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国 赵云带兵攻打天水郡城谁用计攻回

《三国赵云之纵横天下》赵云攻略, 攻打天水还是用原来的计策。可惜这次倒楣了,老诸的计策被天水太守姜维识破了,并且姜维将计就计,定下陷阱准备痛击蜀军。
南安的左边,慢慢找皆可找到

三国 赵云带兵攻打天水郡城谁用计攻回

2,古代天水郡包括现在那些地方

西汉元鼎三年(前114年),析陇西郡地置天水郡,治平襄县(今通渭县平襄镇),领平襄、冀县(今甘谷县东)、成纪(今静宁县西南)、獂道(今陇西县东南)、望垣(今天水市西)、罕开(今天水市北道区南)、绵诸(今清水县西南)、陇县(今张家川县)、街泉(今庄浪县东南)、戎邑道(今清水县北)、略阳道(今秦安县东北)、清水、阿阳(今静宁县西南)、勇士(今榆中县东北)、兰干(今陇西县东北)、奉捷16县。属凉州主要包括现在的甘肃天水市及所辖两区五县。

古代天水郡包括现在那些地方

3,天水郡十字到长途车站坐几路公交

起点(天水郡十字)1步行180米, 到达公路段站。2乘坐7路 (84路 ) , 经过11站, 在盛源小区站下车。 3步行310米, 到达天水汽车总站。终点(长途车站)
你说呢...

天水郡十字到长途车站坐几路公交

4,天水郡在哪里

天水郡在甘肃省。天水,古称秦州、上_,是甘肃省辖地级市,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复确定的甘肃省域副中心城市。截至2019年末,辖2个区、5个县,总面积1点43万平方公里。截至2021年,天水市常住人口为295点65万人,地区生产总值为750点33亿元。天水地处中国西部地区、甘肃省东南部、秦岭西段、渭水中游,是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全国老工业基地和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之一。截至2019年,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家,国家级企业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6家;有天水师范学院、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普通高校5所。

5,天水郡赵氏是长沙郡王赵熙的后代吗

宋代的《天水堂·赵氏族谱》把西汉名将营平侯赵充国世系的发展、演变做了详细的记载,在“汉传至宋系图”中列了一世祖赵充中至六十七世赵景雍,表明迁居天水。
您好经查,天水郡赵氏不是长沙郡王赵熙的后代二者并无任何关系

6,甘肃天水的名字究竟是怎么来的

天水郡称呼始于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源于“天河注水”的美丽传说。秦末汉初,长年征战加之干旱,上邽城民不聊生。一天夜里,忽然狂风呼啸,雷电交加,一道金光闪耀,地上现出红光。大地连续震动,在巨响声中裂开一条大缝。天上河水倾泻而下,注入裂开的缝中,形成一湖,名曰“天水湖”。此湖春不涸,夏不溢,四季滢然。人说这湖与天河相通,又叫它“天水井”。后来,这个传说被汉武帝听到,他便给上邽北城湖旁新设的郡,起名“天水郡”。从此,有了“天水”之名。文化历史天水历史文化悠久,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三皇之首”伏羲氏的诞生地、伏羲文化的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8000多年的文明史、3000多年的文字记载史、2700多年的建城史,有“羲皇故里”之称。以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早期文化、麦积山石窟文化和三国古战场文化为代表的“五大文化”,构成了天水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截至2020年10月,天水市有文物保护单位470处,其中国家级17处、省级54处。

7,古三国时期的天水郡在那

是的,楼主, 古三国时期的天水郡就是现在的甘肃省天水市。是人类的祖先伏羲故里。
就是现在的天水啊
回答的好```
也就是今天的天水郡,大约在天水市秦城区西部!

8,天水郡是不是秦朝的36郡之一

秦初并天下时分全境为三十六郡,至秦末,全国共计四十八郡,分别是:上郡(治所陕西榆林南)汉中郡(治所陕西汉中)巴郡(治所重庆江北)蜀郡(治所四川成都)陇西郡(治所甘肃临洮)北地郡(治所甘肃宁县)三川郡(治所河南洛阳)颍川郡(治所河南禹县)河东郡(治所山西夏县)东郡(治所河南濮阳)砀郡(治所河南商丘)邯郸郡(治所河北邯郸)巨鹿郡(治所河北平乡)太原郡(治所山西太原)上党郡(治所山西长治)雁门郡(治所山西右玉)代郡(治所河北蔚县)云中郡(治所内蒙古托克托)南郡(治所湖北江陵)南阳(治所河南南阳)泗水郡(治所安徽濉溪)薛郡(治所山东曲阜)九江郡(治所安徽寿县)长沙郡(治所湖南长沙)会稽郡(治所江苏苏州)上谷郡(治所河北怀来)渔阳郡(治所北京密云)右北平郡(治所天津蓟县)辽西郡(治所辽宁义县)辽东郡(治所辽宁辽阳)临淄郡(治所山东淄博)琅琊郡(治所山东胶南)黔中郡(治所湖南沅陵)广阳郡(治所北京西南)陈郡(治所河南淮阳)闽中郡(治所福建福州)南海郡(治所广东广州)桂林郡(治所广西百色)象郡(治所广西崇左)九原郡(治所内蒙古包头)东海郡(治所山东郯城)恒山郡(治所河北石家庄)济北郡(治所山东泰安)胶东郡(治所山东平度)河内郡(治所河南武陟)衡山郡(治所湖北黄冈)鄣郡(治所浙江安吉)庐江郡(治所江西鄱阳)

9,古代天水郡是现代的哪里

应该是今甘肃省天水,位于甘肃东南部,自古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全市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新欧亚大陆桥横贯全境。现辖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五县和秦州、麦积两区,总人口328万人。境内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美称。
天水郡: 三国的地名 治所在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东汉时曾叫汉阳郡,魏又改为天水。
天水郡即现在的甘肃境内
天水郡: 地名,治所在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东汉时曾叫汉阳郡,魏又改为天水。
甘肃
甘肃通渭西
你好, 这个应该离现在的甘肃天水不远吧。。。

10,天水郡在哪个

天水郡没有在天水市内,而是在其西北方位。1、南安郡,在今甘肃陇西渭水流域。2、天水郡,治所冀县,今甘肃天水西北。天水自汉代设立郡,先后为军、为县、为镇,所辖区域及治所曾多次发生过变动。3、安定郡,治所临泾,今甘肃泾川北。历史上魏蜀曾经争夺安定郡,最终蜀国获得该郡。扩展资料1、汉献帝建安中期(196—220),从汉阳郡析置南安郡。 治豲道县(今陇西东南),领3县:豲道、新兴(今漳县、武山境内)、中陶(今陇西东南、漳县境内),属凉州。2、天水自汉代设立郡,先后为军、为县、为镇,所辖区域及治所曾多次发生过变动。1913年,废秦州(今天水)设立了天水县,属渭川道所辖。1927年国民军进驻陇南,废道,改为天水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9年8月3日,天水解放,设天水分区,1950年设天水专区。3、魏明帝太和二年(228年),蜀汉诸葛亮用“暗度陈仓”之计,布疑阵调动魏军主力固守斜谷。曹军中计后,诸葛亮亲帅6万大军出奇制胜,猛攻祁山,魏“闻亮出,朝野震惧”,其辖区的南安、天水、安定(治今镇原,辖今镇原、宁县、正宁等地)相继降蜀,“举军应亮,关中响震”。后来,马谡街亭败绩,蜀军撤离汉中,魏将“曹真率张郃等又收复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当时,安定郡民杨条等人率众在月支城抗击魏军,城陷后亦降。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南安郡百度百科-天水郡百度百科-安定郡

11,墓碑上的天水郡指什么

是什么地方人?我知道有个地名是“天水郡”!在甘肃,诸葛亮原来收姜维的地方,原来叫“天水围”,现在叫“天水郡”!我就是那个地方人,那地方确实有不少姓赵的!
并不是所有的江山周氏都是天水郡的,我也姓周,墓碑上写的是汝南郡,也就是说先祖是从河南汝南过来的。
天水郡指的是 仙界的灵魂散居的地方 并不是指风水!
可是,到了秦末汉初,今甘肃甘谷东南,忽然天空狂风呼啸,雷电交加,是当地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地名;。后来天水郡: 三国的地名 治所在冀县?quot;天水湖"天河注水",在轰隆隆巨响声中,地面裂开一条大缝;。谁知、厮杀加上连年的干旱,随着一道金光闪耀,地上现出红光。从此,有了"天水"之名,源于","的美丽传说,又叫它"天水井"。远在三千多年前,他就命令把要新设的郡建在上邽北城的湖旁,东汉时曾叫汉阳郡,魏又改为天水 "天水"。当时人说这湖与天河相通。只见天上河水倾泻而下,注入裂开的大缝中,正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顿时,大地连续震动,甘冽醇厚,"春不涸,夏不溢,四季滢然",起名",于是形成一湖,,民不聊生。传说,这个传说被汉武帝听到了、富饶的上城变得残垣断壁。最早始于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天水得名,使当是繁华,天水地区人烟稠密,屋宇毗连,在一天夜里;山水灵秀,林木密茂",这湖水位稳定,水质纯净,长期的征战;天水郡"

12,现在的天水市在三国时期属于哪个郡有哪些名人

如今的甘肃省天水市,最早是邽戎人的聚集地。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68年),秦兵征伐邽戎后,将此地设置为县级行政区域进行治理,以邽山为名,命名为邽县,即上邽县。秦灭六国之后设置州、郡、县两级行政区划,上邽县隶属于陇西郡。天水之名,始于西汉时期。西汉武帝三年(公元前114年),分陇西郡部分地区新设天水郡,大致范围即如今的天水市地区。东汉时期,天水郡更名为汉阳郡,其辖境为十三县,分别为:冀县、望恒县、阿阳县、略阳县、勇士县、成纪县、陇县、獂道县、兰干县、平襄县、显亲县、上邽县、西县,治所为上邽县,隶属于凉州刺史部。三国时期的魏黄初初年,魏文帝曹丕对境内的州、郡、县进行了一次调整、改革,将汉阳郡改回了天水郡,隶属于雍州刺史部。原汉阳郡内的平襄、略阳二县划归广魏郡,獂道县移属南安郡,撤销了望恒、兰干二县,新设了新阳县。此时的天水郡辖九县,分别为:冀县、上邽县、显亲县、成纪县、西县、阿阳县、陇县、勇士县、新阳县,治所为冀县。汉末三国时期,天水地区扼守着甘肃、四川、陕西三省的交通咽喉,是西北地区的军事重镇,具有极其重要的军事价值和战略地位。因此,此地也成了一块必争之地。据史料记载,献帝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马超自关中之战兵败后,曾纠结旧部,联络羌族部落,从张鲁处借了一部分兵马,对陇右地区的诸郡县展开了攻伐。其中,主要征伐的对象就是天水地区,其用意,就在于占据天水这一特殊的战略之地继续与曹魏抗衡。此外,诸葛亮自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及后期蜀汉名将姜维进行的数次北伐,也是围绕着天水地区展开。在魏、蜀两大集团相互攻伐的过程中,天水地区留下了许多当时的古遗迹流传于后世。其中,最为知名的有四处。首先是祁山堡。据《三国志》载,诸葛亮的五次北伐之中,有两次都是从祁山堡进入的陇右战场;其次是街亭。马谡丢失街亭,直接导致了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失败,街亭也因此成了世人瞩目的地方。第三是西县城。《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上演空城计的地方就在西县城;第四是木门道。木门道既是曹魏名将张郃遇袭身亡的地方,也是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猜测司马懿别有用心的地方。除了这些遗迹之外,如今的甘肃省天水市,在汉末三国时期的魏、蜀两大阵营中,总共涌现出了七位名人。有趣的是,七人之中竟然有四人都是当世名将。如今的天水市甘谷县,在汉末三国时期为天水郡冀县,该县中出了两位名将,分别是大姓姜氏的族人——姜维与姜叙。姜维的功绩自不必多说,自从被迫归降蜀汉之后,在跟随诸葛亮北伐的过程中屡战建功。诸葛亮病逝之后,姜维肩负北伐重任,始终没有放弃统一中原的雄心壮志。姜叙与姜维同族,所不同的是,姜叙效力的是曹魏集团。马超纠集众人征讨陇右诸郡县时,姜叙与姑表兄弟杨阜联络众人共同讨贼平叛。姜叙与马超交战的过程中,族中子弟阵亡多人,自己也身受重伤。即便如此,姜叙依然凭着无畏的勇气战败了马超,扫除了陇右地区的叛军。如今的天水市武山县,在三国时期的曹魏,划给了南安郡狟道县。关于狟道县的归属,我在前文之中已有过介绍。此处的狟道县,是东汉时期天水郡中的獂道县或其它史料中记载的豲道县,“狟”、“獂”、“豲”三字是同音不同字。武山县在汉末三国时期,也涌现出了两位当世名将,就是庞氏父子——庞德与庞会。庞德的事迹众所周知,我在前面的文章中也有过详细介绍。庞德是马腾与马超二人帐下的一员猛将。早期在跟随马超帮助钟繇平定河东、阳平二郡的叛乱时,庞德孤军深入,亲手斩杀了袁氏部将郭援。马腾入朝任职后,庞德跟随马超反曹操、征陇右、降张鲁,直到跟着张鲁投降了曹操。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庞德在荆州与关羽作战,射伤过关羽,因作战时经常骑一匹白马,故又被称之为“白马将军”,是关羽非常忌惮的一位将领。不过,庞德最终还是在樊城兵败后被关羽杀害。庞会是庞德之子,庞德遇害时被封为列侯。庞会可以称之为将门虎子,跟他父亲一样勇猛善战,以战功累迁至中尉将军。庞会最突出的表现是在伐蜀之战时。据《三国志钟会传》载,曹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庞会跟随邓艾穿越阴平道,在绵竹之战中斩杀诸葛瞻后继续追击姜维。另据《三国志关羽传》注引《蜀记》载,庞会进入成都后,“尽灭关氏家”,令关羽一门灭族。

13,古代天水郡包括现在那些地方

天水郡,古代行政区划,即今甘肃天水市及所辖两区五县:秦州区(秦城区)、麦积区(北道区),武山县、秦安县、甘谷县、清水县、张家川县。
西汉元鼎三年(前114年),析陇西郡地置天水郡,治平襄县(今通渭县平襄镇),领平襄、冀县(今甘谷县东)、成纪(今静宁县西南)、 獂道(今陇西县东南)、望垣(今天水市西)、罕开(今天水市北道区南)、绵诸(今清水县西南)、陇县(今张家川县)、街泉(今庄浪县东南)、戎邑道(今清水县北)、略阳道(今秦安县东北)、清水、阿阳(今静宁县西南)、勇士(今榆中县东北)、兰干(今陇西县东北)、奉捷16县。属凉州主要包括现在的甘肃天水市及所辖两区五县。
天水郡,古代行政区划,即今甘肃天水市及所辖两区五县:秦州区(秦城区)、麦积区(北道区),武山县、秦安县、甘谷县、清水县、张家川县。 秦州区和麦积区是当时最主要的地区。"天水",是当地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地名。最早始于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天水得名,源于"天河注水"的美丽传说。远在三千多年前,天水地区人烟稠密,屋宇毗连,"山水灵秀,林木密茂"。可是,到了秦末汉初,长期的征战、厮杀加上连年的干旱,使当是繁华、富饶的上城变得残垣断壁,民不聊生。传说,在一天夜里,正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忽然天空狂风呼啸,雷电交加,随着一道金光闪耀,地上现出红光。顿时,大地连续震动,在轰隆隆巨响声中,地面裂开一条大缝。只见天上河水倾泻而下,注入裂开的大缝中,于是形成一湖,?quot;天水湖"。谁知,这湖水位稳定,水质纯净,甘冽醇厚,"春不涸,夏不溢,四季滢然"。当时人说这湖与天河相通,又叫它"天水井"。后来,这个传说被汉武帝听到了,他就命令把要新设的郡建在上邽北城的湖旁,起名"天水郡"。从此,有了"天水"之名。西汉元鼎三年(前114年),析陇西郡地置天水郡,治平襄县(今通渭县平襄镇),领平襄、冀县(今甘谷县东)、成纪(今静宁县西南)、 獂道(今陇西县东南)、望垣(今天水市西)、罕开(今天水市北道区南)、绵诸(今清水县西南)、陇县(今张家川县)、街泉(今庄浪县东南)、戎邑道(今清水县北)、略阳道(今秦安县东北)、清水、阿阳(今静宁县西南)、勇士(今榆中县东北)、兰干(今陇西县东北)、奉捷16县。属凉州。 东汉永平十七年(74年),天水郡更名汉阳郡,改治冀县,领11县,原领冀县、干襄、成纪、望垣、陇县、略阳、阿阳、勇士8县,由陇西郡划入西县、上邽2县,新置显亲县(今秦安县西北)。 三国魏复名天水郡,为秦州治。仍治冀县(今甘谷县东),领冀县、显新(显亲县更名)、成纪、西县、上邽、新阳(今天水市北道区西北)6县。 西晋天水郡,移治上邽县,领上邽、始昌(废西县后另置,今礼县东北)、新阳(今天水市北道区西北)、显新(今秦安县西北)、成纪(今秦安县境)、冀县(后废)6县。 十六国前赵天水郡领3县,仍为秦州治所。后赵、前秦,西秦因之。大夏仅领清水一城。 北魏时,天水郡仍治上邽县,领上邽、显新、平泉、当亭四县。仍为秦州治所。西魏因之。北周天水郡领上封、黄瓜2县。 隋开皇三年(583)废入秦州。大业五年,(607年),废州置郡,改秦州为天水郡,治上邽 (今天水市区),领上邽、秦岭(今天水市北道区)、成纪(今秦安县西北)、陇城(今秦安县东北)、清水、冀城(今甘谷县东)6县。 唐武德元年(616),改为秦州,天宝元年复天水郡,并为陇右道治所。天水郡治成纪县(今天水市区),领成纪、上邽(今秦安县西北)、陇城(今秦安县)、清水、伏羌(今甘谷县东)、长道(今礼县东北)6县。 乾元元年(758年),取消郡建制,一律置州。至此天水郡不复存在了。天水别称秦州。秦州之名最早始于魏文帝元年(220年)。 秦的来源是由种植禾(即毛谷)而来的。远在西周以前,如今天水河谷盆地土地肥沃,地势开阔,峰青水旺,水草丰茂,就是牧马养畜的好地方。居住在这里的秦人祖先伯益,就因替舜养马繁殖很快,曾得到舜的封土和赐嬴姓。到西周时,伯益之后非子又因替周孝王养马有功,受到孝王赞赏。孝王不仅让他继承了舜时伯益的"嬴"姓,还"封其地为附庸,邑之秦(即今清水、张川一带)"叫"秦地"。这就是我国历史上秦国的开端。 天水是"秦"的发祥地,自三国以来,在天水以"秦"字命名的地方很多,如秦安、秦岭、秦州等. 在唐开元盛世,秦州是我国西去长安的一大重镇,被称为"千秋聚散地",因而名噪一时。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载,唐玄奘西去印度拜佛取经,曾途经天水,"过秦州,停一宿",至今在天水流传着许多唐僧取经的传说。唐安史之乱后第四年,杜甫为回避动乱,也曾毅然弃官,携带家小,越陇山,奔到秦州。 开始居住在秦州城东南50里的东柯谷,即现今天水市北道区街子乡八槐村的柳家河(曾名子美村),后移居秦州城内。杜甫三秦州住了三个月,所写《秦州杂诗二十首》以及由陇入蜀的12首纪行诗,在他一生诗词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天水还有一古称,叫"成纪"。成纪之名,始地西汉,但宋代以前只是在秦安县境内,宋时才改移天水。

14,三国里有天水南安安定三郡这些地方在今天的哪里呢

天水,今甘肃天水市;南安,三国时并无此建制,大约指今湖南华容县一带;安定郡:今宁夏固原天水: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部,历代名称没有变化。南安: 三国演义中的南安,当是描写湖南省华容县境内。根据:专家考证,由于陈寿《三国志》无“地理志”,古三国时郡县建置状况比较难于考证。但由于此时南郡、武陵两郡,古华容、孱陵、公安诸县是魏、蜀、吴三国军事活动极为频繁的地区。后世地理学家根据史、传文字记载,对三国疆域作了详细研究:刘备占据荆州时,曾废孱陵县为公安;吴据荆州“以华容之南乡为南郡”,恢复孱陵县建制,与作唐县同隶南郡。吴统帅吕蒙任南郡太守,加封孱陵侯。吕蒙活动的大量遗迹都在今安乡、公安一带,与今华容毫无关系。而后来成为县级建制的江安、南安(或安南)从未出现在三国史书之中,由此可以推定,三国时期还没有设置这两个县。自秦汉至隋唐,古华容范围,先后建置过华容(小)、江安、南安、石首、监利等县;因此,三国演义中的南安,当是描写湖南省华容县境内。安定郡:今宁夏固原《后汉书》卷65有传。其文曰:“皇甫规字威明,安定朝那人也。祖父棱,度辽将军。父旗,扶风都尉。永和六年,西羌大寇三辅,围安定,征西将军马贤将诸郡兵击之,不能克。规虽在布衣,见贤不恤军事,审其必败,乃上书言状。寻而贤果为羌所没。郡将知规有兵略,乃命为功曹,使率甲士八百,与羌交战,斩首数级,贼遂退却……”从以上所引文献可知,皇甫谧及其曾祖皇甫嵩、嵩之叔父皇甫规,正史皆记载其为安定朝那人。现在的问题是“安定朝那”到底为何地呢? 《汉书·地理志》安定郡条下颜师古注曰:“武帝元鼎三年置。”这就是说安定郡置于汉武帝时期。其郡下辖二十一县,曰高平、复累、安俾、抚夷、朝那、泾阳、临泾、卤、乌氏、阴密、安定、参峦、三水、阴盘、安武、祖历、爰得、眴卷、彭阳、鹑阴、月支道。以上除安定郡治高平为今宁夏固原之外,包括朝那在内的多数县治的确切地点实际上还是有待于进一步考察的。但根据近些年来的调查及文献记载来看,上述二十一县绝大多数分布于今甘肃陇东等地区,少数应在今宁夏固原境内。至于近年来,有些学者以宁夏固原彭阳县古城镇出土的“朝那鼎”为重要依据,确定古城镇为西汉朝那县治,未免失之偏颇。因为一个通高只有23公分的小鼎,无疑是一个可以四处移动的文物,何况其上面阴刻的县名除朝那之外,还有乌氏。其铸造的地点实际上是不明确的。此外,常被用来证明西汉朝那在今宁夏固原彭阳的文献,均较晚出,特别是把近些年来所修的方志、辞书、历史地图册等作为依据,就更加显得苍白无力了。至东汉时期,安定郡及其属县均发生了很大变化。晋司马彪《续汉书·郡国志》安定郡记安定郡辖县八,曰临泾、高平、朝那、乌枝、三水、阴盘、彭阳、鹑觚。由此可知,东汉安定郡辖县比西汉竟减去十三县之多,可见东汉安定郡的范围大大缩小了。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变化是郡治不在原来的高平(宁夏固原)而改治临泾(今甘肃镇原县南)了。这就是说东汉时的安定郡治已不在宁夏固原境内而南徙至今甘肃陇东。至于其郡一些易受羌人攻略的属县,特别是萧关(在今甘肃平凉北)之外的属县,不是内徙合并,就是被羌人占领了。此时朝那县也应内徙了。 东汉时安定郡的内徙和缩小,实际上是与其西北边的羌人的强大而密切联系的。《后汉书·西羌传》记载的很清楚,其文曰:“羌既转盛,而二千石、令、长多内郡人,并无守战意,皆争上徙郡县以避寇难。朝廷从之,遂移陇西至襄武,安定徙美阳,北地徙池阳,上郡徙衙。百姓恋土,不乐去旧,遂乃刈其禾稼,发辙室屋,夷营壁,破积聚。时连旱蝗饥荒,而驱趿劫略,流离分散,随道死亡,或弃捐老弱,或为人仆妾,丧其太半。”这次内徙,郡县并举,变动更大,安定郡徙于美阳。美阳在今陕西武功县北,距离长安已近在咫尺了。《资治通鉴》系此事为东汉安帝永初五年,内容相同,故不赘引。 《后汉书·西羌传》又载:“(汉顺帝永和)五年夏,且冻、傅鸡种羌等遂反叛,攻金城,与西塞及湟中杂种羌胡大寇三辅,杀害长吏……于是复徙安定居扶风,北地居冯翊,遣行车骑将军执金吾张乔将左右羽林、五校士及河内、南阳、汝南兵万五千屯三辅。”《后汉书·顺帝纪》记此事更具体,其说“(永和六年)冬十月癸丑,徙安定居扶风,北地居冯翊。”此时,东西羌联合,已威胁到长安附近的三辅之地。安定郡又被“复徙”置于三辅之一的扶风境内。至于远离长安的西北边地,特别是宁夏固原地区,至少在第二次内徙后就被羌人占领了。换言之,东汉时的安定郡不但内徙,而且内徙了三次,即一徙临泾(今甘肃镇原),二徙美阳(今陕西武功),再徙扶风(今陕西西安附近)。《续汉书·郡国志》中记载的安定郡还有八县的情况,应为反映的是东汉早期的情况,即安帝永初五年(公元111年)之前羌人还没有占领安定郡及其属县的情况。 安定郡的第二次内徙,是“徙郡县以避寇难”,在朝廷的一声令下,对于那些因恋土不愿内徙的百姓,连房屋都被扒掉了。可见这次内徙是很彻底的。试想,在其他郡县都被内徙的情况下,朝那县为什么还要孤悬于北疆一隅呢?所以那种认为朝那县从建县一直到皇甫谧时代一直未有迁徙的观点肯定是不能成立的。那么朝那县迁于何地呢?很遗憾,早期文献(两汉书)没有直接记载。

文章TAG:天水郡天水  天水郡  三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