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结构,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按时间先
来源:整理 编辑:好学习 2023-03-03 08:41:49
1,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按时间先
D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人口模式逐渐有传统型过渡到现代型,人口出生率逐渐下降,即少年儿童的比重逐渐下降。故四个时期的排序为①③②④。
2,我国现在的人口年龄结构是年轻型成年型还是老年型我国人口在生产
我国现在的人口年龄结构是成年型,我国人口在生产内型是过度型。成年型向老年型过渡,我国未来老龄化现象也会相当严重的。整体过渡性,部分地区为现代性,例如东南沿海由于迁入人口较多,死亡率严重高于出生率,为现代性。
3,中国男女比例是怎样的
根据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07。男性人口为72334万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4万人,占48.76%。与2010年基本持平,略有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较2010年下降6.8。男女比例失调是中国在进入19世纪以后所面临的一个严峻的人口问题,到21世纪后有所缓解。男女比例失调对社会的良性稳定运行、社会伦理道德体系会造成冲击,如婚配失当、人口拐卖、性行为犯罪、反社会情绪等。主要有:男女比例分布严重不平衡,男女配偶间年龄差距增大,男女比例的失衡老龄化等等社会、人口问题。中国人口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中,男女比例发生了部分变化。男性人口为72334万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4万人,占48.7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07,与2010年基本持平,略有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较2010年下降6.8。我国人口的性别结构持续改善。
4,人口结构的中国结构
2013年,我国人口已经出现新的变化趋势,人口结构已严重失调,人口结构性矛盾也日益显现,已成为当前及今后较长时期人口发展的主要矛盾,已影响人口可持续发展,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进一步完善人口政策很有必要。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20岁至29岁的男性人口总数为1.1484亿人,同年龄段女性为1.1358亿人,两者只差126万人,整体比例趋于均衡。 人口结构性矛盾凸显 一、人口老龄化提速,未富先老。二、少子化日趋严重,未富先少。人口政策调整的主要障碍担心人口增长大幅反弹,补偿性生育高峰来临。改进人口政策的建议我国人口发展已进入新阶段,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重新审视人口问题,全面地认识人口问题,客观分析人口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和新矛盾。要以前瞻的视野和战略眼光,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未雨绸缪及时对人口战略和政策作出战略性抉择,进一步完善人口与经济社会政策,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可持续发展,维护人口安全,确保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根据2009年中国卫生统计数据,中国在1999年就进入了少子化社会(人口出生率低于15.0‰),并在2002年快速进入了严重少子化社会(人口出生率低于13.0‰),之后继续下降,直到现在中国的人口出生率一直低于13.0‰;中国进入严重少子化社会已经持续了近十年。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8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数据(抽样比为0.887‰),可知:10-14岁(1994年~1998年出生)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低于7%(人口出生率低于14.0‰),约在1994年就进入了少子化社会;5-9岁(1999年~2003年出生)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低于5.5%(人口出生率低于11.0‰),约在1999年便快速进入了超少子化社会(人口出生率低于11.0‰);中国进入超少子化社会已经持续了十多年。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28日发布了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可知:①少子化严重(注:少子化与老龄化有本质的区别;老龄化,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寿命延长的必然结果,是民富国强的标志。少子化,是生活压力加大和及时行乐盛行的必然结果,是家灾国难的开始!)。这次人口普查,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15%以下,为超少子化;15%~18%,为严重少子化;18%~20%,为少子化;20%~23%,为正常;23%~30%,为多子化;30%~40%,为严重多子化;40%以上,为超多子化。)②总和生育率极低。这次人口普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40152万户,家庭户人口12446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总和生育率接近3.10-2=1.10;实现代际均衡的总和生育率,在发达国家为2.13,在发展中国家为2.30;实现代际低增长的总和生育率,在发达国家应达2.2胎;在发展中国家应达2.3胎~2.5胎(蓝领二胎,中产三胎,少数多胎或少胎)。)。二居室住房彻底固化了“低生育社会”。城市化和二居室为主的城市住房体系,使中国彻底进入低生育率。目前,中国的城市人口已经过半,并且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市民已经成为中国的主体。由于房价高企、民怨载道,迫使政府和市场建设了以二居室为主(占70%以上)的城市住房体系;二居室的市民家庭大多只能选择生育一胎小孩,如果生二胎,只能是同性别才能住下(夫妻一室、小孩一室)。当然,也有人能够将二居室换成三居室,但在生活和扶养小孩等方面的经济压力日益增大的今天,能够有个二居室住已经相当不错了,换三居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是梦想。根据现有中国城市住房情况,如果二居室(占70%以上)家庭均生一胎,三居室(占30%以下)家庭均生二胎,全国家庭平均不到1.3胎(70%*1+30%*2=1.3),是超低生育率。这还未算全国8%-12%的不孕不育家庭。如果再考虑全国有5%-8%的人死亡(在成人前),中国的人口问题已经进入了极其严重的少子化阶段(泥潭)。解决中国人口少子化问题的唯一办法只能是:鼓励生育和建设以三居室为主的住房体系。将“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更名为“人口均衡与家庭幸福委员会”,为实现人口的代际均衡(总和生育率的合理值为2.2胎-2.5胎),应该鼓励生育,以期达到“普通家庭二胎、主流家庭三胎、少数多胎和一胎”。
文章TAG:
中国人口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