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马蹄寺的详细游玩路线

雪山一路就有,马蹄寺分千佛洞,南寺,北寺最经典的是北寺三十三天。草原可骑马上去游玩。安排一天比较充足。

马蹄寺的详细游玩路线

2,甘肃张掖马蹄寺不只是千年古寺而是和莫高窟齐名的石窟艺术群百度知

绵延千里的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的咽喉和必经之地,经济、文化的繁荣,使得这一地区留下了无数 历史 遗迹和艺术瑰宝。 佛教由河西走廊,逐渐东移,从印度传入中原。伴随佛教的兴起,石窟寺艺术也兴盛起来。 从敦煌到武威,大量石窟寺在祁连山境内修建起来。 除了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武威天梯山石窟以外,还有许多石窟寺值得欣赏。但由于交通不便利,名气不够大,了解它们的人寥寥无几。 我们就险些错过了, 祁连山下深藏的古寺——张掖马蹄寺 。 张掖作为“河西四郡”之一,旧名为“甘州”,就是“甘肃”里的那个“甘”字的由来,可见它在 历史 上的重要地位。 来张掖旅行之前,我们只知道张艺谋电影捧红的“魔鬼城”和“七彩丹霞”地貌。 得知还有一座在绝壁上开凿的石窟寺庙——马蹄寺,毫不犹豫地决定包车前往。 走河西一线最大的问题就是交通,包车是最便利的。 一早,我们从张掖城区出发,向东南行驶六十多公里,车程约一个半小时。 当目的地越来越接近,我们也渐渐驶入了祁连雪山的臂弯。 一片云,一粒沙,一座山,一条路。或许是留下过太多英雄壮士的故事,走在大西北的路上,总有种天涯孤旅、万里行途的悲壮之感。 远处山峰终年积雪,白茫茫的一片,在阳光的照射下瑰丽耀眼。 景区大门口开辟了停车场,崭新的牌楼,还带着些许人间烟火和商业气息。 然而,我们的脚步越向前行,视野越加开阔。 山深林茂,僻静幽深,非常适合僧人、信徒修禅布道。 终于见到马蹄寺!远远地,望见悬崖峭壁之上寺庙的轮廓,让人大喜过望。 马蹄寺景区共有七个石窟群,这里被称作 马蹄寺北寺,即普光寺。 向上仰视, 43米高,共7层,21个窟,呈宝塔形, 那简直是无与伦比的震撼。 在艰苦的条件下,僧侣和劳动人民是如何在坚硬的石壁上,开凿出如此动人心魄的杰作的?太令人赞叹了! 很多人把马蹄寺和山西悬空寺相提并论,其实二者有很大不同。 悬空寺,建筑于山体的外部,由碗口粗的木柱子支撑。 而马蹄寺,是由山体内部掏挖出来,完全镶嵌在石壁里边。 我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建筑形式,迫不及待地“钻”进了石门,一探究竟。 刚一进通道,能容下两人宽,每节石阶不算很高,爬起来不费力。坐了半天车,伸展伸展腿脚,倒是很有趣味。 先是向上爬石阶,爬一会儿就会进入水平的通道。通道装饰得很艳丽,可以向外眺望。 迂回几次,渐渐感到通道越来越狭窄逼仄,石阶也不像之前那样规则、平整。 平时,一口气登上7层楼还会气喘吁吁,更何况在迷宫般的洞窟中爬行。 最后一段路,只能容下一个人独自摸索,简直需要四脚并用。日光难以射入,洞道黑漆漆的,有点吓人。 有那么一分钟, 我恍若穿越了时空。像玄奘,历经万千生死考验。像僧人乐尊,在大漠中绝望至极。 然而,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后,正如玄奘终于抵达天竺佛国、取回真经。乐尊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开凿了莫高窟第一窟。 我们终于抵达了马蹄寺顶端。 一间小小佛堂,上百盏油灯闪闪烁烁。 我虽然不信教,但我相信宗教的力量。从黑暗的洞道走进佛堂,心情无比激荡,先前的疲累、恐惧一扫而光,这过程就如修行,穿过迷茫,灯火照亮每个人的心房。 为什么叫马蹄寺?有不少民间传说。 景区 第八号石窟称为“马蹄殿” ,地面上果真有一个马蹄印。这是正是马蹄寺名称的由来。 马蹄印是谁留下的? 据说,一日天高云淡,丽日当空,藏族英雄格萨尔王骑着天马路过这里。天马被这里优美的风景所吸引,想在此歇息、观赏一会儿。马蹄子刚一落地,格萨尔王猛地一勒缰绳,天马天腾空而起,又飞走了,而马蹄印却永远的留在了这里。 传说只是传说,在景区我们一共听到三种答案,天马的主人除了格萨尔王,还有二郎神、乾隆皇帝这两个不同的版本。 由此可见, 马蹄寺是的藏传佛教的圣地。 还有一种说法。 在修建石窟时,曾发现一个印章,章上刻有藏文“母亲”一词,藏族人民称它为“母亲的印章”。在藏语发音中,类似“玛提”,跟汉语中的“马蹄”相似,所以当地汉民称这里为“马蹄寺”。 马蹄寺景区是一个石窟群。马蹄寺分为北寺(普胜寺)和南寺(胜果寺),另外还有金塔寺、千佛洞,以及上、中、下观音洞等七个石窟点。大小洞窟共70余个,时代从十六国到明、清,保存了近1600年来的佛教艺术珍品。 石窟寺里有石像、壁画,是把佛经中所描述的各种佛、菩萨、天王、力士、飞天,还有魔鬼、怪兽,都雕刻出来。把那些不存在的假想,通过生动的艺术想象,惟妙惟肖地展示在人们面前。 佛教的影响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通过石像、壁画等艺术形式,普通的黎民百姓更容易感知它、接受它、相信它。 那些备受战乱、奴役和穷困的劳苦大众,通过佛教信仰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和安慰,让心灵有所寄托。 马蹄寺景区的石窟寺很分散,游览过程需要上山、下山,是件苦差事。 僧人、信徒不辞辛苦,在这里观佛、念佛、想佛。 我们普通人领略佛国世界的宏伟艺术和质朴真淳,内心十分满足。 就外观而言,有人称这里是“小布达拉”。 就石窟、壁画的形制和内容而言,有人又称这里是“小莫高窟”。 去过拉萨或敦煌的人,可能就放弃这里了。 张掖马蹄寺傲立在千百年的雪山之下,迷宫般的洞窟,素洁的建筑群,给了我难以替代的震撼。这里是集石窟艺术、宗教文化、民族风情、自然风光为一体的国家4A级 旅游 区,非常值得一来。 新疆甘肃之行更多精彩推荐: 新疆吐鲁番最有价值的一个景点:有人说谁去坑谁,这是怎么回事? 冬天自驾赏雪推荐: 到乌兰布统看冬雪:康熙帝选址的人间胜境,离京津冀最近的雪乡

甘肃张掖马蹄寺不只是千年古寺而是和莫高窟齐名的石窟艺术群百度知

3,马蹄寺在哪里

  位于张掖市区西南方向 65km 处,属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传说天马下凡 时踩在了这里的一块岩石上,蹄印留下,因而得名。

马蹄寺在哪里

4,马蹄寺的千年石窟与佛像奠定了其国内石窟艺术绕不过的一道风景百度知

一 三月的马蹄寺山依然是雪花飞扬,整个马蹄寺山都笼罩在阴霾中,但天气的阴沉、寒意并没有减弱我们到马蹄寺的迫切。我知道,这份迫切不光光是来此找寻一处心灵的净土,来朝拜和觐见这些石窟的佛像,而是心里的那份冥冥中的牵挂时时刻刻在揪扰着自己。 虽然这已经是第三次来到马蹄寺了。1993年的那次,父母带着我,游过后深有体会,那是对大山的体会,是对祁连山的一次近距离的接触,但对马蹄寺却没有多少印象。而2003年,是和单位上的几个同事一起来的,那时是作为一个文化的初醒者,对马蹄寺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对马蹄寺的 历史 文化有了一个大体的思考。回来后写作的那篇《暗殇马蹄寺》,是作为一个文化良知者对现今马蹄寺存在状态的一种思考,是对马蹄寺遭到破坏的惋惜。而对于这一次的到来,似乎已经让我对马蹄寺从 历史 文化的背景和风物景色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而这每隔十年的到来,似乎都能看到马蹄寺的变化,也看到了国家层面对文化的逐渐重视。 记得十年前当看到马蹄寺内那些缺鼻子少眼睛、断臂、身上开裂口、剥落、断指的佛像与壁画的时候,心里还是隐隐的作痛了一番。这十年里,我一直想再次来看看,但最终由于车途不便,加上工作繁忙一直没有再来过。今见时已是修复和重建,作为新颜呈现在我们面前。除过那些放置佛像的石窟是旧的,佛像已然新塑,听讲解员说,那些早期的佛像早已采取特殊手段密封搁置在仓库里。因为它们再遭受不起一点点损伤和毁坏了,它们就像一个个垂暮的老人,身体虚弱,一场小小的感冒也可能要了他们的命。历经时间的摧残,后经长期无人管辖,如今能幸存下来也算是劫后余生了。相比起在中国北方的这片大地,很多文化古迹在经过 历史 动荡的洗礼以后基本上就荡然无存了。有时候我就想,这是我们国人的愚昧,还是人性当中破坏欲的正常体现?当今天,我们意识到文物遗迹重要性的时候,才忽然发现这些文物遗迹的可贵之处。但后悔已没有用了,世上也没有卖后悔药的。 历史 中有些是让我们不敢诟言的,却让我们体会到那些动荡的 历史 时期对文化曾经造成的破坏和伤害是那样深刻。索性,这些石窟里的佛像、壁画随着后来 旅游 业升温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重视和保护,经过重建和修复,依然焕发出它艺术的光彩。作为马蹄寺石窟,它是继敦煌莫高窟、榆林石窟之后,河西走廊三大石窟之一。而更让人惊叹的是其绝壁外的凿洞,这大大小小二十一个石窟全部是悬挂在绝壁上的,其险峻和当时开凿的艰难可想而知。当看到那些洞壁上显眼的凿痕,更是惊讶于古人毅力的坚强。如何在石壁上凿窟,如何凿出一个个房间一般大小的石洞,在多少个日月里,那些倔强的隐士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锻凿着。当今日从那洞窟中走过的时候,仿佛仍能听到日夜不休的叮当声。在没有走进马蹄寺石窟还不曾觉得,走进以后,才知道这些石窟的开凿绝不仅仅代表人间的苦难,而更多地像是在诠释人生的真谛。在这里,那些苦修的隐士们靠着这每日不停歇的清脆的声音一点点顿悟,最终佛窟建成时,也是他们功成时。有的人,可能一生就凿了一个洞窟,而有的人一生则凿了很多个。有的人认为一生做一件事情,做的尽善尽美便可;而有的人不断地在追求突破与战胜自我。在这尽善尽美与不断的追求中,造就了马蹄寺石窟独一无二的艺术特色。那神态,那优雅与超凡的身姿,那恢宏的气势,那威严与慈祥的面容,都是独一无二的。虽然马蹄寺石窟排在国内四大石窟之后,但它同样是我国石窟艺术中的瑰宝,特别是金塔寺的高肉雕飞天在国内是绝无仅有的。而且它还是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并存的一座寺庙,呈现出一种异样而独特的佛教文化现象。马蹄寺石窟内神态各异各式神佛,各种气宇轩昂的佛塔,这些神佛和佛塔被放在这些凿出的洞窟里,俨然看不出它是镶嵌在里面的,而就像生长出来的一样,与这里的一切浑然融为一体。我想那些开凿者,起初可能并未想到这些石窟后来会变成寺庙。因为最初开凿的这些石窟仅是一些学者和隐士,在这里躲避战乱的居所。后来来了一些和尚,当然是一些苦修和尚,也加入了凿窟的大军中。渐渐,当隐士退出 历史 舞台后,和尚们便闪亮登场了。虽然在魏晋时期,和尚们的地位依然很低,但通过佛教文化的不断渗透,已然在本地落了户。在还没有走向俗世之前,马蹄寺成为他们不二的首选地。但佛教已经在西域乃至河西走廊传播开来。据记载,当时的北凉国国主沮渠蒙逊在阻拦了西去求法的和尚法显,法显在其国内开展的讲经说法并没有满足这位皇帝的向佛之心,在对法显放行后,他又下令在他的出生地临松山涧(马蹄寺石窟处)开凿佛窟。在马蹄寺石窟群落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北凉时期开凿的。后来和尚们陆续加入,让这里最终变成一处远近闻名的寺庙。这是一段几乎人人共知的关于马蹄寺的一段 历史 。再后来回鹘、吐蕃、西夏、蒙古等民族的出现,让这里又从汉传佛教寺院,变成了藏传佛教寺院。而它的这些变化与它所处的丝绸之路重要地带,几千年的 历史 风云变幻,我国佛教文化传输重要通道,魏晋的动荡年代,以及人们内心的浮躁与追求平静和这里历来是少数民族聚集区的 历史 原因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想,每一种文化的呈现都有着它必然的原因。我们只需要用心灵默默地来体会、观察,这些出自艺术家手下绝美而惊艳的艺术品,我们才能与它们达成心灵上的默契与沟通,最终真正理解这艺术的真谛和内涵。 二对于马蹄寺来说,简简单单把它当作一个佛教寺庙来看,那就没什么意义了。实际上马蹄寺石窟的存在是有其特殊的文化意义的。不光是其同样作为我国石窟艺术的瑰宝,同时它也是魏晋文化在现实 社会 中的体现,可以把它看成是魏晋文化的一个遗留物。说到马蹄寺,很自然地会让我们想起一个人,那就是最早带领学生到这里开凿石窟的郭瑀。郭瑀,敦煌人,魏晋名士。一说敦煌,会让人马上想到闻名遐尔的敦煌莫高窟。是的,马蹄寺石窟的确与敦煌莫高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且马蹄寺石窟内很多石雕的雕刻手法可,无不与敦煌莫高窟如出一辙。但这与郭瑀的生世并没有多少关系。这只是后来佛教东渐传播过程种所留下的印迹。其实郭瑀的到来,并没有多少神秘。他起初是以学子的身份到张掖求学的。当时正值东晋末年,中原发生永嘉之乱,史称五胡乱华事件。相比起当时中原的混乱,本来一直被游牧民族窥视的河西走廊成为一块理想的福地。很多名士也相约来到这里,教学相长,办书院教学生,成为延续他们生命意义的唯一途径。正是这些文化名士的到来,在这里掀起了,与当时江南文化、中原文化并称的河西文化三大文化体系。郭瑀前来求学的老师正是在张掖东山书院授学的文化名士郭荷。郭荷死后,郭瑀继承了郭荷的衣钵,为避俗世的打扰,他便将书院迁至今天的马蹄寺。似乎在他到来之前,这里还是一片未开发的处女地。云山雾罩,山林峭拔,郁郁葱葱,有柔美铺排的瀑布,还有纵横交错的山涧,似乎这样的地方更应该称之为人间仙境。人是不是更应该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地方?所以后来郭瑀从张掖大东山迁往马蹄寺,当看到这里山清水秀时,而且适合开凿石窟,他就依依不舍的,不想离开了。起先,他是为避战祸,主要是为躲避一些官僚和帝王请他为官。魏晋人就是这样,他不想在那种飘摇不定的生活里迷失自我,而他们想的恰是想在这青山绿水间陶冶自己的情操,滋润自己的精神。这从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中稽康的《与友绝决书》中就可以看出,他们中很大一部分人,他们宁可死,也不愿失去这一份自由,他们是真正的隐士。 他们就是要在这种隐藏当中找到生活的真谛,找到人生的真谛。而苦修也成为这种隐士生活必备的功课。所以,郭瑀带领学生开凿石窟顺理成章。因为他们的苦修就是开凿石窟。加上还有一些佛教徒的加入,他们的石窟从最开始的住人,到后来成为正经八百的佛窟。让这些石窟从本质上有了较大的转变。而并非一开始就是佛教圣地。 三我们从 历史 教科书上可以看到,西晋末年东晋之初,发生了 历史 上著名的永嘉之乱。胡人乱国,造成了中国长达半个世纪的分裂 历史 。中国北方先后分裂成十六个国家。中原更是乱的一塌糊涂。中原人士中很多都跑到河西来躲避战乱。相对于中原来说,河西虽然也经历着战火的洗礼,但还算相对稳定,加上轮番上阵的那些帝王们也是求贤若渴,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大力地招收名人学士,特别是一些有学问的人。所以中原的名士和有学问的人都跑到河西来,掀起了当时河西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郭瑀的到来正是这样。并不是一开始就来讲学的,他最开始是来求学问的。当他在敦煌的时候就听到大学问家郭荷在张掖讲学。他便慕名前来 。 对于郭瑀本人的聪慧和极高的悟性,马上得到了郭荷的认可。那么多学子中,他是唯一一个继承老师衣钵的人。东大山东山寺唐山书院,作为当时张掖最大的私人书院,在郭荷短短的80年间,这里的僧众和学者多如牛毛。当郭瑀成长起来以后,为避免俗世的干扰,郭瑀便从张掖东山寺迁往了马蹄寺,随后也开始了他的讲学生涯。1000多人,白天凿石窟,晚上就在石洞里听他讲课。这样的盛况让外界的很多人咂舌称赞,所以,到后来他还是被外界所知晓,所以,一批一批的帝王们或者是将要建功立业,闯出一翻天地的人们轮番请他出山。前凉的张天锡来找过他,前秦的符坚也来找过他,都被他婉言谢绝,最终郭瑀没有坚持住,而被王穆纠扰,跟随王穆一起反抗前秦,但又因王穆杀友绝食而死。 郭瑀的死,就如他的到来一样,又一次改写了马蹄寺的命运。马蹄寺不再是那些学者的隐居处,而从此,被一些僧众继续留居,并在此基础上扩大修建,藏以佛像,建成了寺庙。后北凉国国主沮渠蒙逊也酷爱佛法,又因在自己的家乡,便在前代开凿石窟、供奉佛像的基础上,大开佛窟之先,再次补充了郭瑀时代佛窟的数量,后经的北魏、北周、隋、唐、元、西夏、明、清历代补充凿建,最终形成今天的规模。 但今天的奇迹是建立在昨天的 历史 之上的。如果没有郭瑀,这里也不可能形成这样独特的石窟群,让我们领略到如此美妙的艺术。但郭瑀本人并未可知,他的时代已经遥遥地离我们远去,但他的功绩,他的学问,他在这个世间的名望,注定与这个佛窟,与这个寺庙有着扯不断的渊源。 当今日我们再次抚摸洞中石壁上留下的那一凿子一凿子划下的凿痕,心中不免有几分感慨和敬佩,敬佩古人的持之以恒毅力之坚强,相比起我们今天的人来说,能有几人承受?不要说那些超强度的劳动了,光那清苦就是常人所不能忍受的。但正是有了他们,这些石窟与佛像,才奠定了其作为国内石窟艺术绕不过的一道风景,才成为我们今天瞻仰的一个奇迹!作者简介:万有文,男,甘肃高台县人,出生于1981年8月7日,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曾用笔名阿文、万禹等,作品见《诗刊》《星星》《阳光》《散文选刊》《诗选刊》《四川文学》《飞天》《诗歌月刊》《延河》《国家湿地》《甘肃日报》《牡丹》《芒种》《短篇小说》《诗林》《石油文学》《中国文学》《散文家》等报刊杂志,已出版诗集《故地》《月照河西》,曾获诗刊社征文奖、国土资源部作协主办的首届“徐霞客杯”地学诗歌散文征文大赛佳作奖、张掖市第四届金张掖文艺奖,并有小说、诗歌作品入围“赵树理杯”全国乡土文学征文大赛、天津诗歌节及全国青年阳关诗歌奖。现供职于高台县文化馆。

5,马蹄寺的介绍

马蹄寺位于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裕固族为甘肃张掖所特有少数民族);北距张掖市市区65公里,是集石窟艺术、祁连山风光和裕固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区。石窟由胜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观音洞七处组成,共有70余处窟龛,始建于北凉。马蹄寺因传说中的天马在此饮水落有马蹄印而得名。传说中的马蹄印迹现存于普光寺马蹄殿内,成为镇寺之宝。
搜一下:马蹄寺的介绍

6,马蹄寺最早兴建于哪个朝代

马蹄寺位于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裕固族为甘肃张掖所特有少数民族);北距张掖市市区65公里,是集石窟艺术、祁连山风光和裕固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区。石窟由胜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观音洞七处组成,共有70余处窟龛,始建于北凉。马蹄寺因传说中的天马在此饮水落有马蹄印而得名。传说中的马蹄印迹现存于普光寺马蹄殿内,成为镇寺之宝。
南北朝时期的北凉朝。
北凉

7,马蹄寺风光旅游区怎么样

马蹄寺因传说中的天马在此饮水落有马蹄印而得名。传说中的马蹄印迹现存于普光寺马蹄殿内,成为镇寺之宝。(百度百科)可以说在此前的旅途中,对于寺啊庙啊之类的看过不少了,格局也大抵相似,对称通达,而马蹄寺则很不一样,它建在山壁上,不是依山而建,却是在山体上凿出石窟建出寺庙楼阁,这样的形式却是我第一次看到的,所以说它相较于传统的寺的参观来说,更偏向于对石窟艺术的欣赏,是传统文化与艺术的结合。景区大门票是20块钱,我们首先去的是千佛洞,并且误以为这便是马蹄寺的主景区,因为千佛洞的美已经震撼到我们了,在山体上凿出的寺内一一驻足参观,传统寺庙中常见的飞檐在这里更为突出,飞出山体,仿佛直入蓝天,洞中的壁画虽有不少斑驳脱落,但也很漂亮,在阳光的照射下愈发灿烂,有些殿中的木板踩上去已然晃晃悠悠,但却让人感受到这种古朴的历史之美。楼阁之间通过山洞或者扶梯通行,最高的是药王洞,需要在几近垂直山洞内向上攀爬才能进入,而所能倚靠的只是几个扶手及山洞内凿出的仅能放入脚尖的小洞,这一路上去就如同攀岩一样,只是没有任何保险措施,让人心生敬畏,看来这便是这最高殿对于来人的考验吧。离开千佛洞驱车来到下一个点,我们在半山腰看到了羊群,很是兴奋,眼前祁连山依旧身披白雪,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分外闪耀。我们还爬上了观景平台,这一路上各种喘,这也是高原所带来的影响吧。等我们来到马蹄寺的主寺时,时间已经不多了,而且它是另收35块钱的门票的,所以就没有进去,也许真的进去之后也会觉得大抵相似或不过如此吧,而马蹄寺给我的震撼已然足够!

8,甘肃张掖马蹄寺是世界文化遗产吗

丝路明珠——甘肃马蹄寺风景名胜区马蹄寺风景名胜区地处肃南县马蹄藏族乡境内临松山下,距张掖市65公里,景区面积125.06平方公里。马蹄寺风景名胜区是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族风情、佛教文化为一体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区,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备选点,省级风景名胜区。马蹄寺历史上就是河西走廊著名的佛教胜地,石窟开凿于十六国北凉时期,距今约1600多年的历史,由马蹄南寺、马蹄北寺、千佛洞、上、中、下观音洞和金塔寺七个单元组成。推介路线:东线:自兰州市沿连霍高速公路向西行驶547公里到张掖市,再向南沿省道213线(张掖——马蹄寺)60公里到马蹄寺。兰州到张掖547km 张掖到马蹄寺60km 南线:自西宁市沿国道227线(西宁——张掖)向北行驶270公里到民乐县城,再沿省道213线(民乐——马蹄寺)34公里到马蹄寺。西宁至民乐270Km 民乐至马蹄寺(金塔寺)34km 西线:自敦煌市沿连霍高速公路向东经嘉峪关市、酒泉市行驶586公里到张掖市,再向南沿省道213线(张掖——马蹄寺)60公里到马蹄寺。 敦煌至张掖586Km 张掖至马蹄寺(金塔寺)60km北线:自阿拉善右旗向南行驶90公里到山丹县,沿山民公路到民乐县城,再沿省道213线行驶34公里到马蹄寺。 阿拉善右旗至山丹90Km 山丹至民乐38km 民乐至马蹄寺(金塔寺)34Km
还不是,毕竟世界文化遗产是全国文明的。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9,马蹄寺怎么样

交通不太方便,还重复收费,导致费用增加单寺庙本身很有特色,值得一去。不让拍照觉得不合理。塑像几乎都是新修的。
马蹄寺因传说中的天马在此饮水落有马蹄印而得名。传说中的马蹄印迹现存于普光寺马蹄殿内,成为镇寺之宝。(百度百科)可以说在此前的旅途中,对于寺啊庙啊之类的看过不少了,格局也大抵相似,对称通达,而马蹄寺则很不一样,它建在山壁上,不是依山而建,却是在山体上凿出石窟建出寺庙楼阁,这样的形式却是我第一次看到的,所以说它相较于传统的寺的参观来说,更偏向于对石窟艺术的欣赏,是传统文化与艺术的结合。景区大门票是20块钱,我们首先去的是千佛洞,并且误以为这便是马蹄寺的主景区,因为千佛洞的美已经震撼到我们了,在山体上凿出的寺内一一驻足参观,传统寺庙中常见的飞檐在这里更为突出,飞出山体,仿佛直入蓝天,洞中的壁画虽有不少斑驳脱落,但也很漂亮,在阳光的照射下愈发灿烂,有些殿中的木板踩上去已然晃晃悠悠,但却让人感受到这种古朴的历史之美。楼阁之间通过山洞或者扶梯通行,最高的是药王洞,需要在几近垂直山洞内向上攀爬才能进入,而所能倚靠的只是几个扶手及山洞内凿出的仅能放入脚尖的小洞,这一路上去就如同攀岩一样,只是没有任何保险措施,让人心生敬畏,看来这便是这最高殿对于来人的考验吧。离开千佛洞驱车来到下一个点,我们在半山腰看到了羊群,很是兴奋,眼前祁连山依旧身披白雪,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分外闪耀。我们还爬上了观景平台,这一路上各种喘,这也是高原所带来的影响吧。等我们来到马蹄寺的主寺时,时间已经不多了,而且它是另收35块钱的门票的,所以就没有进去,也许真的进去之后也会觉得大抵相似或不过如此吧,而马蹄寺给我的震撼已然足够!

文章TAG:马蹄寺马蹄  马蹄寺  详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