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想问重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什么时候开馆

6月11日。6月11日,作为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重庆主场城市活动之一,重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正式开馆,故宫文物与山城重庆再续“千里之缘”。作为我国首个在故宫文物南迁遗迹内设立的主题历史纪念馆,即日起,纪念馆主展馆将以与故宫文物南迁历史相关的复刻文物、书画、雕塑、多媒体装置等多样的形式,面向市民展示那段动荡烽烟中百万国宝东迁西还的激荡历史。重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建成开放后,将通过举办主题展览、活动、小型演出等形式展示南迁史实,传播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同时,依托纪念馆的对外开放,故宫博物院与重庆市还将在文创产业、学术科研、文化教育、数字化应用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不断满足公众精神文化需求。更多关于重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什么时候开馆,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9e395b1655788590.html查看更多内容

想问重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什么时候开馆

2,故宫文物南迁的概述

1933年2月至5月,故宫、北平古物陈列所、颐和园和国子监的19557箱文物(其中故宫1.3万余箱)从北平运抵上海。1936年底南京朝天宫库房建成后,文物被运抵首都南京。 1937年淞沪战役爆发,这批南迁文物加上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今南京博物院前身)等单位的文物,分三路在日军炮火下紧急西迁,开始了长达10年的万里西行,运抵四川,直至抗战后被运回南京。南迁文物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历代的宫廷收藏,堪称国宝,其中就包括鼎鼎大名的毛公鼎、翠玉白菜、玉石东坡肉和著名的《快雪时晴帖》等。在15年里,南迁文物行程上万里,穿越大半个中国,然而上百万件文物中没有一件丢失,也几乎没有毁坏,堪称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迹。故宫博物院建院85周年、紫禁城肇建590周年,也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故宫博物院倡议举办“重走文物南迁路”实地考察活动,得到台北“故宫”积极响应,南京博物院也热情参与。考察路线按南京-贵阳-安顺-宝鸡-汉中-成都-重庆-峨眉行进,至2010年6月18日结束。考察路线的设计,主要考虑是否为文物南迁过程中重要事件发生地、遗存物是否丰富、当事人是否健在、当地档案是否留存等因素。在乐山期间,考察团将考察乐山大佛、峨眉山博物馆、报国寺、大佛禅院、安谷镇故宫南迁文物陈列馆,并考察乐山、峨眉两地的文物存放地和存放遗址。将召开座谈会,与当事人及其后代、共忆往昔峥嵘岁月。

故宫文物南迁的概述

3,重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房顶被晒化了我们该如何应对高温天气百度

出门做好防晒设施,及时帮自己补充液体适量摄入淡盐水,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应对高温天气,不让自己中暑。 重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房顶被“晒化了”,我们该如何应对高温天气?根据媒体报道重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的房顶被太阳“晒化了”,那么应对高温天气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做呢?在室内工作的工作人员,空调的温度不得低于26℃,在开空调的过程中也需要及时的开窗通风换气。从炎热天气直接进入到空调房的时候,应该提前将身上的汗擦干,否则容易将身上的汗激回去,容易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面对高温天气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做?当天气比较炎热的时候,出汗要及时更换衣服,切忌出汗之后立即洗凉水澡。我们要适当的增加午休,到了这个时间段,身体是比较疲乏的,只有保证充足的睡眠,才会有一个充沛的精力!如果想要外出,那么要避开正午时段,并且在出门的时候需要及时帮自己补充水分。而且要及时准备藿香正气水,喝红酒等一些解暑的药品,这样才可以以防意外的产生。 为了避免在高温天气中中暑,我们需要注意什么?面临高温天气的时候,有很多人都容易中暑,那么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注意迅速脱离高温环境,及时到达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如果你的周围有冷毛巾或者是湿毛巾,那就及时将皮肤在自己的身上或者是冰在腋下。热到中暑的时候可以用酒精擦拭身体,这样可以达到物理降温的效果。如果是重症中暑意识已经不清醒了,那么就需要及时拨打120就医,希望大家可以收藏下来这份应对高温天气的攻略!

重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房顶被晒化了我们该如何应对高温天气百度

4,文物南迁是什么样的一个事件

故宫文物南迁是民国时期故宫博物院组织的文物保护行动。1933年1月31日山海关失陷后,故宫博物院理事会决定将故宫部分文物分批运往上海。2月5日夜,故宫博物院的第一批南运文物2118箱从神武门广场起运。至5月15日运走文物5批,共13427箱又64包。其中,书画9000余幅,瓷器7000余件,铜器、铜镜、铜印2600余件,玉器无数,文献3773箱,包括皇史宬和内府珍藏的清廷各部档案,明清两朝帝王实录、起居注,以及太平天国的档案史料等。还有《四库全书》及各种善本、刻本,当时国内发现最早的印刷品之一《陀罗尼经》五代刻本,国内最古老的石刻“岐阳石鼓”。故宫文物开启南迁之旅在担任故宫古物馆副馆长几年后,马衡于1934年正式接任院长一职,辞去了一切社会工作职务。此外,他也亲身经历了浩浩荡荡的故宫文物南迁。“故宫文物南迁”是故宫博物院院史上的一件大事。“九·一八”事变后,华北形势告急,为避战火,保证国宝安全,当时的故宫博物院理事会决定将故宫文物的精品南迁。对图书、文献、古物三馆来说,装箱难度大不相同,古物馆最难:装得不好,文物就容易破损,例如瓷器。在马衡主持下,古物馆的职员一起想办法,终于按时完成了任务。“比如国宝石鼓,原存于国子监,由故宫博物院代运。十个石鼓,一个大约有一吨重,经过两千多年的风雨,石皮与鼓身已分离,稍不小心,石皮就会剥落下来。”马思猛说。他查阅了许多资料后发现,马衡在请教很多古玩商后,决定用高丽纸把石鼓糊起来,用棉被包扎,再捆上稻草绳,确保石鼓安全。此外,他还亲自监运一批南迁文物抵达上海。

文章TAG:故宫文物南迁故宫  故宫文物南迁  文物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