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颖上县在哪个城市

安徽六安
安徽省,阜阳市,颖上县

颖上县在哪个城市

2,颍上县第十四小学地址

阜阳市颍上县慎城路。经颍上县第十四小学官网查询显示,颍上县第十四小学坐落在阜阳市颍上县慎城路,是一家由颍上县教育局直属管辖的公办小学。

颍上县第十四小学地址

3,颖上是在哪个城市的

颍上县是安徽省,阜阳市的。颍上县地处淮河与颍河交汇处、黄淮平原最南端,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全县面积1859平方公里,有151万人口、160万亩耕地,辖31个乡镇、24个居委会,有27个民族,汉族占99.9%。

颖上是在哪个城市的

4,颍上一中六中校区在哪

颍上县颍阳路北侧。颍上一中六中是颍上一中的六中分校,颍上一中六中分校原址在慎城镇人民西路。2008年8月,颍上一中六中分校颍阳路新校正式动工兴建,2011年9月,学校正式迁入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颍阳路北侧。颍上一中六中分校创建于1909年,1969年学校更为现名,2003年学校被确定为安徽省示范高中,现由校长赵成松主管工作。截至2016年,共占地400余亩,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拥有有高中教学班107个。学校2014年本科达线2382人,其中重点本科569人。知名校友有陈国良、郑守仁、戴厚英等。

5,安徽颍上县的由来在不同时期的名称简明扼要

淮河有一条支流叫颍河,而颍上在颍河上游,所以叫颍上。
淮河的一条支流叫颍河,盈盈河,所谓的英。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11人米旆滔丫籍洽滋垚汨吉乡桓心藏琳喾荻未绥福签

6,颍上二中录取分数线2022

406分。颍上二中是市级示范高中,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管理措施,软硬件设施比较全面。颍上二中创办于1958年,在整个阜阳市是设施最先进、面积最大的高中校园,一所标准化、现代化的校园正在敞开怀抱,欢迎八方优秀学子就读颍上二中。具有丰厚的文化积淀,形成"诚、勤、立、达"的求实求真的校风。注意事项:住宿安排:在宿舍楼划分专用复习中心宿舍区域,每6人一个房间,宿舍装有空调、洗衣房、学生专用浴室,安排专职宿舍管理员管理。颍上二中创办于1958年,1972年正式定名为“安徽省颍上第二中学”。学校于2004年5月顺利通过阜阳市示范高中评估验收,颍上二中已经于2017年8月份整体搬迁至新校区(约442.5亩),原老校区(老二中校区)县政府已经划拨给颍上县城关镇二小。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颍上二中

7,颍上属于哪里颍上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安徽阜阳,环境优美,旅游城市,素有皖北江南之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除了苏杭,就数颍上。
安徽省颍上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淮河北岸。西北与阜阳市区相连,东邻凤台县,东南与寿县交界,南接霍邱县,西与阜南县毗邻。

8,安徽颍上县是哪个市

阜阳市。颍上县,隶属于安徽省阜阳市。在地理位置上,颍上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淮河与颍河交汇处、淮北平原最南端。南临淮河,中跨颍水。颍上县东与凤台县接壤;西与阜阳市颍州区、颍东区、阜南县毗邻;南与霍邱县、寿县隔淮河相望;北与利辛县交界。颍上县介于东经115°56—116°38,北纬32°27—32°54之间。就颍上县的历史来说,颍上简称“慎”,别称慎城、慎邑,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就建立邑治,周为“慎邑”。春秋战国时期,今安徽省颍上县一带成为楚国的疆域。扩展资料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县制下,今阜阳市颍上县一带属泗水郡慎县。西汉时期,慎县属豫州汝南郡。东汉时期,今颍上县一带属汝阴郡慎县。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颍上县一带成为曹魏的疆域。西晋时期,慎县属扬州管辖。东晋永和五年(349年),慎县属豫州汝阴郡。南朝宋时期,在该地区设立“楼烦令”,属豫州刺史、西汝阴太守。自此之后的南北朝时期,今颍上县一带属楼烦县这一建制。隋大业二年(606年),楼烦县改名颍上县,据《太平寰宇记》:“以地枕颍水上游为名。”

9,颍上县的区划

颍上县总面积1859平方千米。总人口171万人(2012年末)。全县辖21个镇、9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慎城镇、谢桥镇、南照镇、杨湖镇、江口镇 、润河镇、新集镇、六十铺镇、耿棚镇、半岗镇、王岗镇、夏桥镇、江店孜镇、陈桥镇、黄桥镇、八里河镇、迪沟镇、西三十铺镇、红星镇、十八里铺镇、鲁口镇、建颍乡、五十铺乡、盛堂乡、关屯乡、垂岗乡、赛涧回族乡、刘集乡、黄坝乡、古城乡。县政府驻慎城镇。
颍上县安徽省阜阳市代管县, 位于淮河、颍河交汇处,面积1859平方公里,耕地10.3万公顷,人口172万,辖30个乡镇、348个村(社区),先后荣获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水利建设管理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示范县。颍上历史悠久、人文蔚盛。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就建立邑治,周为“慎邑”,秦置“慎县”,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改称“颍上”,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我县文化积淀丰厚,春秋时期的管仲、鲍叔牙,战国时期的甘茂、甘罗,当代著名学者常任侠,作家戴厚英,两院院士陈国良、郑守仁,少林寺方丈释永信等都是颍上人民的杰出代表。我县还是花鼓灯艺术和推剧的发源地,有“东方芭蕾”之称的颍上花鼓灯及颍上推剧分别被评为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0,安徽省颍上县介绍

颍上县, 历史文化  颍上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春秋时期设“慎邑”,秦汉置“慎县”,南北朝称“楼烦”,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定名颍上县,迄今已1400多年。这里曾孕育出“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的春秋时期杰出政治 家管仲,记载其思想的学术典籍《管子》,博大精深,千古不朽,至今闪耀着真理的光辉。“一代名相泽后世”,当代又诞生了学界大师常任侠、文坛大家戴厚英、两院院士郑守仁、陈国良等一代名流。淮河水、颍河柳见证了他们的成长足迹。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造就了特色各异的人文自然景观,其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在整个淮河流域独树一帜。有“东方芭蕾”之称的颍上花鼓灯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管鲍祠,青砖灰瓦,典雅幽静,传扬着感人至深的管鲍佳话;颇具苏式园林风格的尤家花园,“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改革开放以来颍上人民创造的小张庄和八里河两个生态环保“全球500佳”名扬四海,堪称奇迹。享有绿洲仙境美誉的小张庄,首开我国生态环保与旅游农业先河。八里河风景区和迪沟风景区双双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不是江南、胜似江南的八里河南湖公园,景点壮观,湖光胜景,如诗如画。迪沟风景区集自然生态、城镇园林、佛教圣地于一体,让人流连忘返。2005年颍上被评为安徽省首批旅游经济强县。目前全县每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颍上正在成为中原大地迅速崛起的旅游观光胜地。 [编辑本段]经济发展  颍上地肥水美,物产富饶。这里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水资源尤为丰富,素有“五河三湾七十二湖”之称,水域面积2.5万公顷,全年可供利用水资源总量8.7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4.95亿立方米。国家投巨资建设的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等一批治淮重点工程的相继竣工、投入使用,终结了颍上千百年来洪患灾害频繁的历史。颍上盛产粮食、林果、蔬菜和畜禽、水产品等,总产量均居安徽省前列,是全省畜牧水产十强县、全国粗毛兔之乡、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水利建设先进县、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和全国劳务输出示范县。颍上矿产资源丰富,铁矿储量近亿吨有待开发。在县境北部300平方公里范围内蕴藏着100多亿吨优质煤炭。已经投产的国家特大型矿井谢桥煤矿,煤炭年产量800万吨。刘庄煤矿是国家“十一五”能源建设重点项目,设计年产800万吨,是国内一流的安全高效、环保型、数字化的特大型矿井,于2006年10月18日建成试生产。刘庄、谢桥两座煤矿都将于2010年原煤产量达到1000万吨。年产300万吨的罗园煤矿即将动工兴建。到2010年,颍上县原煤年产量将突破2200万吨。投资5亿元的国投新集集团工业辅助中心正在筹建,依托煤炭资源规划的4×60万千瓦刘庄电厂项目进入国家发改委评优阶段。以煤汽化为龙头,以合成氨、煤制油为发展方向,总投资630亿元的颍上煤化工基地规划编制工作已全部完成,正在与国内知名大企业对接,近期可望动工实施。全县煤电、煤化工产业链即将形成,颍上建设华东乃至全国能源城的前景广阔。   作为招商引资重要载体的安徽颍上工业园区,属省级工业园区,规划面积7.4平方公里。为发展园区工业,打造工业块状经济,促使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县委、县政府努力拓展园区空间,积极扩大园区土地储备,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全面建设厂房、道路、码头、自来水厂等基础设施;为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完善园区管理,县经济发展环境监督委员会办公室、项目与招商办公室与园区管委会同处办公,有关业务与县行政服务中心联网并办,同时实行积极的招商促进政策,吸引了一批项目入驻工业园区,打造了颍上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   
安徽省颍上县,地处淮河与颍河交汇处、黄淮平原最南端。全县国土面积1859平方公里,耕地10.7万公顷,人口160万,辖30个乡镇、346个村(居)委会,是全国生态示范区、平原旅游县、煤电能源城。2004年和2005年,连续两年进入安徽省最具发展潜力十强县。2005年,成为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一百个县(市、区)之一。2006年全县生产总值56.3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固定资产投资26.5亿元,增长76.7%;财政收入突破5亿元,增长19.1%,跃居全省第十位。

文章TAG:颖上县颖上县  在哪  哪个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