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公布工资水平在4~5千,8000工资,拿到手也算是高于平均水平20%朝上,如果是本地人,有房,没有其他压力,绝对过得悠哉悠哉,但洛阳贫富差距大,有钱人比较多,8000的水平不能浪。洛阳发展比较均匀,所以GDP发展也比较快,在2016年省内排名第二,仅仅在郑州的下面,而且洛阳的经济发展好,开始重点建设地铁以及城市基础设施。
洛阳的工资水平在河南省排中上。洛阳发展比较均匀,所以GDP发展也比较快,在2016年省内排名第二,仅仅在郑州的下面,而且洛阳的经济发展好,开始重点建设地铁以及城市基础设施,据资料了解到,在2016年非民营企业员工平均月工资在4200左右,注意这并不是民企。一般民企激励政策多,都是鼓励员工工作的,大多数多劳多得,当然加班强度可是很大的,在洛阳有的民企一个月可以拿到8000左右的工资的,当然这也分层次和等级的,
一般的工薪阶层干的是技术员的活,都在一些工业的企业干货,这种企业补助也比较多的。服务业工资是最低得,但是也有高的,按照业绩来,有的人基础工资2000,提成能有6000多,工资水平高的带来的也是物价飞速上涨,所以很多的年轻人的工作能供自己吃喝,一年下来也攒不住多少钱。在洛阳生活,肯定要承受很大的压力,尤其是外地人,毕竟需要租房子自己还有吃喝,
2、在洛阳,月工资八千怎么样?
外地人在洛阳工作。洛阳公布工资水平在4~5千,8000工资,拿到手也算是高于平均水平20%朝上,如果是本地人,有房,没有其他压力,绝对过得悠哉悠哉,但洛阳贫富差距大,有钱人比较多,8000的水平不能浪,外地人就两说了,房贷压力,洛阳的房价算比较贵了,1万左右,一个月不吃不喝买不到一平方,家里帮衬着,拿个首付,自己还贷,剩下的基本持平平均工资,过得也不算差。
3、有人知道1974年民办教师的工资水平是怎么样的吗?
民办教师严格分应为老民办和新民办两种,老民办是文化大革命以前担任教师工作的;新民办是文化大革命以后担任教师工作的。老新民办教师都不是师范院校生,不是科班出身,时间界线应是1969年,前为老,后为新。农村最早的公办教师大多是旧社会的私塾先生,建国以后,政府仍然留用,为国家公办教师,不过教龄从1949年算起,
公办教师不够用才招收了一些老民办教师。这些人那时身份待遇和公办不同,身份叫民办,待遇比公办差一大截。公办每月最少42.5元,这些老民办只有18~28元,那时对这些人也叫民办公助。意思是身份是民办,挣的钱是公家的补助,相当于当时工厂的学徒工,不过这些人在生产队不记工分。1970年左右开始,这些老民办开始陆陆续续转正,到了1975年左右,基本全部招转完,
缘于教师还是不够用,于是又出现了二次的民办教师,应该叫新民办吧。其实,确切一点讲,1974年那阵,没有人把文革后,非科班出身,从生产队选拔进入教师队伍的教师叫“民办教师”这一称谓的,也未有老新这一说法,我是1972年10月份进我们村小,站上讲台的。那时,公办教师除外,我们这些所谓的先生,分两类:队请和乡请,
所谓队请,就是学校学生数突增,原来的公办教师忙不过来,报告乡主管文教的教育专干,专干顺便给一口谕:回去和大队商量一下,先请一个。这个大队干部商议研究确定请进来的教师便叫队请教师,队请教师是大队研究决定的,没有批复文件,充其量有个会议记录。队请教师教一段时间后,乡上文教专干抽空前来考察,可能相当于如今的面试吧,先通过座谈访问,后和你面对面谈话,最后觉得你还够格胜任教育工作,便要你写一份自传上报乡教育组,
队请教师是队上临时委派的,差不多等于如今的干天天活,教多长时间记多长时间的工分。有的是大队某干部的人情面子进校的,水平太差,三天两头没过,便让群众骂落架了,又回队劳动去了,这只能按天记算工分了,谈不上有什么工资,那时的乡教育组其实只是一个文教专干,并且归乡政府管,住在乡政府,文教专干见各队请的教师多了,于是某天借乡政府领导开会,把各队的具体情况在会议上向领导一汇报,领导根据各队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后通过,最后乡政府专门发一文件:经乡政府×月X日会议研究决定,同意×××等同志为我乡乡请教师这个文件是有权威性的,一是认可你为乡请教师,二是教龄计算由发文之日起,三就是所谓的工资一一当时也不叫工资叫乡请补助,每月三元。
文章TAG:洛阳日报社工资水平怎么样 日报社 月工资 八千 工资 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