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的铜钱

10元以内

古代的铜钱

2,古铜币有几种

中国古铜币(方孔钱)约420种左右,版别3100多种.古铜币(铜元)约168种,版别930多种.
看样子属于花钱 市场价格400 去当地古玩市场收藏品市场交易

古铜币有几种

3,铜钱有哪些朝代

铜钱是古代铜质辅币。圆形,中有方孔,是中国古代钱币最常见的一种。从秦汉以后,方孔圆钱的铸期一直延伸到清末民国初年。如有帮助,请采纳。谢谢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辽金两宋元明清
秦,汉,元,明,清

铜钱有哪些朝代

4,铜钱历史上都有多上名字

铜钱:古代铜质辅币,俗称铜钱,是指秦汉以后的各类方孔圆钱,方孔圆钱的铸期一直延伸到清末民国初年。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使在流通中要分割和鉴定成色的金属称量货币逐步不适应,而被金属铸币所取代。中国历代古钱币大多数是以铜合金形式铸造的,方孔钱(铜钱)是古代钱币最常见的一种。
中国铜钱上不可能有皇帝的名字,有资格直接称呼皇帝姓名的只有皇帝的直系长辈。铜钱上只有皇帝的年号,你那枚铜钱上写的应该是崇祯通宝,是明朝的铜钱。

5,古代铜钱除了年代辨别价值 还有什么辨别

古代铜钱除了年代辨别价值外,还可以从钱币文字的衍变,字体变化、看到书法艺术及其文化内涵,历史变迁;从铜材的含量,可以看出其合金、冶炼技术;从钱体的重量,可以看出对度量发展;从钱的样式可以看出制钱制版技术、版别的区分、防伪技术,外园内方的文化艺术;也可以从其铸量看出其民间经济流通量、经济发展;从不同文体可以看出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发展的历史延革;从钱币的存世量可以看出其政权的盛衰,和政治制度的变迁;
古代铜钱上的文字,符号,铜钱的形制,铸币的成份等都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比如古代的文化,语言系统,设计特点,经济水平,铜的冶炼技术等。
历代古代铜钱要看年代、铜质、重量、声音、气味、流通痕迹、包浆、书法等。(综合判定)。
1.材质,金玉铜铁石的价值不一样。就铜钱来说,粗略可分为青铜、黄铜,还有参杂其他金属的比例不同,也能得到不同价值的铜钱 2.历史价值,主要是对其出产时期的一个反映。具体表现为特殊图案,文字等 3.留存量,通过年代来辨别其实就是这个道理,留存下来的越少,通常价值越高 4.特殊性,有一些特殊的钱币是可以直接估量其价值的,如王莽时期发行的刀币,就因为形状特殊,历史背景特殊,有较高的价值。

6,中国古代所有朝代铜钱名称的一览表是什么

先秦-秦 名称形制特征 参考价 文字说明 贝币天然贝 10元 使用海贝打磨穿孔加工而成,始产一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曾亦行使货币之功能;铜贝--始铸于殷商晚期,下迄春秋时期。此当人类史上最早之金属铸币。 贝币骨贝 25元 贝币铜贝 50元 平肩弧足空首布武 1300元 春秋早期至战国初。周王畿地区。青铜,按今发现,空首布尚有铅质,以及银质者铸。形状为平肩平足,附注于此不另载。铲型,有銎。 平肩弧足空首布册 1800元 平肩弧足空首布南 1500元 平肩弧足空首布安藏 1000元 平肩弧足空首布东周 5000元 平肩弧足空首布官考 3200元 斜肩弧足空首布卢氏 1050元 春秋至战国初。周王畿地区。青铜,铲形,斜肩,有銎。 斜肩弧足空首布三川 1100元 耸肩尖足空首布八 4000元 春秋至战国初。晋。青铜。起源于生产工具“耒”,肩,足皆成尖角状,有銎。 耸肩空首布无文 2600元 釿布梁半釿 2600元 战国早、中期,以魏国为主,另赵,楚诸地亦曾铸有。青铜,平首,一般为圆档方足。 釿布梁一釿 2000元 釿布梁二釿 8000元 釿布晋半釿 15000元 釿布晋阳二釿 8000元 釿布晋阳一釿 2500元 釿布安邑一釿 600元 釿布晋阳半釿 6000元 釿布虞一釿 2000元 釿布虞半釿 22000元 釿布氏半釿 22000元 布币山阳 10000元   布币分布 3000元 布币四布当釿 30000元 布币殊布当釿、十货 1400元 锐角布公 100元 战国中、后期,韩,魏等地,青铜,首部两端呈锐角,平肩方足。 锐角布垂 220元 锐角布涅金 200元 布币卢氏涅金 6000元 战国中、后期。三晋地区、燕国,青铜。平首、平肩、方足。小方足布是目前存世最多的一种布币,历年均有出土。 方足布蔺 100元 方足布平阳 35元 方足布安阳 120元 方足布齐备 120元 方足布襄坪背左 80元 方足布同是 150元 方足布高都 180元 方足布奇氏 280元 方足布乌壤 300元 方足布长安 700元 方足布 550元 方足布东周 1600元 方足布右明新治 1500元 尖足布邪山 1200元 战国中、后期,赵、燕等地,青铜。平首、耸肩,尖足。 尖足布兹氏半 150元 尖足布武安 150元 尖足布中阳 400元 尖足布商水 900元 尖足布寿阴 350元 圆足布蔺、五 1300元 战国后期,赵国,青铜,圆首,圆肩,圆档、圆足。 圆足布离石 3000元 圆足布离石、三十五 2200元 三孔布北九门 50000元 战国晚期,赵国,青铜,由圆足布演化之别种;首与两足部各有一小圆孔,故名。三孔布背文皆以“朱”“两”纪重,首开“铢”、“两”纪重制,对后世影响极大。 三孔布宋子 50000元 三孔布下专 50000元 刀币针首刀 700元 春秋末期至战国早期,燕国一带,青铜,首部尖状,面文为记号、符号或单字。 刀币尖首刀 1200元 刀币博山博山刀 1500元 刀币八明刀圆折 70元 战国中、晚期,燕国,青铜,有圆折和磬折两种。 刀币左二明九磬折 40元 刀币明、齐化齐明刀 8000元 战国晚期,齐境内,青铜,刀身多轻薄,“明”字为方折,细长。 刀币甘丹直刀 250元 战国中晚期,赵、中山国,青铜,圆首,刀身平直,大者微带弧意,形体皆轻薄。 刀币晋匕直刀 10000元 刀币即墨之法化齐大五字 2500元   刀币齐造邦长法化齐六字刀 8000元   刀币即墨法化齐四字刀 2200元   刀币齐法化齐三字刀 400元   环钱离石 1500元 战国中后期,周王畿、魏、秦、赵等地,青铜,圆形圆孔,制古拙,而背无郭,穿孔正面大,背面小;钱背呈平面状,背径大于面径。背缘上及穿眼肉多能观察到范线,而钱体外缘亦能找到浇口痕迹。字文大篆,笔划锋劲,俊洒不羁。 环钱蔺 10000元 环钱共屯赤金 15000元 环钱东周 1500元 环钱西周 1200元 环钱共 1000元 环钱半环 10000元 环钱长垣一釿 2500元 圆钱币贝益四化 150元 战国中晚期,秦、齐、燕等地。铅,铜,圆形方孔,分无郭,有两种,后世相沿之方孔圆钱定制即源出于此。 圆钱币贝益六化 180元 圆钱币贝益化 600元 一化方孔币 10元   明化方孔币 10元   两甾方孔币 1200元   蚁鼻钱君 800元 战国,楚,青铜,贝形,凸形,平背,一端有孔,钱面铸阴文。 蚁鼻钱金 200元 蚁鼻钱行 400元 文信方孔币 5000元   半两秦铸(小平) 30元 公元前221年----前206年,秦初由于中央政权统一铸币,至末年,社稷动荡,各地方铸、私铸钱出焉,青铜,规范秦半两制作精好,钱文整,挺拔,一般直径在3.2厘米上下,重约8克左右。 半两大型(小平) 50元 半两秦铸36mm 200元   两两秦铸小平 600元   半两秦精铸传形 500元 秦并六国统一铸币,名曰半两,方孔圆钱从此成为定制,古以廿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钱文半两二字高挺,两中人字偏下,上横较短,半字下横较长,据咸阳出土:径2.3--3.8厘米,重2.8--8.1克,传世径3.5厘米以上者少见。

文章TAG:古代  铜钱  古代铜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