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藤峡水利枢纽何时方可开建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将争取在2009年底前开工建设,这是记者10月10日从贵港市召开“大藤峡水利枢纽项目建议书审查会议”上获悉的。

大藤峡水利枢纽何时方可开建

2,东莞市樟木头水利所在什么位置怎么

公司简称: 东莞市樟木头水利管理所 所在地区: 东莞市.樟木头镇(769) 电话: 0769-87711532 详细地址: 东莞市樟木头振兴街6号3楼
我不会~~~但还是要微笑~~~:)

东莞市樟木头水利所在什么位置怎么走

3,第二个都江堰建在哪里

被称为“第二个都江堰”、四川省重点惠民项目——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建议书日前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四川省将争取年内正式破土开建。 据悉,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是集防洪、发电、灌溉、供水、航运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广元市苍溪县境内。项目计划总投资估算约119.13亿元,争取今年内开工,施工总工期预计为6年9个月。

第二个都江堰建在哪里

4,东莞水资源的利用及分配情况

 据悉,在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东莞市政府就组织召开了交办会议,以最早最快的速度把人大代表建议交办给承办单位。市政府办公室、市水利局、市环保局和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等作为办理议案的主要单位,积极牵头,加强协调工作,并多次走访现场,与提出建议的代表联系,当面了解代表的想法,交流意见。同时认真草拟《议案》的实施方案,督促有关部门加强落实措施,使议案的办理落在实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据了解,近一年来东莞市政府在办理议案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抓住四个重点:一是加紧开展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在摸清全市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现状和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提出水资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质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综合治理、科学管理的布局和和方案,作为今后一定时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活动的重要依据。二是加快开展东江东莞段梯级开发前期工作,推动项目尽快进入实施阶段,确保东江取水安全,改善东江水体景观。三是加快水库的达标建设,构建环境优美、水质良好、工程牢固、不断强化水库的蓄水、供水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宝贵且强大的后备水源。四是加快实施石马河调污工程,有效保护东江水质,确保东莞市人民群众饮上放心水。 O(∩_∩)O哈!希望可以帮到你

5,国企拖欠工资

。《劳动法》第50条明确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一般设在劳动局内)举报用人单位,劳动监察部门会责令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工资。这是通过行政手段来维护劳动者自身的合法权益。 另外,劳动者因用人单位拖欠工资而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可以通过劳动仲裁予以解决,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纠纷的先行程序,只有经过劳动仲裁,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先和单位沟通一下,不行去单位的主管部门(应该是水利局吧)反映,焦点访谈管不管不清楚,问下就知道了
80岁了,退休应该有20年吧,根据现在的劳动法的相关规定,退休了就应该不算企业的职工吧。你爷爷的退休工资应该由当地的社保局发放的,与阜阳市水利工程公司无关。当然在实际操作中,很有可能水利公司拖欠了社保局的社保金或者水利公司未将你爷爷的退休关系转交社保局而影响你爷爷的工资发放。这个问题我认为只有通过到社保局查明原因再采取具体的措施。如果是公司拖欠了社保局的社保金应该与你爷爷无关,你可以要求直接要求社保局为你爷爷发放退休工资(准确的讲应该叫养老金)。如果是公司未将你爷爷的退休关系转交社保局,这可能是全公司的职工都没有依法参加社会保险,这是一种严重损害职工利益的违法形为,公司职工应该各级劳动和社保部门进行投诉,要求公司改正违法形为,社保局查实情况后会对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6,广东10大水库排名是怎样的

广东的10大水库由大到小排名依次是:新丰江水库、飞来峡水利枢纽、梅州市益塘水库旅游区、乐昌峡水利枢纽、枫树坝水库、流溪河水库、鹤地水库、白盆珠水库、锦江水库(仁化县) 、高州水库。水库是人造的湖泊,往往藏在深山之中,按“肚量”可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从功能来看,既是公众喝水的“大水缸”,也是拦蓄洪水的“镇水重器”。几乎每个省份都有各自著名的水库,广东大中小型水库有很多,并且在干旱季节可以提供饮用水源,下面介绍一下广东10大水库的排名。1、新丰江水库新丰江水库又名万绿湖,是华南地区第一大湖,是华南最大的生态旅游名胜,湖面面积370平方公里,库容量139.8亿立方,因四季皆绿,处处皆绿而得名。万绿湖是1958年筹建新丰江水电站时,在距广东省河源市仅6公里的新丰江下游的亚婆山峡谷修筑拦河大坝蓄水而形成的。1993年,其被国家林业部规划为国家森林公园,2001年被授予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距广州深圳均在200公里以内,堪称是珠江三角洲的“后花园”。2、飞来峡水利枢纽飞来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广东省最大的水利工程,用于纵向围堰防冲固堰,位于广东省北江干流中游清远市飞来峡管理区内,坝址控制流域面积3.41万k㎡,占北江流域面积的73%,水库总库容19.04亿立方米,防洪库容13.36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年发电量5.54亿kw/h。飞来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发目标以防洪为主,兼顾航运、发电、养殖、供水、旅游和改善生态环境。3、梅州市益塘水库旅游区益塘水库在五华县西北部,五华河流域,1974年竣工。其集水面积38平方公里,总库容1.65亿立方米。库区主要淹地为潭下镇乐道、郑塘、廖塘、上围等村,由于水库处于五华县中部位置,切断了五华东、南、西、北之间的直接交通线路,对五华经济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库内有大小库湾300多个,各具特色的小岛15个,山上种有奇花异树,到处林木茂密,四季花果飘香,库水碧绿天然,山水相映成趣;构成一大独特景观。4、乐昌峡水利枢纽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地处广东、湖南两省交界的韶关乐昌峡,是广东北江上游关键性防洪控制工程。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也是以防涝为主,结合发电,改善下游灌溉、航运、供水等综合利用的水利枢纽。2016年4月,因受持续强降雨影响,上游大量生活垃圾和枯树被洪水裹挟进入库区,形成面积约20万平方米的垃圾漂浮带,最深处的垃圾厚达1米。5、枫树坝水库枫树坝水库,又名青龙湖,位于东江上游的龙川县中部偏北,因枫树坝水库地处龙穴山山脉的龙头位置,水域形态似“龙”,湖水青绿,因而得名“青龙湖”。其距离龙川县城63公里,是广东省第二大人工湖,是一个以航运、防洪、发电等综合利用的水利枢纽工程。水库的大坝高91.5米,坝顶长418米,属空腹重力型坝。其流域面积5150平方公里,库容量为19.5亿立方米。青龙湖湖内岛屿纵横,群山叠翠,森林繁茂,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6、流溪河水库流溪河水库,别名小车水库,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良口镇小车村下1.3公里的狭谷处,是广东省较大的水库之一,也是一个集防洪、灌溉、发电、养殖、旅游等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流溪河水库与下游的黄龙带水库配合,灌溉广州市从化区、花都区、白云区等地的农田,保卫下游地区免受洪水威胁,为西村、江村、石门等水厂提供水源,还建有广东省流溪河水电厂。7、鹤地水库鹤地水库地处雷州半岛北部,库区跨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陆川、博白二县,处于九洲江中游,集水面积1440平方公里,总库容11.51亿立方米,是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和航运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其设计灌溉面积20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27万亩。库区枢纽工程有主坝一座,副坝36座,溢洪道两座,输水洞、船闸各一座及电站两座。主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高程43米,最大坝高29.25米,坝顶长885米,防浪墙高0.8米,坝顶宽7米,坝体采用人工填土为主,拖拉机碾压。副坝36座,总长度7025米,最大坝高23.7米,副坝之多之长为广东省水库之冠。8、白盆珠水库白盆珠水库在惠东县城东北34公里,东江支流西枝江上游。原地称白朦珠。因库区地形似盆,故改称白盆珠。1985年8月建成。集水面积856平方公里,最大防洪库容12.2亿立方米。是防洪、灌溉、发电和改善航运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总库容12.2亿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17.47万亩,是西枝江源头。整个库区有石涧、黄瑶、三坑、横坑、马山、宝口、高潭等近10条支流流入水库。9、锦江水库(仁化县)韶关锦江水库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脚下,是一座大型水库。锦江水库一江两岸,坐拥群山,森林覆盖率高,水生态环境好。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丹霞源水利风景区就是依托锦江水库梯级电站水利枢纽工程,提升两岸农田的灌溉能力,并使下游县城和沿岸免受洪水袭击。同时,锦江水库梯级电站的开发,稳定了沿途河道水位流势,拓宽了景观水面,为两岸增添了更好的自然美景和工程景观,方便了泛舟游览,使丹霞名山及锦江河道的景色优势互补,构筑成一幅丹霞—锦江两相映衬的山水画廊。10、高州水库高州水库位于广东省高州市东北部鉴江上游支流的大井河和曹江,由良德,石骨两水库通过龙头坳连通渠连结而成,是以工业用水和农田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航运、养鱼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总集水面积1022平方公里,总库容11.5亿立方米。20世纪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高州县、化州县、电白县和茂名市郊组织了强大的兴修队伍,汇集鉴江上游,大搞宏伟的高州水库工程以及受益五县一市的灌溉工程。高州水库工程蓄水11.5亿立方米,灌溉农田118万亩,水库建成后解决了茂名市的工业用水,也使鉴江平原解除了水旱灾害。

7,我国七大流域管理机构以及管理范围是什么

我国划分为七大流域即珠江流域、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海河流域、淮河流域、松花江辽河流域和太湖流域。七大流域管理机构以及管理范围是:1、太湖流域管理局: 中国太湖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 协调开发、 统一调度和工程管理的专职机构,属水利部派出机构,驻地上海市。1927年中华民国政府成立太湖流域水利工程处,1929年撤销。同年成立太湖流域水利委员会,1935年并入扬子江水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0年成立太湖工程处,1955年并入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1963年成立太湖水利局,1966年后撤销。1984年成立太湖流域管理局,曹士杰任局长。 管理局主要任务是: ①编制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 ②调解处理流域内省与省(直辖市)和各部门之间的水利矛盾; ③负责流域内主要河流的防汛调度和水源分配调度工作,统一管理跨省(直辖市)主要河流和水利工程; ④负责水质监测工作,对水污染防治进行监督管理; ⑤代水利部管理流域内中央直属水利建设项目,代部审批或审查地方水利规划和工程设计。 太湖流域管理局成立后,主要进行太湖流域治理规划,太浦河、望虞河工程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同时进行流域内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工作。2、海河水利委员会: 中国海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协调开发、统一调度和河道管理的专职机构,属水利部的派出机构,驻地天津市。1918年在天津成立顺直水利委员会,其任务是整治直隶省(现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河道,1928年改组为华北水利委员会。“七七”事变前,华北水利委员会由天津内迁,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迁返原地,组建华北水利工程总局。1948年10月华北解放区宣布成立华北水利委员会。1950年华北水利委员会改名华北水利工程总局,1953年撤销。1979年成立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陈实为主任。   海河水利委员会下设漳卫南运河管理局、海河下游管理局、引滦工程管理局,并代管水利部天津勘测设计院。 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 ①编制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 ②调解处理流域内省与省(市)和各部门之间的水利矛盾; ③负责流域内主要江河的防汛调度和水源分配调度工作,统一管理跨省主要河流和枢纽工程; ④负责水质监测工作,对水污染防治进行监督管理; ⑤代水利部管理流域内中央直属水利建设项目,代部审批或审查地方水利规划和工程设计。 海河水利委员会成立后,完成了海河流域补充规划,引滦入津、引滦入唐工程初步设计,华北水资源评价和开发利用研究以及引黄入淀工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北段的前期工作。会刊为《海河水利》。3、淮河水利委员会 :是水利部在淮河流域和胶东半岛范围内的派出机构,国家授权其在上述范围内行使水行政管理职能。负责流域的综合治理,开发管理具有控制性的重要水工程,搞好规划、管理、协调、监督、服务,促进江河治理和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负责《水法》、《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制订流域性的政策和法规。组织制订淮河流域综合水利发展战略规划和中长期计划。会同有关部门和有关省人民政府编制流域综合规划和有关的专业规划,规划批准后负责监督实施。统一管理流域水资源,负责组织流域水资源的监测和调查评价。制订流域内跨省水长期供求计划和水量分配方案,并负责监督管理,依照有关规定管理取水许可,对流域水资源保护实施监督管理。统一管理本流域河流、湖泊、河口、滩涂,根据国家授权,负责管理重要河段的河道,负责有关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建设项目的审查。制订本流域防御洪水方案,负责审查跨省河流的防御洪水方案。协调本流域防汛抗旱日常工作, 指导流域内蓄滞洪区的安全和建设。协调处理部门间和省间的水事纠纷。组织本流域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的预防、监督和综合治理,指导地方水土保持工作。审查流域内中央直属直供工程及地方合资建设工程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报告和初步设计。编制流域内中央水利投资的年度建议计划,批准后负责组织实施。负责流域综合治理和开发,组织建设并负责管理具有控制性的或跨省重要水工程。指导流域内地方农村水利、城市水利、水利工程管理、水电及农村电气化工作。承担部授权与交办的其他事宜。4、松辽水利委员会: 中国松花江和辽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协调开发、统一调度和工程管理的专职机构,属水利部派出机构,驻地吉林省长春市。1982年10月成立水利电力部松辽水利委员会,与水利电力部东北勘测设计院合署办公,王志民任主任。1984年3月,松花江水系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入松辽水利委员会,成立松辽水资源保护局,受水利电力部和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双重领导。1988年机构调整,改称为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 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 ①编制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 ②调解处理流域内省与省(自治区)和各部门之间的水利矛盾; ③负责流域内主要江河的防汛调度和水源分配调度工作,统一管理跨省和自治区的主要河流和水利工程; ④代水利部管理流域内中央直属水利建设项目,代部审批或审查地方水利规划和工程设计; ⑤负责水质监测工作,对水污染防治进行监督管理。 松辽水利委员会成立后,进行了松花江流域规划、辽河流域规划、松辽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鸭绿江、图们江干流规划。此外,还完成了东北地区大型水电站的设计任务。出版物有《东北水利水电》。5、珠江水利委员会 :中国珠江流域内水资源综合规划、协调开发、统一调度的专职机构,属水利部的派出机构,驻地广东省广州市。1937年成立珠江水利局,为珠江流域性机构,1938年广州沦陷前内迁。抗日战争胜利后,珠江水利局迁回广州,并于1947年改称珠江水利工程总局,1953年撤销。1956年水利部成立广州水利勘测设计院和珠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为直属水利部的珠江流域性机构,1958年撤销。1979年成立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刘兆伦任主任。 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 ①编制和修订珠江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 ②负责流域内主要江河防汛和水资源分配调度; ③承担流域内重点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和控制运用; ④负责水质监测工作,对水污染防治进行监督管理; ⑤代水利部管理流域内中央直属水利建设项目,并代部审批或审查地方水利规划和工程设计。 1979年珠江水利委员会成立后,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搜集、整理、贮存等基本工作,编制了珠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进行了珠江入海口──磨刀门口门的治理与开发,完成了澳门供水、飞来峡水利枢纽、北江大堤加固等规划设计工作。会刊为《人民珠江》。6、长江水利委员会: 中国长江流域内水资源综合规划、协调开发、统一调度的专职机构,属水利部的派出机构,驻地湖北省武汉市。   长江流域性机构始建于1922年,名扬子江水道讨论委员会,1928年改名扬子江水道整理委员会,1935年与太湖流域水利委员会等单位合并为扬子江水利委员会,1947年改名长江水利工程总局。1950年成立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 林一山 任主任。委员会下设上、中、下游三个工程局及太湖、洞庭湖、荆江三个工程处,负责全江规划、设计、科研、管理工作。1954年大水后,为了协调各部门、各地区间的关系,并集中力量进行流域综合规划工作,国务院于1956年决定将长江水利委员会下属各局、处并入会本部,改为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属国务院建制,业务工作由水利部管理。1982年底,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直属水利电力部(后为水利部),同时使用水利电力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的名称。1989年起,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的名称停止使用。长江水利委员会下设长江水源保护局、长江科学院、长江职工大学、长江水利水电学校等单位。 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 ①编制长江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 ②调解处理流域内省与省和各部门之间的水利矛盾; ③编制修订中、下游地区和重点支流 河道整治 规划; ④受水利部委托负责长江干流 防汛 调度工作; ⑤承担长江干支流大型 水利枢纽 工程的勘测、设计和科研工作; ⑥负责南水北调中线方案规划(见 南水北调工程规划 ); ⑦负责水质监测工作,对水污染防治进行监督管理; ⑧代水利部管理流域内中央直属水利建设项目,代部审批或审查地方水利规划和工程设计。 长江水利委员会成立后,完成了大量的规划设计工作,主要有: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要点、三峡水利枢纽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长江主要支流规划和丹江口、隔河岩、彭水等大型水库的规划设计,并完成了 葛洲坝水利枢纽 工程的设计工作。会刊为《人民长江》。7、黄河水利委员会:中国黄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协调开发、统一调度和河道管理的专职机构,属水利部的派出机构,驻地河南郑州市。   中国历代都有负责治河的河官,但都是在黄河下游做修防工作,没有统一的治河机构。1933年成立黄河水利委员会,“掌握黄河干支流兴利防患事务”,李仪祉任委员长。1947年改名黄河水利工程总局,隶属中华民国水利部。1946年,冀、鲁、豫解放区人民政府建立冀鲁豫黄河水利委员会, 王化云 任主任。1949年经调整后改称黄河水利委员会,下设山东和河南黄河河务局、三门峡水利枢纽管理局、规划设计院、黄河中游治理局和水利科学研究所、引黄灌溉试验站等,成为全流域的水利机构。 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 ①负责黄河中下游重点枢纽及两岸堤防河道的管理、维修、加固,受水利部委托负责 防洪调度 和 防汛 抢险; ②编制黄河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 ③调解处理流域内省与省和各部门之间的水利矛盾,调配下游引黄灌区引水量; ④负责黄河中游 水土流失 区治理,开展 水土保持 工作; ⑤负责水质监测工作,对水污染防治进行监督管理; ⑥代水利部管理流域内中央直属水利建设项目,并代部审批或审查流域内地方水利规划和工程设计。   1946年以来,对黄河下游堤防进行了三次全面的加高加固,开辟了东平湖、北金堤滞洪区,使黄河下游防洪体系初具规模,兴建了干支流水库,开辟了下游两岸引黄灌区,治理中游水土流失面积10万km 。同时,对全流域进行了系统的水文观测和大量试验研究及勘测设计工作,先后编制了黄河流域规划、黄河中游多沙支流治理规划、黄河下游防洪规划和黄河口整治规划等。会刊为《人民黄河》。出版物还有《中国水土保持》。

文章TAG:东莞  东莞市  茶山镇  2020年  东莞市茶山镇2020年水利工程  
下一篇