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法史上,常常是这样评价他俩的,王羲之沉着含蓄,王献之用的是“外拓法”、豪放飘逸晋代书法“尚韵”书风的主要特征,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王羲之的书法一扫汉魏的质朴、古拙,笔势飘落浮云、矫若游龙,风格俊逸优美、婉约自由,被称为“书圣”,他的《兰亭序》也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为“天下第一行书”,中国书法史上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俩的书法又称“二王”书法。
1、晋代书法“尚韵”书风的主要特征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五十岁时的得意之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为“天下第一行书”。存世唐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唐太宗时冯承素号金印,故称为《兰亭神龙本》,此本摹写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公认为是最好的摹本;石刻首推“定武本”。经郭沫若考证,以为相传的《兰亭序》后半文字,兴感无端,与王羲之思想无相同之处,书体亦和近年出土的东晋王氏墓志不类,疑为隋唐人所伪托。但也有不同意其说者。《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气度、凤神、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绝妙的比喻
2、王献之的书风与王羲之有何不同王羲之和王献之的笔法不同之处在于王羲之把笔从外往里转,于右任、启功、溥心畲的笔法也是这样。王献之则是两边都转,这里可以称之为“公转”与“自转”,即拿指转笔、拿腕和臂来转。后者转动的半径比前者大,如果只是作自转,就是用内擫法,因为是单方向右转总会转到尽头。因此,“内擫法”的人1700年来,不管是王羲之还是于右任,他们的字多半是不连的。中国书法史上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俩的书法又称“二王”书法。王羲之的书法一扫汉魏的质朴、古拙,笔势飘落浮云、矫若游龙,风格俊逸优美、婉约自由,被称为“书圣”,他的《兰亭序》也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他的书法在张芝和王羲之的基础上又有创新,称为“破体”,又叫“一笔法”。在书法史上,常常是这样评价他俩的,王羲之沉着含蓄,王献之用的是“外拓法”、豪放飘逸
3、开创作为有深厚学养和艺术创造力的书家,北京大学资深教授李志敏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深刻洞悉这一发展趋向,在汲取前辈书家碑帖结合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率先明确提出“引碑入草”的命题,并进行了开创性的尝试和探索。不仅魏碑写得好,狂草更是一流,与沈尹默合称“北大书法史上两巨匠”,与林散之并称“南林北李”,其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深刻洞悉这一发展趋向,在汲取包括赵之谦、于右任等在内的前辈书家碑帖结合经验基础上,不仅率先明确提出了“引碑入草”的命题,还自觉对其进行了可贵探索,将北碑之雄强方笔和开阔圆笔彻底融入狂草创作之中,使之从笔法、结体到风貌为之大变,将不可能变为可能,无愧为引碑入草首倡者和初创者
{3。
文章TAG:书风 书风 称二王 兰亭序 行书 天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