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和我上个问题回答的很相似,很多人都很期望砀山萧县回归徐州,那么这些人不仅仅包括砀山人、萧县人,其中还不乏有很多的徐州人,因为这两个县原本是从江苏省徐州市划分为到安徽省宿州市的。你如果走在宿州市的街头上你会发现这里的砀山人和萧县人很少,当你走在徐州市的街头上你转头就很有可能会碰到几个砀山、萧县老乡。
1、为什么萧县、砀山人很少来宿州,感觉和宿州人也不亲?
有以下几种原因:一、萧县、碭山两县原属徐州管辖,与江苏省徐州下属的丰县、沛县,合称丰沛萧碭,徐州管八县,丰沛萧碭为上四县,铜山、丕县(现为丕州市)睢宁、宿迁(沒升级地级市前叫宿迁县,后划走升级为地市级离开徐州)为下四县。一九五五年,为解决洪泽湖水患问题,把泗洪、盱眙县划归江苏,把萧县、碭山与泗洪、盱眙两县对換划给安徽省后属宿州市(原宿县专区)管辖,
春秋战国时期,丰沛萧碭皆属宋国管辖,萧叔大心扶宋有功被封萧地建萧国为宋之属邑,是全国萧姓之鼻祖。秦灭六国建大一统,汉高祖刘邦起兵沛县芒砀山斩蛇起义灭暴秦建立大汉王朝,设丰邑(丰县),当其时,四县并立,守望相助,村、地互连,亲戚互通,血脉相连,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缘亲属关系,两千多年沿袭至今未有更改,
这是人文地理方面的原因,自然形成无法更改。历朝历代,丰沛萧砀一家親,同属徐州渊缘深远,代代相传,感情笃深,无人可以更改,相对宿州市而言,短短地几十年的属辖权怎么能与二千多年的血脉相连相提并论呢?二、萧碭两县到徐州都是直线距离,交通便利,抬脚就到。特别是萧县,西、南两面包围徐州,改革开放前,萧县到徐州市中心二十三公里(县城距离,西南线),南线官桥镇到徐州市中心二十四公里,
现在,两地南西都几乎连在了一块。徐州地铁规划决定修到萧县高铁北站,开通后,萧县到徐州也就十分一刻钟的距离,再说两地到宿州市的距离。萧县到宿州市约八十公里,砀山到宿州市约壹佰捌拾公里,两县在距离也与宿州市相距相远,人文交流只是边缘地带有所交流(萧县),而碭山中间隔着萧县与宿州市更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感情亲近从何说起,
三、由于萧砀归属宿州市时间段较短,三地人员人文交流较少,认同感也存在差距。四、宿州市作为地市级首府,发展速度较慢,各种基础设施医疗学校教育工业发展园林綠化文明卫生旅游等项目发展较慢起步较晚,与徐州相比是不是席地之差而是高低之别,实在是缺乏向心力凝聚力,萧砀两县人民购物出行买卖看病旅游休假,动身就是徐州市,而很少有人舍近求远跑到条件较差的宿州市。
2、做个调查,宿州市萧县、砀山回归江苏是否有可能?
这个问题需要我们砀山人民和萧县人民来出面解释一下了!这个问题和我上个问题回答的很相似,很多人都很期望砀山萧县回归徐州,那么这些人不仅仅包括砀山人、萧县人,其中还不乏有很多的徐州人,因为这两个县原本是从江苏省徐州市划分为到安徽省宿州市的,上次我们了解到为什么大家这么期待萧县、砀山县回归徐州市,根本原因就是经济发展,在宿州市四县一区跨度大,从而导致宿州市四县一区人民之间联系很少,反倒是砀山人、萧县人经常去徐州市,这些原因是大家都懂,距离问题,我们不去宿州市区的直接原因就是太远了!没办法我们只有去周边近些的大城市。
另外徐州市的经济发展要比宿州市要好,而且又近,徐州市方言和砀山、萧县方言基本相同,而且徐州、砀山、萧县有直达的高铁、火车、汽车,省时省力还不说,关键花钱少,相反去宿州市相对而言时间长,花费高,不愿去。但是我们还是和宿州市还是保持一定情感联系的,我们还是很亲切的称宿州市为“虚线”,可是你如果走在宿州市的街头上你会发现这里的砀山人和萧县人很少,当你走在徐州市的街头上你转头就很有可能会碰到几个砀山、萧县老乡。
不知道宿州市舍不舍得我们?宿州市四县一区都有特色产品,砀山酥梨、萧县葡萄,说出去名声都是响当当,希望宿州市能够带好我们,让我们发展的更好,或许就不会有想换“大哥”的想法了!但是砀山、萧县能否重新回归徐州市,这属于跨省级的重大行政区域调整,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取决于政策,但是未来的发展难以预测,只有立足实际,才能更好发展,祝愿都有美好前景!。
文章TAG:宿州 不亲 砀山 市委 感觉 宿州市委有多少砀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