度让中国几乎停滞不前,甚至无法跟上白山黑水边上一个游牧民族的节奏,明王朝已走到沉没的边缘,落日余辉,败落已经是无可逆转的事了。 作者选择的人物很具代表性,他们看起来都认识到了帝国前进与滞后的碰撞中出现的问题,也曾满腔热情试图扭转帝国的命运。但无论是坚持道德的力量维持传统,亦或是某种程度追求自由和变革,结果对于个人命运或者追求来说都是失败的。因为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对抗制度,每个人都是制度链条中的一分子,当他想改变这链条时,他无疑会被链条上的其他人所残酷打压,维持守旧平衡的集体力量是强大的,而想阻挡时代的前进也是个人办不到的。因此即使某个人意识到了现实与社会制度的格格不入,他也无法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际,只能感受着社会的暗流涌动而束手无策。 全书第一章从皇帝自小被安排好的成长环境和聪颖好学写起,他却最终清算了自己的老师和首辅张居正,想获得自主的权力,最后发现皇帝只不过是一切祖训和旧制度的执行者而已,并不能决定国家的方向。第二章,继任首辅申时行努力在皇帝与文官集团之间折中劝和,小心谨慎地维持文官集团内部的平衡,使国家机构能够正常运转,这种过于保守的施政策略使国家发展陷于停滞。第三章,皇帝为立储一事与群臣互不相让,在认识到无法实现个人意志后,对朝廷官员采取疏远、消极应付的态度,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百官失去了效忠的意义,也采取消极敷衍的做事态度。第四章进一步借内外政的大事表明了皇帝不能以个人意志做出决定而实际决定于群臣,活着的皇帝个人和他已死去的祖宗没什么区别。第五章清官海瑞希望恢复洪武皇帝时的制度和风气,然而这样做无疑与社会时代相悖离,虽然道德值得敬佩但无法真正施行。第六章从一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的角度叙述了明朝武官处于被文官压制的境地,而无法有所作为。第六章社会名人李贽的思想与社会的冲突,其实是儒家内部思想派生出的心学与传统朱熹理学的对立,然而李贽的思想虽然批判时弊,但并不能建立新的思想体系,故而本质上无法改变社会反而显得自相矛盾。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800字


文章TAG: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万历  万历十五年  十五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