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问题列举两汉时期的清明统治及当时的皇帝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7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文景之治时汉文帝刘恒(公元前203年—公元前157年)、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 另外还有东汉的光武中兴的刘秀。

历史问题列举两汉时期的清明统治及当时的皇帝

2,两汉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特点

两汉:1.汉朝官制实行三公九卿制,宰丞相具有较大的权利。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称三公,丞相管行政,是文官首长;太尉管军事,是武官首长;御史大夫掌监察,辅助丞相掌管政治事物。2.汉朝的土地所有制与秦朝相同,土地私有,并可自由买卖。土地所有者须向国家耕地税。3.奉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地位低到东汉时期,中原地区商道线路发达,各地货物往来更加频繁。4.西汉早期在史学方面,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为以后两千年正史的编纂提供规范。5.冶铁业西汉早期,冶铁业分国营(中央政府)、官营(地方经营)和民营三种类型商业。

两汉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特点

3,两汉是什么时候

两汉时期包括两个朝代——东汉王朝,西汉王朝。西汉王朝的创始者是刘邦,东汉王朝的创始者是刘秀,由于他们两家的都城位置不同,一个在长安,一个在洛阳,所以分为“东汉”“西汉”。
这是本人一篇历史论文的一部分: 西汉的历史年表有一处值得争议的地方,就是楚汉之争的四年究竟应该划入西汉还是另划一个无统一政权的时代,这个在史学上尚各有说法。 依我的观点来说,西汉之始应为公元前202年而不是公元前206年。当秦亡后,项羽跟刘邦并未称帝,他仅仅是打着楚国的旗号来反秦的,再说当时他也没定国都,即没称帝又没国都,这完全不符合一个新政权的概念,顶多算一支义军。秦亡后项羽邀刘邦来商讨国家大事并封他为“汉王”,当时刘邦跟项羽一样是由另一边起兵的义军首领。至于为什么项羽要邀刘邦来商讨国家大事,是因为刘邦军队攻下咸阳有功。如果以有国都、有称帝来表示一个新政权的建立,我想在公元前202年以前,刘邦显然不具备,最多算是一个地方之王,毕竟称王跟称帝是两个不同的历史概念。如果按现代理论来说可以称他们为集团军或军阀。直到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垓下后,刘邦方才正式宣布称帝,并定都长安。由此一个新朝代正式诞生。 公正点来说,公元前206年到公元前202年之间是一个没有主角的时代,不应该划规汉代,而应该叫作“楚汉争雄”时代

两汉是什么时候

4,汉朝统治了多少

407年汉朝(前202年—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407年。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汉朝统治了407年。秦末天下大乱,刘邦在推翻秦朝后被封为汉王。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获胜后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汉文帝、汉景帝推行休养生息国策开创“文景之治”;汉武帝即位后攘夷拓土成就“汉武盛世”;至汉宣帝时期国力达到极盛 ,史称“孝宣中兴” 。公元8年,王莽废西汉末帝,定都常安,史称新朝,西汉灭亡。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 ,统一天下后息兵养民,史称“光武中兴” ;汉明帝、汉章帝沿袭轻徭薄赋,开创“明章之治”;汉和帝继位后大破北匈奴、收复西域,开创“永元之隆” ,东汉国力达到极盛 。公元184年爆发黄巾起义,虽剿灭民乱却导致地方拥兵自重,董卓之乱后东汉名存实亡。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后刘备建立蜀汉延续汉室,中国进入三国时期。 汉朝和约略同时期欧洲的罗马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 两汉时期奠定汉地范围,极盛时东并朝鲜、南包越南、西逾葱岭、北达戈壁 ,国土面积约达609万平方公里。公元2年,西汉全国人口达六千余万,占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 华夏族自汉朝以后逐渐被称为汉族,两汉在科技领域亦颇有成就,如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成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张衡发明了地动仪、浑天仪等。

5,两汉时期 是指

西汉为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建都长安;东汉为汉光武帝刘秀所建立,建都洛阳。其间曾有王莽篡汉自立的短暂新朝(公元8年-公元23年)。 西汉末年被外戚王莽篡位,西汉灭亡。然后刘秀起义,推翻王莽,继而建立东汉。由于刘秀也姓刘,并且起义的时候声称自己是汉室刘家后人,因此他建立的朝代也称为汉,不过为了和之前刘邦建立的汉区别开来就分为西汉和东汉。 其实在王莽篡位的时候,汉已经灭亡了。而刘秀起义时只因为自己姓刘,因此对外宣称是汉室后人,然后又建立汉。这里面汉室的皇族血统已经由刘邦血统换为刘秀血统。因为实际上刘秀不是汉室后人。
? 楼主多大可以先给大家说一下么? 如果是初中以上的年纪,我觉得你是逗我们玩的 两汉指的是西汉和东汉,刘邦建立西汉,到后来被王莽篡权,然后在绿林起义过程中,刘秀重建汉朝,史称东汉
西汉 (前202~8年) 楚汉战争结束后,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汉初在诸多制度上承袭了秦制,又实行了轻徭薄赋的政策。到汉武帝时,进一步采取各方面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如执行推恩令、“中朝”制、刺史制、盐铁专卖、均输平准及“独尊儒术”等政策。西汉后期,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最终导致王莽改制和绿林、赤眉大起义。 东汉(25~220年) 公元25年,在绿林农民起义下,王莽政权被农民推翻。参加过绿林起义的西汉皇族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东汉光武帝。

文章TAG:两汉时期  时期  历史  问题  两汉时期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